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麵包財經

    根據康師傅釋出一季財報顯示,康師傅營收141.976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73%。其中康師傅泡麵收益為58.110億人民幣,同比成長5.76%,佔集團總收益40.93%。飲品收入增加2.82%。

    據尼爾森資料,康師傅泡麵2017年第一季度銷量市佔44.5%,銷額市佔51.2%。無論是市場銷量還是市場份額佔比,皆已經開始提升。

    實際上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泡麵市場就開始逐漸復甦。尼爾森資料顯示,2016年泡麵市場銷售額成長1.3%,凱度消費者指數監測資料顯示,泡麵整體在2016年呈復甦趨勢,行業同比增長0.9%,實現了近年來首次銷額的正向增長。

    而今年一季度泡麵市場銷售額下滑0.8%,但是康師傅泡麵的銷量和銷售額反而逆勢增長。

    在前幾年淨利潤下滑期間,康師傅對泡麵做出了以下幾種舉措,或許會有借鑑意義:

    1. 高價面聚焦經典迴歸戰略,鞏固金牛產品,並開發了不同的套餐,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如:滷蛋套餐、迷你杯、幹拌麵等系列。

    2. 針對此前“泡麵是垃圾食品”的言論,創造康師傅泡麵“健康”形象。透過體育賽事和公司營養師為體育明星搭配膳食營養,宣傳康師傅的健康理念。

    3. 瞄準人數日益增多的中產階級,定位高階和精緻化泡麵市場,推出了“熬製高湯系類”。

    4. 中低端泡麵產品則上市新口味產品,保持新鮮感。

    5. 改革銷售渠道,節約渠道成本。

  • 2 # AI財經社

    起初,人們選擇泡麵不單是因為方便,更是因為便宜。

    許多成功大佬憶苦思甜時,泡麵難免是必不可少的保留節目。馬雲曾在某節目回憶稱,其初期創業時甚至連吃九個月泡麵,結果最後吃出了水平和新高度,一袋泡麵能弄出五十多口味來。

    撕開料包,與麵餅在熱湯中盪漾“纏綿”,美味頃刻上線,因口味多樣、食用便捷,讓泡麵擁有最為廣泛的粉絲基礎,而且是不分地域、年齡的“通殺”,每年中國消費的泡麵超過400億包,佔據著世界銷量的半壁江山,連起來不曉得能“繞”地球多少圈。

    但自2011年以來,國內泡麵行業銷量持續下跌,2015年中國內地泡麵銷售額為490,91億萬,同比下跌6.75%。在2016年對全國22家泡麵企業的統計中,有9家都出現銷售下跌,多個品牌已開始調整經營方向。

    “現在很少吃泡麵了,也就坐火車時偶爾會吃。”

    記憶中,曾經給人帶來巨大滿足感的泡麵,正慢慢從生活中消失。其實,有上面的感受並非個例,原來消費者心目中的“國民食品”泡麵,正逐漸變得“非主流”。

    作為行業龍頭,康師傅更像是一個縮影,展現著整個泡麵行業的沒落與窘境。

    據財報顯示,作為康師傅主力業務之一的泡麵,在2016年上半年淨利潤為6.12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66.49%。其中,第二季度淨利潤同比下跌近九成,創康師傅近10年以來單季利潤的最大跌幅。自2012年以來,康師傅已然連續五年淨利潤直線下滑

    究其緣由,答主認為,其實無外乎下面幾點:

    第一,外賣020的衝擊。泡麵之所以叫泡麵,在於他的便捷度,倘若有比它更便捷的方式出現,它還會有價值嗎?伴隨著移動互聯的發展,智慧手機已然成為人手的標配,在大量外賣O2O湧現的情況下,手輕輕一點便可坐等美食上門,不僅更便捷而且花樣更多更健康。

