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對於華為來說,美國市場眼看就要成功了,卻在最後一刻功虧一簣。據老冀瞭解,在1月9日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CES上,華為準備與美國第二大移動運營商AT&T推出華為Mate 10 Pro這款廣受媒體好評的旗艦機。可就在釋出會召開前一天,AT&T卻臨時取消了這次合作。 對於這次合作擱淺的原因,海外媒體也是猜測紛紛,大致有這麼幾種:1. 在對智慧手機的射頻功能的評測中,Mate 10 Pro在美國流行的LTE Band 4上得分較低,在微弱訊號條件下甚至會失去連線。2. 華為在美國的本地化程度不夠,授權也不夠,而不像中興和聯想的美國公司就擁有相對獨立的權力,與當地社群的交流也更充分。 當然,也有可能是其他上的原因。2010年12月,正是當時的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打給美國第三大移動運營商Sprint Nextel執行長丹·何塞(Dan Hesse)的一個電話,使得華為在非常有希望贏下來的總額高達50億美元的裝置招標中出局。
7
回覆列表
  • 1 # 王府咖啡

    為什麼中國就那麼輕鬆讓美國蘋果進入中國市場?難道美國進來就是安全嗎?國家不能這樣讓美國得便宜賣乖!必須以牙還牙 以眼還眼!

  • 2 # 旁眼觀科技

    回答這個問題,三個點:誰是美國手機市場的老大?誰組織、為什麼阻止華為進美國?華為為什麼一定要打美國市場?

    誰是美國手機市場的老大?

    答案當然是蘋果公司,其次是三星,兩者在美國市場的佔有率分別為39%和23%。

    華為在哪裡?勉強排進前十,但是佔有率只有0.4%,少得可憐。

    這裡不用多解釋,我們可以換位思考下,不管是從品牌出生地、國民情感上來說,如果把華為和蘋果兩個品牌的所有品牌價值放在相同位置,你應該也會是首選華為的吧。

    誰組織、為什麼阻止華為進美國?

    組織華為進軍美國的不是蘋果,不是華為的同行,這個是一個國家級的決議,可以這樣理解,從美國的上層開始來考量華為是否能入美。

    ——2012年美國國會的一份報告建議美國運營商不要在其網路中使用華為裝置,注意建議主體了吧?可以說華為很難找到掃除障礙的方法,這不是一個市場或商業的問題。一個品牌的進入,可能涉及到的是資訊保安、國防安全等事宜。

    還有美國對華為蜂窩標準相關技術的不支援,會讓美國耗費大量成本和時間。簡單說,阻礙了蜂窩意味著什麼?比如蘋果的watch,本來可以用來打電話的,但如果不開放蜂窩給你,就相當於這項功能廢掉了,watch就變成了一塊手錶。

    打斷了你的傳輸渠道,裝置再優質有什麼用?拿著一臺高階手機,用著的是2G網路,毫無意義。

    華為為什麼一定要打美國市場?

    美國是任正非認定的真正意義上的全球主流市場。

    華為已經在歐洲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16年在歐洲的銷售收入是1565億元,佔到華為總收入的30%。歐洲攻破後還不能說自己已經擁有全球市場。

    華為跪舔美國也是不得而已,美國是售價500美元以上的高階手機的全球最大市場。打入這一市場將幫助華為實現在五年內超過蘋果公司和三星電子、成為全球最大智慧手機生產商。

  • 3 # 貓眼看數碼

    這個問題要結合當前美國政府的基本政策來回答,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口號是“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其中一個比較核心的地方就是重振美國製造業,用“美國製造”來代替“中國製造”。特朗普曾不止一次表示要讓蘋果將iPhone手機的生產線搬回美國,為國內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

    基於這種市場環境,華為手機想要順利進入美國就變得非常困難,因為它與美國政府“復甦國內製造業”,“促進就業”的基調是相悖的。

    首先,華為手機使用的基本上都是來自中國的配件。儘管包括螢幕、記憶體等比較核心的東西都不是華為自己的,但這些配件的製造、生產流程依然是在中國進行。也就是說一部華為手機造出來,和美國工人沒有太大的關係,更無法為美華人民創造多少利益。但華為手機在美國賣,賺的卻是美華人的錢。萬一華為真的在美國市場擊敗蘋果,那麼對美國一點好處都沒有。

