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熱力公司和小區物業之間都是以流量來結算,而物業收取業主的取暖費則是按平米*天數結算的。這就造成了中間有一個操作空間。
例如:一個小區2000戶,按平均面積100平算,繳費戶數比例50%。一個取暖季收取的取暖費用就是:0.19*100*120*1000=2280000元。
而熱力公司的蒸汽向外出手的價格大概在170-200元/噸。取中間數185/噸算,繳費總額可以購買12324噸蒸汽。
事實情況是,物業絕對不會把所有的費用全部拿來購買蒸汽。他少買一噸就收入185塊,少買100噸就收入18500。。。
所以,你所在的小區暖和不暖和,基本上跟熱力公司沒有太大關係,主要看物業買的蒸汽夠不夠。
舉個例子:相信大家都有有這樣一個感覺,每年供暖季剛開始的一段時間(十天半月甚至更久),家裡的暖氣溫度總是不太熱,而等到來年2.3月份的時候,暖氣片熱的燙手,甚至需要把屋裡的閥門關小一些。這是什麼原因?
這可並不是因為天氣暖和了!供暖季開始時,物業不確定今年買的流量夠不夠,所以摳摳索索的不給放流量,等到供暖快結束了,物業心裡有譜了,就讓你放開了用——在食堂打過飯的朋友應該對這個道理理解的更深刻。。。。
那麼有人會說,為什麼取暖費不能像水電費一樣,用多少收多少,讓熱力公司和使用者直接對接呢?
這裡存在幾個難點:
1.熱力公司提供的是蒸汽,透過熱力管網進入小區後,需經過小區的熱交換站和水泵才能進入使用者家裡。這個交換站和水泵一般是歸物業負責的,這中間的協調是個很大的難題。
2.小區的樓房在建設的時候,留的有水電錶,但一般小區都沒有取暖的流量表,個人和熱力公司用什麼依據來結算?
如果按房屋面積結算的話,那物業代收跟使用者直接對接熱力公司有什麼區別呢?
所以不用質疑物業收費合不合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只要物業不太過分,家裡的溫度還可以,那就湊合用吧。。。。
一般來說,熱力公司和小區物業之間都是以流量來結算,而物業收取業主的取暖費則是按平米*天數結算的。這就造成了中間有一個操作空間。
例如:一個小區2000戶,按平均面積100平算,繳費戶數比例50%。一個取暖季收取的取暖費用就是:0.19*100*120*1000=2280000元。
而熱力公司的蒸汽向外出手的價格大概在170-200元/噸。取中間數185/噸算,繳費總額可以購買12324噸蒸汽。
事實情況是,物業絕對不會把所有的費用全部拿來購買蒸汽。他少買一噸就收入185塊,少買100噸就收入18500。。。
所以,你所在的小區暖和不暖和,基本上跟熱力公司沒有太大關係,主要看物業買的蒸汽夠不夠。
舉個例子:相信大家都有有這樣一個感覺,每年供暖季剛開始的一段時間(十天半月甚至更久),家裡的暖氣溫度總是不太熱,而等到來年2.3月份的時候,暖氣片熱的燙手,甚至需要把屋裡的閥門關小一些。這是什麼原因?
這可並不是因為天氣暖和了!供暖季開始時,物業不確定今年買的流量夠不夠,所以摳摳索索的不給放流量,等到供暖快結束了,物業心裡有譜了,就讓你放開了用——在食堂打過飯的朋友應該對這個道理理解的更深刻。。。。
那麼有人會說,為什麼取暖費不能像水電費一樣,用多少收多少,讓熱力公司和使用者直接對接呢?
這裡存在幾個難點:
1.熱力公司提供的是蒸汽,透過熱力管網進入小區後,需經過小區的熱交換站和水泵才能進入使用者家裡。這個交換站和水泵一般是歸物業負責的,這中間的協調是個很大的難題。
2.小區的樓房在建設的時候,留的有水電錶,但一般小區都沒有取暖的流量表,個人和熱力公司用什麼依據來結算?
如果按房屋面積結算的話,那物業代收跟使用者直接對接熱力公司有什麼區別呢?
所以不用質疑物業收費合不合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只要物業不太過分,家裡的溫度還可以,那就湊合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