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真話財經
-
2 # 股海研究院
其次,我說下如果有一定資金量,可以考慮保守的理財方式!
這是一種科學支配家庭月收入的投資理財方法,無論是個人還是家庭理財。
*40%投資創富:比如投資股票、基金和我現在做的粵貴銀等有較高收益率的資產,也可以選擇開放式定期定額投資,每個月透過自動扣款投資省時省力,達到強迫儲蓄的效果。
*30%衣食住行:每月基本不可缺少的生活費用。吃飯穿衣費、手機費等。當然有車的還有汽油費,有房子按揭的還要交按揭費。
*20%儲蓄備用:通常存為活期存款,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方便的提出來,用於改善生活質量。比如,某日心情不錯,約親朋好友喝兩杯吃頓飯;收到“粉紅炸彈”或生日邀約;甚至家庭應急,此時備用金就派上用場了。
*10%投保險:投保是一種長遠的安排,是對日後生活的負責和保障,尤其是預防家庭收入的主要創造者可能遇到的意外情況,以免對家庭經濟造成重創。以保額(即出險後保險公司的賠付額)一般不低於年收入的10倍為合適。
根據此法則,可以看出投資創富是重點,也是使財富快速增值的一個理財方法。
最後,也是能力要求比較綜合收入和回報比較高的階段!建議參考!1、投資的中學階段:房產
未來房產還有機會嗎?答案是有。
可能不會像以前一樣隨便買個房產就能等著升值,但還是有很多的機會的。房地產能否升值最重要的是什麼呢?人氣。再好的房子如果人氣不聚集,那也沒有價值。那未來10年中國最能聚集人氣的地方是哪兒呢?在交通線旁邊。未來5-10年中國最重要的機會就是地鐵的大規模修建,地鐵將大規模的改變未來白領的出行方式。現在北上廣深地鐵核心地區沿線的商鋪價錢都很貴,地鐵延長線的商鋪價格就會相對便宜點兒,然後鄭州、南京、武漢、青島等這些剛準備大範圍修建地鐵的核心地鐵沿線商鋪比北上廣又會更便宜一點兒。另外最重要的是不管哪個城市的商鋪,例如麵包房,它們的價格相差不大,人流相差也不大。
我們提到資本市場最先想到的是股票,然後大家就都會想到的詞語是炒股票,但是這些詞語有時候誤導了我們,其實股票市場只是賺錢機器的一小部分。我們接觸到的社會大眾都是炒股票的,就是低買高賣,這種的都賺不了大錢。只有看好公司股票長期持有才會有賺大錢的好機會,長期持有並不是說持有一輩子,有時候是3個月、有時候6個月、有時候是一年,長期持有時候會翻很多倍,你為什麼不長期持有的,例如我們前面推薦的海航、國航,並不是特別好的公司,但是大眾對他的估值過低,市淨率都接近1,那就可以放心持有3-6個月。
既然選擇投資,就該有自己的底線,我們格局有三大天條,推薦給剛剛接觸投資理財的朋友
1、絕不借錢投資,融資融券的都是借錢。沒有人是神仙,沒有百分之百的事情。例如未來中國資本市場就沒有風險了嗎?有,但是不是我們可控的,例如中日擦槍走火。所以投資沒有百分之百的事,投資有賺有賠很正常,你借錢利用槓桿操作賺錢了是好,但是借錢大部分都有利息,如果投資失敗賠錢那就是背上了長期的債務可能是幾倍的賠,如果以賭博的態度去投資,最後總是會一敗塗地。所以不借錢你的風險可控,投資一萬失敗了最壞的的結果就是賠了一萬塊。投資你要風險可控,做有底線的投資,就是不借錢,利用自己的力量慢慢的積累。
