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時對方要研究生,研究生畢業了對方要博士。讀書的速度跟不上用人單位的要求。就業壓力始終如影隨形,2008年金融危機後,考研變成大學畢業生躲避就業危機的有效途徑。大多數考生並不是很關心所報專業是否對口,有一半多的考生帶有盲目和考慮不周的問題。超過半數的本科畢業生在考研究生時,對專業對口並不是很看重,其中能達到非常對口的學生比例僅三分之一左右,完全不對口的學生比例佔一半多。
在本科就業難的背景下,教育部門和高校,那研究生擴招作為就業難的“蓄水池”。中國研究生的大擴招,與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幾乎是同步的,為了給本科生“出路”,碩士研究生擴招就成為十分便捷的方式——按照目前的就業率統計,考研學生也是作為已就業學生統計的。當然,擴招帶來的是學歷的迅速貶值。
大家不難發現,中國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並不是從研究生教育本身出發考慮的,追求的是辦學的規模、辦學的政績和現實的利益,按照這種教育發展思路,研究生教育質量下降,研究生就業前景不佳,是預料之中的。
無論是精力還是經費,研究生都比本科生、專科生投入的多。他們期待更高的薪水,更好的待遇,更輕鬆的職位理所當然。但在職場中,用人單位開始抱著更為務實的態度,不再盲目追求人才“高消費”。所以在這裡提醒大家,追求高學歷的同時,不要忽略能力的培養,高學歷高能力才是社會最需要的人才。
大學畢業時對方要研究生,研究生畢業了對方要博士。讀書的速度跟不上用人單位的要求。就業壓力始終如影隨形,2008年金融危機後,考研變成大學畢業生躲避就業危機的有效途徑。大多數考生並不是很關心所報專業是否對口,有一半多的考生帶有盲目和考慮不周的問題。超過半數的本科畢業生在考研究生時,對專業對口並不是很看重,其中能達到非常對口的學生比例僅三分之一左右,完全不對口的學生比例佔一半多。
在本科就業難的背景下,教育部門和高校,那研究生擴招作為就業難的“蓄水池”。中國研究生的大擴招,與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幾乎是同步的,為了給本科生“出路”,碩士研究生擴招就成為十分便捷的方式——按照目前的就業率統計,考研學生也是作為已就業學生統計的。當然,擴招帶來的是學歷的迅速貶值。
大家不難發現,中國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並不是從研究生教育本身出發考慮的,追求的是辦學的規模、辦學的政績和現實的利益,按照這種教育發展思路,研究生教育質量下降,研究生就業前景不佳,是預料之中的。
無論是精力還是經費,研究生都比本科生、專科生投入的多。他們期待更高的薪水,更好的待遇,更輕鬆的職位理所當然。但在職場中,用人單位開始抱著更為務實的態度,不再盲目追求人才“高消費”。所以在這裡提醒大家,追求高學歷的同時,不要忽略能力的培養,高學歷高能力才是社會最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