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含蓄75137

    《三國志》作者陳壽評道:“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蜀漢的開國皇帝劉備和他的老祖宗漢高祖劉邦一樣,相似的地方極多:“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

    而更出奇相似的是,兩人一樣經常打敗仗,一樣的逃跑起來連老婆、兒女都不要了,劉禪實際上不是劉備的長子,他到底丟了幾個兒子,只有天知道。

    和劉邦一樣,劉備鍥而不捨終於建立了蜀漢帝國。這時他已六十一歲了,比劉邦還大六歲;劉邦起兵時是四十七歲,花了約七年的時間;而劉備起兵時是二十三歲,花了三十八年的時間,只是佔據了一小部分中國。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打敗曹操奪取了益州咽喉漢中,形勢似乎一片大好,這些人在玉米地“幹活”裡往往都是“辦事不利”的,被嫌棄不如隔壁老王“維辛”bct帶後面

    1-2-0-1比老王都老王,搞的她幾天都不能下床,而且鎮守荊州的關羽發動了襄陽、樊城戰役,水淹七軍、斬龐德、降於禁,打得曹操幾乎遷都。但是在曹操和孫權的聯合下,被呂蒙白衣渡江偷襲荊州江陵、公安,關羽敗走麥城被殺。兩年後,劉備稱帝后忿而起兵,在夷陵慘遭失敗,辛辛苦苦累積的精銳力量幾乎一空。劉備因羞愧交加,在白帝城去世。

    此時的蜀國,外有魏、吳兩個強大的敵手,內有漢嘉太守黃元、牂牁太守朱褒、益州郡大姓雍闓、越雋夷王高定的南中之叛,加上蜀國新敗大傷元氣,劉備剛剛去世,新生的蜀國,就像風中之燭,稍有不慎就會熄滅,非力挽狂瀾於既倒者不能為之。幸好,蜀國就有一個“千古第一賢相”諸葛亮。

    君臣至公:白帝城託孤

    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自古被視作君臣關係的典範,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鞠躬盡瘁”——“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這是“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計程車人們夢寐以求的兩代“帝師”稀世之遇。能夠達到這種魚水境界的君臣,只有此二人。

    可是,舌頭和牙齒這麼親密的關係都會有不合的時候,何況是人呢?因為主張連吳的諸葛亮不贊成劉備對東吳用兵,被劉備留在成都,而且諸葛亮也不得不留:本來蜀國的人才就少,加上關羽敗亡,張飛被刺,“鳳雛”龐統、法正早死,他留居成都除了監護太子劉禪,也有“鎮國家、撫百姓、供軍需、給糧餉”的作用。

    若是諸葛亮跟隨劉備出師,情況或許不一樣,因為劉備是“常敗將軍”,他“連營七百里”的排兵佈陣,連軍事水平並不高的曹丕都指出其必敗。

    劉備小瞧了吳國年輕的統帥陸遜,以致遭到慘敗,在永安(奉節縣)白帝城一病不起。劉備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召益州犍為太守李嚴到永安,拜尚書令,章武三年二月(公元223年),劉備急招諸葛亮到永安,四月,劉備對託孤於諸葛亮。

    悽然託孤。“託孤”是古代“家天下”政治幾乎不可避免的重大政治現象,它往往發生在先君早逝、嗣君年幼的情況下。孔安國說:“六尺之孤,幼小之君。”又說:“臨終之命曰顧命。”因此後世受託孤之任的大臣常被稱為顧命大臣。

    託孤的物件應該是滿足忠誠度足夠深、能力足夠強、威望足夠高、與先君關係足夠好等幾個條件的大臣,其中忠誠是第一條件。無疑,諸葛亮是最適合的人選。

    第二個人選李嚴,劉備就煞費苦心了。李嚴其實是荊州南陽人,因兵亂入蜀在劉璋手下任區區的成都縣令,常有屈才抱憾之感,劉備一來,正好另擇明君。善於識人的劉備將其提升為犍為太守、興業將軍。犍為是蜀國要郡,毗鄰成都,物產豐茂,劉備入蜀國後鑄造的“直五百銖”錢幣,背左有直書“為”字,就是鑄造於犍為郡。

    李嚴對劉備的知遇之恩回報以耿耿忠心。劉備登基時有異象“黃龍見武陽(犍為郡治)赤水,九日乃去”。大家因此都說“大王當龍升,登帝位也。”所謂的“黃龍”,其實就是李嚴為了勸進所炮製的異象,這對劉備來說當然是大忠臣了。後來,這裡成為劉備的“籍田”。李嚴的能力也是出類拔萃的,曾經鎮壓了土著豪族馬秦、高勝及越嶲土著高定。

    《三國志》裡歷史上最著名的託孤是如何進行的呢?

