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是波波老師

    首先,家長和老師因孩子而建立起了一種類似利益共同體的關係。

    孩子是家長眼中的寶,是家庭的未來,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學有所成,是每個家長最大的願望,為了這個願望的達成,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家長們往往火力全開!孩子的成長是重中之重的事情。另一方便,孩子也與老師的榮辱,乃至利益聯絡了起來,雖說學生成績的好壞對教師的收入影響甚微,但一旦當上了老師,一種職業的榮譽感就會成為老師職業痕跡的重要標誌。老師會嘔心瀝血,以春蠶到死絲方盡的精神投入教育教學工作中,學生成績的好壞往往也會左右老師的喜怒哀樂。

    其次,家長和老師對孩子的認識,著眼點有不同。

    媳婦是別人的乖,孩子是自己的好。在家長眼中,孩子始終是孩子,即使以後孩子長大成人,甚至成為了老年人,在家長眼中依然是孩子。既然是孩子,就註定需要呵護,需要關愛,即使有錯,也有值得原諒的理由。

    而在老師的眼中,孩子變成了學生,變成了一個個類似流水線上的產品,由於精力所限,普通的規範的“產品”無暇去太多的關注,而精美或瑕疵的“產品”自然是關注的重點。這也是很多老師若干年後,能記住的往往是最好的或最差的學生的原因。

    家長對老師的態度,我覺得用一個詞概況最為恰當,這就是“敬畏”,在此基礎上去理解家長對老師的期望,應該更容易些。

    “敬”——尊敬。老師的敬業精神、奉獻精神,家長看著眼裡,感動在心裡,油然而生敬意也在情理之中。

    “畏”——畏懼。畏懼老師忽視了自己的孩子,畏懼自己的孩子因為一些不如人意之處而受到老師的責怪,乃至歧視。

    由此看來,家長對老師的期望應該是以下這些方面:

    首先,期望老師品德高尚,學識豐富,教學能力強,能充分勝任教育教學工作。

    其次,有強烈的責任感,能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學之中,教學效果優異。

    第三,既嚴格要求學生,也能理解、寬容學生,把學生當成孩子,能關愛孩子,對孩子成長中的出現的問題,能做到動之以理,曉之以情,不歧視每一個學生。

    第四,能對自己的孩子更多些的關注。這也是有些家長們往往會找機會與老師親近的原因。

  • 2 # 黃河線上

    首先在這個問題中的家長和老師,應當是互相理解互相支援的一個關係,但是家長對自己的孩子的要求和老師對學生的要求由於關係的不同很多時候會有偏差,所以家長們對老師會有一定的期望。下面就從家長的角度簡單回答一下:

    一:平易近人。中國有句古話“嚴師出高徒”,但是現在更多的家長更希望老師是平易近人的,具備良好的教育能力,不採用太過嚴格的教育模式。讓學生更為舒適的享受學習的樂趣與過程。

    三:多督促多幫助。學生在校時間大大超過在家時間,所以老師是學生成長路上最重要的領路人。家長朋友們都期望老師能夠多關心學生,多關注其學習及生活狀態。在必要的時候,進行督促與幫助。

    老師與家長應當形成共同管理的長效機制,使老師與父母孩子可以共同瞭解,共同進步。所以家長朋友們也要加油哦!

  • 3 # 陸老師的後花園

    我是老師,也是家長,看到這個問題,我覺得蠻難回答的。

    首先,作為家長的心理,我希望孩子在校能完成大部分的學習任務,希望老師對學生管理嚴格,能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我孩子目前一年級,他每天的作業,有一大半需要我協助。比如,老師拍個作業圖發群裡,需要我先抄題,然後孩子才能做,因為以一年級孩子的書寫速度和能力,根本不可能完成。再有就是每天必須聽著,背誦,做練習,這些需要簽名,在群裡發影片打卡,作業才算完成。而且作業完成後,除了教辦配發的練習冊,老師自己改,其他的,基本需要家長批閱,幫助孩子訂正。這些對於我來說,我覺得是個很大的負擔。

