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撕個蔥
-
2 # 鄧海春
元朝的和尚中,能娶妻納妾只是極少數,擁有大量田產和佃戶也不是每個寺廟都能達到這個水平。但是“寺廟富的流油,絕大多數百姓卻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這種狀況確實存在。為什麼會這樣呢?我來談一談。
一.元朝佛教概說
1206年建立蒙古國之後,起初對佛教並不推崇。《黑韃事略》一書中記載,成吉思汗滅西夏的時候,曾經“臠其國師”,“臠”就是小塊的肉,也就是把西夏國師切成小塊。
最早跟蒙古統治者接觸的是漢地的禪宗僧人,海雲印簡禪師是最早得到蒙古統治者重視的漢地僧人,1219年成吉思汗頒佈聖旨,優待臨濟宗僧人中觀、海雲師徒,讓他們率領漢地佛僧告天祈禱,為大汗祈福,並命令說,不管是誰都不許欺負僧人,且免除僧人的賦役。但這並不意味著成吉思汗信奉佛教。對於成吉思汗來說,一切宗教人士都是與長生天聯絡的通道,只要擁有與天溝通、向天禱告的能力,蒙古的統治者都願意加以優待。所以,雖然最早得到成吉思汗優待聖旨的是漢地佛教,但這種宗教始終未能在蒙元獲得特別高的地位。
下圖為北京慶壽寺,原址在西長安街電報大樓附近,九層塔為海雲大師靈塔,低者為曾主持慶壽寺的海雲得法大弟子可庵之靈塔。
忽必烈很早與佛教高僧就有了密切接觸,身為親王時,已經聽佛法、受佛戒,並且接受了佛僧向其講述的佛教高於諸教的觀念,後來在僧道辯論的時候,忽必烈採取了偏向佛教的態度,也就不足為奇了。但由於忽必烈最初接觸到的漢地僧人儒家背景比較濃厚,既沒有向他展示神通,又勸說他向儒家徵詢治國之道,這未必不是日後忽必烈尊信藏傳佛教的原因之一。
藏傳佛教薩迦派在元代取得了統治地位,不但成為西藏政治和宗教的領袖,而且成為元朝的國教。在元代,政府尊奉這一派的僧人為“帝師”,帝師要為皇帝、皇后灌頂,同時掌管全國的宗教。直到元末,薩迦派一直受到皇室的信任和崇奉,對於元代的政治和社會有很大影響。
二.薩迦派受到尊崇與佛教勢力的壯大
1247年,薩迦派首領薩班貢噶堅贊在涼州與蒙古統治者闊端商妥了西藏歸順蒙古的條件,併發回了有名的“致烏斯藏納裡僧俗首領的公開信”,也就是《薩迦班智達致蕃人書》。不論後世對“中國”的含義有什麼不同看法,此事件都被視為西藏正式歸入“中國”版圖的標誌,“自古以來是中國的領土”實際開始於此。
上圖為甘肅省武威市白塔寺,就是歷史上舉辦涼州會談的所在地。2001年6月,白塔寺遺址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8月,白塔寺“涼州會談”舊址被國家民委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
1253年的時候,與薩迦派僧人八思巴同時應召的還有噶瑪噶舉派的噶瑪拔希。噶瑪拔希見忽必烈後不肯留侍,而北上覲見蒙哥。1258年,忽必烈受命主持佛徒與全真道士的辯論大會,訂證《化胡經》真偽問題。八思巴“剖析是非,道不能答,自棄其學。”忽必烈即位,噶瑪拔希涉嫌支援阿里不哥,因而更增加了薩迦派的獨尊地位,八思巴被封為國師,授以玉印。下圖唐卡為八思巴。
至元六年(1269),八思巴所制蒙古新文字頒行,以功升號帝師大寶法王。在中央設立了總制院(1288年更名為宣政院),其職務是“掌釋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隸治之。遇吐蕃有事,則為分院往鎮,亦別有印。如大征伐,則會樞府議。其用人則自為選。其為選則軍民通攝,僧俗並用。”秩從一品,以帝師領之,其院使(初定二員,後增至十員)之居首者由中央任命,其位居第二者必以僧為之,由帝師辟舉。這便形成了元朝所特有的帝師制度。這個制度的主要內容是:
1.從八思巴開始,元朝皇帝從薩迦派中遴選高僧一人’充任帝師’主持皇庭的重大的佛事活動。皇帝即位之前,須從帝師受佛戒九次,后妃也都接受灌頂。其禮遇之隆,無與倫比。第一任帝師八思巴圓寂後,忽必烈賜其號為“皇天之下、一人之上、開教宣文輔治大聖至德普覺真智佑國如意大寶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師”。英宗時,特詔郡縣建廟通祀。帝師所領的宣政院,與中書省、樞密院、御史臺同為朝廷的四個獨立的系統,得自任官屬。