2、堅持長期持有,不做短期買賣。長期是沒有標準的,需要看情況,這就是投資最難的判斷。我們一開始就有講到好多做短線的不僅累而且賺不到錢。
3、投資有風險,對自己的決策負責,自己承擔結果。不管學習了多少的課程,聽了多少專家的意見,最後做決定的是你自己,所以要有承擔結果的勇氣。
-
3 # h1km
如果不用,不管是存在銀行的活期還是定期都是不划算的,錢生錢的速度確實不如錢變得不值錢的速度,如果想要可觀收益,還是建議投資股市,當然風險很大
-
4 # 張小帥說理財
如果狹義的講存銀行,指的是銀行儲蓄存款,不過現在通貨膨脹,物價上漲,單純的存款確實無法滿足客戶需求,但是泛指存銀行其實有很多選擇,貨幣基金,債券基金,理財產品,資管計劃,股票基金,賬戶黃金等,無數投資方式,但是,需要適合自己的投資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但目前除銀行外,有很多渠道可以選擇,私募基金,正規p2p,正規股權等,都是好渠道,而且很多還是類固定收益,比傳統銀行理財要高很多,風險等級相近,都可以。如果需要諮詢,可以私聊我,我給詳細講
-
5 # 大衛oo7
我們存銀行主要目的為了本金安全,利息到是其次目的,可是現如今把銀子存銀行也似乎不太安全保險啦,最近報道常常發生某銀行行長及經理合夥圈走客戶數十億銀子出走海外享受人生......客戶儲蓄卡被清零並無獲得銀行任何賠償.....友情建議特別有銀子的大戶可以換成黃金鑽石及有價證券密封寄存在有信譽的匯豐銀行保管箱裡較為安全,因為開啟需要兩把以上的鑰匙才能開箱......如果是需要投資理財,股票,炒外匯期貨都需要有專業經驗請慎重選擇☕☕
-
6 # 瀋陽房小白
曾經是,現在早就不是了。隨著通貨膨脹的加劇,物價的不斷上漲,把錢只存在銀行已經不是大多數人的選擇了。各種理財產品充斥於老百姓的生活中。
-
7 # 黃益民4
看到這樣一個“題目”,真是不知該如何回答!依目前情況來說,我們已經知道,把“錢”存“銀行”絕對不是最好的“選擇”,可現實就是如此的“殘酷”,那“你”的錢又放哪裡呢?無論“你”採用何種方式,是“投資”理財也好,是做什麼生意也罷,“銀行”這個“幽靈”要伴“我們”始終,成為“我們”生活不可“逾越”的“坎”兒!無論“你”擁有多高的“智慧”,也無論“你”擁有超級的“能量”,把錢放入“銀行”,這就是“我們”不二的選擇!因為,有一隻看不見的“黑手”在左右著“我們”,使得雖然“我們”不情願,但卻又根本“無奈”!
-
8 # 普惠家
首先小編要說的是,存錢的方式不只有銀行存款一類,而且在選擇銀行存款時,即使使用了十二存單法、大額分小額,小額存定期、存款取息存息等存款的技巧和方法,可能還不如把錢房子餘額寶裡的收益高呢,從大家關心的收益和安全形度綜合考慮,小編有以下建議:
日常花銷的錢果斷進餘額寶
餘額寶最大好處是可以隨存隨取,而且目前銀行定期存款的利息都沒有餘額寶的七日年化利率高,把日常備用金放在餘額寶裡,不僅可以隨用隨取,還能隨時隨地的賺取收益,關鍵還比銀行的收益要高嗎,目前餘額寶七日年化收益率在4%左右,和去年相比,又創新高何樂而不為呢?