    據統計,2015年中國餐飲O2O市場規模為1615.5億元,佔餐飲行業總體的比重為5.0%,預計2018年餐飲O2O市場將達到2897.9億元。

    昔日加班的夜晚泡一碗噴香的泡麵的場景,已經被在各個小區和街道穿行的外賣送餐員取代,飲食需求畢竟是有限的,外賣o2o規模的不斷壯大,意味著泡麵的舊有領土正被一步步侵蝕,現如今,火車餐已可以在外賣平臺上預定,“7-11”等綜合便利店也配有稍作加熱,便可食用的便當。所有這些,均可以代替泡麵。

    第二,消費升級、健康觀念的崛起。伴隨著中產階級的大量崛起,在中國,吃飯不再僅僅是填飽肚子那麼簡單,新增劑、純天然等概念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 “泡麵”等行業的銷量滑鐵盧,並不意味這中國經濟不行了,而是人們更有錢,選擇了更好的東西。

    第三,市場空間不斷壓縮。伴隨著中國交通網路的飛速發展,高鐵、飛機等交通工具的高度普及,人們在旅行途中的路程時間被大大縮短,3-4小時基本已然是完成旅程的時間上限,泡麵不再是必備的充飢食品,甚至逐漸被各類零食所取代。

    在使用者的消費場景中,泡麵被死死釘在“廉價品”的柱子上,很難願意再為之付出更多。伴隨著消費升級,康師傅若想挽回局面,必須自救。

    1.年輕化營銷

    伴隨以90後為主的人群逐漸佔據消費主體,個性化、品質化的消費體驗越發被看重,他們願意為喜歡的事物付出更多,但若想從使用者兜裡掏出錢,顯然要先抓住他們的心。

    從康師傅頻繁更換代言人便可看出一二。

    從最初的羽泉組合,到現在的Tfboys “一起為夢想加油”,康師傅似乎嚐到了粉絲經濟的甜頭兒,抓住90後的心思,也成了挽救康師傅與頹勢的救命稻草。

    2. 健康產品概念背書

    康師傅深知伴隨中國城市化程序的推進,原有的低收入階層的目標客戶將不斷減少,若不想被市場淹沒,唯有開拓新領域,基於年輕化營銷,體育領域成為康師傅新的方向。

    康師傅試圖透過重新定義、豐富產品內涵,改變泡麵在人們心中既有的刻板印象,突出泡麵相對競品更加快捷、方便、美味等優勢,畢竟“人家運動員都吃,普通人還擔心啥?”

    奧運期間,多位中國運動員和教練在微博上曬出食用康師傅泡麵的照片,強行“被代言”的康師傅成為社交媒體上的熱點話題,還是那句話“人運動員都吃了,你還不跟著吃!”搖身一變,泡麵不僅摒棄了以往垃圾食品的標籤,反而成為新時尚的“營養餐”。

    消費升級下,泡麵行業的沒落宛如溫水裡的青蛙,雖一時不足以致命,但已不再是樂土。康師傅目前的窘境正源於越來越無法迎合消費者的需求,如何精準定位目標,精耕使用者,透過適當的營銷方式為客戶挖掘更多的消費場景,才是康師傅走出困局的重中之重。

    泡麵,更多時候,代表的是一種情懷和回憶。未來,但願曾經給我們帶來美好回憶的泡麵,能走的更遠。

  • 3 # 翠花貓

    看前面的人說了一大堆廢話,我就廢話不多說了,現在人不缺錢,起碼不會說為了省錢去吃5塊的泡麵,如果泡麵想捲土重來,我認為應該推出高配版泡麵,10塊20塊30塊乃至50塊的泡麵,裡面可以真正的放進電視裡廣告的大塊肉,可以壓縮更多菜品,比如方便肉,做成糖醋排骨然後包裝好開始售賣

  • 4 # 逆時針的燁

    根本沒辦法!吃泡麵的群體一般是工作繁忙的腦力勞動者和在路途上奔波的遊工!現在的經濟比起二十年前好太多,各種方便食品外賣已經能取代繁忙工作者的需求,泡麵不是他們的首選啦!而常年在外奔波的人、也因為經濟收入增加,不一定再選擇泡麵作為第一充飢食品,各種熟食製品的普及,營養和健康、口感都已經超過泡麵啦

