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腦回路歷史
-
2 # 手機使用者52112134872
明朝也就朱元璋和朱棣對長城以北進行了成功北伐,明朝版圖在朱棣時期達到最大,但並未徹底征服或消滅蒙古,朱棣死於北伐途中,後面就不行了,基本被蒙古和女真壓著打。
-
3 # 喬遷之喜666
明朝為什麼不願意經營西域?這個問題一句話就可以回答,因為海上絲綢之路的效率比陸地高n倍。經營西域有必要嗎?西域帖木兒帝國都是明朝番薯更別說新疆了,有必要再去攻打嗎?
-
4 # 畫家楊藩
大家回答都很精彩,我見解略有不同。
國土的增減是根據國內經濟,軍事現狀造成的客觀結果,以經濟原因為主,以軍事為後盾,以貿易為維繫手段。如義大利,美國的統一條件。
西域開拓的方式分為兩種型別,漢唐和元清。
漢唐是以經濟貿易帶動,進而佔領重要貿易據點為支撐,以擴大勢力範圍,再進而歸化為中國領土。總結一句話,經濟有需求,軍事有實力。
元清時代的西域經營原因主要是軍事和文化,經濟不是最主要原因。西域是維護國家政權穩定的重要戰略方向,尤其清朝,這個後面說。
漢唐開拓西域直接原因是尋求優良馬種,馬種種是重要的軍事資源,直接影響戰鬥力,和現在石油和軍事科技在軍事上的地位類似。中原的山東馬種身材矮小,雖耐力十足但不利於爭戰。馬種是中原王朝興盛的必要條件。宋朝就因為馬種問題,在火器時代之前,軍事上無法與北方抗衡。
軍事戰略上漢唐開拓西域,戰略上包抄正北方的匈奴突厥。後逐漸形成貿易通道。
西域的漢人控制重要據點就依靠絲路自給自足。這一現狀雖在五胡亂華時期有波動但一直延續到唐朝
漢唐絲綢之路逐漸成為中國的經濟發展牽引力,設想西域雖遠離中原,依靠控制絲路上的各個關隘,依靠貿易就能夠生存,進而依靠貿易控制更多據點,開拓新的勢力範圍。是一個良性迴圈。
唐後期吐蕃王朝吞併西域之後,實際上絲路基本就斷了,唐末五代一鍋粥,兩宋都是南北對峙,宋朝沒有幽雲十六州,失去天然防禦,控制西域沒有保障,失去馬種源頭軍事上存在惡性迴圈,即使徽宗時期短暫佔領河西也無法得到有力的橫向支援和經營。但由於科技發展,海運業上升,海上絲路興起,國家在經濟上很大程度依靠海上絲路經濟,尤其是南宋。
元代佔領西域是成吉思汗的思想有多遠就給我打多遠的戰鬥意志導致。陸地上雖然蒙古帝國四大汗國地域廣袤,但是,陸路上都是各地軍閥形成的軍事政權,各軍閥的經濟來源基本靠殺戮掠奪,無需貿易。雖陸上東西交融頻繁,但是陸上絲路復興無力。西域主要是軍事佔領,但蒙古政權也被迅速突厥化。由於經濟慣性海上絲路繼續替代陸上絲路,特別的是元朝對漢人政策是不管不問只當做要錢工具,客觀形成了類似於自由主義的經濟模式。
明代有開拓西域的能力但是沒有開拓西域的機會和動力。
火器時代來臨,騎兵優勢不像漢唐,且北部政府嚴格控制的馬市也能帶來一定馬源。蒙古馬其實也不如西域馬。西亞奧斯曼帝國嚴格控制對歐貿易並加重稅,陸上絲路西端斷裂。東段即使開闢也就到波斯。市場 不大。中原對西域的需求緊迫性不高。
明代是海上絲路頂峰和絕唱,明初期經濟管控嚴厲,陸地貿易路線哨卡林立貿易,稅負沉重,目的是把人民束縛在土地上,穩定國內經濟。海上的七下西洋雖促進朝貢貿易,但是以政府行為為主。歐洲殖民者開始沿海各地經營貿易。繁榮的大航海時代發展陸上貿易等於做夢夢。