除了日常額備用金存餘額寶為日常花銷方便外,省下的閒置資金最好建議是和日常備用金分開存,網購的時代嗎,一次買買,本月的閒置資金卻成了現金流水賬單,到頭來,又是月光族,所以一定要分開存,為了備不時之需,不打算存定期的,和銀行的活期存款相比,微信理財通應該更合適,更吸引人。
微信理財通和餘額寶性質一樣,都是貨幣基金。但是微信理財通無法之際完成第三方支付,這對剁手黨來說,特別好的制止了亂花錢,目前理財通的年化收益大概在4.1%左右,相當的可觀,在理財通中,有隨存隨取的貨幣基金,有月存基金,投資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存入那種活期基金比較合適,既可以獲得高的收益,而且一旦急需用錢,也不會讓收益受損,比起銀行的活期存款,微信理財通既可以時獲得比銀行存款高的收益,也達到了存錢、護錢。
三年存款比五年存款利息高
定期存款比較適合工薪階層,日常的工資不高,為了防止未來某一時間著急需要大錢,現成的工資無法解決問題,固定存款可能會幫的忙,零存整取是積少成多的過程,同時使用存款其他技巧,也可以賺取較好的利息。但是現在銀行存款的利息普遍比較低,尤其是長期存款,很多銀行出現了三年存款和五年存款利息一樣的現象,銀行不願意吸收長期存款,選擇存款的使用者建議在存款時,先了解該銀行的長期存款利息具體是多少,在目前基準利率比較低的情況下,長期存款不是很好的存款方式,可能三年的存款比五年存款更合適。
更多理財乾貨請關注“普小寶日常金融八卦”或是直接掃碼進入
-
9 # 坤鵬論
1、華人有節儉的習慣,這幾乎已經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省出來的錢大都儲蓄在銀行中;
2、與我們不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有關,在應對養老、醫療、失業等情況時,大多數情況下還是要靠自己去解決。最近幾年養老機制不斷完善,現在的養老體制已可以覆蓋很多人,但這種覆蓋才持續了沒幾年,還有很多未覆蓋的居民。所以大家仍然有很強的儲蓄意願,以防不時之需。
3、消費金融不發達,以買房子為例,如果真要存錢買房子,很多人甚至要終其一生的積蓄才勉強夠在一線城市裡買套房子,有的甚至只夠付個首付。這種情況導致的不安全感,更加深了居民對儲蓄的需求。
4、與高儲蓄相對應的是單一、狹窄的投資渠道。居然拿到錢以後,除了放在銀行存起來以外,很難有安全、可靠,收益相對穩定又高於銀行同期存款的投資渠道。這也是為什麼黃金價格下降以後,會有中國大媽搶黃金的盛況,實在是沒有更有效的投資渠道了。
截止到2015年末,國內本外幣存款餘額為139.78萬億元,平均每人存款超過4萬元。
就問你拖後腿了沒?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此前公佈資料顯示,中國居民儲蓄率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一直居世界前列,90年代初居民儲蓄佔國民生產總值的35%以上,到2005年中國儲蓄率更是高達51%,而全球平均儲蓄率僅為19.7%,儲蓄率在全球長期排名第一。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美國中央情報局2015年度《世界概況》稱,卡達、科威特和中國大陸在收入儲蓄排行榜上位居前三甲。排名前10中,剩下的7個國家和地區分別是:南韓、波扎那、挪威、尼泊爾、中國臺灣、土庫曼和印度尼西亞。
並不是說中國居民不想把錢放到其他地方,相反大家更有意願想把錢放到銀行以外回報率更高的地方,也正是因為有這些意願,前幾年火起來的P2P網站才會有動輒幾十億、上百億的融資規模。可事實證明,這些地方是不安全的。一次次上當受騙,更讓華人堅定了將錢存在銀行的決心,哪怕明知道銀行給的利息要低很多,沒辦法,誰讓銀行安全呢。
有些人會奇怪,存錢不好麼?
記得當年和IDG來國內經驗交流的人溝通,他們無不羨慕中國市場,因為中國企業只把國內業務做好就可以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而美國企業想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就必須要考慮國際化的問題。
有些人不理解,我的錢存在銀行還可以拿利息,就算利息再少也是掙錢的呀,為什麼會虧呢?
這得從貨幣的本質說起,貨幣的身是沒有價值的,它是一種信用,當你付出勞動可以收穫回報時,可以不必馬上選擇一種物品,而是以貨幣的形式把你的回報暫時先存放起來,當你需要的時候可以等價換成任何你需要的物品。這裡一個重要指標是“等價”。比如你掙了100塊錢,當時100塊錢可以換100斤大米,但你並沒有馬上使用這100塊錢換大米,而是給存在銀行了,5年以後你拿出這100塊錢外加12塊錢利息共計108塊錢(大概計算,不要對號入座),結果大米漲價了,2塊錢一斤,112元只能換56斤大米。你說你手裡的錢存在銀行是掙錢了還是虧錢了?
