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火燒博望坡和火燒赤壁對諸葛丞相來說,哪個意義最大?
10
回覆列表
  • 1 # 心靜心境心情

    火燒博望坡是諸葛出山指揮的第一戰,也是證明自己的一戰,為今後奠定在劉備陣營的軍師第一席意義非同一般.因為當時劉備手下的兄弟對劉三顧茅廬請諸葛不以為然,甚至看不起諸葛這個酸書生.故我認為對諸葛個人來說更有意義,畢竟萬事開頭難,第一步太重要了,能贏不能敗!個人淺見!謝謝!

  • 2 # 九州歷史

    火燒博望坡,跟諸葛亮沒任何關係,但這事是有的。

    官渡之後,袁紹悔恨萬分,沒臉見人,繼而多病纏身,死掉了!曹操率大軍,進攻袁紹的幾個兒子。袁尚聯絡荊州劉表,劉表這次不再作壁上觀,派劉備進攻豫州。

    劉備當時駐新野,他帶兵打到葉縣(今河南葉縣),曹操命夏侯惇、李典、于禁帶兵抵禦,兩軍在葉縣一帶相持。一天,劉備突然燒掉自己的營帳,倉皇南撤。夏侯惇見狀,立即帶兵去追。

    夏侯惇一生號為“常敗將軍”。當時的夏侯惇,還沒有獨當一面的經驗,雖然被曹操倚重,更多是宗族關係,論智謀,跟五子良將還是有差距的。李典勸說:“劉備毫無理由地撤退,必有陰謀,如果去追,說不定會有埋伏。”夏侯惇不聽,命李典守寨,與于禁一起追擊劉備。追到博望坡(今河南方城縣博望鎮),當地山路狹窄、地勢險峻、草木高密,夏侯惇被劉備伏擊,殺得落花流水。李典是明白人,這邊夏侯惇兵敗,李典的援軍就到了。劉備見援軍勢大,也撤出了戰鬥。

    這場伏擊戰,並沒有火攻。所謂火燒,劉備實際上的是自家營帳,並沒有燒到曹軍。當時,諸葛亮還沒有到劉備軍中,此戰跟他也沒任何關係。

  • 3 # 詩詞文化歷史藝術源泉

    【天意難違妒忌何能?】當然是火燒上方谷的意義重大,如果不是蒼天下雨救了司馬懿,就一舉全滅司馬懿。那一統天下的就是諸葛亮扶佐的大漢皇室劉備的子孫後代了,怎乃三國鼎立的諸葛亮的運籌帷幄以盡天數。後主司馬家族一統天下以是天意,諸葛亮再無回天之力此乃定數。

    赤壁之戰的火功也全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和神力借來的東風。放走峽谷里路上的曹操也完全是諸葛亮的權益平衡東吳之計。做為東吳督統的周瑜妒忌心極端。怨天怨地,即生亮何生瑜,喊出聲的報怨,最終還是死在心胸峽窄上,註定不可一世的狂傲難成後主一統江山的天下。歷史證明,爆君不長,心胸融化不了世界,更難融化自己的心。(回答原創評論作者張大河個人觀點)

  • 4 # 邏輯文史游

    這個問題問的著實尷尬,火燒博望坡跟諸葛亮有啥關係啊…赤壁之戰諸葛亮也不是主角,但硬要比較的話,那自然火燒赤壁對他影響更大啦~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初出茅廬第一功就是火燒博望坡了,此戰臥龍不僅向世人展示了他如神的用兵之法,也把魏國的獨眼夏侯燒了個屁滾尿流。但遺憾的是,歷史上博望坡之戰的指揮者並不是諸葛亮,而是劉備(此時臥龍還未出山),而戰爭過程也沒有像小說裡那樣把夏侯惇燒了個措手不及,而是劉備自燒營寨假裝逃跑,並在逃跑的路線上設定伏兵,夏侯惇不知是計率兵追趕,不幸中伏大敗。當然,此戰的一年之後孔明歐巴和大耳皇叔終於走在了一起~

    至於為什麼羅貫中把博望首功記在了諸葛亮的頭上,還為他設計了火攻的戲份,大概是因為收到了《三國演義》的“原稿”《三國志平話》的影響吧,而同期的一些雜劇也無一例外的將這場戰役的主人公安在了諸葛亮的頭上,之後也衍生出了《張飛負荊》、《關公拜印》的京劇、川劇劇目。

    再看赤壁之戰,老羅在這一章節真是竭盡所能的想體現周瑜是多麼刁鑽,孔明卻能一步步應對如流,並且正是最後孔明借到了東南風才使得大火成功點燃了賊船。但在歷史上,赤壁之戰周瑜可是絕對的主角,而諸葛亮在此期間扮演的是一個“中介”的角色,他向東吳說明了自己的世界觀,於是孫劉兩家決定聯合抗曹,事成之後,孔明,好像是,回營睡覺去了…

    所以最後總結一下題主的問題,火燒博望坡是虛構的故事,而赤壁之戰前諸葛亮的一番話促使了孫劉兩家的進一步聯盟,曹操失敗後,三國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從這個層面來講還是火燒赤壁對孔明影響更大啊~

    所以那誰都這麼寫詩了: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這人就是公瑾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上聯:走一步算一步,車到山前必有路,下聯怎麼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