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飄1962
-
2 # 甜橙時光
書讀不讀得懂是個普遍問題,也是無法根除的人類基因缺陷。一切的文字作品,包括語言、圖畫等都一切人類表現形式都是人類在藉助外在的物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與認識。而這種感受與認識又是每個人自己頭腦加工出來的屬於個體自己的東西。每個人的加工過程不同得到的結果自然也就不同。科學上已經驗證了這個世界沒有兩樣完全相同的東西,人也如此。人的認識水平不同,生活閱歷不同,所以一千個人讀紅樓夢就有一千個人的紅樓。你不是曹雪芹,又怎能得到他一樣的認識呢?!看不懂紅樓夢,那是你的認識與閱歷沒有達到作者的境界,藉助校勘是輔助你,幫助你接近作者的認識,但採用論斷而自己又無正確的辨證邏輯,那就容易陷入本本主義,人言亦言。這恐怕就真成了對紅樓夢的傷害與毀滅。完全反對閱讀校勘論斷也是不對的,就好像你叫你家在啟蒙的小孩要反對老師一樣,這樣對嗎?不懂放下身斷,虛心請教,誠心誠意的接受教誨,不好嗎?我看讀紅樓夢閱讀校勘與他人的論斷沒什麼不好,關鍵是要有自己的中心思想,不做人言亦言的應聲蟲。你說好不好?
-
3 # 西西閱讀空間
1.人人都解《紅樓夢》已經成為“偽裝”現象
《紅樓夢》之所以成為百年來最經典的小說,所憑藉的不是少年少女主角之間那點兒女情長。然而,很多人在沒有讀懂《紅樓夢》之前,確實憑著個人的理解,對它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校勘論斷,過度解讀,甚至臆想連篇,讓人讀起來,不是點贊,而是感到對原著的極為不尊重,這些解讀,是膚淺的,也是誤人子弟的。
在我看來,人人都在解讀《紅樓夢》已經成為一種現象,當然這種火熱現象的背後,有好也有壞。不好的現象,就是你所提的這個問答,讀不懂,隨便解讀《紅樓夢》實際上是一種傷害,毀滅這個說法,還是太偏激了。我個人覺得,其實是一種誤區。
舉例來說,比如,對《紅樓夢》裡的主角、配角,進行人物心理分析,性格分析,有很多摻雜著個人的偏見。
比如,對於事件發生的解讀,同樣存在臆想症。
比如,對於裡邊詩詞鑑賞,也存在離譜的解讀。
這些解讀或心理分析的文章,在我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因為他們對《紅樓夢》作品本身沒有任何敬畏之心,肆意的解讀,的確給紅學研究帶來一定的傷害!其實,在我們深入閱讀《紅樓夢》這本經典著作之後,才能瞭解一個皮毛。
2.即使是紅學研究專家解讀,也很難讓讀者滿意,《紅樓夢》考驗一個人綜合文化藝術素養的地方太多了《紅樓夢》並不是一本簡單的小說。它就像一本社會百科全書,無論是做人做事,還是生活品味,它都有著極其講究的地方。
我曾經讀過俞平伯先生、張愛玲的《紅樓夢靨》,他們的解析裡邊尚有很多後人不認可的地方,何況才學疏淺的我們這些80-90年代出生的年青一代讀者呢?
再後來,我也讀過白先勇先生解析的《紅樓夢》上下兩本,白先生的作品通俗易懂,對於初入紅學研究的讀者來說,是可以參考的。
當然,現在較為流行的是蔣勳等人對《紅樓夢》的解析和每天都在抖音短影片裡談論《紅樓夢》,他的點評語短而精湛,相比較白先生的解讀,蔣勳的解讀更準確一些。
要說他們作為專業且知名的紅學研究者,是否研究透了《紅樓夢》呢?還是那句話,未必!一千個人讀《紅樓夢》就會有一千種解讀或理解,所以,百年來,人們依然饒有興致地研究紅學,這也不得不說是《紅樓夢》最大的魅力所在。
然而,無論是怎樣的解讀,我認為,在尊重原著作者曹雪芹本身寫作意願下,深度閱讀,不輕易判斷人物形象的好壞,才有可能,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讀懂一些紅學。
3.《紅樓夢》遠遠比大家想象中的還要經典我自10歲起開始讀《紅樓夢》,最早讀的版本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版本。在父母並不知道的情況下,我是偷偷從他們的書櫃裡偷出來讀的,後來因為躲在角落裡讀,被我老爸發現了,他就把《紅樓夢》給我沒收了,說太小,不能看。
後來,我趁著他們不在家,偷偷摸摸地拿出來,斷斷續續,看完了。
那個年齡,的確是太小太小。對於《紅樓夢》還完全不懂。但它對我的吸引力卻是與日俱增的。
在我讀初中、高中、大學之後,我每年的暑假寒假回到家,每次必讀書就有《紅樓夢》,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紅樓夢》的理解都是不同的。
在十幾歲的時候,沉浸在賈寶玉和林黛玉之間少男少女,卿卿我我的戀愛中,對於書中的詩詞尤為喜歡,還特意抄寫下來讀,仿著去作詩詞。的確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在二十歲階段的時候,讀大學,讀研,參加工作,初入到社會後,我又堅持每年讀一遍《紅樓夢》,在我閱讀的時候,我的關注點已經轉變了。對於賈府中,人際關係做人做事這些文字,及說話處事方式等等,我都在嘗試著透過《紅樓夢》去讀社會這本大書,它教會了我,“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紙上得來終覺淺,世事洞察皆學問”等等,這些做人做事的人生哲理,時刻在敲打著初入社會的我。因為閱歷的增長,我對《紅樓夢》的理解,就深入了一些。
如今到了三十而立之後的年齡階段,在經歷了世事無常,生命脆弱,親人好友因重病不幸離世之後,我對於《紅樓夢》的認識就到了生死,一切為何都是空空一場的境界了,對於《好了歌》,世人都曉神仙好等等,這些看似淒涼的歌詞,實際上,就是人生這一輩子所要經歷的事。
總結:寫在最後的感悟在我看來,《紅樓夢》中從美食、品茶、聽戲、彈琴、焚香、作詩詞歌賦、對聯、猜燈謎、研究佛教、研究莊周、研究唐詩宋詞元曲、讀《西廂記》《牡丹亭》等等,它所囊括的文化藝術綜合學識太多太多了。
每一處都需要讀者慢慢了解,慢慢來品,慢慢來悟。語言是唯美的,堪稱一部經典的綜合美學書籍。
因此,說到底,要讀懂《紅樓夢》,不是簡單解讀,而是站在較高的綜合文化藝術美學素養的基礎上去解讀它,才是對原著作者曹雪芹的最大尊重。所以,《紅樓夢》的偉大,也恰恰在於此。
回覆列表
《紅樓夢》本就是一部小說,可是有些人偏不當小說看,非要去歷史上對號,你說東我說西的,還弄個什麼機構,養一群閒得蛋疼的人拿著奉祿研究一本小說,也不從文字上研究,總是牽強文字背後毋須有的“故事”博人跟球……我認為,這才是對《紅樓夢》的褻瀆。文學是文字說話,道學家可以看到淫,政治家可以看到政治,美食家可以看到美食,民俗學家可以看到風俗,我只看到一個公子哥在留戀一群紅男綠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