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妖怪博士潘神
-
2 # 青天白雲15
涅槃,鳳凰涅槃,知道大限來臨之際浴火自焚,之後重生又得到昇華。形容置之絕地而後生。死亡即消失。兩者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
3 # 建章君
涅槃是梵語音譯,是一個重要的佛教概念。
涅槃與解脫的含義其實是等價的,之所以使用音譯,是因為佛教的解脫概念與一般人所認為的快樂解脫還是不一樣的。佛教的解脫或涅槃,指的是生命從生死輪迴中徹底解脫出來。佛教認為生命會在大致六種形態中投胎,在未解脫之前,會一生又一生,一世又一世的繼續下去,而這是根本大苦。從這根本大苦中解脫出來,稱為涅槃。
在佛教之前的婆羅門教,其實就有涅槃與生死輪迴的概念。我們在《奧義書》或其他吠陀經典中能夠查閱到他們的這些觀念。
對於生死輪迴,佛教與婆羅門教有相似的見解;但在涅槃上,佛教與婆羅門教的觀念是完全不一樣的。婆羅門教認為在冥想中與神或者大梵達到合一境界的神秘體驗就是涅槃。佛教則認為這其實只是人修外道禪定時所產生的一種妄想而已。這種妄想其實根本不可能帶來真正的解脫,所以不是一種真實的涅槃。
佛教也不認為人死後進入所謂天堂見到上帝是一種涅槃。佛教認為天人是一種生命形態,所謂神與天使其實只是天人,無非福報很高,但畢竟還是在生死輪迴中,若福報享盡依然還是要墮落的。而印度教所謂的大梵天,無非只是等第更高天人而已,他們醉心於清淨的禪定,以為就是涅槃解脫,但其實還只是一種自我欺騙。但因緣至時,生死輪迴的業力依然會再現,哪怕是大梵也依然還會再墮入輪迴之中。
佛教不認為有能夠主宰我們的上帝或大梵天,所有的眾生其實都是平等的。
涅槃解脫的根本是消滅煩惱,因為煩惱是業力因緣。而煩惱的根源是人心中的貪嗔痴三毒,使人心不得寂靜。佛教常用熱惱來形容人不解脫的狀態,而其反面,熱鬧的消滅就是內心的真正解脫。只有人的內心充滿智慧,斬斷無明瞭,才是真正的徹底解脫。內心的解脫才是佛教所認為的真正的涅槃。佛教形容這種涅槃為清淨,表明其不汙染;形容其寂靜,表明其無浮躁熱惱。佛教徒所說的“涅槃寂靜”就是這個含義。
佛教是認為存在有無量無數的世界的,也就是說,事實上佛教對世界的觀點是一種所謂“平行世界”的觀念。在這無量無數的世界中,其中存在著清淨的佛國世界,是由各種層次的解脫者所組成的世界,稱為佛國世界。
佛教將我們所處的輪迴世界稱為娑婆世界。娑婆世界與佛國世界其實只是處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中而已,一個內心已經走向涅槃的人在死後,只要他/她相信並且願意走入佛國世界,就可以自然從輪迴世界中轉向佛國世界。因此,涅槃的關鍵問題是我們必須在生前就讓自己的內心走向涅槃,而不是在死後被動地等待著涅槃的到來。
因為涅槃本質上是一場生命內心的徹底革命,可以說幾乎是完全的結構再造,所以我們才時常會說涅槃重生,意思是人內心的脫胎換骨。
有時候我們還會說“鳳凰涅槃,浴火重生”,這是形容人內心中巨大變革必須經歷的陣痛。
因為這些詞彙都似乎跟死亡聯絡在一起,而涅槃又跟往生佛國有關係,所以許多人就以為涅槃的含義是死亡,其實並非如此。
應該說,涅槃的含義其實就是解脫!但問題是,什麼才是真正的解脫呢?這可不是一件容易想清楚的事。
-
4 # 常駐人間
死亡是一種變化,由一種狀態變成另外一種狀態。生跟死一樣,也是一種變化,也是由一種狀態變成另外一種狀態。涅槃是不生不死的狀態,就是迴歸到宇宙和生命的本性狀態:清淨、光明、殊勝、莊嚴、智慧、妙空、混沌,即佛的狀態。你處在死亡狀態就猶如隨風飄蕩的灰塵,身不由己。你處在涅槃就是光明、殊勝的清淨狀態...妙不可言啊!
