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提到了依戀關係哈,那我們就從童年期依戀的角度來談一下。最近看到一則挺有意思的漫畫,講的是一對情侶之間的對話,如下:
(場景:表白)
男生:我喜歡你,
女生:什麼?真的嗎?
男生:真的啊!
(場景:結婚)
女生:你確定你真的喜歡我?
男生:我確定。
(場景:婚後)
女生:你不會改主意吧。
男生:不會啊,孩子都有了。
(場景:養老院)
女生:你不覺得我很奇怪嗎?
男生:沒有啊
(場景:墳墓中)
女生:喔~你真的喜歡我!
男生:啊~直到現在你才相信嗎?
漫畫中的女主在她一生中都在反覆確定,反覆求證自己的老公愛不愛自己,直到在墳墓中,兩人化為鬼魂之時,才相信自己是被人愛著的。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對話其實也挺常見,彼此會尋問對方愛自己哪一點,如果自己變胖了,變醜了,是不是還會喜歡自己等等。看完漫畫同時,你也許會思考,即使男主如此堅定,一遍又一遍地告訴女主我喜歡你,可女主為什麼一直不確定對方是否真的喜歡自己?這種深深的不安全感,不確定感來自哪裡呢?
通常,我們把行為模式類似女主的這類人稱之為不安全依戀者,他們一方面非常渴望對方的愛,另一方面又擔心對方的愛只是暫時的,害怕對方會離開自己,不愛自己,於是反反覆覆地尋求確認。精神分析的鼻祖弗洛伊德認為,從成人的行為中可以找到他童年的痕跡。也就是說,在童年期形成的不安全依戀模式,到了成年期仍會顯現出來。
依戀的概念,最初由英國精神分析師Bowlby提出,嬰兒的依戀是與其主要撫養者互動中產生的一種情感上的聯結和紐帶。他認為,如果孩子在早期與父母的互動中體驗到愛與信任,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是可愛的、值得愛的,但是如果孩子的依戀需要沒有得到滿足,他就會對自己形成一個不好的印象,覺得自己是不受歡迎的,不被喜歡的,不值得愛的,孩子不相信父母愛自己,長大後,也不會覺得別人會喜歡上自己。這種無意識的自我信念,具有很強的穩定傾向,就像漫畫中的女主,一生都在確定自己是否值得被愛。
0-2歲是孩子安全感的關鍵期,孩子與母親之間建立安全依戀關係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媽媽始終如一的愛和接納。孩子在媽媽的眼裡看見自己的可愛,在媽媽的撫觸中感覺彼此的親密,在媽媽的懷抱中接收安全的訊息,透過媽媽的愛,孩子才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題主提到了依戀關係哈,那我們就從童年期依戀的角度來談一下。最近看到一則挺有意思的漫畫,講的是一對情侶之間的對話,如下:
(場景:表白)
男生:我喜歡你,
女生:什麼?真的嗎?
男生:真的啊!
(場景:結婚)
女生:你確定你真的喜歡我?
男生:我確定。
(場景:婚後)
女生:你不會改主意吧。
男生:不會啊,孩子都有了。
(場景:養老院)
女生:你不覺得我很奇怪嗎?
男生:沒有啊
(場景:墳墓中)
女生:喔~你真的喜歡我!
男生:啊~直到現在你才相信嗎?
漫畫中的女主在她一生中都在反覆確定,反覆求證自己的老公愛不愛自己,直到在墳墓中,兩人化為鬼魂之時,才相信自己是被人愛著的。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對話其實也挺常見,彼此會尋問對方愛自己哪一點,如果自己變胖了,變醜了,是不是還會喜歡自己等等。看完漫畫同時,你也許會思考,即使男主如此堅定,一遍又一遍地告訴女主我喜歡你,可女主為什麼一直不確定對方是否真的喜歡自己?這種深深的不安全感,不確定感來自哪裡呢?
不安全依戀通常,我們把行為模式類似女主的這類人稱之為不安全依戀者,他們一方面非常渴望對方的愛,另一方面又擔心對方的愛只是暫時的,害怕對方會離開自己,不愛自己,於是反反覆覆地尋求確認。精神分析的鼻祖弗洛伊德認為,從成人的行為中可以找到他童年的痕跡。也就是說,在童年期形成的不安全依戀模式,到了成年期仍會顯現出來。
童年的愛是安全感的來源依戀的概念,最初由英國精神分析師Bowlby提出,嬰兒的依戀是與其主要撫養者互動中產生的一種情感上的聯結和紐帶。他認為,如果孩子在早期與父母的互動中體驗到愛與信任,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是可愛的、值得愛的,但是如果孩子的依戀需要沒有得到滿足,他就會對自己形成一個不好的印象,覺得自己是不受歡迎的,不被喜歡的,不值得愛的,孩子不相信父母愛自己,長大後,也不會覺得別人會喜歡上自己。這種無意識的自我信念,具有很強的穩定傾向,就像漫畫中的女主,一生都在確定自己是否值得被愛。
0-2歲是孩子安全感的關鍵期,孩子與母親之間建立安全依戀關係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媽媽始終如一的愛和接納。孩子在媽媽的眼裡看見自己的可愛,在媽媽的撫觸中感覺彼此的親密,在媽媽的懷抱中接收安全的訊息,透過媽媽的愛,孩子才感受到自己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