  • 5 # 江蘇的小綿羊

    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有沒有發現當我們飢餓的時候不再是首先想到泡麵,而是更健康的能填飽肚子的食物,所以與時俱進,更新換代很重要,站在顧客角度進行產品的革新很重要,比如說推出康師傅速食米飯套餐,葷菜不一定要很多,這樣會增加銷售價格造成銷售障礙,應該定位在大眾接受的合理價格內,而且套餐要有充足的能量讓顧客迅速產生飽腹感,尤其考慮到長途旅客。

  • 6 # 0暁0

    能出個有特色的面嗎? 比如說 像火雞面一樣的 ? 現在一聞到紅燒牛肉麵的味道就噁心…香辣的一包都吃不下… 可能是以前吃的太多了吧!

  • 7 # 先生可愛不了灬

    不是內行裝資深,真是當自己是分析家了?實際2015和2016是康師傅泡麵自個漲價,然而統一併沒有漲價,老康被狠狠將了一軍。另外,國外大多品牌泡麵大批次湧入國內市場,華人有個秉性,就是喜歡湊熱鬧,嚐鮮。不分男女老少,什麼農心,日清,公仔包括原來國內白象、今麥郎都想重新來瓜分這塊蛋糕,分流了一部分銷量。加上三大外賣平臺的賣血補貼和各種不利言論讓老康走得很辛苦......回到現在,老康重新調整方針,迴歸原價加大促銷。農心、日清等經過市場反饋,很多人覺得味道也就那樣,甚至還覺得不如之前老康,新鮮感一過,又回籠了一批老顧客。另外外賣平臺補貼力度大幅下降甚至提高其他費用,並且餓了麼和百度外賣整合,所以泡麵又迴歸了成了當時的寵兒,以上就是這麼的樣子。別什麼市場創新啊,什麼步伐啊。泡麵就這麼個樣,市場就這麼大,都這樣走過了25載,重新被接受也屬市場的正常規矩。畢竟幾塊錢就能暫時填飽何必要話十來塊,適當吃一包面還真讓人受不了?還有什麼一包吃不飽,兩包吃了要吐的言辭聽了簡直搞笑,不曉得是調侃還是無知,難道不知道大食袋大食桶?(話說~這兩年的老康業務員也是夠苦逼的了┐(─__─)┌)

  • 8 # ChamberSui

    做實驗證明泡麵真的健康,比如找一千隻老鼠,一種只吃泡麵,一種只吃家常食物。最後看哪種活下來的多,平均壽命多少,量身高,測體重,看哪些活的比較健康。

  • 9 # 瀚海觀察

    每每夜幕降臨的時候,每每在火車,在熬夜,在加班的時候總會有個神器和我們相伴,這就是陪伴華人多年的泡麵,說起泡麵幾乎所有人都不會陌生,這在外賣平臺尚未發展起來之前幾乎是解決大家肚子餓問題的不二法寶,然而如今泡麵市場在整個網際網路的衝擊之下也變得式微了,但是大家還是會偶爾想起這些泡麵們,在11月21日兩個極為詭異的新聞出現,讓泡麵江湖不再平靜。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有味道的話題,中國的泡麵市場到底怎麼了?

    一、詭異的兩大新聞

    首先,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比3年前少賣80億包 泡麵市場地位遭外賣重創》作為加班拍檔、創業伴侶、春運神器,曾經,泡麵是我們生活中重要的“朋友”,然而這種景象卻在近5年出現了戲劇性的逆轉。統計顯示,2011年之前,泡麵銷量在中國連續18年保持兩位數增長,2013年的年銷量更是創下462億包的輝煌戰績;但2013年以來,泡麵銷量卻連續3年下跌,只剩380億包。

    其次,著名泡麵巨頭康師傅釋出財報,康師傅控股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總營收為488.95億,同比上漲5.91%;淨利潤為19.38億,同比暴漲37.91%。這是在業績連續三年下滑後,康師傅利潤首次出現上漲。今年第三季度,康師傅泡麵銷售額為67.07億,同比上漲3.79%;飲品銷售額為125.69億,同比大漲11.13%。

