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尚宮女史

    馮太后是北魏歷史上甚至整個古代歷史上都是一位不可不提的重要人物,馮太后的五十年可謂真正的跌宕起伏,從皇室宗親成為掖庭婢女,在成為文成帝的妃子,然後成為皇后,在皇后的位子上坐了十年,文成帝去世後,馮太后深度參與朝政,把持朝政二十多年,其高超的政治手段和恩威並重、殺伐果決的作風讓她在穩定北魏政局和推動孝文帝改革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但馮太后也並非完人,她在政治上是強悍的,但是她卻又兩個硬傷,一個就是她一生無子,另一個就是她的私生活比較混亂,而關於她將獻文帝逼下皇位並在後來除掉獻文帝的事情,表面上來看就是和馮太后的男寵有關。

    馮太后的一生似乎都和皇室有關係,她本身就是北燕皇族之後,在很小的時候,其父馮朗因事被北魏太武帝處死,馮家人都被處死,而馮朗的女兒馮氏因為是個年幼的小女孩,得以存活下來,但是活著也是有代價的,馮氏被沒入宮中為奴,幸虧宮中有其姑母照應,所以馮氏在宮中的生活雖不算太好,但也不被人欺負。

    而且,這樣的生活經歷在未來成為一筆寶貴的財富,因為在文成帝繼位之後,12歲的馮氏就成為文成帝的貴人,這其中固然有其姑母的幫助,但是她在宮中摸爬滾打的經歷也幫了大忙,而且後來她能成為皇后更是得益於這段經歷,讓她很容易就鑄成了金人,而被封為皇后。

    馮皇后是一個學習欲很強的人,她在文成帝身邊做皇后的十年,為她後來攝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很奇怪的是,馮皇后十二歲就成了文成帝的妃子,但是在兩人十幾年的相處中,馮皇后竟未生一子,這是一個遺憾,但也未必是壞事,因為文成帝對繼承人實行的是“去母留子”。

    所以即便馮皇后生了兒子,那麼文成帝也不會讓她的兒子成為繼承人,有意思的是,馮氏被封為皇后不久,文成帝就將李氏的兒子拓跋弘立為太子,然後李氏被賜死,當時的馮氏只有十六歲,然後就成了拓跋弘的撫養人。這對母子自然在利益一致的時候是相親相愛的,馮氏將其視若己出,後來文成帝去世,十二歲的拓跋弘繼位。

    成為太后的馮氏採取雷霆手段,果斷解決了可能會有的內亂,考慮到拓跋弘尚年幼,馮太后攝政。馮氏攝政一年多,在其間的政治方針大部分是文成帝的遺產,而馮太后自身殺伐果決、恩威並重,因此攝政是很成功的,在朝堂上的影響力極重。

    這種影響力一直沒有消退,等拓跋弘的兒子拓跋宏出生之後,馮太后歸政於獻文帝拓跋弘,於是兩人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就出現了。獻文帝也是一個有志皇帝,能力更是不錯,因此他不願意受制於馮太后,所以和馮太后之間就有了矛盾。

    而馮太后自從文成帝去世之後,私生活方面讓獻文帝很不能忍,她有男寵,並且有的男寵因為能力不錯還在朝廷為官。馮太后想把控朝廷,獻文帝想奪回皇權,兩人之間展開拉鋸戰。而且兩人的能力都是很強悍的,但獻文帝弱在年齡小,稍顯稚嫩了一些,在和馮太后的鬥爭中,獻文帝有時候難免心灰意冷。

    所以我們看獻文帝在位期間,有時候堪稱明君,有時候似乎又是一個無慾無求想要脫離紅塵的消沉之人,所以朝臣對他的信任度並不是很高。

    後來獻文帝抓住機會將馮太后的男寵李奕處死,實際上李奕並沒有什麼錯,他只是被牽扯進兄長的事件中,算是連坐。事後,獻文帝又提拔導致李奕被處死的元兇李欣,馮太后忍無可忍,在她看來,李奕的死,正是獻文帝公開和她叫板,這如何能忍?

    於是馮太后逼著獻文帝退位,本就有些心灰意冷的獻文帝只好讓位於五歲的兒子拓跋宏。但是即便是成為太上皇帝,獻文帝也沒有真的將權力全部讓出,他仍舊把持朝政,和馮太后相互牽制。

    獻文帝做太上皇帝的時候才18歲,還很年輕,他的政治理想還沒有實現。所以還在發揮餘熱,但他在475年冬天的大閱兵又讓馮太后看不下去了。沒想到退了位還在折騰,那弄死行不行?於是第二年的夏天,二十三歲的獻文帝離奇死亡。關於獻文帝的死亡,多認為是馮太后所為。

    那麼,為什麼馮太后將嫡子弄死,卻沒有被指責呢?原因其實也是很簡單的:

