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遇見生活及更好的自己

    古代先民由於一些認知的不足,對能源的認識停留在初級階段,大部分能源是不存在危機的。

    中國古代先民開發利用了生物質能、礦物能、自然能和畜力能四大類能源,而生物質能源由於易於獲取和利用等特點,是先民最早著力開發利用的能源,在古代的能源結構中一直佔有主體地位。

    另外就是對現代這些能源的初步利用,由於並未掌握能源的機構,對能源缺乏足夠的理解,古代對能源的需要也就不像現在這樣迫切,對數量的要求也不高,可以判斷,對一些現在作為主流的能源不存在危機,但是利用多的能源還是存在一定的危機,比如畜力能,因為牲畜數量少,可能會引起危機。

  • 2 # 甘當蘭花匠

    在古代全球人口不及現在的百分之一,生產方式還很落後,基本上沒有工業可言。採用的是最原始的製造方式。對能源的需求少之又少。燒火做飯,砍柴取暖,對煤炭的認識及使用也只侷限於作坊式的使用。其規模更是小的可憐。何談能源危機感。

  • 3 # 七奶琦

    古代我覺的是沒有能源危機,但是也會出現“能源危機”因為古人沒有成熟的探測系統,他們只會發覺天然的礦洞,採集資源等之類的

  • 4 # 寡居遊人

    中國古代先民開發利用了生物質能、礦物能、自然能和畜力能四大類能源,而生物質能源由於易於獲取和利用等特點,是先民最早著力開發利用的能源,在古代的能源結構中一直佔有主體地位。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先民開發利用了豐富的生物質能源,包括木本植物、草本植物、木炭、竹炭、生物油脂、動物糞便、蜂蠟、蟲白蠟、酒等,這些不同種類的生物質能源構成了較為完整的能源體系,形成了專門的能源基地,呈現出顯著的地域特徵。能源是整個社會發展和經濟增長最基本的驅動力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從人類開始使用火就開始了真正意義上能源利用的歷史。生物質能作為提供光能、熱能的載能體資源,由於種類繁多、數量龐大、俯拾皆是的普遍性、易取性、可再生性和使用方便等特點,是古代先民使用最早、最普遍的能源,也一直是古代社會最重要的生產、生活用能。

    傳統生物質能是指以低效爐灶等工具,透過直接燃燒等傳統技術利用的生物質能。其優點是容易燃燒、汙染少、灰分低等;缺點是熱值及熱效率低,且體積大、不易運輸和大量儲藏。中國古代先民開發利用了草本植物、木本植物、木炭、竹炭、生物油脂、動物糞便、蠟、酒等多種生物質能源資源,主要透過原始、簡單的直接燃燒等形式獲取所需的光能或熱能,用於炊事、取暖、照明、醫療、手工業生產、軍事活動(如火攻、烽火訊號傳遞)等社會生活、生產領域。

  • 5 # 穿插游擊隊

    有道是“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木柴在中國古代,一直是上至達官貴人下到升斗小民生活中每日不可少的。與此同時,中國古代建築也很少使用石材,多使用木材。此外,造船業也是用木大戶。在古代,人們沒有“噸”的概念,對船隻一般稱是多少“料”。據專家測算,每一“料”大約是木材三百斤左右,可以承載三個成年人的重量。一艘大型的船隻,用“料”數量動輒上百、甚至上千。

    可見在中國古代,木材的消耗量是非常驚人的。每個朝代的木頭產量是常數,而人的需求卻不斷增長,於是,中國各個朝代的老百姓,似乎總是在為找柴火燒而努力。

    一些專家估計,中國古代老百姓,平均每人一年需要燒掉四五百斤的柴火。而隨著中國古代人口的不斷增長,使得以柴火為代表的燃料危機似乎很早就出現了。周文王曾經告誡自己的兒子“山林非時不升斤斧”,就是說,不到季節,不要去砍伐林木。

