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4
回覆列表
  • 1 # 月朗43

    滿族不是遊牧民族——東北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森林茂密。滿族的祖先是從事以漁獵為主,兼畜牧與農耕的民族。

  • 2 # 發fafa發

    遊牧漁獵區本身難以割裂

    誠然,滿族的前身女真人長年生活在今天東北東部地區的白山黑水之中,居於山林溪泉之間,狩獵捕魚是古時重要的食物來源。但是女真人的活動地區與蒙古草原並沒有難以逾越的地理阻礙,漁獵民族崛起,就會勢力西擴影響草原各部,相反,遊牧民族崛起,也必定要征服東面的漁獵民族。

    自遼金時代起,女真人的漁獵因素一直受到遊牧因素的影響。契丹崛起,遼東的渤海國就遭到併吞;金國崛起,漠北的蒙古諸部就受其節制;而蒙古的擴張,遼東是目標之一。到了明朝時期的女真諸衛,雖然將蒙古勢力逐出了遼東,但風俗上游牧民族的特徵增加了很多,說這時的女真部依舊漁獵山野,已經不合時宜。

    滿蒙間是無遮無攔的東北平原

    在經濟上長期接觸遊牧民族的結果,使明代女真在從事傳統經濟的同時,大規模放養馬匹。清代滿語中有關牧業生產、生活的大量語彙,諸如牛馬毛色、年齡、體態、品性、鞍具名稱等,大多數都是借自蒙古語。雖然一些影視劇作品中將入關前的女真人描寫成生活在大草原上並不真實,但當時這種牧業經濟的確很有發展,讓女真人快速超脫了傳統的漁獵生產生活。

    農業對建州女真崛起的幫助更大

    由於受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影響,明朝前中期女真社會經濟以農業、漁獵、畜牧、採集等為主,雖女真部落之間經濟型別有別,但社會發展水平基本一致。居住遼東地區的漢族居民,則以更先進的漢文化佔據主動地位,其先進,技術層面最直觀的就是農耕技術、鐵製農具等方面。

    女真人農業水平曾經長期不敢恭維,耕牛和農具長期需要從漢地進口。史載:

    萬曆十二年(1584年)三月,在廣順關,女真人購牛九十九頭、燁子七百三十四件、木鍁五百三十三把

    在鎮北關,女真人購牛二百五十四頭、燁子約三千七百件,木鍁一百七十把。

    大量耕牛、鐵製農具被引進,促進了犁耕時代的到來。但是女真農業對明朝和北韓具有較強的依賴性,生產工具雖然有所進步,但是多為引進,而自主生產較為少量。但從客觀角度來說,農業工具的改進,從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社會生活的習慣,並在改變累積到一定程度時產生質的變化。

    變化轉型最顯著的就是貼近遼東邊牆的建州女真。建州地區的房屋樣式在這期間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居住方式由原來的遊獵流動遷徙向定居轉變。據史料記載早期建州的住所非常簡陋:

    “建酋土極寒,或穴居而處,或採樺葉為居,行則馱載,止則張架以居,或穴屋脊梯級出入,成掘泅廁四面環繞之,是其居處也”

    而明末時代的後金,建州地區的房屋出現了很大的變化:

    “即樵以架屋,貫繩覆以茅,列木為牆,而瑾以土,必向南,迎陽也。記樞外而內不鍵,避風也。室必三炕,南曰主,西曰客,北曰奴漸有煽可以臨窗坐矣。漸有龐廬矣,有小室焉,下樹高柵曰樓子,以貯衣皮。無柵而隘者曰哈實,以貯豆黍”

    後金建立者努爾哈赤的出生處,就是比較典型的遼東村落樣式的定居住房。

    努爾哈赤出生地的復原建築

    不僅有農業,還有重農抑商

    農業生產相對於牧業生產,能夠在相同的面積內養活更多的人口。農業對於女真社會具有強烈吸引力。努爾哈赤曾致書喀爾喀蒙古稱:“爾蒙古以飼養牲畜食肉著皮維生,中國乃耕田食谷而生也”,這種說法即使不能說明女真完全變成了農耕民族,也能體現出農業糧食問題在努爾哈赤心中的分量。在努爾哈赤與起兵建立後金之後,這個政權數十年面臨著缺糧的問題。

    努爾哈赤的繼任者皇太極,也對農業和糧食問題很重視,除了劫掠和走私這類非正常手段外,發展遼東自身的農業也是很重要的。皇太極既有作戰果決的一面,也有苦口婆心勸農的一面。天聰七年(1633)他專門向八旗官員釋出勸農“告諭”,在其中對八旗官員提出了打仗作戰之外的要求。