軍事上,俺答封貢之前北方一直處於戰爭狀態,且只在永樂時期明朝佔據軍事主動權,其他時間都是被動防禦,這與漢唐不同,漢唐是在軍事上瓦解北方的匈奴和突厥,具備軍事上的優勢。在塞外有軍事據點,明代基本在長城以內。明代中後期大同宣府一直就不消停,後來轉向山海關。這些邊患直接影響京師。動不動就舉國體制保命的北京保衛戰,這種戰爭耗費國力極大。漢唐經營西域的軍事蠶食戰略有條不紊,步步為營,打一場賺一筆。兩者截然不同。關內趕上小冰期,自然災害嚴重,平白無故打了幾場不掙錢的戰爭,白白耗費國力。另外還有奇葩皇帝們。
要闡明的是後來的閉關鎖國控制貿易,主要是因為南美洲的發現銀礦,銀幣大量流入,導致內地白銀劇增,自由貿易導致通貨膨脹。外國亦可掠走大量國內商品,擾亂國內經濟。此後政府一直在貿易中扮演管控角色。直接影響清代。鎖國是銀本位貨幣政策國家同時不是銀主要出產國這一奇葩現狀的必然選擇。
清代前中期就沒有什麼貿易。都是小農。廣州開了小口,貿易也是被動。西域的開拓完全是為了幹掉蒙古準格爾。掃除整個分化和抑制整個蒙古崛起,把元朝重現的可能性扼殺在搖籃裡的政策。值得注意的是直到乾隆朝才真正解決。後來嘉慶道光時歐洲人就來了。
現在國家的經濟發展方向其實是向陸地傾斜。因為路上絲綢之路基本上都是中國佔據優勢說了算。還能發展邊疆鞏固國防。
-
5 # 紅黑聖西羅
這二個朝代面對的情況完全不一樣,首先,唐時西域的民族和國家太多了,大大小小都超過二位數了,肯定要設立專門的機構來處置與西域各國的關係,所以設立了6個都護府,跟漢朝一樣。而明朝時西域的國家已經不多了,主要威脅也不在西邊,而在北邊的瓦剌和韃靼;
其次,漢唐的都城就在靠近西域的長安,而明朝則在北京,戰略縱深不一樣;然後,基本兵制也不同,唐朝是府兵制,到後期地方容易做大,而明朝是衛所制,皇帝獨攬軍權,極大的增強了中央集權;
再者,經濟重心變了,唐朝時經濟重心還在中原,而安史之亂後就慢慢轉移到了南方,側重點變了,政策自然也要跟著變;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唐朝從未修過長城,是所有中原王朝唯一一個不修長城的朝代,而明朝則是所有朝代修長城最多的,每個皇帝上臺第一件事就是修長城,這就看出二個朝代國策的最大差別了吧。所以明朝根本沒必要設立什麼都護府。
-
6 # 深漂先生
中國是東亞第一個國家實體,早期他們地區都是矇昧狀態,經濟軍事都很弱,到明朝後,東亞國家林立,經濟軍事也很強大,明朝已經沒有太多精力實力去管轄
-
7 # 揮劍決浮雲6
漢唐經營西域是為了絲綢之路,為了貿易收入。到宋朝開始西域已基本沒有吸引力了,因為開闢了海上絲綢之路。而大明更不用說了,鄭和七下西洋,海上絲綢之路貿易量已是絕對優勢。但是之後大明開始了海禁,基本禁絕了海外貿易直至隆慶開關才恢復。所以不論西域還是海路都無所謂了,便是隆慶之後海外貿易也是以海路為絕對主力。故自宋開闢海上絲綢之路後,西域對中原王朝的作用大大降低,到明朝鼎盛時期,西北疆域不過玉門關,而玉門關守卒的軍糧供應十分困難,據統計向玉門關輸送1斤軍糧,運糧的人路上要吃掉21斤。玉門關已是如此,更別提西域了,得不償失的事不做也罷。
-
8 # 品史君
明在西域的歷史上的高度要弱於漢唐,僅僅是保住中華在河西走廊勢力,修個嘉峪關一關了之
