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紫氣東來89398
-
2 # 入獄小技巧
不知道你聽不聽港樂,知不知道黃偉文。
我給你講一下我的音樂史。
我曾經有一段時間,著了港樂的魔。
大學期間,像什麼陳奕迅、四大天王啊、麥浚龍、衛蘭、謝安琪、楊千嬅、張國榮、鍾鎮濤等等等,然後就知道了一個傳說—林夕。我覺得這就是當代李白,覺得,人怎麼可以把詞寫的這麼曲折環繞,難以企及、優美不堪,又子子誅心。林夕把我領進了詞作的門,可是最終我皈依了y-man黃偉文的門下。《落花流水》、《你沒有好結果》,甚至一直很火爆的《浮誇》,竟然也是他寫的,我被這些詞彙的組合,甘心俯首稱臣。
要知道我從初一就一直都是周杰倫的迷弟。
那陣子,我就是覺得粵語的味兒太濃了,我覺得主要是作詞,兩個偉文詞作直接推動了港樂。那陣子正是獨立音樂人,民謠搖滾火的時候,朋友也經常帶著我去聽茄子蛋啊,房貓,新褲子一些人的現場。其實我也挺欣賞的。
但是那陣子就是把作詞封了神,甚至生出不屑內地流行樂的態勢,因為內地流行音樂大部分是作曲朗朗上口,但是很多歌曲可能是由於歌詞太正,或者普通話的寓意太淺,總是覺得有點口水歌的味道。特別是那些港樂,你細細品味詞作中的字眼,你會有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
後來,我發現我錯了。我太年輕了。
作曲能力一樣是神仙能力!!!
甚至林夕黃偉文也說過,他們都是先有曲再去填詞的。
作詞和作曲是一種相輔相成的東西,甚至在初期投入市場吸引人這個點來看,可能作曲還更佔重要性的。因為一首歌,要是你第一次聽,旋律不好聽,沒有被打動,你可能都不會聽完前奏,更別說體味他詞作的味道了。一首真正稱神,在民間流傳的音樂,絕對是曲作和詞作同時巔峰的。
引用我去年在周董《說好不哭》被噴平庸時候我在微博發的一句話
“你要真的經常聽歌
你只會越來越覺得沒有一首歌是垃圾
每首歌都值得被尊敬
值得舉杯暢飲”
-
3 # 龍神跳跳
我覺得就是用心去聽他創作的曲調,能夠觸及靈魂,讓你有感動的曲調就是好的。一個人作曲能夠觸及很多人靈魂的就是大師,能夠感動一部分人的就是高手,只能自嗨的就只能呵呵噠
回覆列表
作曲的能力,籠統來說,應當從這幾個方面著手:一,感覺方面,主指音色的衝擊。二,時間方面,主指節奏和速度。三,時空方面,樂器的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