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新農人小錢
-
2 # 果樹視界
說的應該是藤稔這個品種吧!
適合露天,但是所有的葡萄品種其實都適合做設施,比如避雨設施下的葡萄感染霜黴病的機率就小的多!
但設施成本高,病蟲害較輕,總之各有利弊吧!
-
3 # 一起葡萄
目前大棚種植藤稔葡萄效益確實不錯,露天種植還真沒試過,聽說山東臨沂有一部分,所有的葡萄都能露天種植,我們需要綜合考慮適不適合。
藤稔個大,水多,顏色好,露天種植大約在八月到九月成熟,那個時候正是露天巨峰滿大街都是的時候,藤稔拿什麼和露天葡萄競爭呢?
1.口感
藤稔屬於草莓香型葡萄,但香氣並不明顯,遠不如巨峰和夏黑。藤稔的甜度很一般,和巨峰夏黑相比也沒有優勢,所以口感對比藤稔是略遜一籌的。
2.顏值
藤稔巨峰夏黑都是紫色的,只是藤稔個頭更大些,這是優點,也是劣勢,個頭大更容易掉粒,大棚藤稔能透過精細化的修穗疏果整穗型做成緊而不擠的精品,那時因為價格。露天葡萄沒有八九塊錢的高價,也不可能有大棚那樣的投入。在這方面藤稔也沒有優勢。
3.知名度
市民大都不認識什麼品種,在市民眼裡只有葡萄和提子,巨峰玫瑰香叫葡萄,紅提,科瑞森等硬粒品種叫提子,藤稔被不少市民稱為大巨峰,愛知名度方面是被巨峰碾壓的。
4.也有貴的品種,為什麼不能競爭?
這樣的疑問其實都不該有,藤稔和巨峰之外的品種競爭需要有實力,掉粒不耐儲運決定了這個品種不會進冷庫搶春節市場。口感上葉不能和Sunny玫瑰,紅寶石等相比,所以... ...
藤引葡萄定植後到梅雨前,要勤鬆土,保持園內無雜草(如果播種豆類作物時,葡萄苗周圍至少要留出100 cm大小的範圍,播種作物不能有爬藤,高杆品種,葉菜類在秋冬季也不要種),梅雨時地面生草,出梅高溫時地面要有草,如果梅雨期長,草太旺時可以採取刈草法,草高不超過750px。也可在出梅之前用植物楷杆(如油菜殼、麥草、麥殼等)覆蓋葡萄邊際的地面。覆蓋寬度不少於2米,厚度不低於10 cm。這樣可維持土壤溫度在高溫時不會升得太高,保護葡萄根系的生長。到八九月份,秋施基肥前實行中耕法。把雜草連根除掉,收攏一起,施基肥時一塊翻在地下。
葡萄園儘量少用除草劑,或不用除草劑。要使用時只能選擇“草甘磷”一類農藥,使用濃度是10%草甘磷用100倍左右,再加入0.2%尿素,以提高藥效。雨季時再加入0.2%中性洗衣粉,提高粘著度。
4、及時追肥。葡萄苗發芽後15-20天,看到葡萄新梢已長出3-5片葉時,而且長勢正常時才能施追肥。
施追肥的原則要掌握“先稀後濃”、“先少後多”“少吃多餐”的原則。在肥料種類上,6月底前以氮肥為主(尿素、人糞肥等),7-8月份以複合肥(氮磷鉀)三要素複合肥,最好是進口硫酸鉀複合肥家加人糞尿為主9-10 月份在施基肥時加入適量尿素和過磷酸鈣。
施追肥的方法是在葡萄苗根際邊開半圓型淺溝,追肥後緊接復土。地干時接著澆水(就是人糞尿也要開溝施)。
追肥時間一般自4月中下旬開始,每隔10-15天施用一次,全年8-10 次。天好時可把尿素和水溶在一起澆灌。一開始每株小苗只能施15-20克尿素,每畝地在4公斤左右。以後隨苗勢的強壯,長大,可逐漸增多,8-9月份每畝可施複合肥16-20 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