國內最近10年貨幣超發900倍,通貨膨脹嚴重,存在銀行裡的錢雖然金額上多了一些,但購買力卻大不如前,虧是一種必然的現象。其實在貨幣超發嚴重,通貨膨脹嚴重且沒有更有效投資渠道的情況下,無論怎麼做都是虧的,無非是適當理財虧的少點,放在銀行吃利息虧的多點,拿著現金虧的更多而已。
-
10 # 雲中馬39578281
過去有點錢都存在銀行心裡也踏實了,可是現在到銀行存款一大幫人都來給你拿主意,隨然錢還是存在了銀行可是回來總也睡不好覺,總感覺那天這錢突然就沒了。
-
11 # 全民學金融
其實,你知道答案對吧?存銀行安全是真的,貶值也是真的。建議存個半年或一年的生活費就好,可以試試其他的渠道,只知道存銀行,主要是腦子空,多學點理財知識你就知道該怎麼做了。祝好運
-
12 # 雲掌財經
說起國內的理財市場,銀行理財規模是當之無愧的巨無霸,短短十多年的歷史,已經突破30萬億的規模,其他理財產品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
更可怕的是,在銀行預設兜底剛兌的環境下,銀行理財哪怕實際上僅僅是收益高一點的存款而已,也被看作是安全性最高的理財產品。
所以這麼多年來,銀行理財成了增長最快、規模最大、最受認可的理財神話。
但是,隨著理財市場的發展,尤其是貨幣基金、P2P等網際網路金融的異軍突起,銀行理財已經不如以往光鮮。
在市場衝擊之外,監管更是把銀行拉下神壇。今年,銀監會重拳整治銀行,銀行理財的很多亂象都暴露出來。
銀行拉存款的好日子過去了
最近,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蹭蹭往上漲,收益高一點的銀行理財產品還要靠搶,看著很多大爺大媽排隊買銀行理財,真是讓人有點心酸,明明是銀行缺錢,卻還要擺架子讓投資者受累。
不過,銀行再硬氣,也硬不過銀監會。昨天,銀監會又出來打銀行屁股,要求銀行吸收公款存款嚴禁利益輸送。
什麼意思呢?在銀行工作的人肯定都懂,每到月底、季末、年底的時候,銀行都會要求員工去拉存款,其中金額大的公款存款更是重中之重。
公款存款怎麼拉呢?比如,某國企領導的孩子想進銀行工作,以企業的名義在銀行存上一大筆錢,工作的問題就解決了。
這種事上不了檯面,但是雙方都心知肚明,這麼多年成了大家都懂的潛規則。但是現在,銀監會公開曝光了,也就說明這招以後不好使了。
對銀行來說,其實曝光這些潛規則傷害不大,變相阻斷吸納公款存款才是致命的。
大家都知道,現在銀行有多缺錢,央媽放水少了,銀行只能自尋活路。
之前,銀行都是靠同業存單拉存款,這玩意既是銀行理財規模暴漲的根源,也是銀行加槓桿及各種亂象的元兇,結果今年銀監會不讓幹了,同業理財規模迅速收縮,同業拆放利率上漲又導致銀行之間借錢都很難。
換句話說,以前銀行不太看得上老百姓口袋裡的那點錢,依靠同業存單和公款存款,躺著也能賺錢。但是,如今不行了,拉存款的好日子過去了。
這也是為什麼我同情排隊買銀行理財的大爺大媽:以前你銀行有錢的時候,何曾善待過投資者;如今你銀行缺錢了,想起管老百姓要錢了,就那麼點利息,還是一樣冷冰冰的。
年輕人不愛銀行理財了
對銀行來說,拉不到存款很可怕,拉到的存款跑了更可怕。
這麼多年,大家一直都覺得居民儲蓄率很高,老百姓存了很多錢在銀行。早些年是這樣,但從08年四萬億放水開始,居民儲蓄率呈現逐步下降之勢,老百姓的負債速度開始超越存錢速度。
錢去哪了?貸款買房是一大根源,身邊買房的人幾個有存款,存款都變成了鋼筋水泥。說白了,老百姓手上的錢也花得差不多了,有存款的越來越少。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其他理財產品的衝擊。比如貨幣基金,相比銀行理財更靈活,收益和安全性差不多,存款就從銀行跑出來了;還有網際網路金融的崛起,P2P等網際網路理財產品也開始加速分食銀行存款。