-
5 # 初心本懷
從究竟義上講涅槃與死亡無二,本性常寂何來涅槃;本自不生今亦不滅,何來死亡。從俗諦講佛示寂稱涅槃,眾生重新輪迴稱為死亡。
-
6 # 友兒爸爸
想不明白叫死亡,想明白了叫涅槃。死亡,當下身體的結束,但會根據這一世的因果進入下一個重生繼續經歷生死離別痛苦。涅槃,當下身體的結束,沒有繼續重生,不在有因果不在經歷生死離別,進入一種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的狀態。(用言語無法表述的狀態)
-
7 # 慧勝伽藍
涅槃是無為清淨,自在的一種不生不滅的狀態。其在佛不增,在眾生不減。待眾生髮現,熟悉,還原,就位。而死亡在涅槃看來,不過是分斷生死,和變異生死。就象一部永無結束的連續劇。演一級,死一回。再演一級,再死一回,反正級級都死下級又生又死,沒完沒了。變異則是換換角色。這邊可能是扮凡夫來接引眾生,到那邊則是天主~直至成佛造了個大千世界,再成住壞空~
-
8 # 微妙玄通冰激凌
涅槃譯稱靈魂超脫、浴火重生,道家指尸解飛昇。人一生下來就伴隨著元神、識神(先天之神,俗稱魂。若靈魂出竅,嬰幼兒可見到;常人呈隱性狀態,練功狀態下可見;即將離世魂飛出竅)我在此並非散佈迷信、出此誑語,以討杯羹,實則親眼所見。我兄去世,侄兒跪棺,整日呆痴,過此日便好。
死亡即魂飛魄散,塵歸塵,土歸土。
有些東西科學解釋不了。但科學解釋不了的還少嗎?中醫常見的針灸、拔罐,亂痧,西醫都解釋不了。我們理應以包容之心,理性看待。朱清時院士在體制下,以獲炁感受分享,實屬難能可貴。
-
9 # 黃朝曦
涅槃一詞在佛陀出世前,印度《奧義書》思潮就已經在使用了,原先涅槃係指迴歸於包含一切且常樂我淨的清靜梵我,這個在耆那教教義中可以看明。 而佛陀覺悟後,明白“因緣法”,對涅槃一詞有新的定義和解釋。
涅槃,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涅槃又譯為般涅槃、波利暱縛男、泥洹、涅槃那,意譯為無為、自在、不生不滅等。佛教教義認為涅槃是將世間所有一切法都有生滅相,而僅有一本住法圓滿而寂靜的狀態,所以涅槃中永遠沒有生命中的種種煩惱、痛苦,苦行和輪迴。佛陀降生示現成佛轉法輪,教導弟子們才漸漸有人實證涅槃,也就是聲聞四果阿羅漢、辟支佛舍壽時取證有餘涅槃,也是生命的本際,而證得佛果的人,是取證無餘涅槃。當有佛教持戒清淨的修行者離開人世時,許多人會尊稱他(她)們進入涅槃或圓寂。
死亡指喪失生命,生命終止,停止生存,是生存的反面。哲學上說,死亡是生命(或者事物件)系統所有的本來的維持其存在(存活)屬性的喪失且不可逆轉的永久性的終止。死亡是生命(或者事物件)系統所有的本來的維持其存在(存活)屬性的喪失且不可逆轉的永久性的終止。雖然死亡會有系統的遺產。但是這些遺產並不能夠使得其恢復到終止前的生命系統。通常生物的死亡是指其一切生命特徵的喪失且永久性的終止,而最終變成無生命特徵的物體。死亡是自然流通鏈中的一個環節。是世界變化中的必然。死亡後系統的遺產是其他既有或者新生事物的必須材料。人的死亡一般以心跳停止和呼吸停止及腦死亡為識別標誌。人死亡以後還存在他(她)的非肉體的其他附屬物,這些就因他(她)的死亡而變成了遺產。他(她)的遺產會自然而然地被按遺囑贈(或者無遺囑)被親屬繼承或者被按遺囑贈與給其他活著的個體或者社會團體。