    這從一個側面說明,在商周時期,亂砍濫伐林木資源的現象就已經出現了。戰國時期,孟子曾對著齊國都城郊區的牛山被砍成童山禿嶺而大發感慨。不過,當時的情況還不算太嚴重,司馬遷的《史記》中曾談到所謂“百里不販樵”,意思是說長途販運的商品裡面沒有柴火,由此我們可以推測,秦漢時期的人們還是可以從近處獲得柴火的。

    這裡的樵,指的是木柴。以砍柴為生的人則被稱為“樵夫”或者“採樵人”等。樵夫最早產生於何時還需要考證,不過,至少在春秋時期,樵夫就不少了。《左傳》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楚國曾經攻打絞國,屈瑕給楚王出主意:“絞華人比較輕浮,您可以弄一些砍柴人(原文是‘採樵者’)在外面砍柴,不要派衛兵保護。用這一招引誘他們。”楚王依計而行,絞國果然中計,他們馬上出城,搶掠了三十個砍柴人。第二天,楚王又弄了一些砍柴人,同時在附近設下伏兵。絞華人一看,非常高興,馬上派出大隊人馬,驅趕楚國的砍柴人去山裡給他們砍柴去。正在絞華人得意洋洋之際,楚國軍隊突然出現,把絞國軍隊殺得人仰馬翻,最終不得不和楚國簽訂城下之盟。

    可以說,從古代到近代,樵夫一直存在,並在各種文獻資料中留下有趣或神秘的記錄。當然,他們的任務,主要還是為大家提供木柴。

    西晉時期,名士羊琇曾經讓手下把一些木炭搗成碎末,再加上其他的東西,做成各種動物的形狀,邀請一些名流到他家中吃飯,把這些動物形狀的木炭拿出來溫酒用,讓來賓嘖嘖稱奇。羊琇這樣的皇親國戚居然拿木炭炫富,可以想見,西晉時期的木柴已經比較緊張了。

    這種情況,到了唐代就更為突出。木柴的重要性在唐代文學作品中多有反映,比如詩人杜荀鶴在《山中寡婦》一詩中曾說:“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折生柴帶葉燒。”可見當時老百姓獲得木柴是很困難的。唐朝的志怪小說家段成式在他的《酉陽雜俎》一書中曾寫了這樣一件奇事:

    司農卿韋正貫曾經應汝州刺史柳凌的邀請,在汝州擔任過軍事判官。一天,柳凌跟韋正貫談起自己做的一個怪夢,說有個人遞給他一份狀紙,其中談到某人欠他1700束木柴,這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韋正貫說,木者墓也,這是不是您將不久於人世呢?果然,一個多月後,柳凌就因病去世了。韋正貫為他料理後事時,發現,柳凌為官清正,只靠工資生活,所以比較清苦。然而,政府有拖欠柳凌工資的情況,韋正貫清點了一下,發現其中包括1700束木柴。

    雖然這個故事過於離奇,但從中可以發現,當時木柴短缺的情況已經越來越嚴重了。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木柴緊俏,唐代政府在給各級官員發工資時,常常發大量的木柴,這也是“薪水”一詞的來歷。當然,這種做法在唐代之前就出現了,只是到了唐代就更加普遍了。

    為了緩解“用柴荒”,人們將種地的“副產品”(麥秸稈之類)儘量蒐羅盡。在《尚書》《禮記》等上古典籍中已經提過這些副產品,後來在《齊民要術》《農政全書》等農書中關於秸稈等的論述就更多了。這些副產品主要四類:糧食作物秸稈,如粟秸、小麥秸以及後來的玉米稈、高粱秸等;油料作物秸稈,如麻稈、大豆稈等;經濟作物秸稈,如棉花杆;瓜果蔬菜類秸稈,如馬鈴薯藤等。這些“副產品”除了用作燃料外,還可以用來堆肥、保溫。

