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何殊我
-
2 # 薇的深度文藝之旅
老舍還是一個比較高產的作家,無論是早期中期還是晚期,老舍都有突出的作品值得銘記。他的代表作《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茶館》更是這些佳作中佼佼者。
這三部作品都各有千秋,《駱駝祥子》是單人構架(從一個人來看社會),《四世同堂》是多人構架(從一個家庭來看社會),《茶館》則是時間構架(從一條時間線來看社會)。
站在我個人的角度和興趣來看,《駱駝祥子》的文學價值可能是最高的。(四世黨和茶館黨莫打我……)
理由如下:
老舍作為一名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他始終都觀察著世界,觀察著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或事。而他也始終沒有忘記一個老藝術家應該承擔的責任,那就是用最佳的藝術手段來呈現一個真實的社會。
《駱駝祥子》以祥子的悲劇人生來反映當時混亂的舊中國,以小見大的同時,也是在警醒世人:在一個黑暗混亂的世界裡,一個人如果只是靠自身的奮鬥,是絕不可能成功並保持自我的,終會被這個世界所吞噬。
這麼說可能會比較悲觀,但是我們縱觀祥子的一生,這樣的痕跡卻明顯得那樣觸目驚心:當祥子終於攢到足夠的錢去買一輛車時,他遇上了軍閥亂兵,車被搶走了;當祥子終於又有能力可以去買一輛自己的車了,車又被反動政府的偵探給訛走了;之後他被迫娶了車老闆的女兒虎妞,賺的錢又因為虎妞難產而死,變成了安葬費。
祥子面對失敗,一次次地站起來,他不服輸,可是祥子他不是鐵人,在所有的希望破滅之後,他終究是失去了自我,變得和街頭的潑皮無賴一樣,麻木不仁地墮落。
但是追究其每次失敗的節點,追溯其原因,我們會發現,其實都是一些外因,但是這些外因,祥子從來沒有追究過。他只是憤,只是恨,只是氣,氣那些人的同時氣自己,所以他從想過要報仇,畢竟這是多麼天真的想法。老舍從沒寫過當祥子的車被軍閥亂兵搶走後,祥子怎麼又遇到了這些人,然後教訓了他們;老舍也從沒寫過祥子的車被反動政府的偵探訛走了以後,祥子怎麼想方設法重新贏過。這樣正常嗎?是因為祥子很老實嗎?
答案當然是不。祥子的心理在現代人看來是不正常的,是很奇怪的,但這種奇怪反而是一種正常。因為對於舊社會的下層勞動人民來說,和政府騙子糾纏不清比賺錢更可怕。因為在他們的潛意識中,整個社會因為無序與黑暗,根本無法保護他們。他們唯一能做的,只有假裝忘記這些,然後“樂觀”地活下去。正如書中說的那樣:“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照這樣下去,幹上二年,至多二年,他就又可以買輛車,一輛,兩輛……他也可以開車廠子了! 可是,希望多半落空,祥子的也非例外。”
但是這些無序與黑暗是並不會因為“樂觀”而不存在,所以悲劇性的結局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你看,我們思考祥子的一生,終究是思考到了祥子一生背後那波瀾壯闊的舊社會。老舍以小見大的能力真的是非比尋常啊。
如果說知微見著是別人可以模仿的手法,那麼老舍的語言風格更是獨一無二。例子太多,這裡就不一一說明了,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京味方言的存在,儲存了老北京的語言面貌,同時給人一種更加親近的感覺。
-
3 # 曾56391093
老舍先生一生勤奮,著作甚豐,共有1000多部(篇),有長中短篇小說或散文或戲劇等,字數達700萬至800萬,我沒有讀過,沒有比較,故難以評價哪一部文學價值最高!抱歉啊……他為何於1966年8月24日投太平湖,至今沒有多少這方面的權威報道,華人無不惦記,他在英、美生活了十餘年,一聽到新中國成立就於10月13日啟程回國,途經日本、菲律賓等地,於12月9日抵達天津,他的"茶館"是中國話劇舞臺上最優秀的劇目之一,在西歐一些國家演出時被譽為"東方舞臺上的奇蹟"灬……
-
4 # 尋虎
1.《吶喊》魯迅
魯迅吶喊
名氣太大,想必大家都看過,我就不囉嗦了。
2.《邊城》3.《駱駝祥子》老舍
《駱駝祥子》是老舍最完美的一篇小說,渾然天成。人物的命運沉浮,具有恆久的魅力,小說寫到這個地步,已達到至真的境界。老舍其他作品,我個人覺得還是不夠完美,瑕疵不少。《駱駝祥子》排第三是當之無愧的。老舍其他作品看得不全,但總覺得拖沓。
回覆列表
今天是老舍先生忌日,五十一年前的今天,絕望中的老舍自沉於太平湖。一代文學大師隕落,一個瘋狂的年代開啟。紀念老舍,必須要提及的是他一生留下的大量的經典作品,及其文學價值。
所以,可以擴充套件下,看看哪些作品取得的成就最高。
長篇小說,首推《四世同堂》和《駱駝祥子》,兩本書一言以蔽之都對時代之痛有深刻的描寫,祁家四代人在亂世中的飄零和掙扎,祥子為了小康生活的奮鬥和最後的破滅,都讓人有切膚之痛。其他如《鼓書藝人》《二馬》等等都有很大文學價值。
中篇小說,《我這一輩子》寫的非常好,小人物視角,每個人都很生動,呈現的是無論亂世還是太平年景,小人物的內心訴求都是一致的,那就是過個安穩日子。後來張國立、何冰等改編的電視劇也很不錯。
短篇,我衷情於《斷魂槍》,京西北的沙師傅金盆洗手從武師改行成客棧師傅,面對來拜師求藝、挑戰比武的人,始終不肯現身,到底為何?可能只有結尾提到的天上群星才知道吧。這篇小說隱喻耐人尋味,每個人都可以讀出自己的味道。
戲劇,必須說《茶館》了,北京人藝長演不衰,透過裕泰茶館的起起伏伏,展示了戊戌變法、軍閥混戰和新中國成立前夕三個時代近半個世紀的社會變化,小中見大,風雲激盪。
其他作品也都很可讀,帶有自傳性質的小說《正紅旗下》、科幻小說《貓城記》等等,諸君可以自己去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