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囧王者
-
2 # 嫻妹談兵
在這三架飛機中,中國產化率最高的無疑是FC-1梟龍,而且因為FC-1設計更晚,也是效能最出色的。而IDF中國產化率不是太高,但是效能還是很不錯的。至於LCA嘛,印度阿三把各種配件買來裝都裝不好。
先說說梟龍吧。梟龍的發動機採用的是俄羅斯的RD-93,該型發動機是俄羅斯MIG-29使用的RD-33的改進型。可以說梟龍效能超過IDF,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因為這個發動機。FC-1的氣動外形上,有F-16和F-18的影子。採用了大邊條+中等後掠角中等展弦比的機翼,氣動最佳化的重心在0.6-1.2M之間。最大飛行速度1.6M。雷達是平板縫隙天線的多普勒體制雷達。
梟龍的座艙玻璃化程度還是較高的,唯一讓人不是太滿意的地方,就是操縱桿是中置的。相比之下,側置操縱桿更符合人體工學,而且在大過載機動時操縱負擔更低。
接下來說說IDF。IDF在技術上總體來說是非常先進的。不誇張的說,IDF甚至可以看作是F-16縮小的版本。IDF最大的敗筆,就是發動機用的是美國的民用發動機,是一款小推。這款小推技術先進,但是畢竟小推,推力不大,不過採用了FADEC(全權數控),而中國採用FADEC的發動機,要等到2016年的WS-10B。氣動外形的最佳化重心方面,IDF和梟龍是一樣的。
機動性方面也相當不錯。
IDF的座艙玻璃化程度一點不屬於梟龍,雷達用的是AN/APG-65小型化的金龍53,也是平板縫隙天線的脈衝多普勒體制雷達,但是這是一款90年代服役的戰鬥機,在20世紀90年代初,玻璃化程度方面最高的是F-22,IDF很有機會能夠評到第二名。另外就是,IDF的機載計算機在當時非常不錯,飛控計算機的重量不超過20Kg,在當時是很難能可貴的。
總體而言,IDF是一架很不錯的戰鬥機,但是因為發動機的問題,飛行效能相比FC-1有一些差距。不過IDF的中國產化率並不高。
至於LCA嘛,對於印度的國家免檢產品,不想過多評價,不過希望LCA的單價能便宜過F-35。
-
3 # 大水
三款戰鬥機都是6噸多的輕型戰鬥機,正常起飛重量9噸多,最大起飛重量12噸左右,初步看起來都差不多。
從時間來看,IDF最早可算老大哥,上世紀90年代初就批次生產,梟龍次之,小弟,晚了10年左右,LCA最晚,最近幾年剛剛批次,差不多比梟龍晚了10年,小弟弟不成器。
從設計精細程度來說,IDF是美國通用動力公司出手設計,進氣道和機身一體化做的很好,機身機翼組合體阻力很小,飛機雖然用了2臺小推力發動機,外加固定皮托管進氣道但是飛機最大速度還是可以到2馬赫,堪稱奇蹟。
IDF簡單點說就是一架雙發的小F16,設計很精細,但是發動機太爛,啥都不提了
梟龍戰鬥機是中國成飛和巴基斯坦,和美國格魯門公司合作的產物,吸取了A6攻擊機進氣道傾斜,F16戰鬥機機翼設計,米格29戰鬥機發動機,F35戰鬥機DSI進氣道,F18EF大邊條的各種特點,雜糅在一起的一個便宜低檔三代機,飛機最大速度只有1.6馬赫,但是航電系統先進,航程遠,武器強,可以掛載近程紅外導彈,中程主動雷達空對空導彈,射程150公里反艦導彈,射程300公里的3倍音速空地導彈,而且梟龍戰鬥機價格只有2500萬美元,從這個角度來說,梟龍戰鬥機可謂價廉物美的精品三代機,小國家最合適。
梟龍戰鬥機是中國第一款按照市場原則研製的外貿戰鬥機,所有要求客戶說了算,所有引數合同說了算,不達標要扣錢
LCA是印度40年磨一劍的產物,原定是一種替代米格21的輕型小飛機,達索幫助總體和細節設計,採用美國F404發動機,原本設計5.5噸,最終在三哥空軍的野心驅使下,塞了8噸空重飛機的裝置,最終超重1噸多,飛機直接變廢機,雷達航電包猶太人,發動機包美華人,氣動結構包法華人,最終慘淡撲街。
印度LCA戰鬥機 名字叫光輝 tejes 感覺就像特急死 ,特地要急死客戶,40年出不來,出來了不好用
-
