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野馬yzs

    春秋戰國時代,有的家族是十幾代人透過上百年時間實現一個大目標。這些家族,是怎麼確保一代一代的族人,能夠不斷奮鬥進取,從而實現宏大目標的呢?畢竟這在現代很難想像。

    首先要說的是,“確保”是做不到的,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而且我們看歷史也很容易產生倖存者偏差。當時那些家族,初始目標未見得很具體,但所有家族都有一個共同的、不太具體的目標,那就是興旺發達。至於是以守禮貴族的身份興旺發達,還是以篡位奪權的手段興旺發達,那就取決於具體形勢了。

    流亡公子陳完剛剛到齊國落腳的時候,最有可能的初始目標應該是活下去並且站穩腳跟,而不大可能是盯著齊國的國君寶座,給子孫定下一個奪取齊國政權的宏大使命。

    但是,為了家族的興旺發達,一代一代的族人不斷奮鬥進取,這確實是當時的普遍現象。現代人之所以很難理解,是因為現代人的價值觀已經高度個人主義化了,而個人主義是一種很有現代性的價值觀,從來不是古代社會的主流觀念。

    今天我們常說一個人三觀很正,或者三觀不正。所謂三觀,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統稱。我們說起三觀的時候,很少會深究它的涵義,但如果深究一下的話,就會發現三觀當中的人生觀特別具有基礎性的意義。人生觀首先需要解決三大經典難題:我是誰?我從何處來?我向何處去?對以上三大難題的解答,構成了人生觀的形而上學基礎。

    試著回答一下。我是誰呢?我是某某某。我從何處來呢?我是我的父母生下來的。我向何處去呢?我會死,人死如燈滅。這就是現代社會里邊最一般的回答,也是現代人對生命現象的最一般的理解。然後我們就會發現,對生命現象的不同理解,會催生出不同的人生觀。

    比如有人是這樣理解的:人是物質性的生命體,由受精卵孕育而成,通常可以活蹦亂跳幾十年,然後徹底結束生命。所以在這活蹦亂跳的幾十年裡,我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只為自己代言,只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

    也有人做出了不同的理解:人是永生的生命體,今生只是永生當中一個極其短暫的、微不足道的片段,在結束了今生的幾十年生命之後,人又會迴歸到永生的軌道當中。所以,今生早一點結束還是晚一點結束,都無所謂,“趕早不趕晚”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以上兩種理解分別代表了兩個極端,自然會催生出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鞠婧禕是要退團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