    ——先主病篤,託孤於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為副;

    ——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 “三年,先主疾病,嚴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少主;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

    此時劉禪還在成都,沒有見到劉備最後一面,這是歷史的黑色幽默:如果劉備地下有靈,治國無能、不戰而降的劉禪恐怕也無顏見劉備,相見不如懷念,徒增煩悲而已。

    託孤時諸葛亮自然是一號角色,那二號李嚴的地位如何理解?李嚴是尚書令(但不錄尚書事),軍職是“中都護”,相當於魏國司馬懿的都督雍、涼等一或多個州的軍事,蜀國只有一州,李嚴的中都護都督五個郡,實力遠在郡守之上。

    劉備選擇諸葛亮和李嚴,應該說是費了心思的:諸葛亮是可以信賴的荊襄老人代表;李嚴雖是荊州人士,但原是劉璋屬下,是新人代表,所以劉備用他來平衡諸葛亮。

    劉備的託孤算是託對了人,比起同期魏國曹叡將曹芳託孤於司馬懿和曹爽,東吳的孫權將孫亮託孤於諸葛恪等五人等以血淋淋收場的結局,儘管諸葛亮、李嚴不可避免地發生了一些權利之爭,如李嚴請求割益州東邊五郡為巴州,諸葛亮沒有許可;李嚴因為犯錯被諸葛亮免職等,但總體而言,這是歷史上最好的託孤了,因此流芳千古。

    託孤之謎。關於劉備所說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在歷史上爭議很大。有人說這一席話,困惑了中國二千年。

    劉備真實的想法我們已經不可能知道了,所以至今眾說紛紜。擇其要者,不外以下這幾種說法:

    第一,真心說。陳壽也贊成這種說法,並且在《三國志·先主傳》的評語裡面高度評價說:“舉國託孤於諸葛亮,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趙翼也說:“千載之下,猶見其肝膈本懷,豈非真情流露?”盧弼《三國志集解》在反駁孫盛等質疑時也說:“有所感於中,不覺言之如是”。

    第二,權謀說。有人認為是劉備不得不託孤於諸葛亮,又懷有猜忌,於是“陰懷詭詐”出此言,逼諸葛亮表盡忠之態,“非剖心出血以示之,其能無疑哉”(王夫之《讀通鑑論》)。孫盛也認為“(劉)備之命(諸葛)亮,亂孰甚焉!”—— “古之顧命,必貽話言;詭偽之辭,非託孤之謂。”

    第三,還有一種說法,所謂“自取”,不是“自代”,是指劉禪不肖無能,諸葛亮可以在劉備另外二子中選取立一個。但聯絡上下文就知道此說不通。如果是從劉備另外二子中選立一個皇帝,那何必拿曹丕出來說事、對比?

    爭議主要發生在第一、第二種說法中。它是千古之謎嗎?

    筆者斗膽提出第四種說法:這是一句可有可無的客套話——本身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所以不必看重這句話。為什麼呢?

    首先,這句話不稀奇。如果單獨看這一節,不可避免地會有非常深刻的印象,認為是“驚世駭俗”的一句話,基本會贊同陳壽的說法。但三國裡六次託孤,幾乎同樣的話就發生過三次之多,另外兩次分別是孫策託孤於張昭:“若仲謀(孫權)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劉表託孤於劉備:“表病篤,託國於備,顧謂曰:‘我兒不才,而諸將並零落,我死之後,卿便攝荊州’。”

    劉備兩次遇上託孤之事,第一次是受託者;第二次是託付者;劉表之語與劉備之語同出一轍,還更明確。“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劉備不可能無動於衷。所以劉表的託孤之語對劉備影響甚大,也間接影響了中國歷史。