    不是說泡麵賣不動了嗎?還有一大堆專家站出來評論說,中國的泡麵正在遭到來自於外賣市場的嚴重打擊,只是這個嚴重的打擊好像並不嚴重,作為泡麵之王的康師傅竟然利潤大漲三成,這個叫嚴重打擊嗎?並且我們看到資料顯示,其他一些前幾年陷入增長停滯甚至業績下滑的傳統消費品牌,業績也出現了回暖跡象,甚至重拾增長。比如,統一、中國旺旺和伊利等快速消費品公司。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不成有人在說謊嗎?

    二、康師傅是如何逆襲的?

    的確,對於泡麵來說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以餓了麼、美團為代表的外賣巨頭們,在沒有外賣巨頭的日子裡,雖然也有餐館會零星接受一些電話訂餐業務,但是大多數人依然是沒得吃,要不你去吃華人不那麼習慣的餅乾、糕點等乾冷食品,你想吃一份熱乎有湯的東西那麼幾乎只剩下泡麵了。這就是為什麼泡麵一在中國出現就立刻霸佔了華人正餐之外的大多數場合,乃至於在2013年以前,華人每年會泡泡麵四百多億碗。世界泡麵協會的資料顯示,2011~2013年,中國泡麵年銷量從424.7億包增長至462.2億包;從增速來看,2011年國內泡麵銷量同比上升0.4%;2012年同比增長3.7%;2013年同比增長4.97%。無論是銷量還是增速均呈現逐年提升的趨勢。

    然而這個資料卻在2013年戛然而止,2013~2016年,中國泡麵年銷量從462.2億包跌至385.2億包,跌幅高達16.66%。在這個資料的背後則是蓬勃發展的外賣產業,艾媒諮詢公佈的《2016~2017中國線上餐飲外賣市場研究報告》指出,2011~2016年,中國線上訂餐市場規模由216.8億元增長至1662.4億元,6年間增長了近8倍。而根據該機構的預測,2017年線上訂餐市場規模將突破2000億元大關。

    從資料上來看,大家搶佔的都是同一塊市場,那麼外賣打敗泡麵似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那麼康師傅這個利潤大漲到底是怎麼回事?難不成是迴光返照了?非也非也,我們仔細分析康師傅的財報就會發現其中的奧秘,康師傅銷量的止跌回升奧秘在於其對於泡麵市場的改造升級,2010年康師傅推出了一款高階泡麵“黑白胡椒”面,這種高階泡麵在推出之初還沒有太大的市場表現。

    然而,到了今年上半年,康師傅高階泡麵銷售同比暴漲94%,中低端產品則繼續承壓。中金公司研報稱,由於消費者多透過現代渠道購買高階泡麵產品,康師傅的高階泡麵產品在公司透過現代渠道實現的泡麵整體銷售中所佔比重已經達到30%。

    大家明白了嗎?康師傅上漲的並不是普通的泡麵,而是高利潤的高階泡麵,正是高階泡麵的快速發力拉動了康師傅業績的企穩回升,高階泡麵正在成為康師傅對抗餓了麼的有力武器,再結合統一之前宣佈的不賣老壇酸菜面,去賣高端面的新聞,我們就能夠發現這才是泡麵江湖的另一個端倪。

    三、泡麵市場給我們的啟示到底是什麼?

    泡麵江湖看到的事情可不止是泡麵,這一碗小小的泡麵展現出來的是中國消費升級的一個打市場,從根本上以上來說,華人的物質消費需求其實完全沒有得到滿足。之前,我們彷彿在很多產業出現了產能過剩,我們有了泡麵,有了牛奶,有了螺紋鋼,這些東西大量生產大家都可以買得起了,但是,我們消費者的需求真的滿足了嗎?

