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山西太原的龍潭公園裡數千條錦鯉列隊向前,然後朝一個方向轉圈,場面壯觀,令人驚奇。一市民說,在公園活動十幾年,從沒見過這樣的現象。導致這一現象發生的原因什麼?
10
回覆列表
  • 1 # 錦鯉專家

    錦鯉是群居動物,在生存環境及外部條件都非常理想的時候,這個時候錦鯉沒有壓力,錦鯉一般都會呈現圓形的遊動軌跡,非常漂亮!!

  • 2 # 譁仔說魚

    錦鯉群遊現象很正常,只是一般老百姓很難有機會見到而已!

    在大規模培育錦鯉的漁場,這一現象很常見。

    錦鯉群遊有三個條件:

    第一:大水面。小魚缸裡不會有這樣的條件;

    第二:沒有完成定點投餵的馴化工作。如果已經馴化好的錦鯉,大多聚集在餵食點,就不會出現群遊了。

    第三:水溫高過25度。水溫偏高以後,大量水生小蟲和藻類會出現在水面。錦鯉本是底層魚,但為了攝食,就會到水面集中聚餐。

    最後,需要補充一點,錦鯉群遊一般是逆時針旋轉,至於原因嘛,譁仔就不得而知了!

    你與成功養魚之間,只差一個譁仔的距離。

  • 3 # 飛雪之靈

    其實這在魚類中是一個蠻常見的現象。

    魚類在水中游泳,水也是一種流體,那麼必然具有阻力,且這種阻力比空氣更大,因此魚類自然會選擇一種省力的方式去游泳。對於叢集生活的魚來說,頭尾相連的去游泳,能夠利用位於前面魚兒游泳產生的渦流來減少阻力。這個十分類似於大雁等鳥兒的列隊飛行。只不過由於水密度遠大於空氣,水中渦流擴散範圍小,因此魚兒的列隊更為緊密。

    除了省力,這樣的叢集列隊還有一個好出,就是顯出叢集作用,以此來降低單個個體被捕獵者盯上的機率。這一點在大洋性叢集魚類中更為常見。這樣頭尾相接的運動方式還可以讓魚群行為一致化,從而更好的防禦和逃避敵害。

    這種行為和魚類發達的側線系統也有很大關係,魚類可以透過身體兩側的側線系統感受水流,從而及時調整自己的游泳方向,如果叢集中所有個體都依靠共有的行為模式來運動,那麼會自然形成這種現象,這也算是一種自組織的表現。所以,“魚貫而出”這個成語確有其事。只不過大多數人平時看到的魚兒個體較少或者池子較小,很難顯示出這種狀態罷了。

    圖12是我在斯米蘭拍到的南方舵魚在大洋中的列隊行為。南方舵魚喜歡吃珊瑚礁上附著的藻類,通常一大群魚集體遊動,在啃食珊瑚礁時亂糟糟一團,但是在運動時就會排成規則的佇列。並且不但以規則佇列水平遊動,還能垂直移動。圖34是網圖。顯示出其他叢集魚類也能形成佇列遊動。一個極端的情況是佇列首位相連,形成環狀。如果數量更多,就會形成一個“魚球”,裡面的所有魚都在轉圈遊動。這個其實在“動物世界”裡十分常見,沙丁魚群就是這樣集結來進行防禦的(圖5)。

  • 4 # 李雷博士

    這其實是一種極其正常的現象。

    本文分步解讀這個過程,首先解讀這個現象並非罕見,其次解讀這個現象的原因

    第一,並不罕見。

    有人提到這種現象罕見,是因為他們一直參考的錦鯉行為是那種池子裡張開嘴集體餵食的過程。

    一群魚圍在一起,然後你爭我搶,就像這樣子,完全混亂無秩序。

    然而,事實上,只要你願意去搜索,魚成圈的情況非常常見,列隊更是基本的行為。

    比如這是網上隨手搜尋到的魚成圈的圖,以及大量的魚形成隊形的圖。

    第二,本能的因素

    對於魚群行為的研究,大量的證據表明,這是魚群的一種本能行為。

    所謂本能行為,就是指一個生物體趨向於某一特定行為的內在傾向。其固定的行為模式非學習得來,也不是繼承而來。

    簡單地說就是四個字:與生俱來。

    本能行為對於動物來說具有重大意義,基本上是維持生物生存和延續的基本能力。因為這些行為對於生物非常關鍵,所以才會以本能的形式來出現。

    舉例,比如,動物的逃生行為,就是一種本能,比如動物的繁殖行為,也屬於本能。

    具體到魚類來說,

    魚類結隊會對於他們本身有利,這是一種習得過程。尤其在茫茫水中,到處都是捕食者,而魚類彼此之間的結隊,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上使其獲得保護,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其最大程度上獲利,比如獲取食物資訊等。