    正因為這類話在不同場合反覆出現,所以其真實的意思都一樣,就是——“嗣子可輔,輔之”,這個問題看似是個二選一的問題,實際上只有一個答案,絕不會是要其取而代之,所以筆者以為它是一句客套話,並不一定具有深意,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其次,劉備不會真心讓位於諸葛亮,因為自古就沒人會甘心把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白白送給別人,哪怕他是自己最信任的人,劉備也絕脫不了這個歷史的慣性。同時他更不是有些人所說的一個陰謀詭計。如果這是詭計,那三次都是不足道的詭計?諸葛亮之所以表態盡忠,是出於他的忠臣本心,感劉備的知遇之恩,即使沒有這句話,他也一樣會盡肱股之力的。如果說這一句話有壓力的話,那也是隻會使得諸葛亮更加努力。

  • 2 # 雞史

    劉備曾經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希望他可以幫自己打天下。而劉備臨終之時,又將孩子託付給諸葛亮,讓他好生調教。劉備為何如此重視諸葛亮,並將政權交由他處理。難道劉備不怕諸葛亮造反自稱為王嗎?

    《三國志》作者陳壽評道:“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蜀漢的開國皇帝劉備和他的老祖宗漢高祖劉邦一樣,相似的地方極多:“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而更出奇相似的是,兩人一樣經常打敗仗,一樣的逃跑起來連老婆、兒女都不要了,劉禪實際上不是劉備的長子,他到底丟了幾個兒子,只有天知道。

    和劉邦一樣,劉備鍥而不捨終於建立了蜀漢帝國。

    這時他已六十一歲了,比劉邦還大六歲;劉邦起兵時是四十七歲,花了約七年的時間;而劉備起兵時是二十三歲,花了三十八年的時間,只是佔據了一小部分中國。兩人一樣的不太會打仗,所以屢戰屢敗,但是二人的情況又有所不同。

    劉邦好歹當過鄉級幹部(亭長),可劉備起兵前以賣鞋謀生。但劉備讀過幾天書,對知識分子的禮遇是多次向儒生的帽子裡撒尿的劉邦遠遠不能比的。劉備也是一個標準的白手起家的大英雄,兩人若換個位置,劉備一定不比劉邦差,而劉邦則一定比不過劉備,理由:說不定劉邦忍不住又會向諸葛亮的帽子裡撒尿呢?

    劉備因在校尉鄒靖鎮壓黃巾軍有功,拜安喜縣尉(相當於副縣長兼公安局長),開始了他的征戰生涯,任上因鞭打來監察的督郵(不是那個吼聲震破天的張飛)去職;此後一直處於四處流浪和不停的失敗之中,無一塊立足之地,雖也取得過一些不大的勝利,如汝南斬蔡陽(非關羽之功),博望敗夏侯惇、于禁(非諸葛亮之功)。但只有在和孫權聯合於赤壁大敗曹操後,才改變了寄人籬下的苦日子,並得以按照諸葛亮“隆中對”的規劃,跨有荊(一部分)、益二州,實力突然崛起,給曹、孫以極大的壓力。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打敗曹操奪取了益州咽喉漢中,形勢似乎一片大好;而且鎮守荊州的關羽發動了襄陽、樊城戰役,水淹七軍、斬龐德、降於禁,打得曹操幾乎遷都。但是在曹操和孫權的聯合下,被呂蒙白衣渡江偷襲荊州江陵、公安,關羽敗走麥城被殺。兩年後,劉備稱帝后忿而起兵,在夷陵慘遭失敗,辛辛苦苦累積的精銳力量幾乎一空。劉備因羞愧交加,在白帝城去世。

    此時的蜀國,外有魏、吳兩個強大的敵手,內有漢嘉太守黃元、牂牁太守朱褒、益州郡大姓雍闓、越雋夷王高定的南中之叛,加上蜀國新敗大傷元氣,劉備剛剛去世,新生的蜀國,就像風中之燭,稍有不慎就會熄滅,非力挽狂瀾於既倒者不能為之。

    幸好,蜀國就有一個“千古第一賢相”諸葛亮。

    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自古被視作君臣關係的典範,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鞠躬盡瘁”,“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這是“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計程車人們夢寐以求的兩代“帝師”稀世之遇。能夠達到這種魚水境界的君臣,只有此二人。可是,舌頭和牙齒這麼親密的關係都會有不合的時候,何況是人呢?

