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5
回覆列表
  • 1 # 果哆哆

    一,預防及治療相關病害的殺菌劑:

    主要以預防和治療苗期(苗床)病害為主的藥劑。如立枯病猝倒病根腐病,炭疽病葉斑病,灰黴病霜黴病綿疫病褐紋病等。常用藥劑三天淨,農抗120,乙蒜素,乙蒜氯黴,寶福斯,噁霜錳鋅,灰黴星,根腐寧,病克淨。

    二,苗期蟲害藥劑:

    主要有地老虎,蠐螬,螻蛄,跳甲等。常用藥劑如甲氰菊酯,滅殺斃,高效氯氰菊酯。

    三,相關葉面肥及植物生長調節劑:

    葉面肥如彎必施,根寶,豐之源,葉碧等。植物生長調節劑如優豐,防落素,催紅素等。

    注:以上三類不同藥劑在預防病蟲害時,可以復配使用。如乙蒜氯黴與滅殺斃和葉碧復配使用。使殺蟲殺菌促長三合一。既省工省時省力,還能促進藥效提高藥劑的防治效果。

  • 2 # 我是程霞霞

    種植蔬菜,苗期是一個關鍵期,苗株的健康與否,直接影響著蔬菜的產量和品質,然而蔬菜在苗期,由於根系簡單,枝葉組織細嫩,免疫能力低,抗病能力弱,極容易受病菌侵染,致使苗株不能健康生長正常發育。蔬菜苗期容易發生的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猝倒病、灰黴病、早疫病。

    【苗期病害、症狀及防治】一,立枯病:

    發病原因:立枯病是菌絲體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組織上越冬,在適宜環境條件下,從傷口或表皮直接侵入幼莖、根部引起發病,溫度高、陰雨多溼、土壤過黏、重茬、種植過密,都是誘發立枯病發生的主要原因。

    症壯表現:發病初,幼苗莖基部出現不整形褐色病斑,苗株枝葉白天萎蔫下垂,夜晚恢復正常,病情擴大嚴重時,病斑繞莖1周,逐漸凹陷幹縮死亡,根部變褐腐爛,病部有淡褐色網狀黴層。

    防治措施:播前對種子和苗床土用拌種雙和多菌靈消毒,保持苗床土壤疏鬆,加強苗期通風降溫排溼管理,病發初噴施70%代森錳鋅1000~2000倍或70%甲基託布津800倍液防治。

    二,猝倒病:

    發病原因:猝倒病為土傳病害,菌原體腐生性很強,能在土壤中長期存活並繁衍,在有機質豐富的土壤中菌原體活力更強,透過傷口或自然裂口侵入引起發病,在適宜的15~20℃、苗床含水量超過40%的條件下,蔓延迅速。

    症狀表現:猝倒病也叫“卡脖子”病,發病初莖基部為水漬狀暗色病斑,並會很快擴大繞及莖部1周,隨著病情惡化,莖基收縮成線狀,折倒、乾枯。

    防治措施:猝倒病防治對苗床土及移栽田必須要進行土壤消毒,如用多菌靈粉劑拌毒土,均勻撒施於畦面預防,苗期控制澆水,防止土壤含水量過大,保持土壤溼潤即可,發現病株應及時拔除遠離深埋,同時噴霧70%代森錳鋅1600倍液或50%多菌靈600倍液預防。

    三,灰黴病:

    發病原因:灰黴病屬氣傳真菌性病害,是由灰葡萄孢真菌侵染所致,病菌在病殘體及土壤中越冬,在低溫(25℃以下)、高溼(90%以上)條件下,借氣流、灌水及農事傳播,從傷口、衰老、死亡組織侵入,引起發病,同時播種過密通風不良,營養不良植株抗病性差,也是誘發灰黴病發生的重要原因。

    症狀表現:灰黴病從幼苗至成株都可發病,幼苗染病,子葉枯死,幼基縊縮變細,折斷枯死。真葉染病,出現淡褐色輪紋斑,後期葉片、莖部會長出灰黴並腐爛。成株染病,葉緣會形成水浸狀淺黃色輪紋斑,密佈灰色黴層,擴大連片後,整葉乾枯。果實染病,區域性呈水浸狀淺褐色病斑,逐漸凹陷腐爛。