4 # 西山軍武
從效能上來看,這三款戰鬥機都是輕型戰鬥機,水準相當於三代戰機。這三款戰鬥機內,戰鬥力最強的當然是梟龍戰鬥機了。
ldf戰鬥機是臺灣在美國的幫助下研製成功的,其實臺灣當時並不想花錢研究,而是想買美國的f16戰鬥機。但奈何美國不賣,所以,臺灣為了保護自己所謂的領空安全才開始研製。美國知道後橫插一手,想從其中撈一筆。所以才有了現在的ldf戰鬥機。從總體效能上來看,在三代其中ldf 還是屬於中上等的,其不僅機動性良好,而且可以攜帶多枚先進的空空導彈,算是比較先進的三代戰機。但由於在技術方面受制於美國,無法與美國的f16相比。印度的lca光輝戰鬥機可以說是印度甚至世界上最奇葩的一款戰鬥機了。同樣是因為技術受制於美國,想買好的卻買不到,再加上國內確實沒有相關的技術。所以印度一咬牙一跺腳,狠心的開始了從零開始的自主研發道路。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光輝戰機搞了30多年,搞是搞出來了,但卻沒有達到原來各種先進效能和引數的目標。就連印度軍方都不願意購買 ,可以說是最失敗的一款戰機了。梟龍戰鬥機是中國和巴基斯坦兩國共同研發的一種全天候,單發,單座,輕型,超音速戰鬥機。可以說,梟龍戰鬥機屬於三代機當中的頂尖機型,完全可以媲美美國的f16。梟龍戰機最大飛行速度高達1960千米,每小時最大航程達到3482千米,其採用了dsi進氣道等一系列先進技術,並具有極其優秀的近距離格鬥能力和優秀的超視距空戰能力,裝備sd—10中程空空導彈。憑藉著成熟的技術和多樣化的功能完美的詮釋了物美價廉的真正含義。
以上三款戰鬥機,從效能和戰鬥能力來看當屬梟龍最為優秀!
-
5 # 航空君
這三種戰鬥機的氣動佈局,重量,體積都有相似之處,放在一起比較是有道理的。
IDF是這三者中最早發展和服役的,在上世紀90年代就形成了作戰能力。在研製過程中受到美國相關航空設計製造公司影響很深,大量採用了美國技術,在一開始就具備了中距攔射能力。即使可刻意地被限制了中距導彈的掛載能力,和發動機選擇受限,IDF也還算是基本達到其研發目的,對相應對手形成了不小壓力。要知道當時的情形和現在是完全不同,另一邊的所有戰鬥機幾乎都沒有中距攔射能力,IDF尚可以一戰。另外還必須指出的是,對岸能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和幾乎空白的航空工業基礎內,研製出IDF這樣一種有一定戰鬥力的裝備,實際上是值得尊敬的。當然後面的自廢武功也令人唏噓。
梟龍的道路相當坎坷,但在進入21世紀後軍方的需求終於佔了上風,才大大推動了梟龍的進度。梟龍是為了巴基斯坦空軍度身定做的一種多用途戰鬥機,在成本較低的情況下發展出多個批次改型,能夠使用中國和美製各種武器彈藥執行對空、對地各種任務。可以說是巴基斯坦這樣的小國空軍最佳選擇。但也要看到這種戰鬥機的作戰能力是因為成本的原因,實際有些高不成低不就,樣樣通等於樣樣松,過分遷就與市場。這也是梟龍的外銷一直難以開啟的原因。
LCA可以說是印度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打算透過這個專案摸索戰鬥機研製的整個過程從而鍛鍊隊伍,達到自產戰鬥機的目的。但很明顯,薄弱的工業基礎和好高騖遠的目標形成鮮明對比。到現在LCA依然只是種作戰能力有限的輕型戰鬥機,極少的幾架生產型飛機裝備了部隊。可以說LCA只是完成了鍛鍊隊伍的效果,對於部隊使用並沒有多大實際意義,所以印度空軍對這個專案也是不緊不慢,大量採購國外戰鬥機維持戰鬥力。
綜合比較,IDF的基礎不錯,但改進太少,自身航空科技能力有限,作戰能力已經落伍。梟龍基本已經成熟,且緊隨航空新科技不斷改進,會持續有新型號問世,但針對性太強,對付強敵能力堪憂。LCA還是摸索或過度產品,達到其使命還很遙遠。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中國航空相簿 www.aerophotos.cn
-