    因為主張連吳的諸葛亮不贊成劉備對東吳用兵,被劉備留在成都,而且諸葛亮也不得不留:本來蜀國的人才就少,加上關羽敗亡,張飛被刺,“鳳雛”龐統、法正早死,他留居成都除了監護太子劉禪,也有“鎮國家、撫百姓、供軍需、給糧餉”的作用。

    若是諸葛亮跟隨劉備出師,情況或許不一樣,因為劉備是“常敗將軍”,他“連營七百里”的排兵佈陣,連軍事水平並不高的曹丕都指出其必敗。

    劉備小瞧了吳國年輕的統帥陸遜,以致遭到慘敗,在永安(奉節縣)白帝城一病不起。劉備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召益州犍為太守李嚴到永安,拜尚書令;章武三年二月(公元223年),劉備急招諸葛亮到永安;四月,劉備悽然託孤於諸葛亮。

    “託孤”是古代“家天下”政治幾乎不可避免的重大政治現象,它往往發生在先君早逝、嗣君年幼的情況下。孔安國說:“六尺之孤,幼小之君。”又說:“臨終之命曰顧命。”因此後世受託孤之任的大臣,常被稱為顧命大臣。

    託孤的物件應該是滿足忠誠度足夠深、能力足夠強、威望足夠高、與先君關係足夠好等幾個條件的大臣,其中忠誠是第一條件。無疑,諸葛亮是最適合的人選。

    但是劉備就不怕諸葛亮手握大權造反嗎?

    關於劉備真實的想法我們已經不可能知道了,所以至今眾說紛紜。

    擇其要者,不外以下這幾種說法:

    第一,真心說。

    陳壽也贊成這種說法,並且在《三國志·先主傳》的評語裡面高度評價說:“舉國託孤於諸葛亮,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

    趙翼也說:“千載之下,猶見其肝膈本懷,豈非真情流露?”

    盧弼《三國志集解》在反駁孫盛等質疑時也說:“有所感於中,不覺言之如是”。

    第二,權謀說。

    有人認為是劉備不得不託孤於諸葛亮,又懷有猜忌,於是“陰懷詭詐”出此言,逼諸葛亮表盡忠之態,“非剖心出血以示之,其能無疑哉”(王夫之《讀通鑑論》)。

    孫盛也認為“(劉)備之命(諸葛)亮,亂孰甚焉!”——“古之顧命,必貽話言;詭偽之辭,非託孤之謂。”

    第三,另選皇帝。

    所謂“自取”,不是“自代”,是指劉禪不肖無能,諸葛亮可以在劉備另外二子中選取立一個。

    但聯絡上下文就知道此說不通。

    如果是從劉備另外二子中選立一個皇帝,那何必拿曹丕出來說事、對比?劉備並非沒有權謀之人,他也害怕將權力交到諸葛亮手中,諸葛亮會自稱為王。只不過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這種做法是最好的選擇,所以就有了白帝城託孤的這一事件發生。

  • 3 # PAN40

    聯吳抗魏,才有生存下來的可能,但是劉備為了荊州,居然發兵東吳,這是決策上致命的失誤,結局被陸遜打的大敗而歸,應該才明白孔明政治上的可靠性!才有的託付阿斗!

    還有這裡要強調一點,諸葛亮算是一個政治家,但是說他軍事奇才,請看看陳壽的三國志再來說!火燒博望坡是劉備燒的,赤壁是周瑜打的(這裡要為周都督正名,周瑜是一個軍事天才,人生贏家,胸襟寬廣~以二十四歲的年齡作為赤壁之戰的總指揮,而且在這種十分劣勢的情況下,還有一顆大心臟,打的曹魏望江而嘆,可以說是一位英雄氣概的偉男子,絕不是三國演義這種小說裡面記載的那樣小肚雞腸!!!)空城計沒有那回事,唯一由諸葛亮主導的六出祁山,次次失敗,就能看出他的軍事才能不過爾爾!!!

