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Brinkings

    關於乾隆帝南巡的動機,歷來是乾隆研究中的重要問題,也是清朝歷史中被人們屢屢談及的事件之一。關於乾隆南巡的評價,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負面評價為主導,這要是因為: 1.清末以來的革命需要,導致革命黨對清代歷史重新解讀,乾隆帝作為清代歷史上著名皇帝之一,被過度汙名化( 除了南巡之外,還有乾隆是漢人的兒子,乾隆和宮女之間的曖昧,和珅是乾隆愛妃的轉世等等); 2.南巡的主要目的之一被認為是遊山玩水,享受江南的美女和風光; 3.南巡耗資巨大,造成民不聊生,國庫空虛,是清朝由盛轉衰的重要因素之一。基於這些,無論是歷史學家還是一般歷史愛好者,都對乾隆帝的南巡評價不高。

    隨著清史研究的不斷深入和大量文獻檔案的挖掘,相當一部分學者改變了這種舊有的印象,開始從更多元的的角度評價南巡。與康熙帝的南巡相似,乾隆的南巡也有著整頓吏治,監督水利工程,安撫江南士人等的功能。因此乾隆的南巡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國家統一和經濟、文化繁榮。

    以上這些評價實際上還是從中原王朝的治理模式和政治道德上出發的,因此南巡是不是勞民傷財,南巡是否有利天下安定成為了爭論的焦點。近年來,隨著北美"新清史"的興起,清朝統治的滿洲因素被逐漸重視起來,除了傳統的中原王朝(漢化)視角以外,從滿洲角度出發重新評價清朝歷史成為另一種可能。對於南巡來說,歐立德就認為南巡經濟上的負面影響可能被誇大了,南巡應是當時世界上最壯觀的政治景觀之一。在南巡的問題上,美國學者張勉治的研究可以說非常具有代表性,他的著作《馬背上的朝廷 》透過族群-王朝雙重意識形態的分析,討論了南巡的軍事因素,族群關係,效忠關係等,將南巡與西師聯絡起來,從而宣揚滿洲至上主義,並顯示帝國統治的多面性。

  • 2 # 濱江大道東

    乾隆六下江南,名為巡視,實際上是為遊玩 。同時,也有視察江南水利、農桑、吏治、民情,他之所以不厭其煩六下江南,是為了去海寧陳閣老家尋訪自己的身世之謎 ,以及有認祖歸宗之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酒店中客戶關係管理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