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眾百態

    回家---送給所有在異地漂泊的遊子

    在羈留異鄉的日子裡,回家是一種感覺。

    茫茫人海,鱗次櫛比的樓群,無意間聽到的一個聲音,或是偶然間瞥見的沒有別人注意到的情景,讓我們停下匆忙的腳步,在燈火闌珊處,驀然回首。

    我們突然間感到很孤獨,又突然間知道自己不是孤身一人,在這個紛繁的世界上,我們來去匆匆,卻不會無影無蹤。那一刻,我們是那麼的不堪一擊,又是那麼的堅韌無比。

    難以用語言表述的感覺,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那是一種沒有來由的觸動,即可以讓人喜極而泣,又可以讓人慾哭無淚。如果它能發出聲音,那聲音一定是微弱而固執的;如果它能行走,那步履一定是蹣跚而執著的。可是,它無聲無息,短暫的刺痛,還沒有傷口,就被異鄉人的聲音和風景撫平。

    雖然,我們早已屬於他鄉。在異鄉人的眼裡,我們早已屬於這裡。我們跟他們一樣,操著同樣的語音,追逐著同樣的時尚。我們甚至比他們更像這裡的主人,因為我們更關注這裡的變化,小心翼翼的藏匿起外鄉人的痕跡。在他鄉,我們又有了另外一個家,漂亮的房子,富足的生活,想到自己曾經背井離鄉的時候,慶幸也許遠遠多於傷感。可是被我們淡化了甚至遺棄了的故鄉,又註定會在某一天清晰無比。我們曾經用生命的第一聲啼哭和稚拙的童音呼喚過的土地,又註定會在某一時刻穿透時間和空間,呼喚著我們回家。

    於是,我們回家。揹著沉甸甸的行囊,和已經疲憊的心,一起回家。無論我們早已經功成名就,還是我們正為生計奔波,當我們踏上回家的歸途,我們會有同樣的衝動和期望。也許我們需要蜷縮在擁擠不堪的車廂裡,也許我們要跋山涉水遠渡重洋,只有在回家的那一天才發現,我們離開家已經走得太遠。

    我們回到了這裡,我們和我們的祖先繁衍生息的地方。纖細的秋雨,細碎的敲打著破舊的古箏,我們聽到了久違的鄉音。塵封的窗戶,卻打開了遙遠的記憶。我們曾站在這扇窗下,夢想著外面的世界。我們生在這裡,卻命中註定要離開這裡,這是我們的幸運還是不幸?

    我們用心觸控這裡的一切。在遙遠的他鄉,我們曾用音符去編織她;我們曾用淚水去打磨她。她的每條小路應該鋪滿紅葉,燃燒著詩情畫意;她的空氣裡應該瀰漫著醉人的酒香,浸染著離愁別緒。我們本來可以自然而然地走到她的面前,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學會了刻意地尋找她感受她。可是,樸素的土地沒有那麼多的鄉愁,對於那些依舊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來說,他們甚至已經忘記了這裡是他們的故鄉。

    我們與我們的故鄉之間,已經有了那麼多格格不入的東西。在那麼一天,一路風塵之後,倚在故鄉的門檻邊,也許會傷心地告訴自己:我離開了這裡,再也無法回到這裡。我們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輕輕的一聲嘆息,卻沉重得讓人無法喘息。

    我們在茫然中再次故別故鄉。沒有太多的依依不捨,我們甚至已經巴望著儘快離去。我們還未實現的夢想,被我們留在了他鄉,還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等著我們歸去。

    可是,當車輪啟動的時候,我們便開始籌劃起下一次回家的行程。回家的感覺,又不知不覺湧上心頭。故鄉的景色還近在眼前,我們不知道,我們是捨不得離開這裡,還是在盼望著再次回到這裡?我們回家,畢竟不僅僅是為了成全那種感覺。

    什麼時候,對故鄉的回憶裡,夾雜了苦澀和痛楚,可是想起故鄉時,我們還會有割捨不斷的感動。也許在某一天,我們在故鄉埋葬了最後一個親人,我們不再有理由回到那裡。可是,在不經意間,我們還會拾起那種感覺。回家的感覺,細碎的、溫暖的、潮溼的感覺,穿透了我們已經麻木而冷漠的心。回家不再是一種行動,它越來越虛化成為一種感覺。細膩而綿長的感覺,連綴著我們的一生一世。