另外人的死亡主要是狹義上的生物學上的死亡,人的精神存在一些超越生命的力量,普通人的精神一般被其周圍的他個體所繼承。以此精神並不會以此而消亡。而傑出的人比如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戰略家的精神,會作為人類知識體系的組成而存在。這種存活下來的精神被人類共享而傳播。是一種公共財富。人的精神如果能夠被共享而傳播,才真正地提高人的正向價值,這是人類追求的另一個超越生命的力量。所以無論是平凡的,還是稍有成就的人類的精神一直是社會的主導。精神虛無主義會危害社會,人類文明就會墮落。從而就會撕裂人性與既有的社會正義與人性正義。
-
10 # 小濤咖啡
涅槃和死亡真有區別的話,只能是說涅槃是自然死亡,沒疾病的享盡天年。死亡則是平常人的生老病死了,如非要說有區別只能是這些區別,再有其它說法的已經是有欺騙的成份在內了。
-
11 # 念頭的生滅
如果把六塵比做六個變數,x1,x2,........,x6,把每一個生命比作一個黑箱系統,對於每一個X輸入,都會有對應的輸出,即Y=F(X1,x2,......,x6)。凡夫對應每一個輸入,都會有對應的輸出,或者貪,或者嗔,或者愚痴,層級各有不同。真正涅槃,就是無論輸入為何,輸出都是0。不貪不嗔,就是涅槃。而修行,就是改變生命的方程式,使無論面臨著什麼狀態,都是平等心具足,得啊褥多羅三藐三菩提,究竟涅槃!
-
12 # 13328838197
涅槃是第八識獨存,不用輪迴,是解脫道的一種境界,斷我見和我執就可以了,也算有成果了,而死亡就死亡了,再輪迴去了
-
13 # 願從無明夢中覺醒
六祖開示 至高無上大般涅盤,圓融明淨常寂靈照
凡夫愚人說是死亡,外道之人執為斷滅
二乘行者視為無作,全都屬於情識執著
是六十二見的根本。只是妄立虛假名目
何曾具有真實之義?唯有超越常人的人
通達一切不取不捨。因知五蘊色法心法
以及五蘊中的假我,只是外現種種色像
各種不同的音聲相,一切平等皆如夢幻
不必生起凡聖見解,也不必作涅盤理解
二邊三時一起坐斷。常應六根生起大用
卻沒有諸用的念頭。分別思量一切諸法
卻沒有分別的妄見。縱使劫火燒乾海底
災風鼓動諸山相擊,這真常寂滅的法樂
就是大般涅盤實相。我今在此勉強形容
使你捨棄不正見解。你若不去隨言生解
定能領悟少分佛法
-
14 # 俠客島69176191
這個題目很鮮明。
“涅槃與死亡”的區別。
“ 涅槃”是佛教理論的精髓。是學佛者和修佛者,對佛教理論認知,修行,的晉級進步認證。 佛教共分有;大乘修學和小乘修學。
其中有“四種涅槃”。有餘涅槃,無餘涅槃,不住一切處涅槃,自性清靜涅槃。
大乘修學;四種涅槃。
小乘修學;有餘涅槃,無餘涅槃。兩種涅槃。
具體修學“涅槃”的法理內容在此不論述。
“死亡”是人類對生物的“生命”活力的鑑定標準。“存活還是死亡”
“死亡”是表明生命體,沒有生命存活的跡象。
在這裡;涅槃與死亡,說明的是兩類事項。
“ 風馬牛不相及”。
-
15 # 紫雲君客
涅槃,是佛教徒死亡的代名詞而已!亦屬一種對其死亡狀態的尊稱!它與世俗死亡的區別,涅槃是一種自我的感識的安樂死,而世俗則屬於自我痛苦的無奈死。
-
16 # 玉堂行佛人