2.帝師是全國佛教的最高領袖。諸路府州縣皆置僧錄司、僧正司、都綱司,管理各地的佛寺僧徒,而隸屬於宣政院。在江南地區,曾設行宣政院,管領江南各省佛教。所有僧官的任免、僧徒犯罪者的讞定,都由宣政院負責。
3.作為宣政院直屬的烏思藏納裡速古魯孫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帥府,下轄十三個萬戶,所有官吏都由帝師或宣政院推薦,以當地的僧俗首領擔任,並由朝廷任命。因而形成“帥臣以下,亦必僧俗並用,而軍民通攝。於是帝師之命,與詔敕並行於西土。”
下圖為八思巴文《百家姓》
根據前輩學人王森的研究,藏文史料中常常提到宣慰使司都元帥官員時多稱作“薩斯迦本欽”。本欽,藏文之意為大官。《青史》與《紅史》中都說:“喇嘛(元時稱帝師為喇嘛)管宗教事務,歷任本欽管理世俗事務。”但本欽是根據帝師提名,朝廷任命的;而帝師的提名,又常常是根據薩迦寺座主的推薦。因此,在制度上看,政權與教權是分開的,但實際上又是掌教權的人高於掌政權的人,掌政權的人往往聽命於掌教權的人。這也為後世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奠定了規模。
三.元代佛教制度的負面影響
上圖為靈隱寺元代護法神像。
帝師制度使佛教在全國獲得高於其他宗教的地位。而在佛教中,藏傳佛教的地位又優於其他宗派。“百年之間,朝廷所以敬禮而尊信之者,無所不用其至。”帝師弟子之封號司徒、司空、國公者,前後相望。“為其徒者,怙勢恣睢,日新月盛,氣焰燻灼,延於四方,為害不可勝言。”
延祐四年(1317),宣徽使會計每歲內廷佛事所供,其費以斤計者,面439500,油79000,酥21870,蜜27300。佛事上的巨大耗費是造成國帑虛空的重要原因;而佛事上的支出主要是藏傳佛教所致。張養浩在上時政書中慨乎而言:“國家經費,三分為率,僧居二焉。“這不能認為純粹是誇張。
喇嘛甚至借因好事而奏釋輕重罪囚,混亂朝政,使一些有罪的大臣、貪汙的大吏、殺人惡盜、作奸歹徒,皆得以夤緣倖免。他們甚至還從皇帝那裡作為佈施取得空名宣敕,而任命官員。在加深元廷的政治與財政敗壞與崩潰上,起到了相當壞的作用的。
所以,元代佛教給後代的影響不好,以至於有僧人娶妻納妾、良田萬頃的說法流傳。寺廟富有,百姓窮困也是真實存在。
-
3 # 寤擗有摽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阿難,云何攝心,我名為戒?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淫,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淫,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只名熱沙。何以故?此非飯本,沙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輪轉三途,必不能出。如來涅槃,何路修證?必使淫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史料記載元朝的寺廟都擁有大量田產,每個寺廟都有很多的佃戶,而且和尚可以娶妻納妾生子。寺廟都是富的流油,而絕大多數百姓卻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這是為什麼呢?
回覆列表
元代盛行紅衣和尚!
古代三位印度的密宗大師來到中國——善無畏、金剛智、不空三藏——便傳下了密宗的教門。再到宋末元初,由蒙古人帶入了西藏的密教,經過融會以後,到了明朝永樂時期,認為密宗過於怪異,便下令廢逐,密教中分為兩個教派一個是黃衣一個是紅衣!紅衣屬於巫師一類! 現在的和尚也可以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