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舒百氏
-
2 # 炫風baby欣雨
概念到不是難,問題是你是否贊同,你既然說難掌握,必定都是前沿的物理理論,這些理論分為主流和個別,主流一般能較好的解決當前面臨的問題。其理論容易被形象的傳播,大多數理論可能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比如你很容易接受量子的概念,但你仍然會比較困難理解整個理論。
-
3 # 小鴿子看世界
一位著名的哈佛物理學教授(可能是埃德•珀塞爾?)說,本科物理學學生入校時都以為,他們最難學的東西可能不是相對論就是量子力學。事實上,這些都是最新穎的話題,也就是說,從我們平常的、常識性的角度來看,這些話題涉及的概念是最令人驚訝的。但一個大學本科物理學學生必須學習的最難的東西是陀螺的經典動力學,這裡的陀螺也稱為“剛體”。
我給高階物理學專業的學生教過古典力學,我發現確實是這麼回事。下面這張圖取自朗道和利弗席茲的《力學》第六章第37節,示出了自由非對稱陀螺在非慣性體框架中角動量向量的可能值。橢球是恆定能量的曲面,閉合曲線是由該橢球與不同半徑的球體相交而來,對應於角動量總量的不同值:
這就引出一個關於自由不對稱陀螺的有趣結果,有些人稱之為“網球拍定理”:陀螺可以圍繞主軸穩定自旋,用最少的(x1x1)或最大的慣性矩(x3x3),但不是圍繞中間軸(x2x2)。
-
4 # 小鴿子看世界
看看這第一幅圖,我們可能會認為,從地球到火星去的最簡單的方法是一條向外的直線。但是,我們必須記住,這兩顆行星都繞著太陽執行,我們的宇宙飛船也在繞太陽執行。飛船正執行在一條彎曲的路徑上,我們可以透過發射推進器來操縱它。
將我們的宇宙飛船從太陽系的一個位置移到太陽系的另一個位置,意味著改變宇宙飛船的軌道形狀,使其與所需到達的位置相交。
我們要使用最小能量轉移軌道,以便使用最少的燃料。霍曼轉移軌道就是用來做這事的。我們的宇宙飛船從地球軌道出發。霍曼轉移軌道在起點(近心點)點火,增加軌道最遠點的距離,使飛船達到火星的軌道。這將在軌道上執行180度之後才會發生。
在下一幅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航天器軌道開始時和地球的軌道重合,如果我們增加航天器軌道最遠點的距離,那麼,我們可以使它變成一個橢圓形,與火星的軌道相交。
因此,我們的目標是要算好我們的行動時間,使得飛船與火星軌道相交時,火星正好位於該相交點上,如下面這張圖所示。
由於火星是在一個較大的軌道上,它移動一個與地球相同的角距離需要更長的時間。也就是說,當我們發射宇宙飛船時,我們需要讓火星領先於地球。
我們要計算一下我們的航天器執行軌道週期有多長時間。結果是大約520天。我們的宇宙飛船將執行整個軌道的一半,所以我們的旅行將是260天左右。火星軌道週期為687天。在260天內,火星旅行的角距離為136度。這意味著,飛船發射的最佳時間是當火星在其軌道上領先地球44度(180-136),如下圖所示。這意味著,我們要在火星和地球距離最接近之前大約三個月的時候發射飛船。
-
5 # 民科尖兵
牛頓第一和第三運動定律。不受外力的物體運動狀態不會變,這個運動狀態是否包括旋轉?怎麼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關係解釋自旋狀態的改變?
-
6 # tulyhjing
我的看法是《普通物理學》中的“波動光學”,那裡的概念是中學物理中幾乎不學的,在“大學物理”中又經常遭到“忽視”,但其中的許多概念對以後的“電動力學”與“量子力學”都非常有用。建議好好的去學習“伯克利物理學教程”第三卷——“波動學”。
-
7 # 愛因斯坦也是民科
能量是如何轉化成體積勢能的?核子能量是如何鍵構它自我空間的?宇宙中的能量當初是怎樣形成的?物理學是現實的數學模型,是讓人類擺脫神學與哲學認識真實世界的唯一途徑。
-
8 # YaphetS丶咆哮
我是文科學生,初中物理還不錯,高一接觸點物理皮毛,學的也還行。有一次高三和一些理科同學玩,聊到高中物理,我說我高中物理挺好的,也就力學電學掌握的不太好,我同學愣了一下,和我說,高中物理除了力學電學沒什麼重要的東西了。
-
9 # 章彥博
是「物理影象」這個概念。為什麼要這麼說呢?首先,「物理影象」本身是一個特定的概念,而非諸多物理定律背後之「物理影象」,這個要首先說清楚。而在物理影象之外,很多人說,量子力學、高等量子力學、廣義相對論……是「最難掌握的」。但實際上,這些東西難以掌握,主要在於三個方面:一個是計算的繁難;一個是概念間關係的錯綜;以及其違背直覺的結論。
然而上面三個問題,其實都可以用「物理影象」來幫助理解、幫助研究。所謂「物理影象」,就是給一個物理規律、方程,找到一個較為普適的例項。物理定律本身是最普適的,然而不夠具象;具體的問題又太過偏狹。所以需要找到一個折中之處,即為「物理影象」。
然而平時在與同學的交流中,發現很多人對「物理影象」這個概念本身就完全不懂。而且這個現象是大範圍存在的。實驗室組會的時候,很多同學上去做報告,劈頭蓋臉,便是列哈密頓量、列配分函式,然後一口氣算下去。沒有看到「物理」,更沒有看到「直覺」。這就是不懂什麼叫「物理影象」,實驗室老師批評了好多次,都不見好轉。
有學者對「直覺」、「物理影象」頗有微詞,認為這是「數學不好的藉口」。認為「有的物理學家,說是物理直覺不好,實際是數學不好」。我無法完全贊同。對物理概念進行直觀的理解,實際是一種「壓縮」。人的顯意識是有限的,平均只有七個位元,如果不用物理影象進行「壓縮」,那就很難再有空餘的空間,去思考更深刻的問題。這不是數學好不好能夠完全解決的。數學好一些,可以壓縮一些概念的數學表述,但我估計還是不夠的,是無法完全替代物理影象的。
回覆列表
物理金子塔的最頂端的造論因子,就像一個物理博導去餐廳當洗碗工還說自己洗碗是在浪費自己的才能卻不明白洗碗涉及的物理理論,人說殺雞焉用牛刀殊不知牛刀和雞是什麼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