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色收藏家姜小平

    歷史上曹操愛才識才也殺為自己好的人

     核心提示:荀彧的命運說明,曹操是愛才、識才的。但是確實存在著“順者昌,逆者亡”的悲劇。荀彧這樣一個大謀士,為曹操作出那麼大的貢獻,一旦有所違抗,而且也是為曹操好,結果得到這樣一個結局,兔未死,狗就被烹了。還有楊修,殺掉楊修其實也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由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的。但是其中有一個主要原因,那就是楊修能夠看透曹操的心計,也就是說楊修的智慧才幹超過了曹操。所以說,荀彧的命運說明了是不能違抗他,楊修的命運說明了是不能超過他,總之,這樣的謀臣在曹操那兒的結果都是悲慘的。因此說,擇主而事是謀臣的一個關鍵問題。

    本文摘自《北京晚報》2010年7月2日第53版,原題:《擇主而事也難免可悲下場》

      在關鍵的時候都是謀臣出謀獻策,官渡之戰是很能說明問題的。而袁紹之所以失敗也就是因為他不能夠正確地用這些謀臣,荀彧本來也是袁紹的人,後來投靠了曹操,另外還有像田豐這樣一些很有才幹的謀臣,袁紹都把他們除掉了,他不能夠信任和使用這些謀臣,是導致失敗的一個最大的原因。而曹操運用了謀臣們的計策,就取得了勝利。

      計謀較量貫穿赤壁之戰

      再說赤壁之戰,書中描寫戰場上的文字是不多的,描寫火燒戰船的文字寫得很好,很精彩,但字數不多,大量的筆墨都是寫戰前、戰後智謀的較量,真正的戰場描寫只有四十五回和四十九回的文字。但是整個的赤壁之戰是從四十三回一直寫到第五十回。

      赤壁之戰中,曹操作為強大的一方失敗了,而孫劉聯軍獲得了勝利,這裡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計謀的勝負。計謀的勝與負決定了這場戰爭的勝與負。比如說在戰前,曹操集團本來有人出來勸阻,勸曹操不要去伐吳,這個人就是非常著名的孔融。當時他在曹操的手下,也是一個大謀臣。但是曹操不聽,不僅不聽,還把孔融殺害了。戰爭當中,曹操也總是在計謀較量中失敗,比如用蔣幹。蔣幹中計是《三國演義》裡寫得非常富有戲劇性的情節。曹操讓蔣幹過江,本來這也是一計。因為蔣幹跟曹操說,他跟周瑜是老同學,那麼曹操想用這個關係勸周瑜投降。蔣幹過江以後,周瑜則是“將計就計”,結果蔣幹中計以後,向曹操傳達了假情報,造成曹操誤殺蔡瑁、張允這兩個水師將領,這是典型的計謀較量上的失敗。

     蔣幹第二次又到江東,結果又中計了。周瑜安排他見到龐統,龐統又使蔣幹中計,使得龐統能夠很順利地實現連環計,讓曹操把所有的戰船連在一起,以便受火攻時,誰也跑不了。曹操的失敗都和中計有關。而東吳的勝利也是依靠這些計謀的成功。

    比如說,在戰爭開始以後,那一系列的勝利都跟前面一系列的計謀有聯絡的。周瑜打黃蓋的苦肉計,因為黃蓋用此計才能使曹操相信他,然後是闞澤的詐降計,這一系列計策的實現造成了東吳軍事上的勝利。這說明謀臣在一些具體的戰役當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赤壁之戰中,諸葛亮和周瑜之間,也是計謀的較量。周瑜被寫得很狹隘,總要除掉諸葛亮,諸葛亮避免了周瑜的陷害,那麼他所用的也都是一系列的計謀。所以整個的赤壁之戰在曹操和孫劉之間,在周瑜和諸葛亮之間都貫穿了一系列計謀的較量。這樣,就突出了謀臣的作用。而這種寫法也使整個《三國演義》的戰爭描寫的審美水平有所提高,它不是寫戰場上的熱鬧,而是一種智慧的思考,這是《三國演義》的特點。