    其次,華為自研的海思麒麟處理器與美國高通公司的驍龍系列處理器存在的激烈的競爭關係。目前華為是全球第三大智慧手機生產商,手機年出貨量過億,其中大部分華為手機使用的都是海思麒麟系列處理器。儘管華為尚未將麒麟處理器授權給其它手機廠商,但一旦產能提上來了,中國產的小米、OPPO、vivo用上麒麟處理器也並非沒有可能。這就對高通公司在智慧手機市場的業務造成了極大的衝擊。

    另外早在很多年前,華為在全球電信基站裝置市場擊敗了美國的思科公司,這也是美國禁售華為產品的根本原因。美華人自然也不希望高通重蹈思科的覆轍。可以說這次華為進軍美國市場受挫,背後就有高通從中斡旋的原因。

    所以華為手機如果想要順利進入美國市場,最好的辦法還是和高通合作,推出使用高通處理器的手機,就像三星GALAXY系列和Note系列都有高通版本一樣。我們國家的另一大手機品牌中興也是因為使用高通處理器才能夠順利在美國上市開賣的。但華為海思麒麟處理器在效能上不如同期的高通處理器,如果貿然推出高通版本的手機,恐怕會對海思麒麟造成衝擊,這是華為不願意看到的。

    有網友問,既然美國能夠阻礙華為,怎麼為什麼不能把蘋果趕出去呢?主要還是因為絕大部分的蘋果手機其實是在中國組裝的,光富士康就為中國提供了幾十萬的就業崗位,所以如果我們拒絕蘋果就是和自己過不去。如果蘋果真的聽特朗普的話,把生產線全部搬到美國去,把iPhone變成“Made in USA”,那麼蘋果在中國市場一樣會遇到阻礙。

  • 4 # 象媒中國

    在華為將Mate 10的廣告撒向美國的各個大城市,準備在美國大幹一場的前夕,曾經與華為簽訂了合作協議的美國移動運營商AT&T宣佈臨時宣佈取消了本次合作。華為Quattroporte餘承東發文:心情是悲壯的。

    關於華為的此次合作為什麼被臨時終止呢?據網路媒體透露,是美國18名國會議員聯名致信聯邦通訊委員會,要求立即終止AT&T與華為的合作關係,並要求即刻對事件展開調查,華為是否存在安全方面的潛在因子。因而,AT&T連夜通知華為取消合作協議。在這裡,事情的脈絡就已經很清楚了,華為此次受挫不是產品問題,而是包含了政治方面的因素。

    在美國,90%的手機都是透過運營商銷售的,搞定了運營商就是搞定了銷售市場。美國本土的蘋果在美國銷售市場佔據的份額達到了35%,另一個巨頭就是南韓的三星,這兩個企業就相當於美國運營商的親兒子(南韓是美國的親兒子)。兩大企業每年透過運營商銷售手機為運營商帶去了鉅額的收益。但是以物美價廉而著稱的華為進軍美國市場,就是和蘋果三星搶佔市場份額,而華為對運營商的授權是有所保留的,不會上運營商像對三星和蘋果那樣肆無忌憚的褥羊毛。美國本土市場購買手機是有補貼的,而華為是沒有的。這就使得美國政府的一些高層有了憂患意識,認為華為的進軍將對美國的本土市場造成極大的掠奪性,因而聯名上書連夜取消了合作協議,造成了華為進軍美國的受到了極大挫折。

    其實不光是華為,就是當年盛極一時的諾基亞也沒能敲開美國的大門,市場份額也只有個位數。除了以上因素,還是大國互相博弈的因素存在,為了遏制中國的發展,中國許多企業進軍美國市場都吃了閉門羹。大國博弈不僅僅是是軍事上的博弈,也是暗含在經濟文化的各個領域。最直接的例子就是當年南韓的樂天,就是政治的因子自食其果。

    但是,這一次合作取消,並不會對華為造成致命的打擊,美國的使用者依然可以透過亞馬遜等購物網站購買華為的產品,只是不能透過線下實體店購買。雖然渠道較小,但是這個銷量也是一個客觀的數字。還是期待以後政策情況好轉華為能再一次衝擊美國市場吧。畢竟蘋果掠奪了大半壁中國市場,不能只出不進,適當的時侯屬於自己的還是要拿回來。

    我是宅男技術猿。

  • 5 # 漂飄12

    華為對蘋果威脅太大,不符合特朗普的美國製造戰略,如果華為拿下美國市場,銷量超過蘋果基本沒問題。美國運營商也想賣華為,最終頂不住政府的壓力。

  • 6 # 藍科技

    華為從1996年走出國門,開始了全球化發展的道路,用了近20年的時間確立了其在國際通訊行業的領先位置。

    從俄羅斯到非洲,從東南亞帶中東,從歐洲再到北美,華為的業務遍佈全球的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構建了一個全球性的市場網路與研發平臺。華為的全球化佈局已經成為了中國民營企業全球化的典範。華為手機更是世界前三的存在。

