首頁>Club>
幾名日本遊客因走私「多肉植物」而遭到攔截,據說是因為多肉植物在日本超級便宜,甚至有的還免費。多肉植物的玩家們,你們覺得這是個暴利行業嗎?
6
回覆列表
  • 1 # cassie0309

    因為看到了多肉的“暴利”,許多商家大膽地作出了大投資,他們投資建大棚,但是,這其中是存在很大的風險的,因為即便多肉植物算暴利,但三五年後才能見到收益的規律,這讓許都投資者憂心忡忡,“萬一到時候多肉不火了,這些錢也全都收不回來了。”

    商家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此前君子蘭等植物價格也曾被炒得很高。而多肉植物早在上世紀70年代也流行過一段時間。據悉,那時候大多數人養的是仙人掌、仙人球一類,“但到1998年前後,這一類植物逐漸大眾化,也賣不上價錢了,不少種植者都轉了行,現在種植多肉植物的花農都是後來才進入的。”

    據資深的多肉玩家推測,多肉植物的流行時間可能會比其他植物長一些,“畢竟多肉植物的種類繁多,而且看起來都很可愛,可以挖掘的關注點也很多。”

  • 2 # 多肉花客

    多肉植物並不是近幾年才有的產物。早在十幾年前,中國的花農就開始種植多肉,然而多肉市場卻一直不溫不火,中間甚至一度到達冰點:有個別種植戶看好多肉,最後只得將囤積的多肉植物直接掩埋。

    現如今,“多肉植物”再度火爆,可能全拜韓劇所賜了。在很多南韓偶像劇裡,女主角都會養這樣“可愛又萌”的植物,這立刻引起了中國網友的注意。從2013年這個市場開始火爆了。市面上一下子流通了兩三千種多肉品種,甚至今天還在繼續呈幾何數字增長。要知道2013年網路最紅的詞就是“萌”,而這個詞恰恰是由“多肉植物”帶紅的。

    普通的多肉植物其實並不貴,價格從幾塊到幾十元不等,大部分的消費者也都是衝著這個買的,它們也產自中國;但還有一部分高階多肉植物,它們產自日韓和歐美,這個價格就貴多了,它們之所以貴,主要原因在於它們大多發生了基因突變,這就跟“錯版”的人民幣一樣,比較值錢了。這些基因突變的多肉植物因為其稀缺性,身價暴增,身價至少都是數千元,貴的可達十幾萬元一株。

    但是我看了不算是暴利行業

  • 3 # 千千多肉

    可以作為興趣愛好,要想獲利,還要有遠見,能預測哪個品種能火,大量繁殖。可是這個預測很難啊,每個行業都是同樣的道理。愛生活,愛多肉。一點兒心得共享。

  • 4 # 多肉植物集聚地

      行情速遞:“普肉”“洋肉”價格腰斬,“肉肉”吹起親民風

      28歲的周韻是個資深“肉粉”。早在2011年,她無意中買了一盆“瑪格麗特”多肉,從此一入“肉坑”深似海。接下來的幾年裡,就是不斷地新增新成員,有的時候一個星期就要砸千元買肉肉,如今家中的多肉越來越多,一陽臺已經擺不下了。她說,多肉最大的變化就是品種多了,身價便宜了。“記得三年前我買一盆‘海琳娜’花了400元,現在竟然降到了二三十元。拿普通的‘靜夜’來說,前兩年一小盆賣到過60元,現在是10元一小盆,就連‘靜夜’ 群也只賣15元一小盆。”周韻連連搖頭,笑稱自己差點哭暈在廁所。

      走進南禪寺的花鳥市場,一排排多肉被整齊地擺放在各個盆栽店門口,顯然成為“肉鋪”的標配,不少老闆還在過道里吆喝攬客。然而與之相反的是,上漲了數年的多肉植物價格已經回落不少。不少專營多肉的攤位前,放著一塊塊醒目的招牌:特價5元一盆,10元3盆。

      花卉經銷商黃可瑜已經賣了5年多肉植物。“去年以來,多肉的價格就像坐‘跳樓機’,跌跌不休。”她介紹,前幾年,多肉玩家的數量以每年300%的速度增長,多肉的價格也很堅挺。如今,多肉“普貨”的批發價下跌了近一半,“韓貨”通常引進一年後價格要跌三倍。5頭以上群生的“女雛”一年多前賣到百元以上,現在只要30元。最常見的“吉娃娃”在它剛出來的時候身價高達六七十元,現在5元就能拿下。小盆的“白牡丹”“黑王子”“蒂婭”更是淪落為10元3盆。另一名商家何先生坦言,前兩年多肉植物最火的時候,店裡的營業額一天最高超過2000元,現在雖然銷量上去了,但價格普遍跌了一半以上,一天能有1000元的營業額就已經算不錯了。在他看來,掉價第一位的當屬“貓眼石”,兩年前一顆都要200元以上,現在40元也能買到。多頭的“銀皇后”也一直掉價,初期還要100元,現在30元就能買到。不過,一些數量稀少的高階品種價格仍然未鬆動,以“永珍”為例,現在單價至少上千,因為確實數量不多。

      原因探析:一哄而上無限繁殖,致使品相不保身價壓低

      其實,早在十幾年前,無錫就有人種植多肉,但多肉植物市場卻一直不溫不火。直到2012年,早期的多肉植物愛好者二木發現,市場的風向驟然變了。他自制的一套本意為供自己查閱的多肉植物圖鑑在網路上被瘋狂轉載,尤其是熱播韓劇裡頻頻出現的多肉植物為“多肉熱”添了一把火。