      為曹操好反而被殺的謀臣

      我們知道《三國演義》裡的謀臣,他們每一個人物的性格、命運也很不一樣。我們中國古代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儒家思想的內容。這些謀臣都是在這樣一個思想體系下來決定自己的行動。我們還有一個說法是“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每一個人學到了本事,學成文武全才,就是要賣給帝王,也就是要給帝王服務,這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格局。《三國演義》裡的謀臣,非常熱衷地給君主出主意,都是在這樣一個文化格局裡面出現的,所以他們擇了明主,就能夠發揮;否則,就影響了他們的發展,這是他們必然要走的路。

     我們看曹魏集團中的謀臣,在曹操籠罩下一些謀臣的命運和性格,曹操手下的大謀臣荀彧,在《三國志》裡被寫得非常好,非常有才幹的一個人,那麼《三國演義》裡也充分展示了這個人的智謀、才幹,寫得很好。比如曹操的幾件大事情都是荀彧替他決定的。當荀彧投奔曹操時,曹操說了一句話,“吾之子房也”,你就是我的張良,他完全認識到了荀彧的才幹。但是,就因為在一件事情上,荀彧勸阻曹操,結果被殺了。

     《三國演義》寫曹操要做國公,因為他原來受封為侯。在這個問題上,荀彧提出了勸阻,說現在不是時候,不要做這些。曹操馬上就說,荀彧“不助我也”。書上說是深恨之,結果把荀彧害死。怎麼死的,正史的記載是荀彧得了病,心情很憂鬱地死了。而裴松之講,他是飲藥而死,也就是吃毒藥死的。《三國演義》裡的描寫非常細緻,非常精彩。曹操感覺到“不助我也,深恨之”,就要把他弄死,但不是抓起來殺掉,而是送給荀彧一個很漂亮、很講究的空盒兒,荀彧明白了:這是要他死,所以荀彧就自殺了,當時只有五十歲。

      郭嘉不死曹操未必不敗

      荀彧的命運說明,曹操是愛才、識才的。但是確實存在著“順者昌,逆者亡”的悲劇。荀彧這樣一個大謀士,為曹操作出那麼大的貢獻,一旦有所違抗,而且也是為曹操好,結果得到這樣一個結局,兔未死,狗就被烹了。還有楊修,殺掉楊修其實也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由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的。但是其中有一個主要原因,那就是楊修能夠看透曹操的心計,也就是說楊修的智慧才幹超過了曹操。所以說,荀彧的命運說明了是不能違抗他,楊修的命運說明了是不能超過他,總之,這樣的謀臣在曹操那兒的結果都是悲慘的。因此說,擇主而事是謀臣的一個關鍵問題。

      那麼曹操最欣賞的,甚至說很有感情的謀臣是郭嘉。赤壁之戰以後,曹操大哭,他認為如果郭嘉在的話,他絕對不會遭此大敗。但問題是郭嘉早逝,誰知道他如果不死的話,又會是什麼結果呢?因為曹操在用才的時候有很多負面的因素。

  • 2 # 國士無雙28

    曹操一生堅持唯才是舉的寒門子弟路線也就是實用主義,反對的是豪門世族的門閥制度。曹操打擊門閥也拉攏門閥主要看能不能為國家效力,還是不合作或者對抗。

  • 3 # 子衿書法

    有些讀書人,一肚子的迂腐,卻又尖酸刻薄。處處顯擺。說出一句話來,不把你氣個半死。遇到曹操算好的。若是遇上始皇帝,坑之。

  • 4 # 亂而且亂彈

    曹操這個人其實對讀書人很有吸引力。原因有三——

    曹操當權,“權力是最好的春藥”。

    但凡讀了些書、有點情懷抱負的人,大都想做點事、成名成家建功立業什麼的。然而當亂世之際,舊有的穩定的晉升秩序被摧毀,老主子老路子都不大中用了,新主子新路子在哪裡?任何朝代跟對人走對路都是極其重要的。而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讀書人更加自覺地與權力相結合,“習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漢末魏初,曹操是當之無愧的無冕之王。

