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小學一年級。英語能背誦了,但換個地方就不認識了,做事有點不認真。怎麼辦?一年前孩子接觸過英語,也記住很多單詞,但由於各種原因沒在接觸,只擔心錯過了學習敏感期。現在上學一週,英語明顯不在狀態。孩子對數學,和下象棋很有興趣。可能和家長有關,因為我小時候就嚴重偏課。請問怎麼辦?
1
回覆列表
  • 1 # 樹林裡的種子

    這是正常現象,小孩小嗎!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根據他的所學內容創造的類似的語言情境,以遊戲的方式,引導孩子去回憶,去運用所學內容,這樣就可以避免你所提的問題。

  • 2 # 九鬥學生心理

    有幾點要注意的:

    1.家長小時候偏科和孩子學習中是否偏科沒有直接的關聯。

    2.家長不要在家庭環境中不斷的強調“我小時候也偏科”這樣的觀點,孩子會以為:反正我的爸爸/媽媽小時候也偏科,我現在偏科也屬於遺傳,我就應該偏科才對,要不然就不是我爸媽的孩子。

    3.偏科對任何孩子來說,在應試這條道路上都是“致命”的,從一年級開始就已經有了嚴重的偏科,這是家長要重視的。

    再說和孩子英語偏科相關的:

    1.孩子能背誦並不代表他們能認識課本中的一些單詞。比如有的孩子兩三歲就能背誦很多古詩,但是他們一個漢字都不認識,道理是一樣的。

    2.要想孩子認識更多的單詞,就要不斷的幫孩子刷詞彙量,透過大量的閱讀來完成。

    3.很多孩子在背誦的過程中是“頭朝天”背誦的方式面,這對英語學習來說真的很合適,即使孩子能夠背誦,也要要求孩子放慢速度,指讀法(也就是老師經常說的point and read)。只有放慢速度、把語音和單詞之間形成有效的關聯,孩子才能記住更多的單詞。

    4.英語學習沒有短平快的方式,只有不斷的積累,不斷的刷閱讀量,孩子才能記住更多的單詞和句型。同時透過聽力的訓練,不斷的刷語感,才能真的得到有效的提高。

    5.每天的堅持很重要。每天和孩子讀一點、背誦一點、看一些英文的動畫片,慢慢的積累起來,有兩三年的時間你會發現孩子的英語學習水平會出現質變。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的引導和陪伴很重要!

  • 3 # 格格讀書吧

    所有語言學習都是一個很長的過程,英語和語文一樣,字、詞、句、段的訓練。孩子才一年級,陪著他看看繪本,聽聽童話故事。不要強制的去學。

  • 4 # Reading教讀繪本

    在非語言為母語的國家,要從小開始學習英語,逐步形成英語思維,就像華人具有漢語思維一樣,才能達到熟練應用英語和進一步學習英語的目的。小朋友學習英語,就像我們學習漢語一樣,首先要給它創造一個環境,比如,每天早上起床的時候,放英文兒歌、英文場景對話等等,你別看小朋友好像沒聽,但實際上是有意無意的記住些場景對話內容和英文兒歌;其次,要買一些繪本給小朋友泛讀,針對一年級的小朋友,繪本內容基本上是圖片,上面有一兩句簡單的句子,不要強迫小朋友去讀句子,小朋友在讀的時候,主要是看圖來理解內容,而句子不要翻譯成中文,要有意無意的去讀,或者是無意間的提醒一下,最好是小朋友自己問,這樣更能加深小朋友的理解。第三,家長要挑選一些繪本給小朋友精讀,這個是要求小朋友看圖話和讀句子的,家長要根據小朋友讀的表情情況進行判斷,難度是否合適,要根據小朋友的情況進行調整。第四,精讀和泛讀的繪本要相互比較後挑選,最好是精讀繪本里面的內容,小朋友有一定的理解程度了,再找相對應內容的泛讀繪本,按循序漸進的階段進行學習。第五,家長要陪著小朋友讀簡單的英文故事(或聽英文故事),增強小朋友學習英語的興趣。其實英語和語文是一樣的,語文認字的過程中,也是要求讀故事、讀繪本。小朋友的英語學習最好不要純粹的記單詞,要慢慢掌握一些簡單的句子,逐漸提高,一天進步一點點,只要在保持,是不會學不好的。

  • 5 # 英語霄懿老師

    答案不是很明顯嗎?因為課程無聊啊

    教過幾個孩子,由於我非編制內的老師,自然也不會採用編制內的方法,所以發現很多問題。

    1.強調“紀律”

    和家長的接觸中,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每當孩子要表達自己的觀點時,家長總會覺得孩子很吵,讓孩子閉嘴,尤其是當我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其實這裡面有一個心理上的預設,因為在家長看來,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恰恰是因為他“不守紀律”或者“沒有聽老師的話”,要不然怎麼別的小朋友成績都好呢?

    成績能代表一切嗎?答案是否定的,尤其是在國內英語教育的層面,在校教育根本沒法滿足孩子的語言學習需求。事實上,除國際英語學校外,大部分的老師本身也是從這種僵化教育過來的,發音,單詞,以及對語法的理解都有問題,如果只是強調“紀律”就能把孩子教好,那學習英語也太簡單了點。

    2.不對的時間做了看似對的事情

    如題,孩子對數學和想起感興趣,那麼請問為什麼感興趣,是看了哥德巴赫猜想,還是理解了微積分。感興趣的原因只有一個,這是天性,是與生俱來的。天性這種東西可遇不可求,不是由死板的條例和規定塑造的。

    對於英語不感興趣,是因為沒有遇到可以啟發他的人。你相信嗎?我教過的一個孩子,在學校時也是對應於不感興趣,甚至懼怕英語。我用了一個小時,就教會了他音標的大部分,要知道這個孩子一開始對音標是完全沒有概念,我不得不感嘆,孩子學習能力的強大,要超越成年人幾倍。

    想想看,我們上學的時候喜歡英語嗎?肯定不喜歡,我們不喜歡的不是英語,而是那個我們不喜歡的人,“他”總是告訴我們這麼做是對的,不允許我們提出疑問,沒法解答我們的困惑,只是告訴我們要“背”要“記”,然後反覆的做題。

    成年人如此,何況孩子?

    3.接觸真實的英語

    成年人最重要的學習方式是邏輯,而孩子的學習方式是感官。感官代表著人與外界交流的方式。

    比如學Apple,就拿個蘋果給他,學banana,就給他一個香蕉,學習milk,就給他牛奶喝。我們成長為人,不就是從和外界的互動中學習的嗎?既然如此,為什麼現在總去看那個分呢?那個分數和真實的英語差的十萬八千里,說的嚴重一點,分高你英語也不一定好,因為那就不是真實的東西。

    其實這個問題比較嚴重,當你在一個發音不好,沒有交流的環境中學習,在畢業成人後,你的英語會非常垃圾,幾乎不能用英語做基本的交流,因為思維已經定式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足球無球狀態到底該如何踢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