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還得是你龍兄

    肯定不對。司空本就是漢朝官員,也就是同為漢臣,怎麼可能稱臣?當然了曹操是有自己的僚屬的,他們稱臣也勉強可以,但是這得是勸進的時候或者拍馬屁的時候。等曹操稱王稱臣就沒毛病了。順便說一下司空也用不久。建安十三年曹操費三公恢復丞相制度,建安五年打敗袁紹,建安十二年平定北方,也就是說十集之後要是還叫司空都不對咯。

  • 2 # 乾永泰

    君前臣名”是君臣稱謂之禮的重要原則,它是說:一、臣下在皇帝面前自稱必須用其名;二、在皇帝面前提到其他大臣,也須稱其名。它循從禮俗中的尊卑之禮而成為君臣之禮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具有“卑”身份的臣子在有“尊”身份的皇帝之前,必須謙稱其名以示尊敬。如果某位大臣被破例允許不稱其名(不包括自稱),則屬於君對臣的極高禮遇了,“贊拜不名”、“詔書不名”等便一屬此例。被賜予“贊拜不名”特權者,朝儀叩拜,贊禮官在皇帝面前不像宣其他官員那樣唱出其名,因為是在天子面前,而且是正規的朝儀當眾場合,所以官員們視其為恩遇殊榮。

    曹操那時並未篡位,只是司空位列三公之一,而彼時袁紹為大將軍,級別比曹操還高。曹操見獻帝都自稱為臣曹孟德,其他人臣怎可能見曹操自稱為臣。哪怕曹操開府稱孤,也最多是府官,也不可稱臣。

  • 3 # 五酒煮史

    秦漢時,地位低的人對地位高的人可以自稱臣,後來也是一種自謙的稱呼,再發展就是君君臣臣了。但估計軍師的編劇這麼安排只是為了順口而已。

  • 4 # 流浪肥貓5

    封侯即可自稱孤,封王可自稱寡人。曹操迎漢獻帝后就封侯,所以自稱“孤”是沒問題的。

    群下面對曹操稱臣的問題,也可以解釋,曹操迎獻帝至許後,即假節鉞錄尚書事,如天子親臨,所以一般朝臣面對曹操要稱臣。

    感覺這個劇和我們慣常認知不大一樣,但確實是有一定考據的。

  • 5 # 仗劍浩歌

    以下對上稱臣,至少在兩漢時期,臣和妾一樣,是普遍的謙稱,下位者對上位者都可自稱臣,如子對父,下屬對上峰,百姓對官吏,都可自稱臣。倒是兒臣這種自稱,比較戲曲化,在史籍中基本沒有出現過。

  • 6 # 三隻腳的大烏鴉

    只有司空府的屬員和曹操的直屬手下才能對曹操稱臣,朝廷官員見了曹操都是直接報自己名字或官職的。朝廷官員和司空都是漢帝的臣子,不能對其他人稱臣的。曹操手下屬於曹操的臣子,所以對曹操稱臣沒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他困難的時候我幫助了他,但是在我困難的時候他卻沒有幫助我,這樣的人可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