湼槃和死亡是有區別的。湼槃是佛教用語,它的意思用淺顯的話來表達:湼槃即指大徳高僧到臨終時,離棄了肉身,巳去盡一切煩惱,到了不生不滅,永久安全和平、快樂寧靜的境界裡去了。而這些大徳高僧就是佛。佛是為了教化世人,在出現在世間,努力普渡眾生。死亡,即是普通人走完了從生到死的生命歷程,實現了肉身與靈魂的的分離,實現了佛法所說的在世上的一輪生死輪迴。所以說,儘管湼槃和死亡在形式上都是離世而去。但在去世者的身份及其往生的境界是不同的。不過,這是佛教的解說。只能信者自信、不信者自釋罷了。
-
17 # 王大毛是美女
佛教裡的涅槃是“不生不滅”的意思。不生為涅,不滅為槃。如果修行到了覺悟不生不滅的境界,那就是涅槃真如本體了。涅槃裡沒有生死,沒有生滅,是完全的人生,也就是達到了“常樂我淨”的境界。
涅槃與死亡不同,眾生的生死不能自主,死亡是業報所致。(僅供參考)
-
18 # 天下狂生
如果把死亡和涅槃比喻成兩種狀態,死亡則是肉體器官已經在功能上停止運作了,而涅槃則是毀滅生機後重生,並在以前基礎上提升了一個層次,很多教派在傳播時把人分成兩部分,肉體和靈魂,他們在理論中出現了一個boss,就是造物主,他們認為一切的一切都必須有一個或者幾個所謂的神創造出來的,他們認為人類在創造之時並不完美,必須從肉體或者靈魂進行改造,才能達到完美,而涅槃重生則是人類在肉體和靈魂一個質的飛躍。
-
19 # 中自然
涅槃是修行者功德圓滿的稱謂。此時的修行者唯有靈知在,形體融虛空。雖然形體還是原來的形體,並在此修行者覺知中已不復存在,但此形體則更加健康,更加充滿生機。所以也叫做涅槃重生。死亡指的是分階段生死者的形體的滅亡。
-
20 # 石長勇1
一個比一個說的多,看的我眼花繚亂,就不會說簡單點嗎!涅槃其實就是肉身死亡了,元神走了。在凡人看來都一樣,沒什麼區別。但是真正修成正果的人肉身雖然死了,但是他的元神卻昇華了,不在六道中輪迴了,就這麼簡單。
大家都知道涅槃是佛家裡形容修行圓滿意思,但涅槃的同時也代表者色身(肉身)毀滅。人死亡肉身也會毀滅,那麼涅槃到底和死亡到底有什麼區別呢?一個是修得圓滿不在進行輪迴了,一個是隨業力繼續輪迴。看大家各抒己見吧?
回覆列表
涅槃屬於神秘體驗,這種體驗表現為兩個階段:
首先,體驗者感覺到自我逐漸解體,變得越來越虛無。在這個過程中體驗者精神進入高度集中的狀態,完全忘記了思考,忘記了外部世界的一切,也忘記了自我,達到”物我兩忘”。
接下來的階段,體驗者感覺到一個無比偉大的東西存在,隨著自我不斷的解體,體驗者開始和那個偉大的存在融為一體。
神秘體驗伴隨著一種非常平靜祥和的感覺,體驗者完全感受不到快樂或者痛苦,身心被那種體驗全部佔滿。
正是由於這種體驗如此美好,使得體驗者事後完全為之著迷了。他們宣稱在這種體驗中,人徹底從生命的苦役中解脫出來了(寧靜祥和的感覺),同時超越了自我的侷限性(自我解體的感覺),和神相遇了(和偉大的存在融合的感覺)。
【要形容的話,體驗者彷彿就是一滴落入海中的水滴,或在空氣中擴散開來的煙,自我變得越來越稀薄,同時融入了更大的整體當中】
那個無比偉大的存在,神秘主義者一般將它稱為”神”。這是由於在神話和宗教佔據統治地位的古代,要找一個詞來命名那種存在,只有”神”才合適。但是此神非彼神,它不像人們通常信仰的那種人格化的神,它是非人格化的。神秘主義者宣稱它既是神,同時也是整個宇宙本身,也稱為“大我”,還稱為“一”——因為它代表整個宇宙整體。
這種體驗是非常稀罕的體驗,只有極少數人經歷過,並且也是極難描述的,沒有經歷過的人幾乎無法理解神秘體驗。但是放在整個世界範圍內,它又是相當普遍的,有許多教派都信仰神秘體驗,中國的道家、基督教的諾斯替教派、伊斯蘭教的蘇菲教派、猶太教的卡巴拉教派等等,其中也有一些非宗教人士。
