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府趙王爺
-
2 # 江淮聖手
最近美國和阿富汗塔利班達成了7天的和平協議,這讓人感覺這次美國並沒有取得阿富汗戰爭的勝利,反而這幾天阿富汗頻頻襲擊美軍,導致美軍產生了重大的傷亡。而且美國現在仍然想和塔利班達成和平協議,由此可見,美國在阿富汗已經無計可施。但是這個和平協議是非常難以達成的,主要是阿富汗塔利班開出的條件是讓美國離開阿富汗,不然還會和美國打18年戰爭。美國是不願意撤出阿富汗的,畢竟在這裡投資了太多的錢,美國在阿富汗的投資已經超過了馬歇爾計劃,但倒是現在什麼也沒有得到。
那麼阿富汗為什麼會成為帝國的墳場呢?這個名字是阿富汗戰爭時期前蘇聯得來的,因為前蘇聯在阿富汗戰爭中失敗,所以阿富汗被稱為帝國的墳場。前蘇聯之所以失敗,是因為當時美國贊助了阿富汗游擊隊很多肩扛式導彈,因為阿富汗地區都是一些山地,所以普通的裝甲部隊很難進入到這個地區,因此在作戰的時候游擊隊和正規軍差別並不是特別大,因此前蘇聯出動了很多直升機,這些直升機發揮著重大的作用。後來打的阿富汗的游擊隊幾乎要滅亡了,就是在這個關鍵的時期,美國贊助了游擊隊很多的毒刺導彈,這導致戰爭的天平發生了變化,前蘇聯由於屢屢作戰不力最後失敗了。
當然現在美國所面臨的情況和前蘇聯也差不多,前段時間先後有多架美軍飛機墜毀,雖然對於一架高空偵察機美軍是說由於技術原因墜毀,但是多架武裝直升機被塔利班擊落則是事實。很多國外媒體表示,塔利班現在有了俄製的肩扛式導彈,到底是從地下武器軍火市場買的,還是從別的國家買的現在還不清楚。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這裡戰爭的局面,那就是讓美國面臨著和前蘇聯一樣的窘境,雖然現在美國有很多的高空無人偵察機,以及高空火力打擊偵察機。但是這些阿富汗士兵通常隱藏在民眾之中,美軍無法對民眾實行狂轟濫炸。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阿富汗地區是一種自然經濟,也就是自己自足的自然經濟,這種經濟是美國方面消滅不了的,也就是說這裡的人基本上全民皆兵,但在關鍵時期又變成人民,移動的時候並不需要攜帶太多的物資。不斷的用游擊隊的方式騷擾美軍,這樣美軍投入重灌備和武器在財力上是支撐不住的。
-
3 # 廣雅君觀世界
謝謝悟空小秘書誠邀回答。阿富汗一個是地處亞洲中部地區的內陸山國,面積64.75萬平方千米,人口3466萬左右,阿國土絕大部分地區是高原和山地。2018年時阿富汗GDP總量僅193.63億美元,人均GDP僅520.9美元,是一個貨真價實的貧窮國家。但在歷史上阿富汗曾經有過多次遭受大國入侵的記錄,僅在近現代時期阿富汗就被大英帝國、蘇聯及美國入侵過。
阿富汗是東亞通往西亞、歐洲的國際交通線上的必經之地,早在2000多年前華人就開拓了從長安(西安)經今新疆地區和阿富汗等國通往歐洲的重要國際貿易線——絲綢之路,而現在阿富汗的首都喀布林就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城市,中國古代著名僧人玄奘法師“西天取經”時就曾經路過阿富汗。同時,阿富汗還地處從亞洲北部腹地通往南亞、東南亞地區的戰略通道上的必經之處,因此相對貧窮的阿富汗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緣戰略價值。在古代,不管是從東亞方向向西亞、歐洲進行進攻和擴張的強大帝國,還是從西亞、歐洲方向向東進攻擴張的帝國,都必須要設法拿下阿富汗,這樣它們才能擁有穩定而可靠的前進基地,從而確保自己能夠奪佔更加遙遠的地方;當這些帝國走向衰落時,它們必須要設法堅守住阿富汗,才能有效阻止新崛起的帝國打敗自己,從而保住自己的基本地盤。同時,生活在亞洲北部腹地的遊牧民族如果想南下南亞、東南亞來獲取財富,也必須先進攻阿富汗才行。上述原因導致了從古代起阿富汗就經常成為強大帝國爭奪的焦點地方。
18、19世紀時,沙俄帝國為了實現獲得真正的世界霸權的的戰略目標,便試圖南下印度洋,而奪佔阿富汗然後南下成為了沙俄實施南下印度洋戰略的優質選擇,因此沙俄在奪佔中亞的同時積極向阿富汗擴張勢力。與此同時當時勢力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國為了獲取更多的殖民地,便試圖把亞洲中部腹地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因此英國發動了武裝入侵阿富汗的戰爭,然而阿富汗人民給了狂傲的大英帝國當頭一棒,他們打敗了英國侵略軍,並於1919年迫使英國不得不承認阿富汗獨立。1979年時當時的超級大國蘇聯為了在與美國的爭霸鬥爭中取得戰略優勢,對阿富汗發動了侵略戰爭,但阿富汗人民再次展現了自己的頑強與不屈,他們經過長達10年的反抗鬥爭後迫使蘇聯軍隊最終灰溜溜地從阿富汗撤出。