    其一,當時的拓跋弘已經是太上皇帝,而皇帝是拓跋宏,太上皇帝死不死對朝廷構不成大的動盪,所以馮太后並沒有被大為指責。

    其二,拓跋弘去世之後,馮太后雷霆手段控制了朝堂,恩威並施,賞罰分明,該處理的處理,該撫慰額撫慰,儘可能避免了動盪。

    所以即便馮太后真的弄死了拓跋弘,也沒有遭到指責,況且後來她又教匯出了一個優秀的皇帝,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獻文帝去世之後,馮太后再次攝政,所以北魏在馮太后時期基本沒有出現動盪,一直是平穩向前的,這為後來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創造了條件。

      

  • 2 # 魏青衣

    北魏馮太后,北魏文成帝的妃子,後立為皇后,在成為皇后不久,馮太后成為了北魏實際上的掌舵人。

    說起歷史上著名的幾個皇后,必然少不了漢高祖劉邦的髮妻,呂雉,唐高宗的皇后,也是後來封建王朝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則天,北宋時期遼國的蕭太后,清朝末年,咸豐皇帝的貴妃,慈禧太后。

    能夠掌握朝權的女人,沒有一個善類,不管是否將天下治理的妥妥當當,她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噬殺。此外,他們的兒子下場通常也不會太好,畢竟母強,又有權利慾望,雖然不是皇帝,但卻是真正掌握權力的人,對兒子有威脅是必然的。

    北魏馮太后正是如此,做文成帝皇后做了十年,韜光隱晦,積蓄力量,等到文成帝去世,又開始把持朝政。

    主少立國,少不了的便是這種皇后的垂簾聽政,馮太后憑藉著垂簾聽政的優勢,很快抓緊了權利,馮太后的兒子,獻文帝是任人揉捏的嗎?非也,獻文帝曾經做過激烈的反抗,不過最終卻是失敗了。

    馮太后好養男寵,這基本也是所有大權在握女性的標配,但馮太后畢竟身份上只是太后,圈養男寵這種事,畢竟不光彩,但馮太后卻是大行其道,毫不在乎,獻文帝試圖與馮太后爭奪權力,明裡暗裡互相較勁,奈何獻文帝畢竟太年輕,爭過馮太后是不可能的,若是再過個十來年,或許形式還會有變化,可以獻文帝先一步觸怒了馮太后,直接導致了一個結局,那便是馮太后逼迫獻文帝禪位,禪位,說起來簡單,要知道,當時的獻文帝不過是個不到二十歲的少年,如此年紀就要做太上皇,也是難為他了。

    畢竟勢不如人,獻文帝只好乖乖退位,做好自己的太上皇,而馮太后也改立自己的所以,孝文帝即位。

    做了太上皇,若是獻文帝安安穩穩的度過自己的小半輩子,或許也就不會有後面的馮太后殺自己兒子的事情,誰讓獻文帝不甘寂寞,繼續與馮太后較真,最終暴斃,死因不明,大概便是被馮太后暗中殺害的。

    獻文帝這麼一個太上皇,死就死了,死的也不是當朝皇帝,自然不會有足夠多的人重視這件事,再加上,馮太后把持朝政數十年,早已經積累了足夠的勢力,就像是清末的慈禧太后,只要有慈禧在,就沒有人敢動手,威懾力在那裡放著,沒人敢管也是正常。

  • 3 # 我是趙帥鍋

    首先要說明的是,馮太后自己沒有孩子,拓跋弘只是她的養子;後來拓跋弘被馮太后毒殺,只是一種傳言,並沒有實際證據,就如同傳言光緒是被慈禧太后毒死一樣。從某種意義上說,拓跋弘和馮太后的經歷,與光緒和慈禧太后的情況基本類似。

    最初,文成帝拓跋浚在去世前,給11歲的太子拓跋弘留下的輔政班子裡,並沒有馮太后的位置,而是以乙渾等大臣為主;同樣,咸豐帝在去世前,給小皇帝同治留的輔政班子,也沒有慈禧太后的位置,而是肅順等八位大臣。

    結果,咸豐皇帝剛死沒多久,慈禧就聯手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誅殺顧命八大臣,並趁機奪取政權,從此開始以太后身份垂憐聽政;同樣,在拓跋浚去世後不久,馮太后就聯合皇族親王拓跋丕發動政變,誅殺了輔政大臣乙渾等人,隨後也開始以太后身份執政帝國朝政。

    從某種意義上說,太后執政通常意味著帝國進入雙頭政治之中。這種政治格局,實際上對各軍政大佬非常有利。因為太后不能讓軍政大佬們滿意時,大家就可以打著尊崇皇帝的旗號壓制太后;當然,如果小皇帝不能讓大家滿意,大家也可以透過支援太后去壓制小皇帝。

    在這種背景下,不論是太后,還是小皇帝,都會盡力討好軍政大佬。如果不能取得他們的支援,那太后的執政位置就可能會消失,因為到時人們會支援皇帝親政。同樣對於小皇帝來說,如果不能取得他們的支援,那他就會無法真正掌握權力,因為在小皇帝長大後,人們也不會賣力呼喊應該讓小皇帝親政的。