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一代對銀行理財已經無愛了。根據資料調查顯示,新潮的網際網路金融是90後的最愛,90後投資金額前三的理財渠道依次是網際網路理財、基金、儲蓄。
銀行放低身段搶市場
拉不到存款,賣不過理財,銀行以往高高在上的光環其實已經打破了,現在很多銀行都開始放低身段擼起袖子,要和理財市場的其他玩家搶錢了。
最近,銀行為了搶錢也是煞費苦心,不僅“夜市理財”重出江湖,而且類似P2P體驗標的“新客理財”也橫空出世。這吆喝的架勢,哪還有以往高冷矜持的氣質,活脫脫的市儈形象。
不僅在理財端搶錢,在貸款端也伸手搶錢啊。現在多少銀行都開始佈局消費金融,推出各種分期產品,校園貸不讓P2P做了,銀行也來做,想把年輕人從互金市場上搶過來。
銀行以前看不上互金,現在自己也開始搭梯子。四大行分別牽手四大網際網路巨頭,進軍科技金融。
銀行迴歸本位,理財風光不再
坦白說,銀行理財風光了這麼多年,主要並不是老百姓的需求促成的,而是多年來的監管套利衍生的同業存單野蠻生長而成的。
而且,因為銀行理財業務受限較少,所以銀行都透過表外理財業務放貸,又向投資人實行剛兌,已和高息攬儲類似,理財已經異化成存貸款業務。
在當下金融去槓桿的背景下,銀監會針對銀行種種政策,其實說白了就是要銀行迴歸本位,做好存貸款業務,肅清理財業務,支援實體經濟。
居於此判斷,如果監管政策堅持執行下去,銀行理財未來難再有風光。
首先,銀行理財再也不能與存貸款業務混為一談,將回歸資產管理的本質,那麼以前依附存貸款的剛兌兜底將被打破,銀行理財產品違約不再罕見,這也是央媽一直倡導的“有序打破剛性兌付”。
其次,銀行理財迴歸資產管理的本質後,必然對銀行投資能力的要求更高。從目前來看,銀行資產管理能力並不算出眾,委外投資仍是主流,那麼對於投資人的吸引力也比較有限。
說實話,銀行理財一旦失去了剛兌,基本上難再有吸引力,更何況很多銀行理財投向的底層資產風險也不小,最近爆發了這麼多銀行理財飛單事件就足以說明。
長遠來看,銀行理財迴歸本源利大於弊,不僅能夠推動銀行更好服務實體經濟,而且有助於理財市場真正實現“賣者盡責,買者自負”。至於銀行理財那幾個點的收益,說實話真的並不值得可惜。
現在這個市場,在監管趨嚴以及實體凋敝的背景下,風險其實都差不多,大家要改變思維,除了銀行理財,其實網際網路金融領域也有很多不錯的理財產品。
-
13 # 速讀財經
把錢存到銀行,這是一個安全且穩妥的懶選擇,但絕對不是最好的選擇。
應該說,現在還在堅持存錢的人,是比較少的,大多數人都在購買銀行理財,來代替銀行存款了。一般來說,銀行存款的年化收益率在4%到6%之間,勉強能跑贏CPI的漲幅,但距離達到真正的理財目標——保住自己的既有財富來說,依然杯水車薪。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現在已經有太多更賺錢的理財方式,可以便捷的享受到了。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就是P2P,哪怕是在一些大的靠譜的平臺,一些投資標的年化收益率也可以達到10%左右,有的還可以達到15%左右,如此高的收益,卻並不需要你耗費太多精力去進行打理,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如果你覺得P2P風險高,平臺容易跑路的話,你還可以選擇基金,如果你一時沒有太多錢投資基金的話,你還可以選擇基金定投,每個月買個300到500元,只當是強制儲蓄,這對於你來說,總該是能做到的事情了吧?一旦趕上牛市,你一年賺個50%都是很輕鬆的事情。
-
14 # 家富產業與金融
把錢存銀行卡也許是最不理智的選擇。
不願意買房或者買不起房的人,經常會說,為了一套房子,為銀行打30年工,不值得,什麼攢夠錢什麼時候再買唄。可我想問,如果你賺的錢不用來買房,又有什麼別的選擇呢?存銀行嗎?經濟學家林毅夫曾經說過,窮人把錢存入銀行,實際上是補貼富人。如果你真的把你賺的所有錢都存進了銀行,30年之後,就等於虧了一套房。