一個因素可能在於沒有這個迫切需求,那個時期絲綢之路的貿易利潤和效率已經比不上海路了。經濟利潤往往是一個國家出兵的重要源頭和目的
第二個在於明朝其實一直沒有完全解除蒙古對邊境壓力,後期還有了後金。軍力上沒有什麼餘力對付西域
第三個在於明朝本身從立國開始的財政結構就以守土封疆為第一。
15世紀後,西北吐魯番與青海蒙古部日益強大。1472年,哈密衛城一度被吐魯番攻破,衛內遷,後復,1514年再度被並。15世紀後半期後,西北諸衛全部喪失,明朝退守嘉峪關,後期明朝實力的削弱,尤其是文官集團畏懼對外用兵,明軍戰鬥力也大大縮水。
-
9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公元前138年在距離當時的漢帝國都城長安西北120公里處的甘泉宮內一個即將改變世界歷史程序的使團整裝待發——28歲的張騫從16歲的漢武帝劉徹手中接過象徵大漢帝國威嚴的漢使符節,隨即踏上了出使西域的漫漫征途。張騫此行肩負著溝通中原和西域的歷史使命,然而他的這次旅途註定不會一帆風順:只要一出隴西就進入了與漢朝處於對立關係的匈奴人的地盤,而張騫出使西域各國的目的用腳趾頭也能想明白——總不能是團結西域各國共同發展與匈奴的睦鄰友好關係吧?匈奴會輕而易舉放張騫透過嗎?就在張騫使團踏足匈奴地域後不久他們就毫不意外地與匈奴人遭遇了。一百多人的使團自然無法和匈奴大軍抗衡,他們毫無懸念地成為匈奴的俘虜。在被匈奴扣押了十年左右之後張騫終於趁匈奴看守鬆懈的時機逃走,他和隨從堂邑父兩個人徒步穿越熱浪滾滾的茫茫戈壁沙漠,又翻越了白雪皚皚的蔥嶺雪山,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以及隨時可能遭遇野獸、強盜、匈奴人襲擊的情況下一步一步走到了西域。張騫這次出使打通了中原和西域的交流通道,後人因此稱這次出使為鑿空西域。然而這時漢王朝並未在西域設定行政管轄機構,直到公元前60年西域都護府的設定標誌著這裡被納入中華民族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之中。鄭吉被任命為第一任西域都護。為人堅韌剛毅的鄭吉將西域的屯田規模發展到空前的規模:輪臺屯田區最盛時屯田士卒達到三千人。輪臺成為漢朝在西域的著名糧倉之一。由於大力發展屯墾事業,既減輕了西漢政府和當地人民的負擔,又解決了軍隊的後勤供應,增強了西域的防守能力。屯田是西漢政府為了統一和鞏固西域而採取的一項重大措施。前期屯田主要是為來往西域的內地漢使提供糧秣,後來大規模的屯田,為統一與安定西域提供了可靠的物資保證。此後屯墾戍邊就成為中華民族治理西域(新疆)地區的長治久安之策,這一政策自鄭吉創始,歷經西漢、東漢、曹魏、西晉、前涼、隋朝、唐朝、元朝、清朝、民國,直到新中國成立後的新疆建設兵團仍延續著這一千年國策。