    事實上,許多時候,小皇帝雖然長大了,卻無法取得親政的機會,主要就是因為人們普遍對太后的工作表示滿意,所以呼喊小皇帝親政的聲音並不會十分響亮。許多時候,小皇帝還未成年,人們就急不可耐的支援小皇帝親政,主要是因為人們對太后的工作不滿意,所以想方設法想讓小皇帝親政 。

    當然,也正是因為類似的原因,馮太后在執政十八個月後,因為她的工作並不能讓各軍政大佬都滿意,所以才剛滿十三歲的小皇帝拓跋弘,雖然還沒有到親政年齡,但軍政大佬們卻借拓跋弘當父親這件事,硬生生把馮太后給逼得交出了政權。

    至於慈禧呢,她的工作顯然還做得不錯,所以雖然同治皇帝早已成年,卻始終無法親政,直到後來光緒成年後,隨著政局的不斷變化,慈禧的工作終於開始讓各軍政大佬們不能滿意,於是光緒終於有機會跳到前臺來正式親政。

    問題是,光緒剛親政,就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總而言之,順我者昌,逆我則亡,誰敢阻攔我改革,不管你是誰、你的身份地位有多高,我一律撤你的職,甚至把你關進監獄。雖然光緒的改革,表明上看是救國救民,但在各大軍政大佬看來,這明顯是光緒想加強中央集權的節奏。

    在這種背景下,帝國的各大軍政大佬自然會各種牴觸和反對,因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你一個人的天下,既然你光緒不肯尊重我們的既得利益,那我們就再找一個能代表我們利益的人出來。於是乎,大家又把慈禧給抬出來,結果就是光緒再次成為傀儡,最後更是莫名其妙的死掉。

    至於拓跋弘,幾乎和光緒是一樣,執政後也是雄心勃勃,在他十六歲時,曾試圖制訂了一條法律:“受賄超過一頭羊,或一斛酒的,都判死刑。行賄者以同謀罪論處。檢舉者則可以因此得到相應的官職。”

    皇帝立法嚴懲貪汙受賄,這自然不錯。但法令定得如此嚴酷,如此不盡情理,顯然就是皇帝想趁機加強中央集權。因為法律定得如此重,如此不近人情,實際上只是方便了皇帝打擊任何一個官員。因為用這種罪名打擊哪個官員,恐怕也是百發百中的。

    當然,也正是因為大家悉知拓跋弘的目的,所以帝國的軍政大佬都對這條法律給予強烈反對,導致這條法律最終沒有成功頒佈。

    但是,拓跋弘的雄心壯志顯然不會就此止步,所以不久後,拓跋弘就以莫須有的罪名誅殺了慕容白曜,李敷這兩位帝國最顯赫的權貴,同時還把馮太后的寵臣李弈給殺了。

    再後來,拓跋弘為進一步加強自己的權力,就讓自己年僅5歲的兒子繼位當皇帝,自己則當太上皇。這樣一來,皇帝年幼,該由誰來輔佐呢?是太上皇,還是馮太后?

    答案顯然應該是太上皇!因為從哪個角度而言,小孩子的父親活著,而且願意成為小孩子的監護人(也有監護的能力),小孩子的監護人自然就只能是孩子的父親,至少從情理上是如此的。

    在這種背景下,拓跋弘就可以名正言順把馮太后給清理出局;而且,拓跋弘雖然成了太上皇,但沒有退出政治舞臺。他依然以太上皇的身份去處理國家大事。而且直接把手伸進了帝國的軍事領域,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太上皇一再親自率軍爭戰看出來。

    對於拓跋弘的這種加強中央集權的行為,帝國的普遍軍政大佬,顯然都是持反對意見,總而言之,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你一個人的天下,既然你拓跋弘不肯尊重我們的既得利益,那我們就再找一個能代表我們利益的人出來。於是乎,大家開始全力支援馮太后,而拓跋弘也就莫名其妙的死掉了。

    對於拓跋弘的去世,大家都說是馮太后毒死的,問題是,馮太后卻並沒有因此受到帝國政府的追究,相反直接就跑到幕前來執政。

    從這層意義上,與其說是馮太后殺死了拓跋弘,還不如說是整個上層社會拋棄了拓跋弘,所以馮太后才敢做這種大逆不道事。從這層意義上說,馮太后和慈禧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

    只不過,因為馮太后之後的北魏帝國,開始進入全盛時期,而慈禧之後的大清帝國,很快就在各種屈辱終走向滅亡。所以大家再來看這段歷史時,自然認為慈禧那就是為權力而禍國殃民的老妖婆;馮太后呢,則是為了國家百姓的繁榮富強,才不得已執掌政權,大家自然就不會對她進行指責。

  • 4 # 江湖小曉生

    馮太后的出身其實並不簡單,她是北燕皇族後裔。一提到燕大家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鮮卑慕容氏,其實這個北燕,第一代君主也是姓慕容的,叫慕容雲。

