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好玩的國學
-
2 # 閒看秋風999
《禮記·樂記》有曰: “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慾者也。於是有悖逆詐偽之心, 有淫泆作亂之事。”這裡所謂“滅天理而窮人慾者”就是指泯滅天理而為所欲為者。
那麼“存天理,滅人慾”和“克己復禮”是什麼關係呢?
朱熹是集孔子學說之大成者。發展了孔子的學說,其中就有“克己復禮”,或者說存天理滅人慾與克己復禮是一脈相承。
什麼是人慾? 貪慾,邪欲,淫慾。 不該滅嗎?
什麼是克己復禮的“禮”? 就是周禮,是等級制。是各人要知道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所以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存天理滅人慾,比克己復禮又進了一步。這也就是《大學》裡的“明明德”的進步。
-
3 # 一太極
天道有序,大禮符合天道,天何嘗不仁,與萬物以生,與萬物以息!
仁者,天也。人也者,常多私慾,妄行,以強為而有違天理。天人合一,首先當是理合於天。
克己,克己之妄念也,滅人慾亦滅得是妄欲,並非本身的需求。古人豈不知人性?而獨以要摧殘人性乎?毀此言者,或未窺全貌不知道境或別有用心耳!
存天理。我心中全然是天理,則我之慾和不是天理?所謂滅,此消彼長也。
此二語,若有差別。一在克字,一在滅字。為程度深淺不同而已。克己為得是復禮,禮合於天,即是理。存理而欲自有序,其妄自滅。此有何分別?若執著於此,則是學未貫通也!須再思再學矣。
-
4 # 三教一家共華夏
克己復禮:克服我們的情慾、私慾,恢復我們的光明心,即仁也!
這裡,孔子沒有把情慾、私慾等,放在我們的對立面,情慾也好,私慾也好,都是我們的一部分,也是需要我們去克服、去修正、去規範的,使其最終合於禮。
再這個過程中,我們慢慢克服,使我們逐漸做到言行上合於禮;
再慢慢的,我們內心還是有一些掙扎,有時還是持守不了而一時放縱。
再慢慢的,我們繼續堅持,我們繼續磨礪,我們能做到自然克服自己,能自然持守,而外在的一言一行都合於禮,最終內達而外禮,則仁也!
存天理滅人慾:滅掉好似不是自己的一部分的私慾,保留天理那個部分!在這裡,程顥、程頤、朱熹,把情慾、私慾等,客觀上放在了我們的對立面了!
他們認為,這些情慾、私慾等,好像就是十惡不赦的東西,好像人類天生就不應該有,也不考慮人類的情慾、私慾天生就存在的客觀現實,急於求成,期望一下把人的情慾、私慾磨礪乾淨,淨化乾淨,使人人都能馬上成仙作佛!
這是典型的主觀主意,不注意客觀現實!