    樹藝之法,窪地當種粱稗,高田隨地所宜種之。地瘩須加培奎,耕牛須善飼養,爾等俱一一嚴傷。如貧民無牛者,付有力之家代種。一切搖役,宜派有力者,勿得累及貧民。如此,方稱牛錄額真之職。

    清代的春耕儀式

    早年缺糧的經歷也讓後來入關的清朝統治者更為重視農業的問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重農抑商的策略。而自女真改稱而來的滿族,也不再囿於單一的生產生活方式,農耕遊牧漁獵乃至八旗職業當差都成了滿族的謀生方式。

  • 3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嚴格意義上說滿族是遊牧民族是一種比較籠統的說法:

    滿族的祖先是女真,女真的祖先是靺鞨,再往前追溯是肅慎、勿吉。但嚴格意義上滿族和女真並不能視為同一個民族,就像爺爺和孫子不能視為同一個人一樣,尤其是女真民族本生又分為熟女真和生女真兩個不同的系統,建立金國的完顏部和建立滿清的建州部其實具有極大的差異。

    首先無論是建立金國的女真,還是建立清朝的滿族都崛起於東北地區:東北地區名為平原,但卻是周邊遍佈低山丘陵的平原,擁有茂密的原始森林;這和蒙古草原的一望無垠是不同的:長於山澗溪流之畔的女真及其後裔滿族其實更多的是以捕魚射獵為生,馬是他們重要的生產生活工具,但女真及其後裔滿族還不能簡單稱之為馬背上的民族——他們騎射功夫了得,但只在射獵時騎馬,日常生活中他們更願意選擇步行以節省馬力;這和蒙古人從小生長在馬背上還是有所不同的。

    但漁獵和遊牧其實是很難完全分割的:東北平原和蒙古草原之間並沒什麼難以跨越的的地理阻隔——契丹崛起就吞併了遼東的渤海國;金國強盛時期蒙古草原上的塔塔爾、蔑兒乞、克烈以及後來的成吉思汗爭相接受金國冊封;努爾哈赤統一女真最強勁的競爭對手葉赫部就被認為具有蒙古血統,甚至在建立滿文時也大量借鑑蒙文詞彙——清代定製:凡皇子六齡入學時遴選八旗武員弓馬、國語嫻熟者數人,更番入衛,教授皇子騎射,名曰‘諳達’,體制稍殺於師傅,蓋古保氏之責。看過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的朋友可能就知道其實“諳達”這個滿語詞彙就來自蒙語的“安答”,意思是夥伴、朋友。

    就整個女真民族而言:是以漁獵為主,兼有遊牧因素的民族。但對日後構成滿族核心的建州女真部而言:其實農耕經濟的發展也是促使其崛起的重大因素。明代在東北地區設有遼東都司和奴兒干都司,其中遼東都司距離中原較近,文明相對發達,這裡主要生活的是明朝駐軍以及歸附明朝接受冊封的女真首領;奴兒干都司則生活著大量和明王朝關係疏離的女真部落,這些部落的生存條件較為原始。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建州女真部恰恰就是接受明朝世襲爵位的遼東女真部族之一——努爾哈赤起兵前愛新覺羅家族是明朝世襲的建州左衛都督,他本人曾是遼東總兵李成梁的侍從,除母語外,還通曉漢語和蒙語,常至撫順關馬市與漢人、蒙古人進行貿易活動。

    建州女真由於靠近漢人聚居地,大量耕牛、鐵製農具被引進,極大促進了建州部的農業發展,但總體來說:建州的農業發展相比關內的明朝仍是相對落後的。後金開國後征服了不少遼東地區土生土長的漢人,得以利用他們的農耕技術。尤其是皇太極改國號為清,改女真族名為滿洲後實際上意味著皇太極已有入主中原之心,這時的滿族已經在開始進行漢化,當然還無法和入關之後相提並論。天聰七年(1633)皇太極專門向八旗官員釋出勸農“告諭”,這是自努爾哈赤開國以來首次頒佈勸農“告諭”,此舉標誌著滿洲由原始的漁獵採集開始向定居農耕的轉變。

  • 4 # 治癒系彩虹男孩

    不是,滿族的前身女真人是漁獵民族,明清時期的滿族是半農半漁獵民族,到了近現代就是農耕民族了,漢族也不是百分之百的農耕民族。

  • 5 # 殺手司令

    不是遊牧民族。滿族最初的生產生活方式屬於原始行列。遊牧是定居畜牧發展而來的,滿族有畜牧,也有農耕與狩獵,所以滿族屬於原始文化。這種文化在所有的民族當中都經歷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知名的聲優夫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