冷戰結束後,美國基於打壓俄羅斯的戰略考慮,試圖將前蘇聯中亞地區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這樣可以有效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空間。而要想控制中亞,美國就必須先拿下阿富汗。2001年美國發生911恐襲事件後,早就覬覦阿富汗的美國便很快以反恐為由於同年10月7日發動了入侵阿富汗的戰爭。
阿富汗雖然地處內陸、自然環境相對惡劣,但它擁有的自然資源量其實是很大的,例如它的鐵礦資源量有17億噸、銅礦資源量約有2000萬噸、煤礦資源量至少有1億噸、鹽礦資源量至少3億噸、天然氣資源量至少1500億立方米、石油資源量至少3.91億桶,如果哪個大國控制了阿富汗並大規模開發這些自然資源,還是能夠在經濟上獲取巨大利益的。
-
4 # 月林6491
謝邀!阿富汗是個內陸之國,從外觀觀賞給人是多山地少的景色。是座落在中亞腹地之處。也是地處中亞、西亞丶南亞交叉口,該國可說是佔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地帶,橫跨半個亞洲。但該國雖是山多地少之囯,可地下礦藏資源多種極為豐富,如石油丶天然氣丶煤丶鐵丶銅等,可說儲藏量之巨。這早就吸引美蘇兩大國的貪慾目光,可說死死盯住不放,各自總想將阿富汗這塊得天獨厚的有利於長遠戰略優勢的地帶和地下所有的礦藏資源掠奪侵佔到手。可蘇聯先已下手進行掠奪,落個無望地打道回府,沒有將這塊硬骨頭啃了下未。緊接美國繼後前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一到如今已有近二十年的時間,也沒將這塊硬骨頭啃了下來,並深深地陷入了難以自拔的戰爭泥潭,即損兵又折將,耗資之巨,損失之大,沒撈到意想的利益效果,還被塔利班無情地趕攆要求美馬上將數萬之多的美軍從基地撒出,並還不斷地遭受難以忍受的襲擊。就是這樣美國在塔利班強行地擠壓下,才開口放言說要撒軍。那麼,美國真地能將在阿富汗所有軍亊基地上的美軍撒回美國嗎?這是根本不可能的。因美國的眼光是放在阿富汗這塊神聖的國土上,如將這塊神聖國土侵佔到手,那就等於為威懾整個亞洲。可說這是美國想實現統霸世界長遠規化中的一個組成部分。美國雖在阿富汗戰場奔波二十年沒撈到意想結果。但仍是有不甘心放棄那種貪慾掠強爭霸的野心,這是美華人本性所決定的。總之,阿富汗就是帝國墳場,這句話說得真乃是冾如其分。作為帝國明知這塊難啃掉的骨頭,還非要頑固到底地堅持啃下去,這是一種獨吞貪慾本性而決定的。明知是墳場,偏往墳場進,純是自找奪死。
-
5 # 青青說史
阿富汗的特殊性就在於阿富汗是連線印度洋和中亞的橋樑,海洋大國要向大陸縱深發展必須要控制阿富汗,陸地大國要打通印度洋的陸地通道,阿富汗也是要必須爭取的,所以世界級別的大國帝國都會染指阿富汗。
可是中亞腹地連線印度洋的並不只是阿富汗?為何都要搶奪阿富汗?這就是誰也不是傻子,特別是那些能成為世界大國的國家,更是有一群戰略智囊左右分析,為何選阿富汗?首先阿富汗是南下印度洋和通往中亞的最薄弱的環節,可以看看阿富汗的周邊國家和民族那個是好惹的,強悍的波斯民族,人口眾多地域很廣的印度,雖然戰鬥力不咋樣,但是羊多了也不好抓啊!而阿富汗呢,人口少,還沒有什麼強大的民族政權,打起來容易,世界大國自然都先想著從阿富汗入手。其次就是阿富汗是個米字形的路口,即能連線印度洋和中亞,又能溝通中東和南亞,還能染指中國的青藏高原,這就造成了大國都要爭奪阿富汗的原因。
可是阿富汗也沒有那麼容易被奴役,畢竟遊牧民族和山地民族性格剛烈,飄忽不定,造成了阿富汗很容易被佔領,卻很難被制服,甚至演變成了持久的戰爭,可即便如此歷史過往的世界大國都還願意嘗試,畢竟誰都不想放著容易嚼的不去,非要啃那些硬骨頭。
回覆列表
阿富汗地處中亞腹地,一個典型的內陸國家,沒有出海口,又多山地高原,興都庫什山脈從東北向西南橫貫阿富汗,佔據了阿富汗國土的四分之三。阿富汗的自然環境非常惡劣,不是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
早在東晉時期,僧人法顯西行求佛途中經過這裡,就曾如此描述道:
“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四顧茫茫,莫測所之,唯視日以準東西,人骨以標行路”。
所以阿富汗,咋一看好像是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
但事實上,阿富汗的財富都在地下。
阿富汗位於印度次大陸和亞歐大陸板塊之間,長久活躍的地殼運動,為這個國家帶來了豐富的礦產資源。鹽、煤、鐵、銅、石油、天然氣,當今世界上人類所最為需要的資源,阿富汗都有,而且儲量驚人。
據最新的資料表統計,阿富汗的天然氣儲量約為1500億立方米,煤礦儲量約1億噸,鹽儲量3億噸,青金石儲量1300噸,鐵礦儲量17億噸,銅礦石儲量5億噸。
而由於交通閉塞,長久的科技發展落後,阿富汗的這些資源大都處於未開放階段。所以,對於列強來說,阿富汗就是一座未開發的金山,誰不想佔為己有?