    不過這位慕容雲卻不是正兒八經的慕容氏後裔,他只是後燕惠愍帝慕容寶的養子,本名高雲。這位慕容雲沒有實權,權力都在扶植他登基的馮跋手裡。

    後來馮跋索性就宰了慕容雲,自立為北燕皇帝。馮跋是個牛人,他生了100多個兒子,身體素質槓槓的。不過歲數大了以後,他也有些力不從心。結果被弟弟馮弘篡了位,不光馮跋被弟弟馮弘給嚇死了,他那100多個兒子也都被弟弟馮弘全部除掉了。

    這位心狠手辣的馮弘,成為了北燕的末代皇帝,而他也就是馮太后的爺爺。馮弘的三兒子馮朗,生了馮太后。

    本來至少應該是個郡主的馮太后,卻因為北燕被北魏給滅了,所以她本有機會成為高高在上的郡主,可是出生後卻成了北魏掖庭的一位奴婢。有意思的是,逼殺馮弘的,正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

    一、馮太后從奴婢成為太后,這過程可經歷了太多艱辛。

    馮太后出生的時候,北燕已經滅亡了六七年,他們全家都是北魏的俘虜。這日子自然是不好過,可是飛來橫禍的是,太武帝拓跋燾,莫名其妙地又把馮太后的父親馮朗給殺了。

    這麼一來爺爺和父親就都是因為太武帝拓跋燾而死,而北燕也是被太武帝拓跋燾所滅,這種國仇家恨,是個人都不會忘記。

    當時馮太后是個年幼的小姑娘,所以就被弄到掖庭做了女婢。幸運的是,她有一個好姑媽。馮弘把女兒馮氏主動送給了拓跋燾,沒想到拓跋燾還真的很喜歡她,將她冊封為左昭儀,地位僅次於皇后,相當於後世的皇貴妃。

    有這樣一位姑媽在後宮為馮太后撐腰,年幼的馮太后,總算是得到了暫時的安寧。不過要想有所作為,就必須要做出改變才行。

    拓跋燾雖然雄才大略,不過才活了45歲就去世了。他兒子拓跋晃更不給力,只活了24歲。拓跋晃去世以後,年僅13歲的拓跋濬登基。

    馮太后的機會終於來了,這一年她只有12歲,在姑媽左昭儀的幫助下,馮太后成功嫁給了文成帝拓跋濬,成為了他的貴人。

    拓跋濬是個明君,他在位期間十分開放,不論民族親疏,只要有才能都能夠得到重用。這一點深深影響了馮太后的世界觀。

    而拓跋濬又特別喜歡馮太后,所以在馮太后15歲的時候,便將她立為了皇后。這一路走來的辛酸歷程,也只有馮太后自己心裡明白。

    喪國之痛,殺父之仇,所有的憤恨,一時間全都湧入到了馮太后的腦海中。她貴為皇后,是否要為自己的家國報仇雪恨?馮太后站在了十字路口。

    二、馮太后害死了養子拓跋弘?

    文成帝拓跋濬雖然很英明,可惜壽命也不長,年僅26歲就去世了。也就是說25歲的馮太后,這回真正成為了太后。

    那麼問題來了,繼位的是誰?是他們倆的孩子嗎?對不起,馮太后沒有自己的兒子,繼位的拓跋弘是李氏的兒子。而當初冊封拓跋弘為太子的時候,已經按照北魏“子貴母死”的制度,將李氏給賜死了。

    現在你知道為啥馮太后沒有兒子了吧?皇后生了兒子,鐵定要被立為太子,兒子成了太子,按照他們的習俗,這母親就要被賜死,以防出現呂后亂政的局面,都是漢武帝發明的臭習俗。

    由於拓跋弘只有12歲,而馮太后也只有25歲,所以朝廷中以太原王乙渾為首的權臣集團,開始不把他們母子當回事,甚至要發動叛亂。

    好在馮太后此時已經佈置妥當,因此平息了這場叛亂,穩住了北魏朝局。由於皇帝太小,因此馮太后宣佈臨朝稱制。

    不過18個月以後,馮太后就主動退休了。因為她得了個孫子拓跋宏,她索性把國家大事都交給了年僅14歲的拓跋弘來處理。

    結果拓跋弘一頓操作猛如虎,把馮太后重用的那幫男寵都給罷免了,開始啟用自己的心腹。甚至將馮太后最寵愛的男寵李弈兄弟幾個都給殺了。

    這下子徹底惹毛了馮太后,馮太后在北魏根深蒂固,豈是拓跋弘撼動得了的?因此馮太后將年僅18歲的拓跋弘變成了太上皇,讓他禪位給了年僅5歲的兒子拓跋宏,也就是孝文帝。可是拓跋弘並沒有放棄權力,朝中大小事務,全部都還是由他來掌管。

    馮太后擔心這小子將來會害了自己,畢竟不是親生的。於是就找了個機會,把拓跋弘給抓了,強行軟禁了起來,沒多久拓跋弘就掛了,你猜是誰害死的?

