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裳微瀾
-
2 # 周志強22
無定論,根據個人情況,如有興趣,越早越好,反之,可能滿足應試教育即可。
古詩詞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自有可取之處,如若不是學術研究,投入太多也無必要。
好讀書不求甚解,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一方面是讀的樂趣,另一方面是讀書與生活的結合。古詩詞在現代生活中的重要性與日俱下,但中國文化源於幾幹年的沉澱,也不能完全拋棄。
故,學或不學,早學,晚學,在於一心!
不一定。
一是如果條件不允許的話,尤其是在在生活尚未穩定的時候,人很容易被環境牽著鼻子走。其實對比一下,詩詞這種東西和寫作是差不多的,需要長時間的投入,還要做好很多年都得不到回報的準備。如果沒有得到經濟獨立,學一些精神類的東西,對自身業務能力提升是沒有幫助的。個人認為早期的學習內容,應以技能類的東西為主,當然這和背詩詞以及學習格律並不衝突。
二是如果僅僅出於興趣而未想有所建樹的話,把生活中的零碎時間都可以拿來填詞。自娛自樂並不需要天分的加持和刻意的努力。雖然早期去學,能夠在大腦中不斷得到強化。但是大多數可能一開始沒有去接受詩詞教育的機會,只能自己去琢磨。比如說餘秀華,她所處的環境就相當艱苦,她透過自學,仍然再現代詩壇上取得一席之地。
三是思想主旨最重要,技巧性的東西可以後天培養。詩歌最看重的美學意味,即它的語言是作者審美過程中的深加工。也就是看一個人的詩,是透過雕琢的語言去窺探別人的思想。當然,讀起來朗朗上口是很有必要的。說得通俗一點就是語言的外在美能否吸引人去品讀,而你的思想性往往會決定讀者能否讀下去。如果你本身有很高的文學素養,那麼所缺的只是後天的訓練。
最後我還是覺得主要是學習一樣東西主要是看個人內心驅動力的。當一個人學習的意願到了可以掙脫自身舒服的時候,便是學習東西的最好狀態。
純屬個人意見,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