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好多地方都號稱是東方女兒國,比如一些傳統少數民族的寨子啊等等,可能是為了旅遊宣傳吧,那類似於女兒國形式的地方真的存在嗎?
15
回覆列表
  • 1 # 巴特爾146060864

    被譽為“神秘的東方女兒國”、“人類母系氏族領地的活化石” 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瀘沽湖,不僅湖光山色如詩如畫,如夢如幻、旖旎靜謐,更因當地古老原始的社會形態,和至今保留著全球唯一、亙古獨存、淳樸獨特的種種奇風異俗而著稱於世。世居湖畔的數萬摩梭人至今生活在以女性為軸心的母系氏族大家庭裡,過著男不娶、女不嫁的阿肖走婚生活,這在即將進入21世紀的外部人看來,簡直不可思議,著實讓人感到撲朔迷離,充滿了神秘的誘惑。

    唐僧路過的女兒國在新疆。 誰也想不到青海最早還有一個“女兒國”。這個“女兒國”比《西遊記》中的“女兒國”更加真實一些。 一千三百年前青海的部分領地:青海果洛附近(黃河發源地一帶)就是女兒國的轄地。 而黃河上游的青海貴南拉乙亥鄉又發現了距今六七千萬年前的文化。拉乙亥文化屬中石器時代,當時的社會形態大約處在母系氏族公社早期階段。黃河上游的甘青地區出土的彩陶最多,從甘青古文化可窺探這樣一幅母系社會的生活情景:女酋長帶領女人們點燃篝火,迎接打獵歸來的男人們。 傳說,周穆王在青海崑崙山不僅遊覽了黃帝的殿堂,而且還到西海——青海湖邊石室與西王母——母系社會的女酋長幽會。在雲霧繚繞的瑤池之上,周穆王許諾,三年後會有期!不知這會不會是“女兒國”的前身。但另有說法是“女兒國”是由古青唐(西寧)遷徙過去的。 這個女國名蘇毗,女王達甲瓦,丈夫號金聚,過去是羌族的部落,現已融進藏族等民族。最先居住在青海河源地一帶,遷徙到西藏後以邏些(拉薩)一帶為中心逐步擴大領地,成為一個大國。她們的疆地北接于闐(新疆西南的于田),南*吐蕃(西藏山南一帶),西境天竺(印度),東北與多彌(青海通天河一帶)為鄰。真是一個大國佇立於許多小國和部落的割據風雨煙雲中。 不知蘇毗女國是不是母系社會的最後的定格。 公元五八六年,“女兒國”遣使向隋文帝朝貢,《隋書》稱為“女國”。 在這個國家中,國政由女王和小女王各一人共同執掌,男人只管打仗,不參與政事。 蘇毗有兩個都城,女王達甲瓦駐年卡寧波(今日喀則一帶),小女王棄邦孫駐儒那堡寨(拉薩河源地區),這個地方離現在的拉薩還有百多里,今天的拉薩地區當時名臥馬塘,只是女王屬民放牧的地方。公元七世紀初,蘇毗小女王吞食了女王的領地,一些貴族不服,他們暗通南鄰的吐蕃贊普密謀叛反,這就為較先進的吐蕃滅掉蘇毗提供了機會。 吐蕃是中國古代藏族政權,是現在藏族的祖先。公元七世紀到公元九世紀在青藏高原建立,是由位於西藏山南地區的雅隆農業部落為首的部落聯盟發展而成的奴隸制政權。雅隆農業部落之所以發展強大起來,可能與青海羌人無弋愛劍的後裔帶去了河湟先進的技術有關。吐蕃過去也是羌族的部落,遷到西藏較早,民住條件自然好些,今天的南瓊一帶。從約五世紀末吐蕃第八世創普(吐蕃的首領)起,冶煉礦石取得銀、銅、鐵;又製造木犁用牛力開墾河谷平原作田,引湖水灌溉,開始有了農業。到第二十八世贊普時,改進農業,興修水利,牧地與農田相接,國力日漸興盛。到第三十世贊普時,雜養牛與騾,定物價蓄積乾草,牧業開始發達。 就在這時蘇毗發生了內亂。吐蕃的第三十一世贊普論贊弄襄與蘇毗謀反的貴族盟誓,親提一萬精兵渡雅魯藏布江,攻破儒那堡寨,從此蘇毗領土被吐蕃佔有,因為這一勝利,他受尊號為朗日論贊,意思是“政與天比高,盔與山比堅”。蘇毗的一些叛臣有功,都得到朗日論贊賞賜的大批奴隸和土地,成為吐蕃的重要大臣。 朗日論贊重用這些新臣引起舊臣的不滿。到朗日論贊晚年時內有舊臣離叛,外有羊同(又稱香雄在今阿里一帶)、達布、工布、娘波等國和蘇毗的殘部孫波從四面起兵攻擊。朗日論贊後來被叛臣毒死。 就在這決定吐蕃興亡生死攸關的時候,出現了西藏曆史上一位偉大的人物松贊干布(棄宗弄贊)。就是松贊干布完成了統一西藏的大業,並娶了唐文成公主。 關於蘇毗“女兒國”也與《西遊記》中的“女兒國”一般有許多的美麗的傳說。 在《西遊記》中的“女兒國”裡沒有男人,女人只需喝一個泉中的泉水就可懷孕。而青海的“女兒國”故事比這個還要美好:相傳剛開始的“女兒國”也跟那個“女兒國”一般沒有男人,女兒只要到黃河源頭的星星灘中去洗個澡就可以懷孕。 看那夏日源頭星星灘,有無數的渦,那裡面有多少的謎在迴旋? 星星灘上常常風雷雨雹滾動,霧氣氤氳成一片,這個時候是洗澡最好的時候。 據說“女兒國”的後裔一年一度的洗澡節就是因這個風俗而起的。 後來由於“女兒國”越來越強大,征服了不少的羌族部落,俘虜了不少的男人,所以“女兒國”中才有了男人,只是他們開始的地位就似螞蟻王國中的工蟻、公蟻一樣。女王就像至高無上的蟻王一樣。