    三、馮太后治國有方,可以說瑕不掩瑜。

    一個優秀的政治家,往往未必就是一個好人。馮太后也是一樣,這位大姐在25歲開始就想著要養男寵,而且還把這幫人放在朝堂之中任用,你說這算什麼事兒?

    不過北魏民風彪悍,而且十分開放,所以馮太后的這種行為,除了樣子拓跋弘看不慣以外,其他人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這些男寵還真的都蠻有才能。

    此外馮太后將拓跋弘給軟禁,甚至殺掉了,這絕對是大逆不道的弒君之罪。但是馮太后將拓跋弘的兒子拓跋宏養大成人,而且將他培養成為了一代非常優秀的帝王,跟他的關係十分融洽。

    最關鍵的是,在馮太后的主持下,北魏實行了改革,使得北魏國富民強。除了一些利益受損的貴族罵罵咧咧,舉國上下沒有不說馮太后好話的。

    49歲的馮太后去世時,孝文帝拓跋宏差點沒哭死,好幾天沒喝水,甚至以皇帝的禮儀安葬馮太后。自己老爹被馮太后害了,做兒子的都不計較,咱們叫什麼勁呢?

    總結:馮太后沒有為了私仇,毀滅北魏江山。

    之所以馮太后做了那麼多錯事,名聲依舊不錯,那是因為馮太后是一位優秀的政治家,是一位胸懷寬廣,富有遠見的執政者。

    不能用私德來評價一位政治家,否則秦始皇、漢武帝和唐太宗,可就都要被打入昏君行列了。馮太后的爺爺、父親都是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給害死的,她的母國北燕,也是被拓跋燾給滅了的。

    可是馮太后雖然記得這一切,卻沒有因為這些仇恨,而毀滅北魏江山。相反的是,她利用自身的才能,為北魏做出了不朽的貢獻。你說她的名聲能差嗎?

    參考資料:《魏書》

  • 5 # 木星12300

    因為之後在馮太后掌權的期間,大力改革,推動了北魏的發展,我們熟悉的孝文帝改革,很多的功勞都是太后的。所以後世對她的評價很高。很少有人會說她殘忍殺了自己養大的孩子。因為北魏是一個鮮卑政權,是一個草原部落,對倫理道德的嚴謹度並不是十分的高,再加上他是太后上位後完全有能力掩人耳目。因為太后的改革提高了北魏發展水平。太后所處生活的環境是個戰亂的時候,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活著最重要,不管怎麼說,她是成功的,她為了北魏的發展做了很大的貢獻,當然這些也堵住了那些想辱罵太后的人的嘴。正如同一個人的優點太過亮眼就蓋住了瑕疵不是嗎。

  • 6 # 喜歡歷史的妹紙是蓉兒

    那個拓跋弘又不是馮太后的親兒子,怎麼沒指責,只不過馮太促進漢化厚侍孫子,給士紳的印象相當好。所以史書評價比較好。不象胡太后那樣,實在是禍國殃民。

    北魏是有傳統的。只要被選上太子,他的親生母親必須要死。

    拓跋弘的母親李氏,據說是個相當漂亮的女人,走路姿態也優美。

    當時文成帝閒著沒事站在城樓上往下看,就跟現在那些男人看美女一樣。就看見了李氏走過。這麼遠遠看見,立馬鼻血長流,慾火上竄。色眯眯地對左右說。“此及佳婦”馬上跑下樓。

    慾火難焚,立馬抱起李姑娘,實在找不到地方,跑到倉庫裡面,連鋪蓋都沒有。就臨幸上了,若現在這廝絕對是個強姦犯!然後李姑娘就變成了李貴人了!

    然後不久就懷孩子了了,然後就生下了拓跋弘,李姑娘可能是太年輕了,她不瞭解北魏這段歷史,立太子殺其母,要是一般嬪妃懷了孩子都想方設法的打掉,她卻傻乎乎的把娃生出來了。

    準確說李姑娘就是一個胸大無腦的美女!

    太武帝太安二年,李姑娘的兒子被立為皇太子。太武帝的保姆當時被封為寶太后的常氏勒令她自盡。

    臨死前李氏給自己的兄弟寫信,囑咐後事。

    死前一講的兄弟兩字,李氏就嚎啕大哭,悲傷不已,看者無不傷心落淚。她對生,有無限的留戀。對自己的親人,更是牽掛不已。卻沒有能力看著自己孩子慢慢的長大,給自己的兄弟做姐姐的照顧,帶著無限的留戀了,上吊了!獻文帝上臺以後,追諡生母為元皇后!而年輕的馮太后沒有生孩子,反而平安的逃過了一劫,又坦然了坐上了太后之位。當時獻文帝拓跋弘只有12歲,立馬垂簾聽政了!

