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邇冬TL

    丹書鐵券

    自漢朝起就有了,直到清朝結束。

    所謂“丹書鐵券”,是指古代帝王頒授給功臣、重臣的一種特權憑證,又稱“丹書鐵契”,亦即民間敘事中所說的“免死牌”、“免死金牌”,頒授“丹書鐵券”的制度最早始於漢高祖劉邦。

    歷史沿革:

    漢朝:漢高祖劉邦奪取政權後,為鞏固統治籠絡功臣,頒給元勳“丹書鐵券”作為褒獎。劉邦建立漢王朝後,“命蕭何次律令,韓信申軍法,張蒼定章程,叔孫通制禮儀;又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於宗廟”。其中的“符”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契”,即皇帝與功臣、重臣之間信守的憑證。“丹書、鐵契、金匱、石室”,即以鐵為契,以丹書之,將皇帝與功臣、重臣的信誓用丹砂寫在“鐵券”上,裝進金匱藏於用石建成的宗廟內,以示鄭重和保證“鐵券”安全。然而,最早的“鐵券”並無免罪和免死等特權,僅作為一種加官晉爵封侯的憑證。獲賜鐵券的功臣及其子孫中,不乏獲罪甚至被處死的人。

    北魏時期:孝文帝經常為宗親、近臣頒授鐵券,甚至還出現了大臣向皇帝乞求鐵券,以作護身之符的現象;隋唐以後,頒發“鐵券”已成為常制,凡開國元勳、中興功臣以及少數民族首領皆賜予“鐵券”,連一些寵宦、宦官也有獲得“鐵券”的。

    隋代:鐵券”上的丹砂填字漸漸改為用金填字,故後世又將其稱為“金書鐵券”。

    唐代:最著名的“錢鏐鐵券”,是乾寧四年(897年)唐昭宗頒賜給吳越國王錢鏐的,現仍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丹書鐵券”有了免死的許可權,最晚在南北朝時期。早期鐵券免死次數大多在3次以下。從北魏至唐代,免死次數不斷增加,唐代後期,受賜鐵券者的子孫甚至可以憑鐵券免死1至3次。

    宋代: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從後周柴家手中謀得皇位,為了安撫民心,下旨厚待柴氏子孫,賜柴氏“丹書鐵券”,即使柴氏後人犯罪也不得加刑。家喻戶曉的小說《水滸傳》中所描寫的“小旋風”柴進家的“丹書鐵券”,確實有其歷史依據。

    明代:鐵券制度進一步完善,明太祖朱元璋從法律上規範了“丹書鐵券”的頒授物件,僅限於立有軍功,被封為公、侯、伯的勳臣。明代金書鐵券分為七等,其中公爵分為二等,侯爵分為三等,伯爵分為二等。各等鐵券大小不一,最大的公爵一等鐵券高一尺,寬一尺六寸五分。其他各等鐵券大體是每等在高和寬兩方面都遞減五分。最小的伯爵二等鐵券高七寸,寬一尺二寸五分。所有的鐵券都是一式兩件,一件授予獲賜者,另一件藏於內府。在需要查驗時,只要將它們放在一起,便可真偽立辨。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李善長、徐達、李文忠等34人獲公爵、侯爵封號,並被賜予“金書鐵券”。 明成祖朱棣即位時,幫助他奪取皇位的“靖難”功臣邱福等26人也都被賜予鐵券。明末,崇禎皇帝還曾給大宦官魏忠賢的侄子魏良卿頒賜鐵券。

    與唐代的鐵券相比,明代金書鐵券的券文已有明顯變化。一是謀逆不宥,只宥其他死罪;二是免死的次數較少,孫子不免死。

    清代,“丹書鐵券”制度方被廢止。

  • 2 # 小豚歷史課

    我們最熟知的丹書鐵券,是《水滸傳》裡“小旋風”柴進家的“丹書鐵券”, 歷史上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從後周柴家手中搶了皇位,為了安撫民心,洗白自己,賜柴家“丹書鐵券”,以彰顯自己對待先主後人的仁愛。

    丹書鐵券又叫免死金牌,源於劉邦,止於清朝,清朝時期沒有丹書鐵券的記載,取而代之的御賜黃馬褂武功褂子,黃馬褂武功褂子沒有免死的功能,但是和丹書鐵券一樣都是籠絡人心的手段。現存的丹書鐵券是唐昭宗頒賜給吳越國王錢鏐的,仍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中。

    錢鏐鐵券

    為什麼會實行丹書鐵券制度?