    首先宣告,不是抱怨我做不到,而是,同為老師,我從來沒有把作業的批改留給家長,或者佈置什麼需要抄題,或者列印給孩子才能完成的作業。我覺得,從家長的角度來講,肯定希望孩子學習好,但是,把太多的與教學有關的輔導任務,轉嫁給家長,這是教師過度利用所謂的家校合作吧。家長是有義務監督孩子的學習,有義務關注孩子的學習,孩子有沒有完成作業,字跡是否工整,這些家長可以監督。但是,作業批改,對錯的檢查,這些都是老師教學工作的範疇,這些是不應該轉嫁給家長的。畢竟,不是每個孩子都在家長身邊生活,也不是每個家長都具備時間和能力完成這個事。至於孩子寫作業家長要先幫抄題,我覺得既然老師提出讓家長先抄題,就說明老師很清楚,學生的能力還達不到抄題完成的水平,那麼,這個作業是否應該佈置給學生呢?值得斟酌。

    而作為老師,在面對家長抱怨沒時間看孩子的作業,沒時間管孩子的學習的時候,我覺得這其實是不負責任的表現,誰都不容易,只是看誰更上心而已。

    另外,如果是背誦作業,我希望家長能認真協助孩子,檢查孩子背誦是否完全過關。因為面對幾十個學生,我只能抽查,做不到逐一查,這是實話。

    回到題主的問題,家長對老師的要求和期望如何,那就看現在什麼角度了。家長對老師有要求有期望,老師對家長同樣也是有要求有期望。為了共同的目標,多互相理解和配合才是最好的。家長不能光對老師有要求,對自己沒要求,反之,老師也是如此。

  • 4 # 學霸盼盼老師

    首先,要明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第一位管理人,孩子興趣愛好的養成,性格的培養基本上都是在家庭環境中形成的,對於孩子教育來說,家庭教育是基礎。

    其次,雖然教師對學生有一定的管理,但是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教育和教學,在教育中,教師回會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愛社會主義、愛集體等情感,會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也會倡導學生遵紀守法,遵守規則等,這些都是對學生良好的教育。

    最後,家長應該明白,雖然教師對學生管理教育很重要,但是家長不能完全寄希望於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自己應該首先負起應有的責任來。

  • 5 # 談談錢

    對於孩子的教育,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更多的應該是關心和引導,對自身的認識,價值感的培養,答疑解惑,讓其培養善於思考、獨立思考的能力,與大家團結協作、善於溝通的能力。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不要只注重分數成績。

  • 6 # 同在

    你好,我就是一名小學生的家長。

    我覺得,對於不同學年,家長對於老師的期望都不一樣吧。

    我的孩子還處在小學,孩子的學習內容都是我教的。在學校算是複習。對老師沒什麼期望。

    但是我想,到了更高學年,我輔導不了了。那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認真聽講。不懂就問。希望老師把自己會的都教給孩子,這就足夠了。畢竟老師希望自己的每一位學生都能考滿分,而成績好壞學生本身更重要。

    這是我從自身來講的。希望您採納。

  • 7 # 新時代追夢人123

    前不久,國家教育部頒佈條例規定從2020年開始,家長也要接受培訓,以提高自身教育子女的能力。家庭是孩子活動的重要場所,然而當下多數家長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完全寄希望於教師,忽略了家長育兒育女的責任。

  • 8 # 心如蓮花173349538

    各行各業師徒之間都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說法。唯獨老師與學生之間,關係就很微妙了。雖說尊師重道提得很響,但付諸行動的還是不能普及。學生家長們的心態是“兒女成績好是自己的兒女聰明。兒女成績不好是老師不會教。”老師是二面不討好。

    家長把兒女送進了學校,即想老師嚴格要求學生,巴不得兒老師把自己的兒女培養得成龍成鳳。又怕兒女受到一丁點兒委屈,老師對學生罵不得,碰不得。學生家長要求老師是雕匠,就算是朽木老師也必須雕刻出精美的物品來。

    學生家長要求老師是優秀的園丁,巴不得老師能將一株小草培養成參天大樹。學生家長要求老師們即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又是家常生活旳保姆。人們一面砥毀老師的形象,一面把老師看成是不所不能的超人。……反正兒女在學校,茁壯成長了,是自己兒女厲害。兒女在前進中有一丁點兒紕漏,就是老師的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最大的底氣是身體健康,沒有健康什麼都是虛無,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