6 # 鶇飛天
三款戰鬥機,肯定是梟龍戰鬥力最強。
IDF由於設計年代較早,自研發裝備以來,沒有獲得根本性改進,其整體技術水平已經落後。當初設計出來的時候,IDF還是很先進的,是亞洲第一款自研的第三代戰機,漢翔公司也是當時亞洲最具實力的飛機研發公司。IDF比同時代的大陸戰機要領先一代,當時J8II效能遠不如IDF,就是後來引進的SU27,也不比IDF先進多少,電子裝置甚至比IDF落後很多。IDF有一項開創性設計,就是採用向內彎曲的進氣道設計,大大降低IDF的紅外特徵,此項設計被後來的法國陣風和美國F22採用,但是,漢翔公司由於臺灣引入F16和法國Phantom戰鬥機後,缺少後繼研發機型,加上美國的壓力,漢翔公司的研發力量逐漸萎縮,大批人員出走南韓、美國,現在漢翔已經無力對IDF做突破性改進,作為研製中國歷史上第一款三代機的漢翔公司的沒落,是臺灣航空工業的悲哀。
IDF是中國第一架也是亞洲第一架自行研製的第三代戰機,武器掛載種類非常豐富,其原型機試飛達到的效能水平震驚了美華人,如果裝上F404發動機,IDF效能直追F16,因此,美國拒絕提供先進發動機,甚至不允許臺灣繼續自研下一代機型,不過,IDF的命運比以色列幼獅要好一些
IDF從整體設計來說是成功的,其自主設計的內涵甚至遠高於日本的F2戰鬥機,體現了臺灣漢翔(ADIC)設計水平
陣風進氣道完全照抄IDF設計
IDF座艙佈局
梟龍戰機剛開始研製出來的時候,其效能比不上IDF。但是經歷了多次重大的氣動佈局的調整和機載電子裝置的持續改進,加上大陸配套武器的廣泛突破,最新型的梟龍BLOCK3效能已經獲得質的提升,再也不是當初設定的滿足最低效能指標的二代半戰機了,超視距空戰效能可以與F16、蘇30一較高下,綜合性能接近F16C/D。
與IDF相比,梟龍出身並不優秀,但是通過後天努力,其逐漸完善
最新版的梟龍戰機比IDF要強不少,當然要遠遠強於LCA
說到LCA,雖然立項時間早,但最近才獲得基本的成功。其採用的複合材料比重是最高,採用的子系統也相當先進,發動機是美國的F404,雷達是瑞典鷹獅同型的。但是目前看來,LCA的整體效能並不能讓人滿意,雖然採用了很高比率的複合材料,但飛機的機動性還不如米格21,印度官方媒體承認,LCA在面對早期版本的J10A時,無法在近距格鬥中獲得優勢,只能躲在蘇30MKI後面發射超視距導彈進行偷襲才有機會。從其公開的引數來看,其效能遠不如梟龍戰機。
目前狀態的LCA無法與梟龍抗衡,LCA對印度來說就是利用LCA專案積累研製經驗
綜合分析,IDF天生麗質但生不逢時,LCA則先天設計不足,梟龍則如早上的朝陽,正在冉冉升起,必將成為未來戰機市場的明星機型。
-
7 # 一葉楓流
戰鬥力要看能攜帶什麼樣的武器。梟龍攜帶的種類最多,有反艦導彈、制導炸彈、中距離空對空導彈。對空對海對陸都有打擊能力。IDF其次,沒有對海攻擊能力。LCA的掛載能力都沒有落實到位。
第二要看飛機本身的效能。LCA的無尾佈局已被證明不適合空中格鬥,所以現在才有鴨式佈局大行其道。IDF重量最小是受制於發動機,用於防衛還可以。LCA重量最大,比梟龍多1噸,發動機比梟龍多幾百公斤,梟龍應該佔優勢。
航電上難分伯仲。
總體上來看,梟龍戰鬥力更全面,可執行的任務更廣泛。對於巴基斯坦來說,可攻可守。IDF作為防衛型戰鬥機,也是可以滿意的,LCA作為低檔機,在印度空軍裡也不可能成為主力戰鬥機,仍然是輔助的,巡邏和對地攻擊為主。
如果打分,梟龍70,IDF60,LCA50
-
8 # 天涯咫尺1986
從技術水平說,LCA最高,從發動機到航電再到機身製造都堪稱先進,但整合能力欠缺,先進的東西規整到一起並不一定先進。拿雷達來說一開始用過Phantom2000的RDY,最後採用鷹獅JAS39A的脈衝多普勒雷達,並計劃改用JAS39C/D的相控陣雷達,航電也是照搬國外。機體符合材料使用率高達40%,甚至採用了全複合材料機翼,具備一定的隱身能力。但氣動設計是硬傷,整機為提高效能幾乎有點不計成本,飛行效能尚不及大量採用便宜材料的梟龍(不知為何印度在設計LCA是不採用更容易得到的RD93)。