-
5 # dw61974918
一個是內求,要求自己;一個是外在,要求別人。
個人淺見,集眾人之私,成天下之公。孔子文章氣度恢宏,朱熹一肚子小家子氣。
如無人慾,則無天理。以天理駕馭人慾,哀而不傷,喜而不泣。中和平正,五情發於中道,方為克己復禮。
-
6 # 大蠍子王
答:假儒(假正經)才會滅人慾。大儒孔子說,食色人之慾也。克已復禮的意思是剋制自己(有耐心、毅力)復禮,復是“又"(還有),禮(周朝規範的社會秩序)為仁。即是大善事。乖乖,孔子和朱熹大才子說的不是一碼事。乖乖,朱熹自己也沒滅自己的人慾呀。他在隨口說瞎說。讓別人滅人慾,自己不滅自己的人慾。太不的道了。
-
7 # 徐君186431521
“克己復禮為仁”,剋制自己壞習氣,佩服禮性。“存天理滅人慾”,大愛博愛扯淡私慾。前者克己服禮禮素,後者善良心素,差別於名師出高徒,後輩勝前輩。
-
8 # 通識文藝文化
經過比較充分的準備,認真回答這個問題。我要在回答二者“不同”的同時,兼及“相同”。這兩個思想的內涵,中國學術界、文化史上至今眾說紛紜。綜合一些專家學者觀點,筆者解讀如下:
1.二者基本概念內涵的關聯與不同克己復禮,意思是“剋制自己的私慾,使言行舉止合乎禮節。”朱熹強調“存天理,滅人慾”是為了說服人們用“道心”去改造“人心”。 “克己復禮”這一儒家核心思想是儒學大師朱熹問學最為用心的地方,他的解釋也不斷深化。朱熹認為,“克己”就是戰勝自己的私慾,“復禮”就是迴歸“天理”。 朱熹把人的物質慾望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合乎社會道德規範的“天理”,另一種是違背天理的“人慾”,並且主張“遏人慾而存天理”,覺得人們應當抑制自己的自私、自利的“人慾”,不斷地規範自己的行為,最終使得自身的行為完全符合社會道德的規範。也就是說,二者都強調剋制人的慾望,不過孔子強調要回歸、遵守“禮”;朱子強調要回歸、遵守“天理”、封建社會道德規範。二者都首先是一種道德、修身範疇,要求人遵守禮制、道德;然後因為統治階級推行這種思想,故而又相應的具有了濃厚的政治色彩,尤其是朱子的政治味道更濃一些。
2、二者的發展歷程與最終核心思想“克己復禮”此言出自《論語•顏淵》。原文是:“又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1)在孔子的學說體系中,“仁”處於核心位置。當然“仁”作為道德範疇並非孔子原創,在《尚書•周書》的《泰誓中》《武成》等篇中就已出現了“仁”的範疇。例如,“雖有周親,不如仁人”“予小子既獲仁人,敢袛承上帝,以遏亂略” 。孔子是將中國“前軸心時代”文化中的“仁”的萌芽由無意識的朦朧狀態推進到有意識的明晰狀態,並在“仁”德的要素構成上作了完善和超越。這一建構是開創性的,價值與貢獻很大的。(2)至於孔子“克己復禮”的“禮”是什麼?有些專家說是周禮,有些則說不是周禮。其實後世人是無法清楚的。因為孔子在世時沒有形成明確的理論體系,沒給我們留下他所描繪的“禮”的具體藍圖、設計。綜合《論語》中孔子與學生的對話來看,孔子要求人們在視聽言動方面做到“非禮勿”,就是主張在人際交往中對他人要做到敬、忠、信、義,這可以視作孔子眼中的禮之核心。(3)至於仁與禮的關係,《論語•八偷》篇中,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一個人如果失去了仁愛之心,就無須再講禮樂了,丟掉了禮樂的仁的本質,空講禮樂沒有任何意義。
“天理”是宋代儒學在與佛學的對抗中提出來的,以與佛學的高妙相抗,收拾士人人心,扭轉社會風氣,這也正是理學之為“理學”之所在。長期以來,“存天理、滅人慾”一直被當作朱熹的發明而流傳。事實上,這一概念在西漢《禮記•樂記》中已經出現,其中說道:“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慾者也。於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泆作亂之事。”這裡所謂“滅天理而窮人慾者”就是指泯滅天理而為所欲為者。二程說:“人心私慾,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滅私慾則天理明矣。”這裡所謂“滅私慾則天理明”,就是要“存天理、滅人慾”。後來,朱熹繼承發揚道:“孔子所謂‘克己復禮’,《中庸》所謂‘致中和’,‘尊德性’,‘道問學’,《大學》所謂‘明明德’,《書》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聖賢千言萬語,只是教人存天理、滅人慾。”