    丹書鐵券源於劉邦,是一種非常高明的政治手段,被授予者都是功勳卓著之人,比如韓信等異姓諸侯王,劉邦賞賜也有自己的衡量,賞賜錢財之物,他們已經有很高的權勢地位,並且有自己的封地,有自己的小朝廷,對錢財之物不在乎,賞賜爵位,這些異姓諸侯王,已經位極人臣無法再封賞了,增加封邑又不利於中央政權的統治,況且劉邦最初為了收買人心,才分封諸王,江山坐穩後,擔心這些異姓王威脅到劉氏江山,已經準備除盡天下異姓王,所以這個時候,丹書鐵券就成了最好的賞賜,只要不謀反,皆可免死。

    劉邦畫像

    丹書鐵券真的可以免死嗎?

    到了明代,朱元璋完善了丹書鐵券制度,僅限於立有軍功,被封為公、侯、伯爵位的功臣臣。李善長、徐達、馮勝、傅友德等34人獲公爵、侯爵封號,並賜予丹書鐵券,丹書鐵券上註明:“除謀逆不赦,其餘若犯死罪,爾免二死,子免一死。”但是朱元璋的丹書鐵券不僅不能免死,甚至可以稱作催命符,這些持有丹書鐵券的功臣在胡惟庸案中被牽連,大多都被朱元璋處死了,而馮勝、傅友德也因為朱元璋的猜忌被賜死。漢朝韓信、彭越、英布等人,最終也都以謀反罪被殺。後唐莊宗李存勖,他一共給三人頒發了免死丹書鐵券,但不久就羅列罪名,把其中持有者郭崇韜、朱友謙兩人殺了。丹書鐵券,許諾以免死,也僅僅是統治者籠絡人心的空頭支票罷了。

    清朝官員最高榮譽—御賜黃馬褂武功褂子

    清朝是滿人統治的朝代,丹書鐵券制度已不見記載,而清朝的御賜黃馬褂武功褂子卻成了清王朝賞賜大臣的最高榮譽,但是卻不具備免死的特權。清朝的黃馬褂,有些更像是我們現在的工作裝,除非特定場合,是不允許穿著的。而皇帝為了籠絡人心,會賞賜一些有功的大臣黃馬褂,這種就是武功褂子。這種黃馬褂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權力象徵,得賞者可以在任何隆重的場合穿著,表明自己是有功之臣,武功褂子和清代加官晉爵,授予巴圖魯名號、賞戴花翎相比,身著皇家之色顯得更加榮光,更加和皇帝親近。

    黃馬褂

    丹書鐵券和御賜黃馬褂武功褂子都是皇帝賞賜大臣用於籠絡人心的手段,給予獲得者更多的是榮譽而並權力,所以我覺得二者是不同時期的相同產物,至於尚方寶劍的出現,賦予的皇權太多,更多的是代表天子行天子權力,其作用和影響已經遠遠超過了丹書鐵券和御賜黃馬褂武功褂子。

  • 3 # 書中小錦鯉

    除了宋朝的丹書鐵券,各朝代還有許多顯示皇權的裝備,不過它們的兌現能力往往並不能令人滿意,有時反而會為主人招來殺身之禍。

    所謂“丹書鐵券”,是指古代帝王頒授給功臣、重臣的一種特權憑證,又稱“丹書鐵契”,亦即民間敘事中所說的“免死牌”、“免死金牌”,頒授“丹書鐵券”的制度最早始於漢高祖劉邦。

    免死鐵券,又稱免死金牌,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給大臣的最高獎賞,若大臣犯法,持此鐵券可免去死刑。洪武三年,朱元璋封功大臣,公爵李善長等六人,侯爵湯和等二十八人,並賜免死鐵券。