公元220年魏王曹丕接受漢獻帝劉協的禪讓,儘管此時劉備還在大西南打著大漢的旗幟,不過還是有很多明白人清楚地知道那個曾發出“雖遠必誅”的時代強音,那個曾令四夷賓服,那個曾打通絲綢之路遠播國威的大漢王朝已成為歷史。接下來的三國時代被視為亂世,不過身處亂世的魏、蜀、吳三國儘管忙於彼此間的撕逼大戰,但絕不容許四方蠻夷有犯境之舉:曹魏徵烏桓、蜀漢平南中、東吳通臺灣,可以說三國之間雖戰火不斷,但從未失去中華尺寸土壤於外夷。漢代開拓的西域在曹魏時代依然是中華版圖之一部分:早在曹丕剛承襲曹操的魏王爵位時就令蘇則平定武威三種胡、酒泉和張掖的叛亂; 曹丕稱帝之後命曹真督軍大破羌胡聯軍,平定河西,遣使復通西域,恢復了中原王朝在西域的統治,並設定了西域長史府。從此曹魏的西域長史府延續著漢代的西域都護府繼續治理西域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即使到了後來五胡十六國的戰亂時期割據西北的前涼政權仍牢牢控制著西域,直到南北朝時期興起於阿爾泰山的突厥人征服了這裡,這才使中原地區同西域的聯絡一度被切斷,但在大唐滅東、西突厥後重新在西域地區設立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等行政機構進行管轄。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安西駐軍東調內地平叛,早已對西域虎視眈眈的吐蕃並沒直接進攻唐朝在西域地區的安西四鎮,而是出兵侵佔了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是連線中原和西域的咽喉要道,這一地區的失守意味著大唐的西域軍團被切斷了同中原內地的聯絡,從而成為一支徹徹底底的孤軍。然而令吐蕃出乎意料的是已成為孤軍的西域留守軍團卻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事實上西域守軍的頑強不僅出乎吐蕃人的意料,連李唐朝廷也對此始料不及:公元780年已是安史之亂後第25個年頭,此時安史之亂早已平定,大唐天子已由玄宗換成肅宗再換成代宗繼而又換成德宗,在經歷頻繁的變遷後人們似乎早已忘卻大唐在遙遠的西域還有一直孤軍一直在堅守,然而就是在這年北庭都護府守將李元忠、安西都護府守將郭昕派遣使者間道奏事,至此朝廷才知道這支已失去所有補給援助的孤軍,這支被認為早已葬身沙漠的孤軍竟已獨自堅守了25年。唐德宗對西域軍團的忠貞進行了嘉獎。西域軍團的傳奇並未就此終結,事實上在此之後他們又獨自堅守10年,直到德宗貞元六年(790年)吐蕃攻佔北庭,而唐朝在西域所設的另一都護府安西也從史籍上消失了。安西都護府最終淪陷的時間目前已無從考證,但一支孤軍獨自堅守35年以上這本身就是一段傳奇。隨著安西都護府的陷落,西域同中原的聯絡再次斷絕。
西域同中原的聯絡斷絕後在今天新疆的土地上先是被吐蕃佔據,後來逐漸興起了伊斯蘭化的喀喇汗國。1041年喀喇汗國正式分裂為東西兩部,1134年東喀喇汗國的阿赫馬德汗死後其子易卜拉欣汗不得人心,造成康里人和葛邏祿人叛亂,被迫邀請被金軍大敗而逃難至此的契丹人耶律大石出兵協助平亂。耶律大石很快平定了康裡和葛邏祿,並把東喀喇汗國降為附庸,割取其北疆一帶為自己的直轄領地。當年耶律大石定都於八剌沙袞(今吉爾吉斯托克馬克),改年號康國元年。耶律大石自稱古兒汗即世界之王。歷史上稱耶律大石建立的政權為西遼或喀喇契丹帝國。天禧三十四年(1211年)耶律真魯古外出遊獵時被蒙古降將、乃蠻王屈出律以伏兵八千擒之,被迫讓位。屈出律儘管沿用西遼國號,但這個政權已不是契丹耶律氏所統治的了,1218年西征的蒙古軍團徹底消滅了西遼政權。