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靈空小白
-
2 # 一杯金水
前幾天疫情剛放寬,去我姨那做客,跟我小表弟聊天,問他上了高三有什麼規劃,比如:想考哪所大學,學什麼專業?表弟說:“我早就想好了,學理科,至於哪個專業沒想好,但有一點很明確,那就是離我爸媽遠一點,考一個離家遠的外省學校。
聽到小表弟這麼多說,我很驚訝,要知道他父母可是我們親戚圈裡有名的“會教育孩子”的父母。他們學歷高,工作好,週末、假期全都用來陪伴兒子和督促兒子學習,為什麼小表弟還有這種想要逃離他們的想法呢?
其實想想,不僅我表弟,很多人,包括我們自己不也如此嗎?
漸漸長大,很多重擔不再依賴爸媽扛,學會了“瞞”和“不說”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就是隨著漸漸長大,尤其是離開家,上了中學、大學甚至工作之後,我們慢慢對父母變得“報喜不報憂”。在學校被人欺負了,工作上遇到不順心的事,開始學會了“瞞”和“不說”。漸漸地,那個對父母無話不談的孩子,跟父母越來越疏遠。有時,彼此都想親近,卻找不到話題。或者,有一件事橫著那裡,我們不說,父母也不敢問。所以,很多時候,孩子越長大越想遠離父母,並非真心想遠離,而是面對一些挫折、重擔,學會了自己處理,不再依賴爸媽扛。這是孩子們長大的標識,也是讓孩子和父母內心隱隱作痛的“疏離”。
眼界越來越寬,覺得父母土氣、落後,想要“撇清”關係,記得我高中時有個同學,她長得好看,學習成績好,性格也好,大家都很喜歡她。有一次,聽見她跟父母通電話,語氣很不耐煩:“行了,別廢話了,你們懂什麼?天天就知道種地,土老帽!”我當時聽了很驚訝,一個平時各方面都很好的一個人,怎麼跟父母說話是這種語氣?
後來,我才知道,她是父母的老來女,父母是農民,而且年齡大了,教育上和跟她溝通上都很落後,她是嫌棄父母。確實,很多孩子越長大,眼界變得越寬,就會越覺得父母什麼都不懂,父母之前教育自己的東西都落後了。孩子開始覺得父母土氣,想要逃離他們,想要躲得遠遠的,跟父母“撇清”關係。
如果是這個原因,確實戳心窩,希望父母要挺住,一定要注意自我學習,努力跟上孩子的腳步。
交際圈、親情網更廣闊,生活中不再僅僅只有父母另外,孩子越來越大,見識廣了,認識的人也多了,會有新朋友,長大了會有同事、領導、戀人、配偶和孩子。他的交際圈、親情網更廣闊,生活中不再僅僅只有父母。所以,有時他所謂的遠離父母,其實是一種有意無意的忽略。孩子長大,父母老了,孩子的世界越來越寬廣,但父母卻只有孩子。這是現實,也是為人父母的悲哀。
其實,父母也應該有自己的生活,這樣當孩子遠離我們的時候也不至於太失落。
-
3 # 漁海生
這個問題有兩個重要關鍵詞,一個是“父母的手掌心”,還有一個是“脫離”。正因為父母總是把孩子當成是自己的附屬,總是喜歡以命令的方式與孩子交流或以權威者的身份控制孩子的行為。父母的這種行為,使孩子出現了被人控制的心理,因而想方設法要逃脫。
首先,人是愛好自由、渴望自由的。
我們覺得自由,是因為我們可以行使自己的意志,也就是根據自己的想法來做事。當然,這種自由是建立在合法與不觸碰道德底線的前提下。
大多數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總是以權威者的身份來命令和引導孩子的行為。當隨著孩子的成長,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他們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烈,而父母依然使用小時候的教育方式來對待他們。父母的這種權威與命令在這個時候,和青春期的孩子的自我意識相沖突,自然遭到孩子的反感甚至反抗。因為這讓他們覺得失去自由,不能根據自己的意志來行事。
但遭到孩子反抗的父母,會覺得自己的權威受損,就會用更嚴厲或粗暴的方式去對待孩子,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肯定會渴望脫離這樣的控制。在青春期這種渴望與反抗最為強烈,這也正是為什麼青春期的孩子大多比較叛逆的原因。
當孩子成長到一定程度,他們都會把自己當成大人來看待,同時也希望別人能像大人一樣對待他們。
但眾所周知,不管你多大了,你的父母依然會把你當孩子看。而這種把已經認為自己是成人的孩子當孩子看的行為,自然會遭到孩子的反感,這種反感會越來越強烈。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成年人寧願吃苦,也都渴望離開父母生活。因為他們渴望獨立的人格在父母這邊完全被無視,他們想以此來證實自己已是成人的想法。
最後,父母沒有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
孩子想脫離父母的手掌心,並不能把責任歸咎在孩子身上。更多的是因為父母的交流方式有問題,父母的教育與交流方式一成不變,沒有根據孩子的成長週期而進行調整。
畢竟孩子在不斷成長,不斷進步,而父母卻一直在原地踏步,試問這樣的情況怎麼可能協調?這也可以說是身為父母的一種失職。
父母應該主動去學習瞭解孩子每一個成長週期的心理變化,並結合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及時調整改變教育和交流方式,以便更好地與孩子相處。
總之,孩子總是想脫離父母,原因更多的是出在父母身上,父母應該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問題,不要一味把問題的原因歸結於孩子,而忽略了自身存在的問題。
-
4 # 理性走遍天下
總想脫離父母手掌心的孩子,這是由於孩子個體發展成熟,到成人的一個正常的心理。相反,我認為提出這個問題的家長往往有過度控制孩子的嫌疑。
子女是父母所生,但是他們具有獨立的個體性質,並不是父母的附庸,也不是父母的延續等,他們成長到18歲,之後,就應該獨立的去承擔自己的個體責任。
中國的傳統習慣於一個大家庭的共生,有的父母往往阻止孩子的成長,願意永遠像老母雞一樣,把孩子放在自己的翅膀下面。這樣的父母的作用下,往往成長出很多的巨嬰,啃老族,不負責任的成年人。
希望每一位家長還是能夠認識到侄女不是自己的努力,也不是自己的小棉襖,應該讓他們成長離開去走向自己的廣闊人生。
這孩子青春期開始把你的時候就應該支援,孩子是具有獨立個體的獨立思想的人,當你尊重他,他反而不再叛逆有利於他的個人成長。
回覆列表
不是有些,而且是很多!這是孩子青春叛逆期的明顯表現!叛逆期的孩子,總是想一個人做自己喜歡的事,和自己喜歡的人交往,卻不希望父母的過多幹涉,如果父母還是要管,那孩子就會使用謊言,逃避,躲避父母,什麼事都不願意讓父母知道!最終導致孩子想脫離父母!其實,有這樣的變化,與孩子沒有關係,不是孩子的責任,這是孩子的天性!主要還是父母的教育方式方法,和孩子的交流溝通做的不到位!父母如果總是拿父母的角色去管教孩子,孩子是很反感的!如果思維轉變一下,放低自己父母的姿態,用知心朋友的關係去和孩子交流溝通,那孩子不僅不會逃避父母,還會離不開父母!因為你走入到了孩子的內心,瞭解了孩子!很多父母認為孩子不聽話,難管教,其實就是父母不瞭解孩子!走不到孩子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