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罐頭社
-
2 # 空間探索
我個人理解,商品看個人所需,拼單9.9元的商品基本沒什麼利潤,就是為了銷量,一件商品加上郵費有可能都不止這個價,應該是那些剛剛開的一些新店,為了短期內提高店鋪的排名和信譽!
我個人理解,商品看個人所需,拼單9.9元的商品基本沒什麼利潤,就是為了銷量,一件商品加上郵費有可能都不止這個價,應該是那些剛剛開的一些新店,為了短期內提高店鋪的排名和信譽!
9塊9包郵看似虧本做生意,但裡面的門道可一點也不少。
我們用本質思維縷縷就很容易得出答案。
我把他們的套路歸納為了以下五種:
一、清理庫存
做生意總會遇到個別客戶違約、下單取消的情況,另外就是商家自身高估了銷量而大量生產而滯銷導致產品過剩壓倉的問題。
庫存壓力大,現金流受限,在這種情況下商家就必須得想辦法清倉讓貨品和資金流動起來。
因此,有時候商家就會不得已以低價賣貨,不賺錢也沒辦法,但求收回一部分成本,可以得以週轉並把倉庫清空出來。
這是9塊9包郵的第一個原因。
二、店鋪排名
現在的各種平臺都有著一套演算法,這種演算法不但影響排名,更決定了更多的客戶關注度和瀏覽量。
我們目前所熟悉的電商平臺對於同類商品的搜尋排序,無非就是那麼幾個:銷量、好評率以及價格,而銷量好的商品往往能排在前面。
貪小便宜本為人的天性,沒有人會拒絕便宜,特別現在同質化嚴重的今天,你說你產品多麼的好都還不如別人的便宜來得實在。
9塊9包郵能帶動銷量爆炸式的增長,你看很多的消費者對這家店即使產品不那麼好但為了2塊錢的返利也會給一個好評你就知道了。
9塊9包郵這就快速帶動了商家排名的上升,吸引更多人進店。
與其同時,這對平臺來說更求之不得,9塊9包郵給自己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新使用者,拉新戰鬥力爆表,所以平臺也會對這些商品進行流量傾斜。
這是9塊9包郵的第二個原因。
三、後端盈利
不可否認,一部分9塊9包郵的商品很難賺到錢,但它帶來的流量價值卻讓商家受益無窮。
比如,一件商品9塊9包郵,消費者進店看到其他合適的產品,多選幾件的話快遞成本沒有增加,但是毛利卻成倍提升了。
餌鉤營銷這是第三個原因。
四、搶佔市場
有專案就有同行,做生意必然有競爭對手。
不有的商家和同行打價格戰,就靠9塊9包郵的噱頭搶佔市場。
即使一開始是鐵定虧本的,但後期可以迅速積累大批銷量和評價,等到擊垮同類商家後,它就獲得了價格主導權。
前面我們看滴滴和U步的打車大戰我們就很清楚了。
這是第四個原因。
五、9塊9照樣賺錢
賠本賺吆喝的少,事實上大部分9塊9包郵的商家都是透過這種商業模式在賺錢。
你要清楚的一點就是,中國很多商品的成本低得超乎你想象!
如果你去義烏,就會發現價格原來可以低到沒底線,在那裡很多東西直接按斤賣。
最直觀的就是蘋果了,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蘋果直銷的新聞,其實在原產地,最低價的蘋果是3毛一斤,5毛6毛就能拿到質量還不錯的,也就是說5斤蘋果的成本也就是3塊錢左右。
其次,中國的物流成本低到你無法想象
這幾年,中國快遞產業突飛猛進地發展,2018年全年包裹量超過500億件,2019年將超過600億。
這意味著每天都有億級的包裹在全國各地流通,從而把整條快遞產業鏈盤活起來了,快遞成本降到了極致。
快遞成本有多低呢?
就在當下,全國快遞單票收入在3塊錢左右。
是的,你沒看錯,一個包裹從北京穿越上千公里到上海,只需要3塊錢成本,而且快遞公司還有錢賺。
甚至,在個別地區,快遞費之戰打到了一塊錢,當然這肯定虧本,但有總部的補貼。
最後,中國的人力成本低到你無法想象
中國大部分地區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員工工資都不高,在貧窮地區,每月給幾百塊錢也會有人上門來給你包貨。
3塊錢的商品+3塊錢的快遞費+1塊錢的人力,9塊9包郵還可以淨賺3塊,這就是它的利潤所在。
雖然一單兩單不賺錢,但是中國14億人口,只要你產品好,每天出個上萬單,一個月也有近百萬利潤。
這才是真正的薄利多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