    馮太后也是也相當厲害的一個女人。

    當時主少國疑,奸臣檀權,馮太后顯示出個人的機智和膽識,經過短時間的周旋後,她殺掉了乙渾,臨朝聽政。

    馮太后當時好像還不到30歲。年輕貌美的女人,守寡難熬啊,就和風流倜儻了臣下李奕有了那麼一腿。

    獻文帝到了青春期的時候,好面子聽到外面有人議論紛紛,心中有氣,其實對於他們胡人來說,這算不了什麼!又是個受漢文化影響的孩子。覺得你給自己死去的父王戴上大綠帽子,憤怒之至。

    恰巧李奕的弟弟李敷在相州刺史任上受賄,被人告發,獻文帝趁機窮追此事,與法連做,殺了李氏兄弟兩家。

    馮太后年輕的情婦被殺,那種憤怒可想而知。因為母子失合,又摒棄富貴,信仰佛法,心煩意亂的小皇帝,一年後要把帝位傳給了自己六歲的兒子拔跋宏。當上了最年輕的太上皇!

    雖然是禪讓給了太子,獻文帝仍然大權在握,他勤於政事,賞罰嚴明,慎擇官員,進廉退貪,尤其在事關人命的大案判決方面,慎之又慎,救了不少人命。

    馮太后覺得拓跋弘越來越英明瞭,日子一天一天的過,母子兩人卻一天比一天疏遠,相互猜忌之中,激起了馮太后的殺心。

    在夏天的某個夜晚,馮太后派人在繼子酒中下毒,毒死了這個二十三歲的太上皇!雖然馮太后毒死了自己的繼子,但是對自己的孫子還是非常不錯的。他的孫子對她也不錯,也沒有記她記恨他殺父之仇。

    而且以後馮太后的私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了。其中王睿,李衝最受寵。

    而這兩個入幕之賓。在歷史上表現得很不錯的。尤其是李衝,人品相當的不錯。馮太后死後,他與孝文帝君臣之間關係相當好的

    孝文帝漢化遷都↓

    歷史總是幽默的。北魏整個一朝,怕兒少母壯,生母執政學漢武帝,一直是立其子殺其母,偏偏到了世宗一代。群臣力保胡太后。沒讓她死成。

    這個太后也年輕貌美,也亂搞男女關係。她兒子也很反感。最後在她情人的枕頭風吹拂下,把她親兒子給毒死了。

    後果直接造成了北魏滅亡!

    魏國大將楊大眼的兒子楊華勇武過人,相貌堂堂被胡太后見後強逼上床。

    事後楊華跑回自己老家,率部曲逃至南梁,胡太后還得了相思病,寫詩歌一首。《楊白華》

    陽春二月三,楊柳齊作花。

    春風一夜入閏闥,楊花飄蕩落南家。

    含情出戶腳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

    秋去春還雙燕子,願銜楊花入窠裡

  • 7 # 尋根拜祖

    馮太后一輩子做了很多“錯事”、“壞事”,甚至是倒行逆施的事,但奇怪的是,她的每一件事,結局都出奇地好。比如她養男寵,這些男寵都成了國家棟梁;她擅權專政,大臣都尊她為“聖”;她重用宦官,卻沒有出現宦官專權;她殺了兒子獻文帝,卻幾乎沒人指責她。

    似乎,馮太后有一種無窮的魔法,總能把那些,在別人眼裡泥沙俱下的東西,凝練成璀璨的珍珠寶石。這個神奇的女人,到底如何做到這一點,我們走進她的生活看一看。

    從女奴到皇后

    馮太后本是北燕皇族出身,被北魏滅國後,入宮為奴。不過她太幸運了,她的姑母在宮中為昭儀。有姑母的照應,馮氏少了一分磨難,多了一份感恩的心。

    十二歲那年,文成帝即位登基,她以貴人身份,成了文成帝的嬪妃。文成帝雖是鮮卑人,但非常熱衷於漢學,漢化傾向非常嚴重。其實,孝文帝全盤漢化不是沒有根基的,北魏幾代君主,都很很深的漢學功底,都有強烈的漢化意識。

    馮氏這個鮮卑化的漢人,她出身皇族,自幼生在宮中,對宮裡的人情世故非常熟悉,加之個人突出的才貌,很得文成帝的寵愛。十五歲那年,她被立為皇后。

    三年時間,從一介異族奴隸翻身為皇后,也只有在北魏這個思想開放,漢化傾向嚴重的朝代才可能出現,馮氏真夠幸運。

    從女人到女主

    馮氏與文成帝度過了琴瑟和諧的九年生活,這段時間,她一邊以自己的體貼,給文成帝以慰藉,一邊從文成帝大開大合的功業中,默默地汲取治國理念,以治理中宮,鍛鍊著自己的領導才能。

    唯一遺憾的是,馮氏沒有孩子,文成帝將不到兩歲的太子拓跋弘,交給馮氏撫養,拓跋弘的母親李氏,剛剛被賜死!