    防治措施:加強柵內排溼,及時通風,適當控制澆水量,避免大水漫灌或過量澆灌,發病初噴霧:50%腐黴利1500倍液或50%農利靈1000倍液防治,也可給棚內施用50%速克靈煙劑或50%百菌清粉塵劑。

    四,早疫病:

    發病原因:早疫病又稱輪紋病,為氣傳真菌性病害,高溫、高溼是早疫病發病的主要因素,多陰雨天會加重病情並迅速蔓延。

    症狀表現:症狀表現:早疫病葉面、莖稈、果實都可侵染,葉片發病後,葉面病斑為暗褐色小斑點,後擴大呈明顯的同心輪紋,莖部感染病斑為褐色橢周形,果實發病,褐變凹陷,常會引起落葉斷枝落果現象。

    防治措施:合理密植,控制澆水量,加強通風降溫、排溼,育苗床選高畦育苗方式,發病初,可用48%端毒錳鋅600倍液,或64%防毒礬600噴霧防治。

    【綜合防治措施】

    由於蔬菜苗期組織細嫩,抗病能力弱,易受病菌侵染髮病,而且發病多而雜,一旦發病都帶其致命性,針對這一問題,不能只用得一病治一病病後防治方法,而只有從源頭加以預防,在苗期加強管理,才能避免和防止苗期多重病害的發生,具體措施就是:

    ①,在育苗播種或大田移栽前,必須對種子、苗床土或移栽的大田進行殺菌殺蟲處理,可防止種子帶菌,殺死土壤中病菌及地下害蟲,減少蟲口傷,切斷侵染途徑,降低病害發生,同時育苗土或移栽田避免重茬連作,都可防止病害發生。

    ②,棚內育苗期間,根據作物喜溫、喜溼的不同習好,要注意溫度、溼度和通風透光的調控,多數病害都是由低溫高溼或高溫高溼引起,因此經常適時適當通風降溫、排溼,可防止或減少病害發生。

    ④,加強肥水,幼苗過弱,可透過葉面噴施補充營養,促進健壯生長,提高抗病能力,苗床乾燥,可適時適量澆小水,幼苗前期保持土壤溼潤,後期見幹見溼,避免大水澆或澆水過多,土壤含水量過高,會引發病害發生。

    ⑤,苗期預防:從幼苗出土至移栽前,可適量噴施殺菌殺蟲混合農藥提前預防,根據苗齡長短,噴施預防1~2次,防止病害發生,若發現病株,及時拔除,遠離深埋,並對全部幼苗噴施殺菌藥劑,防止病菌傳染。

  • 3 # 廖茜茜

      茄子從播種到現蕾需要70~80天,因此茄子種植在苗期農藥肥料管理非常關鍵,茄子種植在苗期都用些什麼農藥?下面就介紹幾點!

      

      1、茄子種植在苗期噴施300mg/L矮壯素藥液,同時在茄子開花期噴施250mg/L矮壯素藥液,可增強抗逆性。

      2、茄子種植在苗期噴施1000~4000mg/L的丁醯肼,能提高植株抗寒、抗旱、抗病力。

      3、茄子種植苗期用0.01mg/L蕓薹素內酯葉面噴施,大田期噴施0.05mg/L蕓薹素內酯,可增強抗病性,延緩植株衰老。

      4、茄子種植幼苗期移栽前3天和移栽後3~5天用1000mg/L誘抗素噴苗,在開花前2天再噴施1次,可提高茄子幼苗抗低溫、抗旱能力。

      5、用5mg/L4-碘苯氧乙酸藥液噴施茄子葉面,可加速茄子幼苗生長,提高抗旱性。

      總結:茄子在種植苗期不同的生長階段,對農藥肥料、水的需求不一樣;所以只有根據茄子的不同的生長期生長特性特點合理用藥施肥補充合適的營養配方,才能提高茄子的品質和產量。以上就是茄子在種植苗期間的管理技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怎麼看敘利亞戰爭的暫時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