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暗夜戀
-
2 # 去哪兒機票
小駝看了新聞,雖然不是去哪兒平臺上買的,不過可以確認以下情況:
一、金姑娘乘坐的是香港航空杭州至香港航線
二、該機票並非全價經濟艙,為特價經濟艙,票價為951元含稅
三、退改簽規則較為明確
小駝在自家平臺上查了一下,這趟航線確實存在950元左右的艙位
對應的退改簽政策也確實如圖中所示,為1000元自願退票手續費。
如果是金姑娘這種退票手續費大於支付價格的這種情況,平臺一般不再收取任何費用予以退票。所以金姑娘應該不會再付給平臺或者航空公司那剩下的40多塊。
無論是在平臺出現這種退票手續費比機票本身價格還要貴,主要涉及到航空公司對機票的收益管理問題。
也就是航空公司根據購票需求的不同,對飛機艙位進行實時(大寫加粗)的收益管理。換句大白話就是:買的人多了,就放貴的艙位出去;買的人少了,就放便宜的艙位出去。
透過這樣的調整方式,避免座位空置,達到收益最大化。這也是為什麼會出現如此便宜機票的原因。
這裡要解釋一下,除了在很多人印象中,航空公司的機票只有頭等艙(F)、公務艙(C)和經濟艙(Y)三個等級。
實際上經濟艙艙位還分不同的座位等級:艙位程式碼為B、K、H、L、M、Q、X、E不等。這種程式碼每個航空公司的標識都不相同,價格也不一樣。
折扣艙依次往下排列,這些價格雖然都屬於經濟艙,但是低艙位的價格享受的服務和高艙位的肯定不一樣。
最明顯的就是退改簽政策和提前預訂機上座位與餐食服務。無論是國際的航空公司和國內的航空公司,都會出現高折扣的不退不改機票。
也就是說航空公司既賦予那些願意高價購買全價機票旅客自由改簽退票的機會,也用低廉價格換取價格敏感旅客提前預定座位的機會。如果將退改簽理解為一種服務的話,這件事情並沒有不合理的地方。畢竟,退票航空公司還要承擔這張機票是否能售出的風險和損失。
關於平臺是否應該攔截提醒旅客已在同一航班上預訂過機票這點。許多外國航空公司並不在預訂系統裡登記護照資訊和港澳通行證等資訊,只要姓名拼音和出生年月相符即可。這也就從另一個方面說明在預定時對於姓名拼音和出生年月等資訊需要再三確認的必要性。
雖然航空公司官網或者APP沒有提供這樣的服務,不過已經有OTA開始為“手快”的旅客進行了提醒,如果發現賬戶中存在相同的已支付航班,會在支付時提醒使用者。
由於各個航空公司規定不相同,最後小駝還是要再三強調。預訂機票前一定要看清自己的相關資訊、航班號和起飛時間,確認好再支付。越便宜的機票退改簽政策越苛刻,這是肯定的。
杭州姑娘小金,訂重了明年1月20日的杭州至香港的同一航班的機票,票價900多元,現在想退一張,可是航空公司按規定要收1000元手續費,這樣的話,退票不僅退不了錢還要倒帖四十多元,航空公司這樣的規定合理嗎?
回覆列表
第一、這規矩壓根就沒有退票的打算。
第二、這些服務都是為了給高階人士準備的,所以幾千幾百塊根本不是事。
第三、這票價其實不夠正常的票價,很多年以前就和現在這個價差不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