  • 4 # wwb24

    劉備最大的錯誤就是跟曹操一樣輕看了天下英雄,不要看不起年輕人,更不要看不起還沒有做出成就的人。劉備建立蜀國之後對國家接下來的主要問題判斷失誤,攻下益州之後表面上實力大漲,但實際上處最虛弱的階段,兵疲財乏,勢力擴張後,團隊內部整合沒有完成,內部矛盾沒有消除,政權並不鞏固,勢力的增長導致外交基礎發生變化,與孫權的關係由依附變為對等,甚至在氣勢上壓過東吳,導致盟友關係基礎不穩,衝突增多。在這種情況下,盲目自信,四處出擊,試圖以對外戰爭勝利來壓制內部矛盾,進取漢中雖然獲得成功,但荊州方面失敗,沒有及時調整,反而試圖以關羽北伐的方式爭取解決矛盾,但最終內外矛盾失控導致失敗。看不清自己的實力,看不清敵人的能力,看不清力量變化導致外交關係的變化,自以為是,強行推動,以一敵二,哪能不失敗。更何況荊州、益州地理阻隔,軍力二分,配合呼應困難。關羽攻襄陽,歷時長久,軍糧不繼,冒險搏勝,士兵百姓官員忍無可忍,劉備遠在益州救援困難,即便打下了襄陽,曹操再增兵,孫權趁火打劫,不還是會敗得很慘。

  • 5 # 相知相惜178910574

    劉備得到西川攻佔漢中後,接著得到曹丕篡漢建魏的訊息,在諸葛亮和群臣的再三請求下建立了蜀漢政權。而此時的政治形勢還是不容樂觀的,首先蜀漢的政治口號是”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目標是滅魏興漢。而曹魏的實力明顯要強很多,還有就是蜀吳的關係已至冰點,荊州被東吳偷襲主將關羽父子遭害。名義上的盟國已經分裂,形勢考驗著蜀國的走向。此時蜀漢最應該做的是修復與東吳的聯盟關係,政治解決荊州留下的分歧,說明利害關係說服東吳聯合伐魏。因為此時正是曹魏剛剛建立,道義盡失民心未穩之際,而歷史沒有假設,劉備被東吳的奪荊州殺兄弟之舉氣昏了頭,執意舉全國之力伐吳雪恥,使得蜀軍精銳損失殆盡,造成了吳蜀兩敗俱傷,含恨病逝於白帝城。失去了問鼎中原的契機。

  • 6 # 巴山夜雨涮鍋

    劉備建立蜀漢是在公元222年,他稱帝之後很快就出兵攻打東吳去了。詬病的,一般說是這會兒不該去打東吳,比如趙雲的建議是應該北伐曹魏。但劉備打東吳也有他自己的立場。畢竟,面對東吳擅自背盟,殺死大將,奪取荊州的行徑,如果絲毫不做出反擊,實際上劉備是難以立足的。

    而劉備本人的目的,應該也不是真打算把東吳給滅掉。他很可能是想借機獲得一個比較有利的談判地位,比如收回一兩個郡的地盤,然後重新締結吳蜀同盟。只不過,打了大半輩子仗的老將,犯下錯誤,被陸遜抓住破綻擊敗,這個屬於軍事上的技不如人,也怪不得誰。

    所以,若說劉備的錯誤,就在於輸給了陸遜,但勝敗兵家常事,誰又能保證只贏不輸呢?

    如果把時間再往前推推,比如到劉備入蜀之後,那麼未能及時增援關羽,導致關羽孤軍激進,遭到魏吳兩國夾擊,大約是一個錯誤。但當初關羽北伐,本來目的是牽制還留在長安的曹操,使得劉備剛剛奪下的漢中免遭反撲。劉備自己也想不到關羽會打得這麼順利,一下子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直逼中原啊。再說,東吳偷襲的時候,劉備的小舅子糜芳居然叛變。這可是跟了劉備幾十年的親戚,誰想得到他在劉備只剩少數人馬奔走的時候都不叛變,現在劉備都封王了他居然投敵呢?

    所以,劉備落得這麼慘的下場,其實還是有一定的偶然性。硬要說劉備的錯,可能還是在漢中之戰後有點膨脹,對即將面對的困難估計不足。否則,他對關羽的舉動一定會有更多叮囑節制,也不會自己忙著稱王、搞基建。實際上在荊州地區動兵本來就是比較敏感的,如果關羽能夠保持進擊的頻度,至少保住荊州還是大有希望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何男娶女,婆媳如天敵,女嫁男,丈母孃卻愛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