    並非李氏犯了什麼錯,錯就錯在她的兒子被立為太子了!這是漢武帝當年創下的先例:立子去母!兒子被立太子,母親就得被賜死,北魏自道武帝始,這條規矩就是一條鐵律!

    假如拓跋弘是馮氏親生,真不敢想象,文成帝如何對待馮氏。不幸的拓跋弘又是幸運的,馮氏對他視如己出,精心撫育。

    幸福的日子總是那麼快,一晃九年,二十四歲的馮氏經歷了人生的一次鉅變——文成帝拓跋睿駕崩了!傷心欲絕的馮氏,做出了一個曠古未見的舉動,她突然投身火海,以死殉夫!虧得眾人眼疾手快,把昏死的她從火堆裡救出來。

    離開了文成帝的護佑,馮氏成了年幼的獻文帝拓跋弘的唯一保護神,從此,馮氏走向政壇前沿。完成了從一個小女人,到政治家的轉變。

    母子決裂

    文成帝留下了一個禍害乙渾,此人官居車騎將軍,封太原王。這傢伙在文成帝死後,禍亂朝政,矯詔濫殺大臣,弄得朝堂人人自危。乙渾的膽氣來自於皇帝年幼,勢單力孤,他覺得北魏就是他的天下了。

    馮太后不動聲色,悄悄地聯絡了乙渾的反對派,以速雷不及掩耳之勢,突然誅殺了乙渾。接著她宣佈,由自己臨朝稱制,用了一年半的事件,穩定了朝局。一年半後,她宣佈歸政,因為她當奶奶了,她要享受含飴弄孫的快樂了。

    母子間的裂痕,就從拓跋弘親政的第一天開始,他大肆貶黜馮太后留下的臣僚。原來,這位曾經為愛殉情的馮太后,在文成帝駕崩後不久,不甘寂寞,接二連三地保養起男寵了!實在讓人感慨,人心變化太快。

    拓跋弘雖不是馮太后親生,但畢竟由他撫養大,情同母子。現在母親公然包養情夫,拓跋弘難以接受。加之正值叛逆期的年齡,他把自己的情緒,全部轉嫁到政治上,直到有一天,他殺掉了馮太后的心頭肉李弈,母子間關係徹底決裂。

    客觀說,拓跋弘還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帝王,起碼一點不昏庸。雖然母子關係冰冷似鐵,但馮太后還是忍了。但拓跋弘很快沾染上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一個流行病——玄談!一幫人像三界外的隱士,追求黃老玄幻之術,那趨勢就是奔著青燈黃卷,或者山野遊道而去。

    大臣們很擔心,這麼下去國政非荒廢了不可。在大臣們和馮太后的壓力下,拓跋弘決定禪位給年僅五歲的兒子拓跋宏(孝文帝),自己當起了太上皇,那一年他才十八歲。

    表面上看,似乎拓跋弘做出了讓步,其實,大權依然在他手中。禪位,讓母子間的矛盾更加尖銳,拓跋弘甚至大搞軍事演習,對馮太后示威。母子間就在這種相互不滿,相互提防中度過了五年,馮太后終於率先打破錶面的平靜,她突然發動政變,強行軟禁了拓跋弘。

    不久,拓跋弘駕崩於軟禁地平城永安宮。歷史上偏向於認為,是馮太后殺了獻文帝拓跋弘。

    馮太后的神奇手法

    政變後,北魏很平靜,太皇太后馮氏再度臨朝聽政,開始了堪稱神奇的治國旅程。

    一、殺人立威,卻越殺越讓人尊敬

    馮太后身上,有著政治家特有的果決與殺伐,殺起人來毫不手軟。第一批倒在她屠刀下的就是獻文帝舊勢力,包括當年害死她情夫的李欣等。不過,奇怪的是,她的行為不但沒受到詬病,反而讓人尊敬。

    原因就在於她不濫殺,這些舊臣只要不形成政治勢力的,她不光不殺,還大力表彰他們對獻文帝的忠心,讓他們為己所用,這一招臣服了一大批舊勢力。

    其次,她不否決獻文帝的善政,甚至繼續強化。比如懲治貪汙腐敗,她一狠心,連孫子拓跋宏的外戚家族,被她殺了幾百人。這個舉動既顯示了她不徇私情的公正,同時又以博大的胸懷,贏得了朝野的讚譽。

    二、起用宦官,卻沒有宦官專權

    大家一聽到宦官干政,頭就大,一個王朝最黑暗的時期,基本都伴隨著宦官干政,宦官一干政,王朝也就基本接近奔潰了。

    馮太后就不信這個邪,她重要宦官,一年內提拔了三公一王。整個中華史,被封王拜爵得都寥寥無幾,馮太后一年就封了四個。

    你要是看這幾位宦官的傳記,除了題目《魏書列傳宦官》的字樣有點扎眼,讀其中的內容,跟正直的大臣沒什麼兩樣,充滿溢美之詞。

    這就是馮太后的手段,她重用但不放縱,反而因為重用,對他們的管束比一般人都要嚴厲。史書說,只要宦官犯錯,哪怕是小錯,她也要杖責。不過,她不會因為誰受過處罰,就揪住小辮子不放,而是時時刻刻生活上,對他們施以寬仁和恩賞。