  • 2 # 純cccc丶

    去年在雲南旅遊時去了瀘沽湖,那裡被稱為女兒國,居住著自稱摩梭人的民族。

    導遊向我們介紹了他們的走婚傳統。在夜裡的篝火晚會上,如果看上了哪家姑娘或小夥子,就在拉手跳舞時悄悄撓三下他的手心,如果對方對你也有意思,就會回撓你三下,這樣就算是情投意合了。

    晚上男人會準備好帽子、小刀和狗糧偷偷去爬花樓(即姑娘家單獨居住的高樓)。狗糧是為了賄賂姑娘家的狗,不要讓它亂叫引來人;小刀是用來助力爬樓的;帽子則是用來掛在視窗,告訴別人屋裡已經有人在談戀愛的意思。

    這樣時間久了姑娘懷孕生子了,就會帶著男人向祖母(母系社會祖母為尊)稟告,男人要為孩子送上一套親手打造的銀飾(當地盛產銀子,男人都要學習木工和銀匠手藝),之後男人就對這個孩子沒有其它強制性的義務了,而扶養孩子時,父親的角色主要由孩子的舅舅,也就是母親的兄弟來扮演。

    他們的婚姻形式也分明婚和暗婚兩種,一般情況都是上述的暗婚,而明婚即男方帶上豐厚的聘禮嫁到女方家。不過若男方家裡只有一個男丁,是不被允許明婚的,因為他作為他姐妹孩子的舅舅,是有扶養義務的,嫁出去之後就沒人養外甥、外甥女了。

  • 3 # 談笑書生

    西遊記中的女兒國真的存在嗎-----題記

    西遊記裡師徒四人途徑女兒國,傳說女兒國沒有男人,女兒國有一條母親河,喝了母親河裡的水就可以生小孩,這就是女兒國繁衍後代。。。。。這究竟是吳承恩虛構還是歷史上真的存在呢?有史書記載,歷史上的東女國就是傳說中的“女兒國”。

    1.史書中記載的東女國是否就是傳說中的“女兒國”呢?

    東女國是公元六、七世紀出現的部落群體及地方政權,是川西及整個藏族歷史上重要的文明古國。主要活動範圍在四川阿壩州、甘孜州丹巴縣和西藏自治區昌都市等地區。東女國王城遺址位於今阿壩州金川縣。

    東女國文化最突出的特點之一,就是以女性為中心和女性崇拜的社會制度。由於其地理位置偏僻閉塞,社會生產的嚴重落後,其部落民族的原始社會的形態得以延續下來。

    《舊唐書》卷197《南蠻西南蠻傳》:“東女國,西羌之別種,以西海中復有女國,故稱東女焉。俗以女為王。東與茂州、党項接,東南與雅州接,界隔羅女蠻及白狼夷。其境東西九日行,南北二十日行。在大小八十餘城,其王所居名康延川,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為船為渡。”

    唐僧

    2.歷史上的東女國後來難道已經消失了?

    女國,在蔥嶺之南,其國代以女為王。王姓蘇毗,字末羯,在位二十年。女王之夫,號曰金聚,不知政事。國內丈夫唯以征伐為務。山上為城,方五六里,人有萬家。王居九層之樓,侍女數百人,五日一聽朝。復有小女王,共知國政。

    其俗貴婦人,輕丈夫,而性不妒忌。男女皆以彩色塗面,一日之中,或數度變改之。人皆披髮,以皮為鞋,課稅無常。氣候多寒,以射獵為業。出鑽石、硃砂、麝香、氂牛、駿馬、蜀馬。尤多盬,恆將盬向天竺興販,其利數倍。亦數與天竺党項戰爭。其女王死,國中則厚斂金錢,求死者族中之賢女二人,一位女王,次為小王。貴人死,剝取皮,以金屑和骨肉置於瓶內而埋之。經一年,又以其皮內於鐵器埋之。俗事阿修羅神,又有樹神,歲初以人祭,或用獼猴。祭畢,入山祝之,有一鳥如雌雉,來集掌上,破其腹而視之,有粟則年豐,沙石則有災,謂之鳥卜。

    開皇六年,遣使朝貢,其後遂絕。

    國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蛋白粉的功效與作用有人知道嗎?求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