    美國市場的重要性對任何一家企業都不言而喻。可即使這樣華為卻一直無法攻入美國市場,美國總會以種種理由阻擋華為的步伐。

    從2001年華為在德克薩斯成立北美分公司FutureWei,到2012年10月遭遇美國國會調查被迫退出美國電信裝置市場,在到如今的美國運營商AT&T取消與華為的合作。華為在美國的發展步履維艱。

    而此次的運營商AT&T取消與華為的合作,最大的原因可能仍然是迫於政府的壓力,以安全擔憂為由迫使運營商放棄了與華為的合作。

    其實在近些年,美國政府一直以安全為由對中國企業緊閉大門,除華為外,螞蟻金服併購美國速匯金案失敗也是因為安全原因終止了此次併購。這其實不是個案,而是美國政府對中國崛起的擔憂。和美國資本市場相比,美國華爾街對中國企業更有好感,也更開放。他們認為中國企業的價值在未來將會無限放大,將會更有價值,但這一想法顯然無法影響美國政府對中國的擔憂。

    歸根到底還是美國認為中國企業對美國會形成強有力的威脅,這是美國一直以來有“中國威脅論”的影響。

    對於華為所處的通訊行業來說,這一行業特徵使得華為在美國市場拓展永遠無法規避美國政府的監督與阻撓,對於華為來說,美國夢的道路仍然充滿了坎坷。

  • 7 # 超能網

    早前多個訊息指出,華為手機將會與美國通訊運營商AT&T進行深度合作,獨家推出Mate 10手機合約套餐,時間就在2018年1月初前後。但是截至昨天AT&T在CES 2018釋出會結束後,雙方依然沒有動靜,到了晚上時分就爆出華為手機老大餘承東控訴AT&T公司“爽約”,各大媒體報道的爽約理由均為華為Mate 10在band 4頻段上訊號太弱無法提供完整網路服務,進而導致兩者合作告吹。然而隨著對事件的深究發現,華為手機訊號差只是個煙霧彈,最大原因是美國政府對本土企業產品的貿易保護政策。

    華為在全球多個區域內都活得風生水起,比方說華為與榮耀全年一共賣出1.53 億臺手機,中國市場份額第一,全球份額也突破 10%。唯獨美國市場一直是華為久久不能攻下的“城樓”。為了此次能夠以全新面目開拓美國市場,餘承東透露已經準備了宣傳推廣計劃,相關宣傳物料也表明了這一點。AT&T選擇了在釋出前夕爽約,不僅讓華為蒙受了經濟損失,也再次打擊了華為攻堅美國市場的決心。

    至於AT&T爽約的原因,經向內部人士求證,華為手機在此之間已經進行過長達數月的手機通訊功能測試,並不存在華為手機在美國行動網路“水土不服”情況。

    深究原因起來又回到了美國政府的貿易保護上,早前美國18名國會議員聯名致信聯邦通訊委員會主席Ajit Pai,要求FCC對華為與美國運營商的合作展開調查,以評估中國通訊產品在美國境內銷售對國家安全的影響。顯然美國又再一次祭出以“國家安全名義”實行貿易保護的大旗,企圖阻止非本土企業進入國內市場。而且華為已經不是第一次遭遇這種事情,早在數年前美國國家安全報告就將華為的通訊裝置拉入了黑名單。

    毫無疑問,與美國運營商合作是最有希望開啟美國市場的一把鑰匙,可惜又被折斷了,華為的美國夢又再次生變。

    華為原計劃在今晨的CES 2018消費展上宣佈與美國電信運營商AT&T的合作,將華為Mate 10 Pro透過運營商渠道提供給美國使用者,但這個本應是華為的一個重要起點,卻被AT&T在最後時刻單方面取消合作,對於這個突如其來的訊息,華為自然對此感到極度不滿,其CEO亦在釋出會上公開談及此事,表示這是對華為、運營商和消費者的一大損失。

    餘承東在去年釋出Mate 10系列手機時

    華為CEO餘承東顯然是對AT&T此舉感到無奈甚至憤怒,據悉在華為舉行的釋出會上,餘承東情緒稍顯激動,直接脫稿談起這件事情,他表示這不僅是華為的損失,也是運營商的損失,對消費者們則是更大的損失,因為他們無法有最好的選擇,華為贏得了國內、歐洲、日本等國家地區的運營商信任,在全球為超過7000萬用戶服務,證明了自己的品質和安全性,言下之意不難聽出是在斥責AT&T的爽約。