隨著忽必烈仿照中原漢制建立元朝後他同堅持維持舊制的蒙古宗王之間矛盾越來越多並由此最終引發了蒙古帝國的分裂——元朝和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金帳汗國、伊爾汗國逐漸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元朝在今天新疆東部的哈密地區設有衛所,而新疆絕大部分地區在當時屬於蒙古四大汗國中的察合臺汗國。1321年後察合臺汗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1369年西察合臺汗國被帖木兒帝國取代。而就在前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大明王朝。同年朱元璋派遣徐達、常遇春等人率軍北伐併成功攻克元大都(今北京),元順帝逃回漠北草原,明朝取代元朝成為中原正統王朝。後來明王朝“定陝西、甘肅諸鎮,嘉峪關以西置不問”——然而《明史》這句話其實有誇大的成分:當時新疆絕大部分地區的確不在明王朝的控制下,但在新疆東部的哈密地區明朝是設定有衛所的,不過後來被吐魯番部奪走。事實上明成祖朱棣在派鄭和下西洋的同時,也在積極經略西域地區:先後在嘉峪關以西設定哈密、安定、阿端、赤斤蒙古、曲先、罕東和沙州等關西七衛。
關西七衛中的哈密衛的名字在今天也許更多是和哈密瓜聯絡在一起的,然而在明代哈密見證的是一段交織著輝煌與苦澀的歷史。哈密古稱伊吾,在漢代曾一度是西域都護府的駐地。明洪武年間明太祖朱元璋透過冊封蒙古降將納失裡鎮守當地的方式確立了對哈密的主權並在此設定衛所。在洪武、永樂年間哈密是抵抗塞外蒙古部落入侵的橋頭堡,是嘉峪關的地緣屏障和緩衝地帶。同時這裡也是西域屬國乃至中西亞國家的使節進京朝見中國皇帝的中轉站——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十一月中亞各國的使團500人就是透過哈密進入明朝腹地,明成祖朱棣特意在北京北邊的懷來調集10萬大軍,還在明軍三千營、五軍營、神機營中挑選精兵為使臣們表演馬術騎射、步兵突擊、火器操練等軍事科目,可以說哈密見證了明朝全盛時期萬國來朝的盛景。雲集在哈密的不只有各國使節,也有往來的商旅,哈密因此成為見證陸上絲綢之路最後的繁榮與輝煌之地。15世中葉土魯番汗國吞併附近的哈刺火州、柳城,日漸強大起來的土魯番開始同明朝爭奪位於如今新疆東部的哈密等衛所。與此同時明王朝自1449年的土木堡之變後國力出現中衰跡象,儘管後來明朝又有過幾次中興,但始終無法恢復到洪武、永樂、仁宣時期的強盛局面。與此同時西蒙古瓦剌部也日漸興起,於是在哈密地區形成了明王朝、瓦剌和土魯番三方爭奪的局面。明朝對嘉峪關以西的哈密等衛所的統治模式和內地不大一樣——明朝接管這裡後就讓當地歸附自己的蒙古人在盡忠臣服的基礎上繼續駐守。明成化八年(1472)土魯番趁明王朝和瓦剌在對峙中互相削弱的天賜良機出兵攻佔哈密,代表明朝駐守當地的蒙古王公罕慎向北京的大明朝廷求救,卻沒得到任何回覆,不得已之下罕慎聯合其他歸附明朝的蒙古部落同土魯番交戰。在歷經十年的激戰後罕慎成功收復了哈密,然而僅僅一年之後土魯番就設計擒殺罕慎,再次佔領哈密。