      如此火爆的多肉植物為何如今價格開始走低?無錫老牌多肉大棚“夢想多肉園”的棚主肖萍認為,量多是首要原因。以往,多肉植物屬於以新、奇、特著稱的小眾花卉,雖然價格不菲,但始終是小眾化經營,因而市場整體不大。“那時候,錫城早起的不少‘肉粉’都要跑去上海的花卉基地購買多肉,但現在無錫多肉經營者越來越多,且不少已上規模,不少花卉種植商都主攻多肉。”

      另外,線上衝擊也是很大的原因。多肉植物的受眾群體還是以80、90後為主,且多肉植物本就是基於網路營銷火起來的,一旦量多,線上店鋪肯定會先降價來分一杯羹,這樣又擠佔了一部分銷售市場。

      市場走向:多肉面臨產業洗牌,未來將走一條平民化路線

      多肉熱還能再火多久?這是商家和玩家最關心的問題。對於這個市場的未來,大多數的業內人士仍然看好。“多肉天生具備吸金能力,讓人不自覺地掏錢購買。”肖萍認為,目前錫城的多肉市場中,中低端產品更受歡迎一些。目前來看,多肉植物肯定是有市場的,但價格不會再暴漲。“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多肉會以豐富的品種、低廉的價格在花卉產業中有它的立錐之地。當然,在從暴利向常態化轉變的過程中,必將伴隨著行情動盪和產業洗牌。”

      知名博主二木也認為,中國的多肉植物發展路線現在看與南韓有些相似。“在南韓,多肉植物火爆了7年,最終價格也沒有跌入冰點,反而是走了一條平民化路線,不少人家都種植多肉植物。如今中國的愛好者普遍集中在網路上和時尚人士中,多肉市場很大程度上還處在無序、無組織的發展狀態。多肉植物的發展空間還很大,只要有正確的引導,多肉植物還會火很多年。”

      “多肉流行的另一個原因是它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一位市政園林局人士補充說,不同於傳統的“種植花草是老年人打發無聊時間”的認知,多肉植物迎合了年輕消費群體,它的多樣性決定了其未來依然有很好的發展空間,甚至帶動了不少產業的發展。在他看來,多肉植物已經成為一種文化消費,大家購買的是一種文化,一種生活方式。“陽臺上養幾盆,辦公桌上放兩盆,咖啡館裡擺幾株,儼然成為都市人新的休閒方式。因此,這個市場不會像當年的蘭花一樣變成‘泡沫經濟’。”

      如何選擇:不以新奇論英雄,買貴的不如養對的

      在多肉的種植人群中,很多人是出於欣賞需求,也有一些人則是出於增值考慮。事實上,多肉植物也像股票一樣,有潮起潮落,每年流行的品種都不一樣。像之前流行的“熊童子”,價格從30多元一直炒到百餘元。可後來又轉而流行“石生花”,“熊童子”的價格自然下去了。如今多肉不再暴利,對廣大“肉迷”來講是個好訊息,但這類植物品種繁多,價格差異大,該如何理性購買呢?

      肖萍建議,對於普通市民來說,最好是根據自己的愛好,買貴的不如養對的。有些愛好者喜歡追捧新品,很多自海外的新品種,在初上市時會進行飢餓營銷,比如來自南韓的“雪兔”價格就曾一度高達800元,但最終回落到30元以內。如果不是真的喜歡,在價格高峰的時候購買就很不划算。還有景天科植物,因為繁殖成本低,所以如果看到標價特別貴的,就沒有購買的必要,除非自己特別喜歡。肖萍還指出,在更親民的價格下,掌握多肉的基本常識和養護技能才是“肉迷”們首要學習的。據瞭解,曾有人高價買了盆顏色有些發紅的“玉露”,以為是“尖貨”,但行家看了後發現,這根本就是被曬傷的顏色。市面上還有少數商家拿品相好的普通“姬玉露”冒充高價的“潘氏冰燈”賺取暴利。如果大家多些基本的多肉常識,就不會被賣家忽悠。“其實,與其追求品種,不如認真把多肉養出狀態,把‘普貨’養出最好的品相才是高手。”

      新手攻略:怎樣養多肉,最重要的是氣候和水源

      如何把自己的多肉養出彩,是“肉迷”們最津津樂道之事,也是他們花大價錢種植多肉的目的所在。關於多肉怎麼養的問題,截至目前,還沒有一個專業研究多肉技術的種植人員可以說清楚,原因就在於多肉品種太多,不同品種生長習性又不同。黃可瑜憑藉自己多年的種植經驗,給大家科普了養護要點。

      “種植多肉最重要的就是氣候和水源。”從小環境氣候來說,多肉的溫度最好控制在15℃—28℃左右,一般最低不能低於5℃,最高不能高過35℃。儘量選擇光照時間最長的地方來擺放多肉,如果光照不足,就不要輕易把多肉搬到戶外。

      澆水是最考驗所謂“養肉功力”的事,特別是“初級愛好者,很容易澆水太多把肉肉澇死。至於如何澆水,黃可瑜說,目前沒有統一的標準,而是取決於養殖的環境,植物對水的需求,大家可以透過查閱資料得到植物習性的特徵。不過,有幾個辨別何時澆水的實用方法:將手指伸到花盆的泥土裡感覺是否乾燥; 或將一支牙籤插入花盆裡再拔出看看是否乾燥; 肉眼觀察植株葉片是否乾癟。澆水的時候儘量沿著花盆邊緣澆入。要知道多肉也是不能“溺愛”的,適當“虐”一下反而有好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英雄聯盟最開始讓網易代理了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