第一、也許很多人會不相信,存錢到銀行,銀行每年都會給我相應的利息,怎麼會有那麼大的損失呢?——因為負利率啊。
首先來說下什麼是負利率,就是當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高於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時候,居民存款的實際利率為負。也就是說,你把錢存進銀行得到的利息收益跑不贏通貨膨脹,然後你的錢貶值了,縮水了,購買力下降了。把錢存銀行,你是一直在賠錢的。
目前中國各大銀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大多都是1.75%,而CPI可一直都是高於1.75%的。據資料顯示,2016年9月份最新的CPI指數為1.9%(實際上每年最終的CPI指數都在2%以上),比存款利率高出了0.15個百分點。
舉個例子,假設全年的CPI都維持在1.9%,一年期存款10萬元,那麼:
等10萬元存款到期後,本息合計為100000x(1+1.75%)=101750元;
以1.9%的通脹率對到期本息的價值進行折現,101750÷1.019≈99852.79元,也就是說,一年後的101750元僅相當於目前的99852.79元。
明白了嗎?在負利率時代,你把10萬元拿去銀行存了一年定期,到期之後都會淨虧損147.21元。
第二、那如果每年都把自己手裡的錢存一年定期,存了30年呢?虧損只會越來越多。
更何況現在,我們正處於經濟的黃金髮展時期,由於通貨膨脹的原因,大部分人的收入增長都非常快。當上世紀90年代月收入100元時,我們很難想象00年的1500元;同樣00年收入1500元時,很難想象2010年的5000元。那麼大膽想象一下10年後,20年後,30年後,你的收入會是多少——10000元?20000元?
第三、先不探究具體數字,但毫無疑問,在這30年之間,你的工資只會越來越多,如果房價上漲,你還是買不起房,所有的錢都只存進銀行吃利息,負利率反而會讓你的錢在不知不覺中被蒸發掉。
同時,房價的上漲也必定會帶來客觀上的貨幣貶值,不可避免地會加速整個社會的“通脹預期”,而這個預期最終會隨著普通物價的上漲變成通脹現實。相信你們都已深切地感受到了吧,現在的錢越來越不值錢,通脹這隻猛獸,正逐漸在吞噬我們手中的財富。
所以,不要再把不想給銀行打工當做你不買房或者說買不起房的藉口了。貸款買房只是把未來的錢提前用在了現在。發揮其更大的作用而已。如果30年間,你都把錢存進銀行不買房,且不說房屋是否會升值,光這30年的通脹,就很容易讓你虧掉一套房。
-
15 # 極簡風穿搭
當然不是最好的選擇,把錢存進銀行只是一種理財方式而已。就像問題描述裡說的,錢存在銀行會貶值,但是大多數人還是把錢存在銀行,為什麼呢?我想原因大概有兩點:
第一
很多人不懂理財,他所能知道的唯一的方式就是把錢存在銀行,他也不知道把錢存在銀行實際上是在貶值,他也不懂這些,他只知道錢在銀行是最安全的,只要安全就行,其他的理財方式他也不懂,他別無選擇。很多老年人,普通的下層勞動人民都是這個群體。
第二
受傳統思想的影響,懶得去嘗試新事物。華人是很愛儲蓄,思想比較保守的,不像西方人那樣崇尚提前消費,對新的事物也持觀望態度。因為我們國家的社會保障制度等各方面都還有待完善,所以人們有錢也不敢花,總是會拿去銀行存著。
只是目前就中國的國情而言,把錢存在銀行是很多人無奈的選擇,懂理財的人還是可以多種理財方式並行的。
-
16 # 加盟評論
把錢存在銀行當然不是最好的選擇了,要知道富人都是欠著銀行的錢按月或者年來還款,在銀行的積蓄絕對不會佔總資產的太多比例。
這也就是為什麼窮人總是更窮更忙而富人卻越來越有錢還很閒。
原因就是錢用的比較到位,比較好,能夠用錢賺錢,這才是比較厲害的地方,那麼問題來了,怎麼才能用錢賺錢呢?沒有本金又該怎麼辦?