    雖然華為早有在美國透過線上商店和線下實體店銷售其手機產品,但在美國有超過90%的手機都是走運營商出貨,這大大限制了華為手機在美銷售,特別是華為近年在國內和歐洲市場都有強勢的表現,而美國市場可以幫助華為進一步提升出貨量和品牌地位,所以華為一直都希望可以與美國本土運營商合作,而這次合作計劃卻在正式宣佈之前取消,無疑讓華為極為失望。

    關於這次合作告吹,有報道表示是受到美國政府出於監管要求,而拒絕華為與AT&T的合作。在過去幾年的採訪中,餘承東便有談及到華為進軍美國市場最大的阻礙,其中包含有受政府的影響,當時他認為需要點時間來解決一些問題,現在來看,華為還需要的更多時間了。

  • 8 # 科技新發現

    其實在此之前美國國會和相關同類競爭企業就一直阻繞華為和中興進入美國市場,稱其裝置存有後門,會洩露資料給中國企業和政府。此番事件並不算無獨有偶。只能說華為真的是被又“擺了一道”……原本華為已經大張旗鼓地發出了邀請函,聲稱要在CES 2018展會上與美國運營商達成合作,卻在最後關頭以失敗告終。想必華為現在很鬱悶,畢竟華為在手機領域這幾年無往而不利——佔據全球手機市場份額的9.7%,僅次於三星和蘋果位居全球第三;在中東、歐洲等地區,是常年的銷售冠軍;新推出的Mate10系列,也是華為的得意之作……

    但就是這樣的華為,卻始終難以敲開美國市場的大門。此次與AT&T的合作,相信華為相當重視,將其當做自己真正殺入美國市場的跳板——畢竟美國超過80%的智慧手機都是透過三大運營商銷售出去。一夜之間,華為的美夢就成為了泡影。

    此次合作失敗的原因,海外媒體的解讀其實很值得“玩味”。比如因為手機硬體不達標、華為在美國本地化程度不夠等,但卻沒有或者說刻意避開政治大手影響這一元素。但實際上,政治因素或許才是導致合作失敗最重要的原因。

    據瞭解,有18名美國國會議員聯名發出的一封致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主席Ajit Pai的郵件。在郵件中,這些議員聲稱出於安全問題的擔憂,要求FCC對華為與美國運營商的合作展開調查。至此,背後緣由就很清楚了——美國的“恐華為病”又犯了!

    一直以來,制約華為進入美國市場的就是美國政府的插手。早在15年前,思科就在美國對華為的軟體和專利侵權提起訴訟。華為最後在未認錯的情況下進行了和解,並同意停止銷售路由器。而在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干預導致華為於招標中出局一年後,華為收購伺服器技術公司3Leaf Systems的交易,被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以擔憂“技術輸出”的理由阻止。

    可以說,類似的事件簡直不勝列舉。十幾年的時間過去了,整個世界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美國的“恐華為病”卻始終沒有“治好”,甚至這種“病症”還延伸到其他中國企業身上。實際上,像中國華為和中興這樣的通訊企業,已經在全世界140個國家展開了通訊業務。按理說,他們的安全性已經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證實,但為何唯獨老美覺得“不安全”?而且對於通訊技術來說,這並非一個企業能夠勝任的,這些技術所採用的標準,都是世界各個企業所共有的,網路安全本身確實是一個問題,但這是全世界政府和企業面臨的共同問題,需要聯合起來完善技術才能保證更好的安全性,一味地組織外國企業進入美國,實際上是沒有自信的表現,也是並不需要的行為。不得不說,美國在這方面真是一點大國風度都沒有啊!

  • 9 # 江南七怪之一

    政治經濟因素都有,還有技術上的原因。綜合來說,華為進入美國市場還需要自己變得更強,透過消費者的良好體驗來撕開美國市場。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線上打通,線下自然會跟進,商業是一個漸進過程,穩紮穩打也符合華為一貫風格,華為要沉住氣,獲得美國市場,是遲早的事。

  • 10 # 冷靜旁觀者

    我看了餘承東對這件事的迴應,我想應該不能算他個人的吧。水準低劣,有開脫個人無能之嫌,今年不行明年努力唄,本來就是屁大個事,日前馬雲收購速匯金失敗還要賠償也沒有像你那麼矯情,我討厭華為是因為說是民企一副國企的嘴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對蝦泥濁水怎樣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