    曹操通達灑脫真實自然,人格魅力“爺風擋不住”。

    曹操敢做事,挾天子以令諸侯;敢用人,唯才是舉;也敢說實話。官場盛行說假話,做帝王更要會裝。然而曹操崇尚真實自然,即使說假話也像說真話一樣——這是勇氣是實力也是魅力。他從來不像劉備那樣說自己情繫父老、愛民如子什麼的,卻說“寧教我負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我!”他選人用人,說不忠不孝不要緊,有才最重要。“什麼是德呀?臨戰能致勝,不使士兵枉死是德;治國能安民,不使百姓受凍餒之苦是德”,這和把有德、愛哭當作幌子招搖過市的劉備形成鮮明對比。曹操死前遺令,“吾婢妾與伎人皆勤苦,使著銅雀臺,善待之……”較之視“女人如衣裳”的劉玄德,更凸顯其重情重義有人味兒。

    曹操文采斐然,獨領風騷,能輕鬆俘虜讀書人的心。

    一句“青青子矜,悠悠我心”,讓多少讀書人心馳神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帝王氣象加浪漫情懷加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或可比擬的群星閃耀的輝煌,那不正是東方知識分子們心嚮往之的天堂嗎?更有“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千百年來特別對於落泊不得志的靈魂更是一種聲氣相通的慰藉和解脫。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總是有一種小女人的情懷,希冀得遇懂我、愛我的當權者,而曹操似乎就是。所以《軍師聯盟》借楊修之口說,“良禽當擇木而棲,若他(曹操)真的能還百姓以太平,修願精衛填海,以肉身投餒虎”。這恐怕也是當時相當一批讀書人的共識。

    楊修果然如願以償。他的死,以及曹操手下一大把多年追隨他、為他出謀劃策、建功立業的謀士的死,如荀彧、孔融、許攸、婁圭、崔琰、邊讓……並不在自己的志向和夢想當中。

    Ps:曹操殺孔融,有一條理由竟是“不孝”,這豈非出爾反爾嗎——呵呵!

    中國曆代讀書人的悲劇,在於不親近權力則不能得志,親近權力則無異於與虎謀皮,或媚或懼,終於不能獨立。

    《軍師聯盟》劇中多次引用這首詩倒還確切:“公無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將奈公何?”

  • 5 # 方士的知識樂園

    首先,曹操的時代,不是他和讀書人的關係。

    中國的人才出於讀書人,要到宋代才基本落實。

    在曹操時代,人才基本只會處於門閥,寒門(小地主,商人)老百姓是沒能力讀書的,知識是上層流動的奢侈品。

    曹操出身不好,所以門閥方面的支援不夠,他所以推出唯才是舉的方針,發求賢令,要求各郡縣“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即要求地方官把自己知道的人才全部推薦上來,不要有所遺漏。他認為“天下無至德之人”,對人才不能求全責備,只要具有“果勇不顧,臨敵力戰,若文俗之吏,高才異質,或堪為將守”,都可推薦上來加以重用,他甚至說:“負汙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者”,均在所舉之列。處於戰爭的非常時期,曹操清楚地認識到,爭奪了人才,就等於爭奪了勝利,因而在用人上,他打破了過去的清規戒律,大膽地提出了“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的人,均可重用。

    這在之前是絕無僅有的,所以曹操手下聚攏了各種身份的人才。而求賢令的另一面,則是態度。你門閥的人不到我屬下,就代表你和我為敵,那就是給曹操屠刀藉口。司馬懿就是如此,才被迫投入曹操旗下。

    曹操善於用人,因此和三國演義吹捧蜀不同,單輪人才,曹操方面遠超蜀漢。五子良將和曹家自己人(曹,夏侯),並駕齊驅。但是用人本身就是賞罰,要用其才,必罰其罪。一個人賞罰不明,談何用人。

    僅此而已。

  • 6 # 90大歷史

    我們在這裡不妨先列舉一些曹操殺掉的謀士名人!再說曹操和讀書人的關係如何!

    曹操殺人只需要一句話,就會有很多人頭落地!  

