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四爺sjc觀史

    (一)明晚期荷蘭和葡萄牙就是海上16-17世紀強國,其中荷蘭是16-17世紀海上馬車伕的存在,此時英國還沒有1688年光榮革命和第一次工業革命,明末還是冷兵器和熱兵器交替時代。而且西方資產階級剛剛興起無法對立封建社會的大一統王朝而且遠洋作戰,明晚期的戚繼光和鄭成功等民族英雄湧現可以挽救武器劣勢。

    (二)清晚期1840年鴉片戰爭後,英國是世界第一強國,殖民地世界第一,3000多萬平方公里殖民地,工業、海軍、GDP等都是領跑全世界,已經是熱兵器和蒸汽機時代。

    對比清朝晚期還是冷兵器為主,火器都是康熙乾隆時期老舊槍炮,特別19世紀60/70年代洋務運動以後近代工業興起和中國近代化開始興起。另外小農經濟自給自足體制,儘管道光時期GDP是世界第一但是不足以對抗英國和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道光和咸豐皇帝等統治者軍事戰略指揮失誤且估計不足,沒有發動群眾勤王等。其實1840鴉片戰爭有機會擊敗4000英國侵略軍,可以道光皇帝就是補丁帝王,缺乏軍事眼光和魄力。

  • 2 # 燦若星河物華天寶

    明朝中國的火器還是處於世界領先,歐洲日本還會過來偷學。明朝也不會排斥比我們先進的東西,明末資本主義已經萌芽,中國原可以保持領先地位。可清朝入關,以騎射為本的清最痛恨火器,中國火器停滯不前。清鐵血統治將萌芽的資本主義徹底扼殺。閉關鎖國,國外日新月異,中國兩百年沒有進步。

    據說鴉片戰爭發動前,英國很忌憚對中國宣戰,因為中國以往的輝煌讓他們覺得開戰不一定會贏,是英國駐中國官員在開會前跑回英國告訴他們清的腐朽落後,才讓英決定對中國宣戰。

    不是大家刻意忘記明末清末和殖民者的差距,是清兩百年停滯不前把領先的中國作成了東亞病夫。本來我們就算不能領先殖民者,差距也不會這麼大。

  • 3 # 端木建

    不是忽視這點,是因為時代的發展和前進,讓其所面臨的問題是不一樣的,沒有可比性,它們並不在一個時空,清末面臨著欣欣向榮的資本主義革命,資本主義需要巨大的市場,巨大的人力資源,剛好那是的中國符合這些需求。。。

    明朝截止崇禎皇帝1628年上臺已有260年,最終國祚276年,比起大多數朝代是隻多不少,這說明什麼問題?

    明朝到了這個時間點,如果沒有非常激烈的改革,是必然滅亡的。

    壓根就不是高票講的什麼,“崇禎瞎折騰”,明朝的覆滅是一個封建王朝的正常輪迴,只是崇禎作為一個平庸的君主沒能扛起大梁而已,哪怕朱元璋再世也不過是給明朝續命罷了,依賴君主是沒法逆天改命的,核心問題在於能不能推動社會改革。

    明朝的滅亡的核心問題在哪裡?

    明朝一方面沒有能夠得到來自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加成,另一方面卻失去了傳統農業國家對人口的控制。

    說白了、就是明朝在對待漸漸興起的資本主義經濟形態採取了騎牆的態度。

    稅收,我要的;

    特許權,我可以給;

    海禁,我可以開;

    想要勞動人口,“一條鞭法”給你;

    想科舉?滾一邊去。

    早期的資產階級在錢賺得足夠多之後,想獲取更多的權利但卻沒有正當門道,那麼好了,不滿和慾望被壓制,一個新產生的階層被忽視,這個階層就開始走“不正當門道”了。

    官商勾結,以及其背後的腐敗就不可避免了。

    就這樣,明朝得到的只有資產階級貪婪的影響,卻沒能獲得資產階級開拓進取、熱愛創新、為了自身利益而監督政府等正向影響。

    原因很簡單——此路不通。

    瞭解以上之後,題主的問題其實很好回答。

    明朝想要有資格“遇到晚清的困局”,首先先得活到晚清的那個時間點,在這個大前提下,意味著明朝必然進行了激烈的改革並使得社會結構發生了鉅變,至少來說商人和手工生產者的地位不會那麼低了,工商業者必須得有資格進入帝國的決策層。

    換而言之,明朝想要活下去,必須打爛現有的體系,強行轉向資本主義,這是絕對不可能做出迴避的。

    所謂議會,所謂國家債券,所謂國家銀行,所謂殖民地才有生長的土壤,國家擴張欲才會產生,雪球才能夠滾起來。

    如果作為一個資本主義化程度較高的國家,明朝在晚清時代遇到了同樣的局面,民族主義才會變成一個加分項,明朝因此是必然比清朝做得更好的。

    原因很簡單——明朝活下來的前提就是成為一個更加近代化的社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對付蜱蟲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