四年後明憲宗朱見深駕崩,其子朱祐樘繼位,朱祐樘就是日後的明孝宗。朱祐樘早年的身世可謂坎坷——他的母親是廣西紀氏土司之女,然而由於明憲宗朱見深寵幸萬貴妃,以致於萬貴妃恃寵而驕到擅自迫害有孕的妃嬪,朱見深因此遲遲膝下無嗣。朱祐樘一出生萬貴妃就派宦官張敏去溺死剛出生的朱祐樘,幸虧天良未泯的張敏將朱祐樘藏在冷宮之中才躲過一劫。一次張敏為明憲宗梳頭時憲宗嘆息說:“我眼看就要老了,還沒有兒子。”張敏這才讓朱祐樘出現在憲宗眼前,這時的朱祐樘儘管已有六歲卻因長期處於幽禁狀態連胎毛都沒剪,同時因為缺乏營養而顯得面黃肌瘦。然而就在朱見深、朱祐樘父子相認的第二天朱祐樘的母親紀妃和保護朱祐樘的張敏就同時暴病猝死且死狀蹊蹺。憲宗的母親周太后擔心萬貴妃會對太子下毒手就親自將孫子抱養在自己的仁壽宮內,這才使朱祐樘得以安全地生活在宮中。1487年朱祐樘繼位後躬行節儉,不近聲色,勤於政事,大開言路,驅逐奸佞,一時間明王朝迎來了弘治中興的局面。面對土魯番的進攻明孝宗朱祐樘當即下詔書斥責土魯番,在明朝的威脅下土魯番被迫放棄已到手的哈密,明朝得以兵不血刃收復哈密。這就是明孝宗一徵哈密,其實嚴格意義上這次收復哈密並不是透過軍事行動完成的,當然明朝當時是使用了軍事威懾的。然而四年後土魯番再次發兵攻佔哈密,這次明朝決定發兵教訓一下這個對手:於是甘肅巡撫許進率兵挺近哈密,從土魯番人手中收復哈密。收復哈密後明廷冊封安定人、故忠義王脫脫的重孫陝巴為新的哈密忠順王,再次行使哈密衛的全部事務。但沒多久哈密衛軍隊首領阿木郎率軍劫掠土魯番汗國的牛馬,於是在次年春季土魯番以此為由盡起大軍猛攻哈密城,再一次破城,活捉了才登上忠順王寶座不久的陝巴,殺死了哈密軍主將阿木郎,至此哈密再次被土魯番汗國奪取。明孝宗二徵哈密的戰果就這樣付諸東流。弘治十年(1497年)在經過充分準備後由兵部尚書馬文升親自率領的明朝大軍進伐哈密,得以第三次收復哈密城。然而土魯番並未就此放棄對哈密的野心,直到王越出任明朝三邊總制後屢次以重兵擊敗土魯番,迫使土魯番消停了十五年。正德八年土魯番策反了哈密指揮使拜牙,使其攜哈密重鎮投降土魯番,此後明朝再未收復過哈密。
哈密衛的丟失在明朝後期歷代君臣眼中似乎算不得什麼大事——畢竟只是小小的邊陲之地,也就幾千人口。事實上哈密的丟失對明朝的邊防影響巨大——從軍事角度講:明朝失去了嘉峪關外的緩衝地帶,本來處於二線防禦的嘉峪關從此直接暴露在敵人的眼皮底下,同時明朝也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戰馬來源地;從政治經濟角度看:哈密的丟失切斷了明朝同西域乃至西方國家的陸上交流通道,絲綢之路因此中斷,河西走廊也日漸失去往日的繁華,西北地區逐漸陷入貧困狀態。更重要的是:哈密的丟失其實折射的是明朝在邊防問題上的全面收縮——明初曾在東北、蒙古、西域等地建立過奴兒干都司、朵顏三衛、哈密衛等戰略屏障,然而明中期後邊防日漸廢弛,在這樣的形勢下哈密的丟失也就成為一種必然。由於關西七衛的存在,因此要說明朝完全沒在西域設定行政管轄機構其實是一種錯誤的說法——關西七衛和漢朝的西域都護府、唐朝的安西都護府一樣都是治理西域的行政管轄機構。然而從總體上看:明朝在西域地區基本是採取守勢的——除關西七衛之外今天新疆絕大部分地區的確不在明王朝的統治之下,而以哈密為代表的關西七衛丟失之後明朝也沒再試圖恢復。那麼明王朝為什麼要在西域採取守勢呢?為什麼不像漢唐一樣積極主動進行開拓西域的行動呢?