個人排名,氣動佈局上依次為IDF、梟龍、LCA;航電雷達水平LCA、梟龍(初期的block1)、IDF;整體動力效能梟龍、LCA、IDF;綜合作戰能力三者各有長短基本持平。
但注意,上述比價,梟龍是最初的block1型,後期的梟龍改進型block3無論在雷達、航電、氣動、飛行效能方面都超過其他兩位。
總體來說,三者綜合作戰能力都達到三代機的初期水準,但由於相當於小型的F16和Phantom2000,與真正的F16和Phantom2000相比受機體尺寸、發動機的限制,雖然在空中遇到Phantom和F16時空戰對打不處下風,但在執行其他作戰任務時,綜合作戰能力不及真正的Phantom2000和F16。
-
9 # 筆不意馳
idf在研製之初,大陸就驚訝於其設計指標,並認為大陸的殲七隻能在超音速範圍超越idf了。不過當美國把發動機拿出來後,中國就長出一口氣。電子效能就不說了,畢竟是上個世紀的成果。
lca的梗大家都看膩了,這裡假設它完全達到了設計預期,但是當年的電子裝置也在拖後腿,而且當年設計時一味的追求輕,使用上夠靈活了,但是重量效能開始拖累了總體效能。看看現在的lca,橫豎看上去就像是隻肥耗子,就明白了。
梟龍雖然是低配版,卻是最平衡的,也是最務實的。它和海峽對岸的idf很般配,紙面上它懟不過lca,卻是實際上最好的一個。
回覆列表
三款戰機,單論設計的成熟和製造工業體系完善化的話,肯定是梟龍了,自主的全套涉及方案和建造體系。其他兩款LCA和IDF都有核心部件受制於其他國家,並且設計這兩款戰機的國家和地區,都沒有完善的風洞,無法做到隨心所欲的進行氣動實驗。
沒有完善的風洞,就不要想設計大氣層內的空優戰機,這一點毋庸置疑。
IDF=I DON"T FLY。
一個沒有風洞的地區設計的戰鬥機,竟然用的是美國民用機型的發動機(中國航空資訊網是將TFE1042/1088列入世界民用航空發動機之內)。其戰鬥力可想而知,不解釋
LCA=奇葩 30年磨一劍 未出世就落後
LCA是輕型戰鬥機中的一朵奇葩。LCA立項非常早,83年就上馬開始研製,比J-10還早,結果到了2016年還沒形成完全戰鬥力。用中國老話說是“眼高手低”。LCA作為印度裝備的米格-21的替代品,對於航程,載荷及起降效能都有較高的要求,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空優和截擊能力,要知道LCA是架空重才6.5噸的輕型戰鬥機。好高鶩遠,造成了LCA在設計過程中,不斷的修改設計,還沒出世就已經落後了。
梟龍=FC1發財=JF17
簡單的來說,梟龍的前身是米格21戰機,正式這一款戰機,中國完全吃透,完善了自己的超音速飛機的研發體系和製造體系。
梟龍的發展歷程其實也是充滿了波折,80年代巴基斯坦從美國獲得了F-16,從中國購買了F-7P,F-16不錯但是很貴,F-7P便宜但是效能次了點,所以巴基斯坦就想弄個比F-7P更好但是也便宜的替代品,於是有了超7計劃,“超級J-7”,原意是要魔改J-7。中美一看有戲,成飛和格魯門就開始搞設計。然後到了89年你們懂的,中美合作搞不成了,超7下馬。同時巴基斯坦因為核試驗被美國製裁,已經付款的F-16被無限期扣留。後期,經過不懈的努力,米格終於入夥“超7”計劃,使該專案變成為成飛為主,米高揚和巴方參與的三家合作專案,飛機的名字也改成FC-1。意即FighterChinaNo.1。到了20世紀末,第三次上馬的FC1終於搞成了,發展成了一種已經和J-7沒有啥關係的三代戰機,也就是梟龍。梟龍一開始就衝著低成本和低技術風險性,比如整機的航向和滾轉是機械控制,只有俯仰用電傳;整機就是常規佈局加邊條,不過從04號原型機換上了DSI進氣道。梟龍在巴基斯坦空軍中的編號為JF-17雷霆,已經裝備了巴軍三個中隊,擁有全部智慧財產權和製作工廠。效能更好的第二批次(blockII)也開始生產,和LCA真是形成了鮮明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