人們說:“他正在變成一,他不觀看。”人們說:“他正在變成一,他不嗅聞。”人們說:“他正在變成一,他不品嚐。”人們說:“他正在變成一,他不說話。”人們說:“他正在變成一,他不聽取。”人們說:“他正在變成一,他不思考。”人們說:“他正在變成一,他不接觸。”人們說:“他正在變成一,他不認知。”他的心尖變得明亮。憑藉那種光亮,這個自我離去,透過眼睛、頭頂或身體的其它部分。他離去,生命也跟隨他離去。生命離去,一切氣息也跟隨生命離去。他與意識結合。一切有意識者跟隨他離去。他的知識、業行和以前的智慧都附隨他。(《大森林奧義書》)
【奧義書,吠陀晚期由一些神秘主義者寫成的諸多文獻】
雅利安宗教也將其叫做“梵我如一”或“梵涅槃”。“梵”這個詞最初就是用來指示整個宇宙本身,後來人格化成至高主神梵天。梵我如一即作為個別人的自我和宇宙合而為一。
神秘主義的思想貫穿於所有印度宗教流派之中,佛教也繼承了這種思想。然而,釋迦牟尼不認同雅利安宗教的神,包括梵天在內,那麼宣傳和梵天融為一體就違背了他的理念。所以後來佛教的主流教派不談神秘體驗中的那種融合感受,而只描述自我解體的感受,也就是涅槃,或者說寂滅。
那麼問題來了,神秘體驗再特別也只不過是一種精神體驗,由於神秘主義者的大肆宣傳,使得一般人誤以為,獲得了神秘體驗真的就能擺脫肉體的束縛成聖成佛。事實是就算一個人真的經歷了神秘體驗,頂多是他的精神產生了變化,肉體卻不會發生任何改變。佛祖釋迦牟尼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他三十歲在菩提樹下獲得了神秘體驗,但他並沒有就此從世間蒸發,仍舊留駐在世間,直到去世。
這樣一來就沒辦法自圓其說了,一方面佛教傳教者口口聲聲說,涅槃就能超脫,另一方面,達到了涅槃卻不會有什麼奇蹟發生,靈魂還在肉體裡,照樣要受世間紛紛擾擾的羈絆。為了解決這個悖謬,佛教又提出了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的區分。有餘涅槃就是指人在活著的時候達到涅槃,但肉身尚在,還有剩餘,是不完全的涅槃。無餘涅槃是人在死亡的一刻同時達到涅槃,靈魂超脫了肉體,這是完整的涅槃。後來所謂的涅槃,也傾向於指無餘涅槃。由此以後,佛祖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經歷神秘體驗的那一刻也不被視為完全意義上的涅槃,他去世才叫做涅槃。
【佛祖釋迦牟尼】
可是從事實角度來說,肉體死亡後,精神也隨之停止活動了,怎麼可能還會涅槃呢?退一萬步來講,就算人死後,意識尚且能夠獨存。但是外人又如何知道這個人在死亡的那一刻達到涅槃了呢?只不過是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
不過這種一廂情願的想法卻能安撫修行者的心靈。上面說過神秘體驗是極為罕見的體驗,它的產生機制尚不明確,不是努力就可以獲得。有些宗教信徒修行了一輩子也無法獲得神秘體驗,另一些人不經意間就能獲得神秘體驗,後一群人也只是極少數的幸運兒。這就難免令人覺得不公平了,那些花了一輩子虔誠修行的人到死都達不到涅槃,豈不是很可憐。所以當一個僧人死後,當做他已經涅槃了,其實是對他一生努力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