    我們回家,獨自一人,或者帶上我們浩浩蕩蕩的子孫。也許是在夢裡,風雨飄零,我們又踏上了沒有盡頭的歸途。

  • 2 # 知識小鎮

    其實,從上大學離家開始,故鄉就只有冬夏再無春秋。這幾年在外面,上學工作結婚生子,事情一件接著一件,總想著哪天有時間了就回家,可是卻哪一天都沒有時間。平時上班,週末只有2天回家來不急,節假日總想著陪陪孩子,慢慢的就把家忽略了。

    家裡有什麼,家是什麼?家就是父母,父母在哪裡都是家。小時候那麼黏著爸爸媽媽為什麼現在不想了呢?我覺得大多數人都一樣,不是不想,而是覺的父母依然年輕,依然像以前那樣健壯,依然是那個可以拿著笤帚滿大街追著你跑的年輕人。

    我們小的時候,父母都很忙,等我們大了依然覺得父母會很忙。忙著忙著就把時間給忘了。趁現在還有家,沒事就多回去吧,讓日子更多一些溫暖,讓日子更多一些親情。

  • 3 # 匠客設計

    父母都老了,父母不是盼著我們回家帶多少東西,而是讓我們常回家看看。老人們一生為了我們,趁父母還都健康,多盡一點兒女的孝道。不要老說自己忙,不要老說自己現在掙得少,不要老說自己壓力大,我們小的時候,父母從來沒有說過。

    別等到父母都不在了,讓自己後悔,常回家看看

  • 4 # 永恆分享

    不知你工作的地方與老家有多遠?像我這樣,在廣州工作,坐火車回去五六個小時,加上家裡坐公交一個小時,在廣州坐地鐵一個小時,全程八個小時這樣,我是比較常回去的。父母一輩子不容易,我們就算不能幫到他們,也應該多點回去看看。看看爸媽最近都在做什麼,看看家裡都發展得如何了。不要等他們走了才醒悟過來。養大兒女,誰不想多與兒女聚聚。不要說沒錢,等你有錢的那天,你父母已經老去。

  • 5 # 侃侃大咖

    如果異地他鄉不是太遠的話,最起碼每年春節要回去一趟,現在國慶長假也可以回去一趟。其實,只要你想回家,其它理由都不是藉口,現在好多人以工作忙,沒時間等等為藉口不回家,逐漸的你把家的意識淡忘了,家也把你注意的遺忘了。在外的遊子,船票,車票,機票都會成為你回家的最好幫手。

  • 6 # 胡潤鐸爺爺

    二十年吧!記得剛到西峰,兒子上幼兒園,現在孫子上幼兒園。感慨啊!二十年一個輪囬,人生如此短暫。告別了昔日的爭強好勝,寄居於當今的無所事施。回憶也罷,展望也罷,立足於足下也罷,真乃往事如煙,前程未卜。

  • 7 # 微笑的腳步

    工作兩年了,每年至少回家兩次,因為有寒暑假的原因,到也不費勁。回家的時間是擠出來的,是需要提上日程的,等有時間再回家,永遠不會有時間。不管幹什麼工作,一年至少兩次要回去兩次,孝順根本不能等,回家之後除了買一些東西之外,更重要的是陪伴,說說最近沒回來日子發生了什麼,自己身邊都發生了什麼好玩的事,相互交流,這樣才有有意義,如果只是象徵性的回去,買了東西往那一放,吃完飯就走,不合適。回家是一種情感的流動。現在在各個地方工作的異鄉人,真的也很不容易,除了繁忙的工作,感覺沒有親人父母在身邊有時也會沒有歸屬感,但是要掙錢養家呀。凡事都要擺在心態,給自己一個最低要求,每年至少兩次,回家就全心全意在家裡忙,認真的關心家裡人,工作了就好好幹工作,不做過多無謂的糾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風油精原來是嬰幼兒和孕婦禁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