    在明朝,皇帝給大臣最高的獎賞就是免死金牌,其作用是將來大臣犯法(謀反罪除外),錦衣衛去家裡殺人的時候,只要你沒丟掉(估計也不會有人丟),而且在刀砍掉你腦袋前拿出來,就可以免除一死。很多的大臣為腦袋考慮,費盡心思想搞到一張,因為無論什麼金券銀券都沒有這張鐵券頂用,那些有幸拿到的,就會放在家裡的大堂供起來,逢人來就會展示給對方看,似乎有了這張鐵券就有兩個腦袋。

    不過朱元璋期間拿了免死金牌的人極少善終了。免死金牌也就是個空頭支票。

    黃馬褂

    在很多清宮戲裡,都出現過一種叫做「黃馬褂」的道具,一般前面還都要加上「御賜」兩個字。官員見之,如見皇帝,都得跪地行禮,還有「先斬後奏」之類的特權。

    在清朝前期,還有一種只在特殊場合用來作為賞賜的明黃色褂子。皇帝們每年在木蘭圍場的「秋獮」中,都會準備一些黃馬褂賞賜給狩獵過程中表現優異的皇親國戚或大臣們,因此這樣的褂子被稱為「行圍褂子」。

    清朝到了咸豐年間,外有英法聯軍的外患,內有太平天國和捻軍的內憂,為了激勵臣子們為國分憂,在封爵早已沒什麼人稀罕的情況下,咸豐皇帝開始透過賞黃馬褂來獎勵忠臣良將,這種黃馬褂被稱為「武功馬褂」。要知道在清朝前期,只有年羹堯憑藉平定西北這樣的大功才破例享受過雍正皇帝御賜的黃馬褂。

    整個有清一朝最出風頭的一件黃馬褂當屬李鴻章穿著的那一件。1895年,李鴻章赴日本進行馬關條約的談判,其間被日本浪人行刺,臉部中槍,血染黃馬褂,李鴻章迷糊中不忘叮囑隨員儲存好帶血的黃馬褂,不要洗掉血跡,並長嘆道:「此血可以報國矣」。

    尚方寶劍

    尚方劍是指中國古代皇帝藏在“尚方”的劍,在漢代稱尚方斬馬劍,明代稱尚方劍,在戲劇和小說中大家一般俗稱其為“尚方寶劍”。“尚方”也稱“上方”,是專管供應制造皇帝所用器物的官屬名。尚方劍本為斬馬劍,非常鋒利,可以斷馬,由於藏在尚方,便俗名為“尚方寶劍”,從漢代就已經開始有了。據《前漢書》載:朱雲上書皇帝就曾說“臣原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餘。”明代劉伯溫也說過:“先封尚方劍,按法誅奸贓。”可見持有尚方寶劍的人是皇帝最信任的人,有先斬後奏之特權。但這樣先斬後奏也必須按法行事,不能胡來。

    從史料上看,賜尚方劍以專殺和便宜行事的做法,是在明代“萬曆三大徵”時開始實行的。  萬曆二十年(1592年),寧夏哱拜叛亂,萬曆皇帝“用尚書(石)星言,賜(總督陝西、延、寧、甘肅軍務)魏學曾尚方劍督戰”。而魏學曾調兵包圍寧夏鎮卻“惑於招撫”,明廷便以甘肅巡撫葉夢熊替代魏學曾,“亦賜尚方劍”。 此時明軍已經圍城長達半年之久。葉夢熊決河灌城,並乘哱拜內亂之際,攻破城池,“盡誅拜黨及降人二千”,哱拜之子哱承恩等被綁赴京師,皆被處死。 此戰的獲勝,使明廷嚐到甜頭,賜尚方劍也開始頻繁起來。

    這種東西叫“鉞”,與其說是兵器,不如說是刑具,執行死刑用的工具。專制制度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最高統治者掌握了別人的生死大權,執行死刑的工具就成為了權利的象徵,甚至成為了掌權者的稱謂。

    這個“鉞”也一直是權利的象徵。將領授予“假節鉞”,就代表將領在戰爭時期可以執行死刑。漢朝名將衛青,三國時期的名將關羽,于禁,都在戰時被授予假節鉞。由於這種東西的權利象徵太明顯了,自古權臣掌權都是首先獲取假節鉞。三國時期的權臣曹操,諸葛亮,都是終身授予假節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千源演技炸天,標杆式男神為何知名度沒有小鮮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