    雖然老百姓想盡各種辦法找燃料,但是,關鍵在於,唐代以後,中國大型城市的數量越來越多了。像唐都長安是著名的“長安百萬家”,如此眾多的人口,自然也需要數量巨大的木柴。

    據學者統計,僅僅唐代皇宮內的需求就達到3萬噸左右,整個長安城的木柴需求量大約在40萬噸左右。因此,長安周圍的林木大多被砍伐殆盡,天長日久,其供應地也早就超出了百里的範圍。

    專門解決長安各級官署木柴需求的機構叫鉤盾署,後來,由於木柴供應難題逐漸突出,解決木柴問題的官員級別也逐漸升高。唐朝中葉以後,由於木柴供應緊張,政府專門設定了一個“木炭使”,這不是一個專門的職位,而是由高階官員兼任的。

    經常兼任木炭使的是京兆尹,相當於首都市長,由此可見當時木炭的緊俏程度。

    木柴緊張的狀況到了宋代更加突出。宋人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為後世人描繪了當年北宋都城東京的繁華景象,後人都能感受到汴梁城那充滿人間煙火氣味兒的喧鬧與昌盛。可是,當我們讚歎不已時,恐怕不會想到,這座城市的繁華,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木柴、煤炭這些看上去其貌不揚,但卻無比重要的物資上。

    北宋建立後,由於之前的朝代在關中平原大量砍伐林木,所以,北宋政府向全國各地徵調木材、木炭。根據《續資治通鑑長編》《文獻通考》《宋史》等文獻資料記載,當時汴梁周圍差不多所有的河流都在承擔著向京城運送木材、木炭的任務。那麼,一年究竟能有多少木柴、木炭運進汴梁呢?據《宋史》記載,治平二年,也就是1065年,各地運進京城的木柴達1713萬斤,木炭則達到一百萬秤。

    即便是這麼多的木柴、木炭,還是不夠用。當時的北宋都城汴梁,人口最多時能達到150萬人,是不折不扣的世界第一城市。所以,木柴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人們為了得到更多木柴,紛紛走進大山深處砍伐,連古代帝王陵墓周圍的樹木也不放過。有人不願意跑遠路,來一個就近解決,那就是偷砍經濟林木,如桑樹、果樹之類。這種情況十分嚴重,為了制止這種情況,宋仁宗時期曾經頒佈法令,規定凡是偷砍別人家桑樹的,42尺算是一份,達到三份就要判死罪。

    這個政策,其實也是古代林業政策的組成部分。中國古代很早就開始注重經營林業,根據《周禮》記載,當時的行道樹、紀念林、經濟林已經比較普遍,政府設定了“山虞”“封人”“掌固”等管理林業的官員。不過,一直到近代,由於戰亂、亂砍濫伐、政策沒有連貫性等原因,林業的發展一直比較緩慢。

    政府一方面對砍伐經濟林木的人治罪,另一方面也打擊那些壟斷木柴、囤積居奇的人。由於木柴非常緊俏,有些人就在運送木柴的路上設卡,將一些民間木柴商打算運進汴梁販賣的木柴提前買下來。這種生意利潤比較高,連皇帝的親戚都參與進來。據《宋會要》記載,宋太宗時期的駙馬柴宗慶的一個僕人,從外地弄到許多木炭,藉著皇親國戚的地位,因為不交稅大賺了一筆。其他的文武官員也紛紛參與其中,動靜越來越大,當時汴梁的木柴供應商,十有八九都有這些皇親國戚當靠山。後來,宋真宗專門於1015年下旨,對這種現象進行約束。

    由於供不應求,再加上囤積居奇,汴梁的柴價、炭價不斷上漲,底層老百姓的生活頗為困苦,他們日夜為弄不到足夠的木柴而發愁。為了紓解京城百姓用柴的困境,北宋曾多次向老百姓出售平價炭。結果每次政府出售平價炭,總會引發搶購狂潮,甚至會出現踩踏致人死亡的惡性事件。

