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
2 # 雨過天晴藍天依舊
諸子百家是指春秋戰國是起的個大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有四大家族,他們分別是:
儒家,以孔子,孟子為代表,主張中庸之道,推崇仁、義、禮、至、信。
道家:以老子為代表,主張道法以柔克剛,道法自然,否認上帝主宰一切,主張一切順其自然!
墨家:以墨子為代表,主張仁愛,推崇“兼相愛,交相利”政治上主張“尚賢、尚同和非義”;經濟上強調靠自己強力從事!
法家:以韓非為代表,主張以法治國!
諸子百家是對春秋、戰國、秦漢時期各種學術派別的總稱,據《漢書·藝文志》的記載,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後的《隋書·經籍志》《四庫全書總目》等書則記載“諸子百家”實有上千家。但流傳較廣、影響較大、最為著名的不過幾十家而已。歸納而言只有12家被髮展成學派,這12家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兵家、醫家。
法家主張打破階級壁壘,全國上下遵守統一的法令,也就是所謂“法不避親”、“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具體而言:又分為商鞅的法派、慎到的勢派和申不害的術派。秦國奉法、術、勢為至尊與圭臬;齊國卻禮法並用——一方面將禮義廉恥作為維繫國家的擎天之柱,張揚禮義廉恥道德教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強調以法治國,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
道家從天道執行的原理入手,主張順應自然無為而治。漢初承秦末動亂之後而用黃老之說行無為而治,不過度使用民力,休養生息,為漢武帝的宏圖霸業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儒家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講究克己復禮,以血緣文化宗族關係構建起人人各安其位各司其職的穩定社會。
墨家以“兼相愛,交相利”作為學說的基礎——政治上主張尚賢、尚同和非攻;經濟上主張強本節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時又提出“非命”的主張,強調靠自身的強力從事。希望構建一個打破一切國家和階級壁壘的人人生而平等相親相愛的社會。
名家注重辯論“名”與“實”之間的關係,是一種邏輯學。名家與各家不同之處正是在於“正名實”的方法。他們主要是以邏輯原理來分析事物,而辯的內容又多半是與政治實務無關的哲學問題。
陰陽家認為陰陽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兩種對立和轉化的力量,可用以說明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五行學說認為萬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元素組成,其間有相生和相勝(葜)兩大定律,可用以說明宇宙萬物的起源和變化。鄒衍綜合二者,根據五行相生相勝說,把五行的屬性釋為“五德”,創“五德終始說”,並以之作為歷代王朝興廢的規律,為新興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論根據。
縱橫家以縱橫捭闔之策遊說諸侯,從事政治、外交活動:張儀在秦行連橫之策——分化瓦解六國,成功誆騙楚懷王;蘇秦佩六國相印,促成合縱抗秦之勢。
兵家重點在於指導戰爭,但並不隻立足於戰爭本身,而是站在全域性的戰略高度上綜合分析一國的政治經濟如何保障戰爭的勝利,同時戰爭又如何為政治目的服務。
農家多言重播百穀,勸農桑,以足衣食,主張與民同耕,進而論及君民並耕。
醫家推動了中醫體系的形成。
小說家採集民間傳說議論,藉以考察民情風俗。
雜家“兼儒墨、合名法”,“於百家之道無不貫綜”。
除了這12個得以發展壯大的流派外,個人以為:還有兩個當時並無多少影響力的小派別對我們今天具有重大意義
一派是以管仲為首的輕重家,他們主要探討經濟的問題,不過他們口中的經濟問題跟我們現在所謂的經濟問題並不完全一樣——他們所謂的經濟問題是指的經邦濟國,也就是說關係國計民生的政治、經濟、外交等問題都在他們的探討範圍內。
還有一派是以司馬遷為代表的史家,他們堅持秉筆直言,甚至不惜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儘量為後世儲存真實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