    其實,並沒有,經濟學上有個商品叫做吉芬物品,所謂吉芬物品就是一種需求曲線很詭異的東西,就是正常情況下一個東西降價了大家應該購買的更多才是,但是吉芬物品是一個東西降價了大家不但不會購買的更多反而會買的更少,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這種商品是一種低端產品,大家之前都窮,那麼只能夠購買這樣的商品,現在大家有錢了那麼我肯定不會再買低端的東西了。

    迴歸泡麵的例子,為什麼大家不願意去吃泡麵了,是因為我們有了更好的東西“外賣”可以選擇了,但是如果這個時候泡麵市場說我給你提供一種更高階更好吃的泡麵呢?不僅在味道上不比外賣差,而且更加方便快捷節省時間,你也不需要苦苦等待外賣小哥給你送東西了,這個時候消費者就會想想,既然有這樣的東西了,我為什麼不吃泡麵呢?

    這就是傳統企業的消費升級戰略,應對網際網路的跨界打擊到底有什麼樣的辦法,其實《三體》就給出了我們答案,網際網路對於傳統企業來說是一種源於無形的降維攻擊,這種攻擊你防不勝防,那麼我們該怎麼辦?這就是升維,當你的維度已經升到和網際網路企業同一維度的時候,他們也就不再那麼不可戰勝了,對於消費品來說消費升級就是戰略升維,維度提升了,我們就有和網際網路企業一較高下的力量了,至少大家同起跑線競爭,那就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所以康師傅給我們大量的傳統企業以啟示,真正迴歸核心迴歸本源,提升產品反而可能在互聯時代置於死地而後生,實現絕地反擊。

  • 10 # 林天賜

    開發炸醬麵系列,豬肉炸醬、牛肉炸醬、雞蛋炸醬、海鮮炸醬、豆瓣辣醬等等;

    再開發地方特色系列,臊子面、打滷麵、餛飩麵、炒麵、涼麵等等;

    把原有的湯麵系列做的再精一點,做成金湯肉面、濃湯骨面、鮮湯蝦面、清湯蔬菜面等等;

    最關鍵的,改善一下制面工藝,減少原材料裡的棕櫚油含量,採取凍乾麵工藝,菜料油醬包儘量保持原汁原味,增加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油品的使用,真材實料,把產品做成“還原面”,不是湊合著填飽肚子的“泡麵”,哪怕成本高一些,賣得貴一些,只要價格能比麵館裡便宜一半,就會有不錯的銷售量!

    一家之言,見笑……

  • 11 # 鉛筆道

    康師傅泡麵銷量大幅下降,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因為現在國民正處於消費主義影響之下,尤其是年輕的消費者,這批消費者原本是消費泡麵的主要使用者,但他們如今更注重食品的口味,品質,健康程度,願意在飲食上花費更多的錢,泡麵本以便宜便捷作為賣點,但是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便宜反而成為了他的一個劣勢。第二是因為外賣經濟發達,泡麵的第二個優勢,方便也蕩然無存,在辦公室裡只需要三十分鐘左右,想吃的食物便能被送上門,那麼誰還會吃口味一般,還需要自己打水泡麵的泡麵呢。

    泡麵走到被市場淘汰的邊緣,是時代的趨勢影響,如果仍然固守著自己的口味和原先的優點,那勢必會被時代所遺棄。康師傅現在可以做的,是順應消費升級的大潮,如開出自己的實體店,將原先的泡麵做出一種品牌,同時也可以滿足外賣需求,要知道,用鍋煮出的泡麵與用開水泡出的泡麵的味道截然不同,而堂食也可以給消費者更好的體驗,更多的溫度感,泡麵剛剛煮開的溫度也可以作為餐廳營銷的電子。另外,康師傅還可以對自己的配方等作出一定的改善,從原材料端進行升級,比如在配送的調料包,肉包,菜包中裝上更加實惠,更加新鮮品質高的食物,例如統一的湯達人,在碗麵中加入了肉,康師傅同樣也可以在自己的面中適當加入一些更貴的材料並提高價格,這樣原本的一些消費者會因為好奇再來體驗,而“高貴的泡麵”這一營銷手段也可以成為消費者群體中的一個社交貨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懷孕期間吵架,如何控制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