    可以說,北宋朝廷的種種努力只不過是杯水車薪,並不能解決百姓缺柴燒的問題。不僅如此,木柴緊缺的問題隨著可砍伐的森林資源日漸減少而越來越突出。公元1008年到公元1063年,這個問題最為嚴重。據《續資治通鑑長編》記載,嘉佑四年(1059)的冬天特別冷,經濟十分蕭條,底層老百姓生活難以為繼,因為買不起糧食和木炭,跳河、投井的數不勝數。看到這種慘況,皇帝宋仁宗不得不“避殿減膳”以顯示自己憂國憂民的心情。當時元宵節賞燈的活動馬上要進行了,最後在時任開封府尹歐陽修的建議下,取消了賞燈活動。

    雖然朝廷想了各種辦法,但缺柴的問題依然越來越嚴重,直到一種新的燃料大量走入尋常百姓家,問題才得到了初步解決。

    這種新燃料,就是煤。

    據考古資料記載,華人早在六千多年前就已發現煤炭。不過,真正有計劃地開採和使用煤炭,則到了西漢時期。直到北宋後期,中國才開始大規模地開採和使用煤炭了。兩宋之交的文人朱弁在他的《曲洧舊聞》之中談到:“石炭不知何時始,熙寧間初到京師。”這裡的石炭,就是煤炭。也就是說,煤炭是在宋神宗熙寧年間(1068-1077)開始當做燃料的。

    相對於砍柴,採煤對技術的要求非常高,不是一般人可以上手的,因此,煤炭廣泛應用的前提,是能夠被大量地開採。1959年的時候,考古工作者在今天的鶴壁發現一個大型宋代煤礦遺址。這個遺址規模很大,據考古學家估計,當時的僱工人數應該在140人左右。這個煤礦所採用的技術也很先進,它的礦井直徑有2.5米,深度則達到46米,而且礦井準確地到達了煤層。這個礦有十個採煤區,有排除地下水的裝置,有通風、照明設施,這些顯示出當時已經有了比較完整、成熟的採煤技術。與此同時,木炭的供不應求越來越突出。為了促進柴改煤,宋神宗在熙寧元年頒佈一個法令:從懷州進京的石炭不收稅。懷州在今天的河南沁陽一帶,汴梁用煤主要產自懷州。這些為煤炭的廣泛使用掃清了道路。

    此後,煤炭迅速在汴梁普及開來。南宋的醫學家莊綽在其《雞肋篇》之中曾經說過:“昔汴都數百萬家,敬仰石炭,無一燃薪者。”這個說法雖然誇張,但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當時用煤的普及程度。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在汴河兩岸,各有十個石炭場,也就是煤場。而且,各種煤製品如“香餅子、炭團”也出現在煤炭的市場上。炭團就是後來仍然可以看到的煤餅。香餅子是什麼東西呢?歐陽修曾解釋說,香餅子是一種專門為焚香而設計的煤產品。這些五花八門的煤製品的出現,說明當時北宋的煤炭深加工行業也比較興盛了。

    煤炭的應用大大緩解了木柴供需矛盾帶來的問題。此後,北宋沒再出現過因百姓買不起燃料而凍死餓死的現象。這個時候,木柴雖然還沒有完全退出燃料市場,但它已經不能扮演主角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柴改煤不僅托起了東京繁華,還對中國的經濟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首先,華北地區制瓷業達到了頂峰,形成了著名的五大名窯,其中尤以定窯最為著名。定窯是官窯,燒製白瓷,其產品之中最有名的就是龍首大淨瓶和孩兒枕。

    其次,煤炭的使用,使得北宋鋼鐵產量大大增加。1078年,北宋全國鐵產量達到12.5萬噸,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到18世紀時,整個歐洲的鐵產量是14.5-18萬噸。