其實這些財富的積累都是日積月累的過程,為什麼爆發戶容易破產而百年的資本家卻不容易破產?其實培養的就是一個對待錢的心態。
當你有一筆錢的時候,不會理財的人就放在銀行,最後越花越少,而比較會理財的人則會放在各種投資中,每個月給自己制定好盈利的目標,及時止損、止盈,給自己一個健康的資產配置,這樣錢只會越來越多。
存銀行是不太建議的,也可以存一部分,但是不要超過你總資產的30%,這些錢可以用於應急或者備用,而其他的錢完全可以放在各種理財產品或者股票、基金、期貨、外匯等等投資渠道,關鍵是要看你對那些渠道比較瞭解和感興趣。
當你把自己的收益和放在銀行的收益做比較的時候你會發現銀行的錢其實就是在等著花,給你的回報太少太少,所以去做一些理財投資,培養好自己的理財意識和觀念真的太重要了。
在實戰中不斷學習,努力前進,會有很多收穫。
給你說下我的股票投資經驗
股票的話要注意資訊分析,如果你平時很注意新聞,對於股票市場有一個大致的瞭解,能夠判斷基本的趨勢,這樣非常便利,比如最近中秋節就要到了,大閘蟹也要上新而今年陽澄湖的產量有可能下降,大閘蟹的價格肯定是上漲趨勢,那按照水產養殖的市場去看上市公司你就會發現一些還不錯的低價股。
-
17 # 羅元裳
這個問題問的比較寬泛。錢存到銀行也會分很多種方式,比如活期存款、定期存款、銀行自己發行的理財產品、代銷的基金、代銷的保險產品等。
在我們去考慮自己的投資時,不光是要考慮投資渠道的問題。
首要需要考量的是自己的實際情況,比如自己手頭的可投資資金,自己習慣的投資風格,對於風險的承受能力,結合上面的資訊再使用科學的資產配置方法,去得出適合自己的最優組合,即相同風險下的投資收益最高的投資組合,這個組合當中對應了債權、股權以及另類資產的投資配比,這個是指導我們去進行下一步的原則,依據這個原則,我們再去確定具體產品的配比,在這個環節,我們就可以結合金融市場上產品的不同情況去選擇投資的渠道了。
總之,投資的渠道沒有絕對好與不好,每種渠道都會有自己更加擅長的產品,我們只要結合自己的情況,借鑑科學合理的投資意見去進行投資就好了。
-
18 # 基金決策寶
事實上,今年以來,銀行理財市場已經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監管層這種“重點關注”所帶來的影響。10月14日,銀監會發布的前三季度資料顯示,理財產品增速連續八個月下降,目前降至4%,比去年同期下降30個百分點,同業理財餘額比年初減少2.6萬億元。
根據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全國銀行業理財資訊登記系統”釋出《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15)》,2015年到期的理財產品中有44只出現虧損,其中大部分為外資銀行發行的結構性理財產品,佔全部到期產品的0.03%,虧損本金的平均償還率是89.24%。
從這裡我們需要得出這幾個結論:一是出現虧損的是結構性理財產品,與股票、股指、黃金、外匯等掛鉤,普通理財產品虧損的機率還是很罕見的;二是出現虧損的機率極低,14萬多款產品中只有44款出現虧損;三是本金損失不會太多,按照償還率89.24%來計算,5萬元本金還剩近4.5萬元。
所以,銀行理財有可能虧損,但虧損機率非常低,即使虧損了,虧損金額也不大。
-
19 # 紫薇花開102302386
當然不是最好的選擇,只是為了安全,不懂理財,如果會理財把錢放餘額寶連本帶息,每天都能看到利率那該多好,只怕安全沒保障,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慢慢出現一些簡單易用的而且利息有比較高的理財平臺,但這些可能會有一些風險,所以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那麼把錢存到銀行則是很多人的選擇,因為比較安全,但是你知不知道隨著人民幣的貶值,據說依現在銀行的存錢利息,算下來還是虧本的,那麼究竟是不是這樣呢?錢存到銀行真的會虧本嗎?
回覆列表
其實不管是把錢存在銀行還是存在其他地方考慮的都是兩個因素,一個是安全,一個是收益,從理論上講這兩者是反相關的,一般來說,如果追求安全收益就會下降,如果追求收益,安全性就會相對降低。
現在來看,把錢存在銀行是目前最安全的方式之一,到相應的收益也就很低了,比如定期存款一年也就2.5%的利息。
如果考慮通貨膨脹率其實錢把錢存在銀行是貶值的,比如把1萬元存在銀行一年,一年後看似多了200多元,但實際上購買力也就相當於9000多。
那現在有沒有一種收益高安全性有很高的投資產品呢?推薦真融寶,收益比銀行高,安全性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