    陳宮,跟過他,但後來當了呂布的謀士。  禰衡,狂士,曹操羞辱他未成,就使借刀殺人,派他到荊州,最後死在黃祖手上。  荀彧,被逼迫服毒而死。  孔融,早就看他不順眼了,藉機將他除掉。  楊修,恃才放況,屢次識破曹操的用心,還暗中支援曹植,被曹操嫉妒,借雞肋事件除掉。  荀攸,跟他叔叔一樣,阻止曹操稱帝,最後被罷黜,憂鬱成疾而死。  劉腹(找不到那個字了),向曹操進諫,說曹操做的詩詞不吉利,被曹操親手殺死。接著就是說曹操眼中的自己與“讀書人”的關係,也可以認為是小編的角度,怎麼看曹操和讀書人的關係!曹操是位雄主,而當時的讀書人“忠君”、“忠義”、“孝義”既是曹操所看重的,但同時曹操看好的這些,也給曹操在用人上帶來了必須要有的前提,那就是所謂的“忠”是忠於他還是皇帝,如果是前者他肯定會和這一類的讀書人關係搞的很好,也非常欣賞他們。但是如若換成後者,那麼面對的就是曹操的打壓和殺伐。因為自古凡是成就大業的人,都可以自豪的喊出一句“凡成大事者皆不可拘泥於俗世,俗物,俗法”,果斷和殺伐才是成就霸業之人手中的王牌。

    因此,可以說曹操在對“讀書人”關係的處理上,是時而用之,類以群分,時而罰之,則是為了震懾另一類“讀書人”,打壓他們的舊有觀念,為自己的上位鋪好路子,這才是他和“讀書人”關係的真實反應!

  • 7 # 史記英雄傳

    在東漢末年這樣一個時局混亂的動盪年代,曹操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統一中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實行的“唯才是舉”的用人機制。曹操為了能廣泛地吸收和籠絡文人名士,哪怕這些人把他罵得狗血噴頭,他也“愛憐其才”,赦之不咎。然而,曹操卻對幾個有才的文人表現出了讓人驚訝的言行舉動,對他們上演了一場場侮辱、屠殺的慘劇。這讓眾人不由得發出疑問:標榜愛惜人才的曹操為何會這樣做呢?

    禰衡是一個純粹的文人,但是他自恃其才,不知天高地厚,甚至目中無人,狂悖不羈。令人想不到的是,這位絲毫不懂政治的文學青年,竟然在曹操面前出言不遜,大放厥詞,引起了曹操的強烈憤恨和不滿。對付這樣一個不識時務、蔑視權貴的酸腐文人,曹操有自己獨特的一套辦法,那就是透過“不命坐”、“令為鼓吏”和“不起身相送”等方式,在禮法上有意怠慢,在人格上極力羞辱。

    當然,曹操是一個聰明人,他知道如果他殺了禰衡,定會讓其他文人心寒,於是他開始“借刀殺人”,派遣禰衡到荊州出使,結果因出言不遜被一介武夫黃祖砍下腦袋。

    與三國“憤青”禰衡不同的是,孔融不僅僅是文學家,更是一位政治家。作為孔子的二十世孫,孔融官高名遠,眾望所歸,順理成章地成為知識分子的一代領袖。名士出身的孔融向來看不起曹操,喪失地盤來到許都後,孔融認為自己是在為漢獻帝做事,而不是為曹操效勞,不買曹操的賬。這讓大權在握的曹操覺得很窩火,萌生殺掉孔融的念頭。但是由於北方局勢還不穩定,加上孔融的名聲遠播,曹操不便對他怎樣。到了建安十三年,北方局面已定,曹操在著手實施他的統一大業的前夕,為了排除內部干擾,便授意部下誣告孔融“欲規(謀劃)不軌”,又曾與禰衡“跌蕩放言”,將孔融殺害棄市,連他的兩個兒子也未能倖免。

    第三個被曹操殺掉的人是崔琰,他雖然算不上是一個完全的文人,但他卻代表著當時整個貴族集團,也代表著聚集文化精英計程車大夫階層。崔琰表面上歸順曹操,但打心眼裡不服,尤其是對曹操自封魏王這種僭越行為更是義憤填膺。對於經自己舉薦卻贊同曹操稱王的門生楊訓,崔琰忍無可忍,索性以前輩的口氣給楊訓寫了一封義正詞嚴的書信,裡面竟有“時乎,時乎,會當有變時”的“反句”。曹操知道後,勃然大怒,將其關押。可崔琰在關押期間非但不老實,竟然還“通賓客,門若市人”,與那些不肯降服計程車大夫階層搞反動聚會和非法活動,這是曹操無論如何也不能原諒的,於是利用“文字獄”的方式除掉了這位愛出風頭的名流。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曹操一方面實行“唯才是舉”,吸收、籠絡和重用知識分子,一方面又堅持“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用人原則。對於願意臣服歸順於自己的文人,曹操可以給他們高官厚祿,可以與他們推心置腹,尊重愛護;可對於那些不肯服膺歸順,不願與自己合作,甚至另懷心思的知識階層精英,曹操不惜背上屠殺知識分子的千古罵名,也要對他們下狠手、下毒手,做到殺一儆百,肅清他通往帝王之路的阻礙。

    趣味:陳琳痛罵曹操,曹操為何沒有殺他?