天理人慾是什麼?朱子曰:“飲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慾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慾也。”(語出《朱子語類•卷十三》)。也就是說,朱熹所講的“滅人慾”,並不是要人們把所有的慾望都去掉,相反,對於基本慾望的滿足,他並不反對。 他認為正常的飲食,是天理,如果你過於追求美味,那就是人慾了。要去的是一種“過度的慾望”。
3、兩個思想在當時的應用情況孔子之世,時勢是由鬆散的大一統而趨於分裂割據,諸侯為了爭霸,無不競求富國強兵,以武力來贏得政治上的獨尊。而孔子則號召人們去履行“禮”,以約束自我的慾望;要求統治者以“仁”者之心來對待民眾,對待他人。孔子的學說被當時的諸侯們看作是“迂遠而闊於事情” “無益於人之國”,而不被採納。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孔子一方面改造周禮,創造了以“仁”為核心的新的“禮”的精神;另一方面,又對周禮抱有特殊的情感,自覺不自覺地拿周禮的某些規範來看待現實事物。可以想象,處在這樣一個不被接納的時代,孔子尷尬極了。他困惑,又無奈。可以說,孔子是一個帶著對舊時代深情眷戀的開拓者,也是一個立足於舊時代的新時代的創造者。
朱子思想在南宋成為顯學,理欲從對士大夫的“高標準、嚴要求”轉變為對普通民眾的道德要求。朱熹認為,“三綱五常,禮之大本,三代相繼,皆因之而不能變”,在他看來,三綱五常是“天命之性”“天理人倫之至”。總體而言,“存天理,滅人慾”等思想帶有濃厚的封建色彩,對於維護封建的宗法等級制度,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4、兩個思想的積極性與侷限性(1)積極性、合理性
人首先是“慾望的動物”,而且物質、經濟、市場、消費越發展,慾望更是凸顯。當今社會,很多人都說是一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人心不古”的社會,正是緣於此。人往往有無窮無盡的慾望,而慾望是必須控制的。過去需要控制,今天仍然需要控制,所以“克己”“滅人慾”今天仍有其積極意義和合理價值。正如朱熹所說:“人慾者,此心疾疚,循之則其心私而且邪。”解釋為:人的慾望其實就像是人內心的疾病一樣,如若不採取措施,進行遏制剪除,在不斷地滋長過程當中,只會是不斷地蔓延,最終導致私心,然後進入邪路。
在社會中,倘若人類對於精神生活的追求不高,那麼物質慾望便會越來越惡性地膨脹,長久下去,人類的生活就會不斷地倒退,甚至可能會回到一般動物的生存狀態。所以,人類要想不斷髮展進步,不斷提升文明程度,就必須遵守法律法規和倫理道德,剋制自己的物質欲,剋制自己的行為,維護社會整體的和諧。處理好“私”與“公”的關係,不因為個人慾望的膨脹,危害集體、社會、國家的利益。
對“存天理,滅人慾”的利處,著名學者胡適作過比較中肯的評價。1924 年,胡適在《戴東原的哲學》分析道:
“理學運動,在歷史上有兩個方面,第一是好的方面,學者提倡理性,以為人人可以體會天理,而理附著於人性之中;雖貧富貴賤不同,同為有理性的人,即是平等。”胡適闡述了理學對當時社會的積極作用,“頌讚理學運動的光榮”,認為理學深入人心之後,會不知不覺地提高個人的價值,就不羨慕富貴利祿,不畏懼威武刑戮。“理是不生不滅的,暫時的失敗和壓制終不能永遠把天理埋沒了,天理終有大白於天下的一日。我們試看這八百年的政治史,……就可以知道理學家在爭取自由的奮鬥史上的歷史地位了。”(2)侷限性與不足、弊端