    當然,有更多的專業研究,進一步解讀魚類的本能行為,發現他們的行為已經植入了基因中。

    科學家曾經發現魚類體內有一類基因,他們可以直接決定魚類去成群結隊。

    第三,關於太原錦鯉的真相

    如果我們把目光轉向太原錦鯉事件,其實我們可以看到,這些魚並非一開始就如此,而是有一個具體聚集過程,而且也不是嚴格的隊形。

    換句話,他們因為分散在池塘各個地方,感受到食物後,集體前進,才形成了所謂的排隊現象。

    請看圖

    看到這裡,可以看出,其實這就是一起十分普通的魚群搶食過程。

    如果不是圓的反而就不合理了,先來的魚沒吃飽,就被後面的魚推著跑,如果還想吃,只能迴旋,否則的話就集體往外跑了。

    如果是四面八方來的話,估計中間就會擠爆了,這次是從一個方向剛過來的。

  • 5 # 中國科普博覽

    從科學的角度來講,這種神奇的“錦鯉列隊”奇觀當屬魚類行為學的範疇,然而經查閱資料後發現,國內尚缺乏從科學角度探討該現象的相關資料。但是其實,在國外早就有一些非常正經的科學家對這種魚群的“列隊”行為進行了研究和探索。在他們看來,魚群“列隊”雖然看起來神奇,但也並不是什麼罕見的奇觀。

    透過野外科考,以及利用水下攝像機進行資料採集可以發現,“列隊”是廣泛存在於整個魚類社會之間的一種普遍行為學現象,即社會行為(social behavior)。在學術領域,這類行為被稱為“fish schooling”(schooling意為學校教育、訓練),中文譯為魚類結隊。

    與螞蟻搬家、蜜蜂築巢、大雁南飛等社會行為一樣,這種魚類的結隊行為其實也是自然進化的產物。早在2013年,華盛頓大學Catherine L. Peichel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就針對一種名為三刺魚(threespine stickleback)的結隊行為產生的分子機理做過詳細研究,他們發現生活於太平洋地區的三刺魚(簡稱為海洋魚)長期伴隨著結隊行為,而生活於不列顛哥倫比亞湖泊的三刺魚(簡稱為底棲魚)平時喜歡獨自躲藏在各個角落。

    他們分別比較了這兩種不同地區三刺魚的基因組,並發現一系列基因都可以影響結隊行為的生成,可見這種結隊行為並不能通過當代的交流、學習相互感染,而是深深的烙印在遺傳物質中的先天運動模式。

    那麼問題來了,究竟是什麼觸發了錦鯉的結隊行為?一些已有的資料表明,魚類結隊行為與以下因子存在著密切關聯:

    1、個頭小的魚類(如飼料魚),及生命週期較短的魚類更傾向產生結隊行為,專家推測當所有魚群聚集在一起時可以增大體積,對天敵產生“恐嚇”;其次,即使捕食者吃掉一部分魚,由於個體魚被發現的機率減少了,也總能保證有一些處於中央的魚倖免於難,維持種群的繁衍。在這種條件下,捕食者的“恐嚇”越強(如捕食個體增多、捕食者發生快速衝刺等)都會導致結隊行為的加強,即形成的魚群密度更大,或傾向於球狀。

    2、當食物短缺時,部分魚類傾向於以個體為單位單獨覓食;而反之,魚類則更傾向於產生結隊行為。不排除在食物充足的條件下,魚群試圖透過結隊行為保證存活率。

    3、一些魚類(如著名的大馬哈魚)在交配季節會由個體活動模式轉化為結隊行為模式,不但方便種群間進行交配,統一交配產卵也保證了一定數量的個體存活,原理同1(參考文獻4)。

    4、水體壓力也會對魚類結隊行為產生影響,但具體原因不明。不排除在一些環境中,外界水溫、水流或水壓所導致的水流波動可能恰到與魚結隊行為造成的水體變化相類似,觸發個別魚做出了結隊行為,進而帶動了整個魚群。

    由此可見,結隊行為仍主要被認為是一種魚類的趨避本能,回想起前一段時間網路上炒的發紫的“放生魚集體列隊表謝恩”影片,岸上的人紛紛擾擾,河裡的魚倉倉皇皇,其更大的可能是因為魚類群體太大、又普遍受驚,刺激了整個魚群發生了結隊行為。公園內環境相對穩定,但不排除當時出現人類 “捕食者”撈魚、或者漁船劃過造成水體劇烈波動的可能。此外,由於缺乏事發之時當地的水體基本情況的基本資料,我們也無從對太原錦鯉結隊的根本原因做更具體的分析。但是不管怎樣,錦鯉列隊的形態還是賞心悅目的,轉發起來很可能依然會帶來好運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人們手機依賴症越來越嚴重,花在手機上的精力換做別的事情卻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