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德毅教育數學老師
-
2 # 那啥評的
其實我更希望真能如標題所言,教師只是個傳授知識、技術、規則的職業,而不需要去育人——畢竟這點連很多家長僅面對自家個把孩子都不見得能做好。但很遺憾,現在教師被套上了比以前更加多的枷鎖和責任,有時候還要兼顧多種職業的一小部分工作特點,比如保姆、醫生、警察、法官…
-
3 # 心理分析2
看看中國教師的平均壽命,不難看出,與全華人民的平均壽命差十多歲。所以,教師對中國的貢獻中,重要的一條就是老齡化與教師無關
-
4 # 情感D故事
我是一位走市場化路線的職業培訓師,我會覺得“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只是一方面。體制內的教師承擔的責任更多的是知識的傳播,能在育人方面做的很有限。
有另外一類我們稱為“師傅”的人,他們所做的是訓練技能,做給徒弟看,徒弟跟著學,簡單的事情重複做,培養技能型專才。是否能夠發揮育人的作業關鍵要看師傅的人格魅力,通常效果也是一般。
第三類是如我一樣的職業培訓師,我們相信每個人都具有讓自己成功和快樂的資源,從人的思維模式入手,透過陪伴與引導,讓對方看到更多的選擇,成為最好的自己。這個過程有時會持續很久,但在育人方面效果更好影響一生。
在多年的職業培訓場景中,我接觸過形形色色各類人等,一個人是不可能改變另一個人的,除非他願意。
-
5 # 世界這麼大73
教師傳道授業解惑,道是做人的道理,業是學業。做為教師首先應該教育學生怎樣做人,其次是傳授知識。使之德才兼備。
-
6 # 土的掉渣呵呵呵
以神的標準要求教師要做到無所不能,無所不知!以聖人的標準要求教師不能犯錯,為人師表一一那些宣過誓的,有幾個比老師好的?
收走了教師手裡的戒尺,卻要求教出高素質的學生!沒出事,要求教師嚴格管理班級;出了事,領導第一個把教師推出來!給教師賣白菜的工資,卻要求教師操著賣白粉的心一一承擔無限責任:體育課上、課間、上廁所、假期⋯⋯只要出事,全賴老師!更可惡的是,居然有不少磚家還在那裡冷嘲熱諷!家長在那幫腔起鬨!領導在那裡推波助瀾!家長、媒體、社會、及像雷鳴、老梁之類的所謂的磚家,表面上看,踐踏的只是教師的尊嚴,跟學生無關一一可實際上,影響的卻是學生的一生一一跪著的教師能教出頂天立地的學生來嗎?噴子們在噴老師的時候,先考慮考慮,會帶來哪些嚴重的後果!這絕不是危言聳聽!要知道,教師的工作,除了考試分數之外,其他根本無法量化!特別是育人這方面!同樣一件事,教師用不同的態度對待,可能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是完全不一樣的!甚至會影響孩子一生!受害的將是整個幾代人,這其中也包括你的下一代!
-
7 # 胡鴻威
國慶節期間,在一條昏暗的街上,我一家子碰到了另一家子,另一家子跑出一個讀七年級的小姑娘響亮地叫老師好,那響亮的叫聲比她回答任何一個問題都響亮,這個有點害羞的小姑娘能有這麼大的勇氣,我知道我們之間,有太多的故事。也是這個期間,另一個三十歲的小夥子,在別人的客廳裡,我們面對面坐著,他總躲避著我的眼光,終於他鼓起勇氣說,在過去十幾年裡他在六個地方和我相逢,狠不得躲起來,我問為什麼?他說小學五年級時,他說一二三年級都跟老師打架,四年級沒打,五年級很想再打,準備好刀和矛後,就向我挑戰了。他在黑板上寫了一句侮辱我的話,當我厲聲問誰寫的,全班同學都在屏氣,他站了起來,等待我的巴掌。沒想到我說他要把語文學好,寫錯別字丟臉,快擦不要浪費大家的時間。他對我說,我是真心來教他們的。二十年了,他向我道歉,並真誠地希望我能教他的小孩。幾天後要上課了,心裡在想著六年級的滑輪組,五年級的生態瓶,四年級的量雨籌,三年級校園植物標本,一年級種的綠豆多高了。學生在實驗中實踐中收穫知識,檢驗知識,質疑探究知識。學生在唱我們的生活多麼幸福,我們能和學生一起幸福地生活就好了,管它什麼教書,還是育人。空談有什麼用?
-
8 # 雄獅202302306
我堅決不同意此觀點,是對教育的扭曲,這些人不配做教師,教師必須遵重黨的教育事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人材,否則將培養社會渣子對社會有害無益。
-
9 # 東方80821449
教師的第一責任是育人,其次是傳授知識,現在的教育只關注知識傳授,不關注教育的育人,本末倒置是教育的最大問題。
-
10 # 1383140
的確,工作十多年了,對此有深刻感受,教是職業和職責,而育則是在其監護人基礎上的補充,不能荒唐的把所有育人的擔子壓到老師身上,既不合理也不實際,更是推卸責任。
-
11 # 熱河路001
身為一名學生,經歷了了15年的教育。教師的確是人生中比較重要的導師,遇見以為好的老師是非常必要的的,老師不僅給我們傳授了知識,還教會了我們做人的道理。
這是一位老師的心聲:我們教師每天在課堂上對學生苦口婆心地“傳道授業解惑”;每天都在以書本上的要求來要求學生接受。可課堂外呢,作為教師我們有沒有首先按課本上的東西來要求自己呢?自己有沒有真正在內心接受呢?在學習上我們要求學生一絲不苟地按時完成作業,作為教師的我們有沒有要求自己一絲不苟地按時完成備批改呢?在品德上我們教師要求學生嚴格遵守《學生守則》,作為教師的我們有沒有首先讓自己嚴格遵守《教師職業道德》呢?不,大多數的時候我們喜歡犯的錯誤是:對學生高要求對自己卻低要求,作為教師我們都不能首先做到我們又怎能很容易地要求學生做到呢?
在我看來,教書是老師的事情,育人不是父母的嘛?有些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受欺負,找到學校大鬧,說老師不負責,想一想:學生那麼多人?老師能顧得來嘛?在一些事情方面我們要相互體諒,共同進步。
教師,傳授知識、規則可以,因為知識和規則都是清晰且可量化的。育人,範圍就廣了,這個是模糊,不可量化的,不同性格與背景的教師理解都不一樣。所以,教師不應該輕易觸碰“育人”的責任!您同意這樣的觀點嗎?有孩子的家長們,或者在讀的同學們,除傳授知識外,是否所有老師對您孩子或對您的人生教育都是合理的?
回覆列表
教書與育人是緊密聯絡的,若把其分割開就如一個人軀體與靈魂分離,你說一個人沒有靈魂還算是人嗎?或說一個人失去軀體要靈魂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