當然,資源僅僅是阿富汗價值的一部分。
雖然是一個內陸國,但阿富汗的地理位置同樣重要。
從宏觀角度來看,阿富汗的地理位置是比較核心的一塊區域,在整塊歐亞大陸之上,阿富汗就像“心臟”一樣鑲嵌到了各個國家的中間。
比如說以阿富汗為起始點,向東面可以進入中國和東亞的領地,向北可以接壤廣袤的俄羅斯和中亞地區,向南可以深入南亞腹地,並可以對印度洋產生輻射影響,而向西則就進入了世界上最敏感的一塊地區——中東。
中東的價值,我想不用我多說,其豐富發石油儲量完全可以影響世界發展的格局所以英、美、蘇聯等頂級國家才會相繼在中東進行戰略深入,而阿富汗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最好的跳板。
換句話說,對於美蘇等國來說,在地理位置上連線四方的阿富汗是一個天然的戰略根據地。
當時大國之間的較量往往不能太過“張揚”,想取得優勢也並不是那麼容易。由於很多的戰爭都遠離國土,這些強國們為了減少運輸消耗,往往會在作戰區域尋找合作伙伴,以此來安排自己的後勤任務。比如說在北韓戰爭中,美國就將日本島作為了戰略基地,有這樣一個落腳點,美國的各項行動都方便了很多。
而阿富汗在這方面顯然擁有更大的作用,佔領這個國家以後,不但能對中東局勢造成大的影響,還能對別的地區產生戰略壓力,所以阿富汗是一塊足以讓那些大國“瘋狂”的地區。
事實上,除了中東地區以外,中亞地區也是一個政治敏感區域。
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既可以稱中亞國家,又可以稱西亞國家,還可以稱南亞國家的國家。也就是說阿富汗處於中亞、西亞、南亞的交叉口,控制了阿富汗就相當於控制了半個亞洲。
英華人曾說:
在陸權強大的年代,誰控制了阿富汗就可以控制中亞,誰控制了中亞就控制了亞洲,誰控制了亞洲就控制了世界!
當年強盛時期的英國以絕對優勢拿下了對印度的控制權,他們下一步的發展就是北上控制中亞,以此來圖謀更大的霸權。不過橫亙在自己擴張道路上的卻有一個阿富汗,為了解決深入中亞問題,英國才會對阿富汗採取軍事措施。
對於蘇聯來說,他對阿富汗出手相對“合理”一些,畢竟中亞地區是蘇聯本土,和自己的發展命運息息相關,為了不讓“敵人”將來對自己形成壓迫之勢,奪取阿富汗的控制權是非常關鍵的,因為掌控了阿富汗就能維持中亞地區的穩定。
美國的心思和英國類似,主要還是為了擴張政策的落實,為了在亞太地區擁有足夠的控制力,美國先後締結日本和東南亞地區的一些“盟友”,這些盟友讓他在亞太地區有了一定話語權。
除此之外,對中亞的滲透也是美國政府非常在意的事情,而阿富汗則是滲透環節中首先要控制的區域。
所以,總結來講,拿下阿富汗,就意味著拿下了一座有著豐富資源的大礦山,同時又佔據一個有著絕佳地理位置優勢的“四戰”之地,加強了其在這片區域的影響力,何樂而不為呢?
而且最為關鍵的是,這個國家一直以來都很亂,部族、軍閥甚至於塔利班等武裝勢力,矛盾重重,給了列強以可乘之機。
不過,好東西並不是那麼容易得到的。
19世紀起,英、俄間爆發長達一個多世紀、史稱“大博弈”的衝突,阿富汗是主戰場之一,沙俄吞併裡海、鹹海沿岸地區後急於南下,已經控制印度的英國全力阻擊,1838—1919年,駐印英軍三次入侵阿富汗,戰術上沒得到任何便宜,戰略上奠定了阿富汗在英俄之間“緩衝器”的地位。
1979年12月27日,蘇軍坦克開進阿富汗首都。1989年2月,蘇軍在死亡14453名軍人後撤出。阿富汗戰場的失利,乃是蘇聯解體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後來的美國,再阿富汗也付出耗資萬億、死亡2200名軍人代價,收效甚微。
帝國墳場,名不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