    由於煤炭的大量開採、使用,整個北宋時期的社會面貌都發生了較大變化。蘇軾為此專門作詩一首。

    石炭

    君不見前年雨雪行人斷,城中居民風裂骭。

    溼薪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門無處換。

    豈料山中有遺寶,磊落如䃜萬車炭。

    流膏迸液無人知,陣陣腥風自吹散。

    根苗一發浩無際,萬人鼓舞千人看。

    投泥潑水愈光明,爍玉流金見精悍。

    南山慄林漸可息,北山頑礦何勞鍛。

    為君鑄作百鏈刀,要斬長鯨為萬段。

    宋代煤炭的普及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燃料供需矛盾,然而,隨著元明清三代人口的迅速增長,這一問題仍然存在。元明時期,北京燃料主要還是靠木柴,而且消耗量驚人,如下圖:

    《明史》曾專門談到政府所需燃料的供應、運輸問題,這在正史之中尚屬首次,從一個側面說明問題的嚴重性。當時北京的燃料供給主要來自北京近郊,在北京近郊林木資源耗盡之後,取材範圍便開始擴大,甚至整個華北地區都在為首都供應木柴。然而,明代的旱災、蝗災等又頻頻發生,使得明朝的燃料供應更為緊張。

    木柴供應如此緊張,那煤炭呢?明朝為什麼不仿效宋朝,用煤炭作為替代品呢?的確,北京西山的煤儲藏量非常豐富,號稱“遍地烏金”。然而,明初卻禁止開採,原因一是“與皇陵京師相近,恐傷風水”;二是因為“煤窯人群聚集,恐滋事生非”。

    後來,因為燃料供應的壓力實在太大,嘉靖年間開始放鬆管控,北京西山的煤礦立刻遍地開花。然而好景不長,因為明朝徵收重稅,大批煤礦奄奄一息。萬曆年間,朝廷委派太監王朝管理西山煤礦,他不僅提高稅額,擴大徵稅範圍,甚至調動軍隊來逼稅,逼得大批礦工、煤戶進京請願,整個京師為之譁然。王朝見狀,不僅沒有反思自己的過錯,反而倒打一耙,說這些煤戶未經批准,隨意開礦、抗稅,甚至糾合礦工毆打差役,實屬犯上作亂。明神宗下令徹查,奉命調查的內閣大學士沈一貫查清事實,據實上報,最終,萬曆皇帝撤掉王朝,改派太監陳永壽管理西山煤礦。萬曆三十三年,朝廷將引起極大民憤的各地稅監撤了回來,西山煤礦的煤稅也停止徵收,此後西山煤礦的開採量大為增加。

    進入清代以後,隨著政治局勢的穩定,邊防問題不再突出,一些原來嚴格禁止砍伐林木的地區都放鬆了管控,加之西山煤礦等發展,還有像高粱、玉米等高杆作物的推廣,提供了更多的替代燃料,所以,相對於明朝而言,燃料匱乏問題雖然存在,但已不那麼突出了。相應的,樵夫這種職業也逐漸不那麼吃香了。

    當然,燃料問題真正得以解決,則是石油年代的事情了。而在中國古代,燃料危機雖然不僅僅是做飯造成的,但相當一大批木柴、煤炭被用到灶間卻是不爭的事實。

    參考資料: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河南鶴壁市古煤礦遺址調查簡報》《考古》 1960年第3期。許惠民、黃淳:《北宋時期開封的燃料問題——宋代能源問題研究之二》《雲南社會科學》 1988年第6期;程遂營:《北宋東京的木材和燃料供應-兼談中國古代都城的木材和燃料供應》《社會科學戰線》 2004年第5期;清華大學歷史系、三聯書店:《清華歷史講堂初編》2007年版;趙九洲:《古代華北燃料問題研究》南開大學2012年博士論文。

    END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孕婦的B超單是怎麼看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