這首先是因為明王朝是一個典型的農耕王朝,這意味著像青藏高原這種地勢太高、東北這種氣候太冷。新疆這種太過乾旱的地區都因為不適宜農耕的地區利用價值都相對偏低。尤其是考慮到安史之亂後陸上絲綢之路已逐漸廢棄,東西方貿易已基本透過海上絲綢之路進行,這就使西域的戰略價值更為下降。而明王朝又是一個偏重於守內的保守型王朝——朱元璋在《皇明祖訓》中列了十五個不徵之國,這其中的北韓、琉球、日本、越南等國也屬於農業文明,在風俗習慣上與中原王朝更為接近,既然這樣的目標尚且不徵,又怎會勞師襲遠去征服和自己地理阻隔、風俗迥異的西域呢?明成祖朱棣由於得位不正,一度需要透過建立曠世奇功以為自己正名,也正因為如此他在位時期大力開拓關西七衛,也是在他在位時期明朝設定了奴兒干都司、交趾承宣布政使司、舊港宣慰司。然而要開發建設這些地區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這對明王朝而言是一筆沉重的負擔。在洪武、永樂這種國力巔峰時期還足以承受,可隨著土木堡之變的發生使明王朝由盛轉衰,在此之後明朝始終面臨來自變法邊疆的蒙古勢力的威脅。事實上整個有明一代蒙古始終是明王朝最大的外部威脅:儘管明成祖朱棣曾五出漠北三犁虜庭,然而放眼整個有明一代實際上和蒙古呈現的是一種反覆拉鋸的狀態,蒙古勢力甚至不止一次圍困過明王朝的都城為集中應對來自蒙古的威脅,也為節省成本開支,明王朝進行了全面的戰略收縮:內遷奴兒干都司、放棄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廢棄了關西七衛、退出河套平原......在經歷永樂年間短暫的對外開拓之後明朝整體呈現的是一種內斂收縮的狀態,這也就不難解釋明朝在西域採取守勢的原因了。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好!
一、文化與宗教最重要一點,安史之亂後,漢家王朝幾乎再沒大規模的經略西域,西域變得翻天覆地。以前西域的高昌國,甚至是漢族人建立的,西域佛教興盛。而安史之亂後,西域伊斯蘭化直至今日。宗教直接關聯文化,文化不同,無法向漢唐一樣經略,所以戰略意義不大。
圖:安史之亂後,西域被隔絕
二、忙不過來,邊患在北方1.大明朝的北方邊患問題太重,從蒙古打成韃靼、瓦剌,又是後金,全部來自北方。
2.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蒙古的戰鬥力,比起鮮卑、突厥、柔然等肯定要強的,就算後期分裂為韃靼和瓦剌,戰鬥力依然不容小覷。
3.後金就是明朝過後的下一個朝代,都取代了明朝,李自成的大順太短,不計。
4.為此,明朝初年就遷都北京了,天子守國門。
三、沒錢
明朝強而不富,重農抑商,剛好和宋朝富而不強是相反的。而且明朝時期的造船業相當發達了,陸路經商肯定沒海路經商賺錢,而大明朝不想做生意。鄭和下西洋則是朝貢體系。另外,中原王朝打仗打的都是經濟戰,明朝相對沒錢。
四、朱佑樘時期反覆爭奪過哈密衛,後來乾脆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