    三國稱霸時期,大才子陳琳替袁紹寫了一篇文章罵曹操,罵得很難聽,把曹操的祖宗幾代一起給罵了,以至於曹操看了之後頭風病都氣好了。

    按說曹操非常生氣,以他的脾氣,他很可能就把陳琳殺了。可是卻不是這樣。曹操抓住了陳琳,審訊他:“你罵我可以,為什麼罵我的祖宗?”陳琳無奈地說了這麼一句話:“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耳。”意思是說他當時奉命寫文章,文思泉湧,酣暢淋漓,罵得痛快,就罵過頭了。曹操聽了陳琳這含蓄的說辭,竟然心領神會,心想漢末建安七子之一果然名不虛傳,是個人才。於是,曹操不僅沒殺陳琳,反而把他留在身邊讓他做秘書!

  • 8 # 手機使用者6084820504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就是曹操與讀書人的關係。曹操只是利用這些”賢才“而已,把"賢才"當工具,根本談不上”重“,更說不上”愛“。

    下面以史實來說話。

    陳宮、崔琰、毛玠、婁圭、孔融、楊修等等都有大才,有賢士之名實,卻受到曹操的忌恨而遭到堅決打壓屠殺,田豫、牽招等等這些戰將戎馬一生,戰功赫赫,因為劉備的關係,卻始終不受曹魏待見。

    神醫華佗回家鄉為百姓治病而不願專侍曹操,被曹操抓回都城,曹操手下的大謀士荀彧對曹操說,華佗的醫術實在是太高明瞭,他的存在關係著許多人的生命,還是赦免了他好。曹操不為所動,殘忍地殺害了華佗。(《三國志》、《後漢書》的《華佗傳》,都沒有提到華佗要開顱為曹操治療頭風病的一事。三國演義對畢佗之死的記述,純屬虛構)。

    又比如,曹衝的好友周不疑才智非常強,其有很高的文學才能,《零陵先賢傳》記載:“時有白雀瑞,儒林並已作頌,不疑見太祖授紙筆,立令復作。太祖異而奇之。”三國志上說他著有“文論四首”。 而且其軍事才華也非常強大,《零陵先賢傳》曾有記載:曹操攻柳城不下,圖畫形勢,為難計策,周不疑進十計,攻城即下也。曹衝死後,曹操對其“異智”非常忌諱,就有了“欲除之”的想法,曹丕勸說,他認為周不疑的威脅不大,又是有才華的人,不應該這樣輕易的處死。曹操卻說:“此人非汝所能駕馭也。”曹操派遣刺客殺了周不疑,一代神童就這樣被曹操以卑鄙的手段“莫須有”的罪名給暗殺了。

    崔琰很有威重的儀態,朝廷中人很是敬仰,崔琰不僅長得相貌堂堂、舉止不俗,分析事物合情合理,而且知人善任,愛惜人才,崔琰官至尚書,推薦過鉅鹿人楊訓為官。曹操僭越稱魏王,楊訓上表吹捧曹操功績盛德。當時許多人譏笑楊訓虛偽迎合權勢,認為崔琰薦人不當,崔琰寫信批評楊訓,曹操發怒說:“諺語說‘不過生了個女兒耳’。‘耳’不是個好詞。‘會有變的時候’,意思很不恭順。”從此罰崔琰為徒隸,派人去看管他,崔琰言談表情一點也沒有屈服的意思。曹操下令文說:“崔琰雖然受刑,卻與賓客來往,門庭若市,接待賓客時鬍鬚捲曲,雙目直視,好像有所怨忿。”於是賜令崔琰死。曹操性格忌刻,凡是他所不能容忍的人,如魯華人孔融、南陽人許攸、婁圭,都被曹操忌恨誅殺。而崔琰最被世人所痛惜,為他抱冤的人很多。

    諸如此類的事例不勝列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資訊爆炸的浮躁時代,我們該如何保持內心的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