孔子思想的侷限性:孔子因為生逢“亂世”,家道又衰落,所以內心總希望“秩序”“安定”,他強調社會及內心的“秩序”“安定”過度了。從《論語》中我們可以看出,孔子從多個角度闡釋“仁”,但絕不輕許人以“仁”,微子、箕子、比干是孔子許其以“仁”的少數幾個人之一。但考察“殷之三仁”的事蹟,無非嘔心瀝血,忍辱負重,去維護正常統治秩序,是孔子所倡導的“臣事君以忠”(《論語•八佾》)的典範。而“忠”,亦是周禮規定的社會正常秩序的核心,孔子稱其為“仁”。 這種弊端影響至今,影響社會的活力與創造力。
至於“存天理,滅人慾”的弊端,最大的問題是其“歷史侷限性”,朱熹作為封建統治階級相對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他提倡的“存天理,滅人慾”的中心思想,是以宣傳、維護封建倫理道德——“三綱五常”等為根本目的的,這個要求民眾遵守的“理”是一種封建道德,“文明性”不足,文明程度較低。前面提到了把對士大夫的要求擴散到全體民眾,出現了一種“錯位”;同時因為特別強調“革盡人欲,復盡天理”而在實施過程中帶有很大的武斷性、片面性。對此,胡適先生也作過具體的評價。胡適闡述了理學的“壞的方面”:
一是將主觀臆說視為天理而強人服從,二是視人的情慾為仇敵。制定了許多不近人情的禮教,來以理殺人、吃人。胡適列舉了“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且指出: “這分明是一個人的私見,然而八百年來竟成為天理,竟害死了無數的婦人女子。” -
9 # 博山廬
首先,“存天理滅人慾”不是對立的兩個概念,所以現在的高贊答案是不贊同的,而變成對立的兩個概念是後世學者自己琢磨出來的。朱子語類在後面對這話有解釋,很多人沒有讀:“三妻四妾者人慾也,山珍海味人慾也”。意思就是你所不需要的東西,要了才是人慾,但是需要的東西,那就是天理。
同樣,夫子講克己復禮,克己是讓自己的慾望少一點,復禮,是讓慾望少一點的行動指南,比如周禮裡面講,遇到了飢者如果你不能賞他飯吃別問他餓不餓,遇到了病者你不能幫他求醫問藥別問他病怎麼治療,遇到了流落漢露宿街頭你不留宿他別問他今晚睡哪裡了。
聖母心一旦氾濫就是聖母癌,帶來的二次傷害反而讓人難受。禮是怎麼產生的?是聖人觀自然之道,察中人之姿以做禮,大家可以翻翻禮記,全都是很瑣碎的小細節。所以克己復禮為仁,這是夫子給學生們上的情商課呢。
留存下來的經典,都有前因後果。“存天理滅人慾”這句話還是得放到原文中看看才知道是什麼意思,和朱子對天理人慾的理解都不一樣就說他是錯的,欺負他不能說話不是^_^
-
10 # 代用名
孔子:克己復禮為仁。與朱熹:存天理滅人慾。
其實“存天理滅人慾”就是“克己復禮”,
存什麼天理滅那些人慾?
就是:
非禮勿視,
非禮勿聽,
非禮勿言,
非禮勿動。
所以念念存天理滅人慾,
既能時時克己而復於禮。
孔子說:克己(滅人慾)復禮(存天理)為仁(行大本不違於道)!
仁是規矩,
義是規則,
禮是準則,
智是規律,
信是原則。
朱熹還遠遠沒達到孔子的意境...這便是聖與賢的區別。
回覆列表
您提的問題很深刻!不錯!
確實,學術界有真儒和假儒的說法。當然,這樣說還不是很準確。我以為,可以把儒家分成先秦儒家和先秦之後的儒家。關於慾望,是人類一直討論的哲學問題。先秦儒家其實是承認人的慾望的存在的。在禮記中就有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貧苦,人之大惡存焉的說法。而戰國時代的思想家告子也說,食色性也。說明他們正視慾望的存在,而不是要革除慾望。孔子的仁學,其實是仁禮並存的學說。仁是人的內心的真實的道德情感,禮是一種社會規範。沒有內心的真心向善,禮是不起作用的,而沒有禮的規範,仁也就無從體現。所以,孔子認為,一個人如何才能達到仁,那就要剋制自己、修煉自己、提升自己,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禮的規範。孔子並沒有要求我們禁慾。
而儒學發展到宋明理學的時候,朱熹把天理和人慾完全對立起來,認為有天理就不能有人慾,有人慾就沒了天理,這種簡單粗暴的二分法,完全是歷史和人性的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