    這恐怕是絕大多數女人都難做到的,情緒化幾乎是女人的通病,馮太后的豁達就是人格魅力之一。她對別人賞賜不吝嗇,對自己的用度卻非常“摳”,吃飯的案几就一個小長條,菜多了放不下。包括穿著用度都很簡樸,連死後的葬禮也簡樸得不像話,以至於孝文帝寧可違抗遺言,也不能按她的要求做。

    三、大肆包養情夫,很多情夫成了國家棟梁

    這一點,不知道該讓人羨慕,還是讓人哭笑不得。

    最典型的有兩個人,一個叫王叡,有一次孝文帝遊園,被猛虎所困,是王叡救了他。王叡還多次向孝文帝進言,為朝臣所尊敬。

    另一位叫李衝,馮太后曾經想廢掉孝文帝,將他大冬天單衣關在一間小屋,三天不食。李衝竭力勸諫,使馮太后回心轉意,被孝文帝譽為“君臣之間情誼莫二”。李衝死後,孝文帝悲痛:“司空文穆公,德為時宗,勳簡朕心,不幸徂逝,託墳邙嶺,旋鑾覆舟,躬睇塋域,悲仁惻舊,有慟朕衷。”

    想想歷史上的男寵們,幾乎跑不掉一個恃寵作亂的怪圈,趙太后的嫪毐、呂后的審食其、武則天的張宗昌、張易之、薛懷義,到頭來無一不是身首異處,無一不是遺臭萬年。

    而馮太后的這幾位情人,歷史給他們留下的標籤,卻是朝廷重臣!真不知道馮太后哪來的識人標準,連找個情夫都是多功能的。實在懷疑,臥榻上,他們談的都是什麼。

    不失母性

    女政治家最大的詬病,往往是母性的喪失,伴隨的只有無情的殺伐。例如呂后,例如武則天,但在她們腳下的很多都是親人,包括兒女。

    馮太后殺了“兒子”獻文帝拓跋弘,本該也被歷史詬病,但歷史對她似乎格外寬容,很少提及這件事,殺子之說,史書乾脆不做記載:“承明元年,年二十三,崩於永安殿,上尊諡曰獻文皇帝,廟號顯祖,葬雲中金陵。”

    武則天則很不幸,《舊唐書》明明沒有記載她殺女,此後的史書愣是給她加了個殺女殺子的帽子。不是後人偏愛馮太后,而是馮太后殺伐中,不失母性。

    馮太后對孝文帝的悉心教育培養,任何一位母親都無法與她相比。孝文帝一出生,就由祖母馮太后撫養,馮太后除了撫養外,最關注的對孝文帝的文化教育,及政務處理能力培養。誰能想到,這些都是馮太后親自培養的結果,而不是簡單地推給老師。

    這是由於這些恩情,縱然孝文帝與馮太后有殺父之仇,自己也曾經受到馮太后“虐待”,但孝文帝對奶奶的感情,至深至烈!

    馮太后去世,孝文帝悲痛得五天水米未進,形容枯槁。他不顧奶奶臨終簡葬的遺言,以帝王之禮安葬了馮太后。並且將自己的陵寢,就建在奶奶的身邊。

    這就是馮太后,一位傑出的政治家,一位雖行“惡事”卻又能贏得讚譽的政治家,一位殺子卻又不失母性的政治家!後人又有什麼理由,對她橫加指責呢?

  • 8 # 我是越關

    北魏馮太后是一個神奇的人物,她本是北魏宮中奴婢,卻靠著自身的魅力成為皇后、太后,之後兩度臨朝稱制。在她的手上,宦官、面首等等一系列讓歷代王朝談之色變的群體,卻都成為了促進北魏發展的支柱。即便是她殺死了聰睿的兒子,也沒有遭到任何人的詬病。

    由宮中奴婢成為皇后

    公元441年,此時距離北魏滅亡北燕已經過去了5年的時間。前北燕皇子馮朗生下了一個女兒馮氏,這個人就是後來的馮太后。

    馮氏出生後,北魏朝廷一直懷疑馮朗有不臣之心,後來馮朗牽扯進了一樁大案,於是,北魏朝廷果斷處死了馮朗。

    馮朗被殺後,按照慣例,其家中女眷都被沒入宮中為奴婢,馮氏也自然而然的進入了北魏的皇宮。

    在宮中的生活,馮氏得到了北魏宗室拓跋濬[jun]的青睞,後來拓跋濬登基稱帝時,馮氏被立為了貴人。這一年,馮氏剛剛12歲。

    在拓跋濬的後宮,馮氏透過拓跋濬瞭解到了國家政治機關的運作方式,也懂得了大量治國的手段,為將來的臨朝稱制奠定了基礎。

    馮氏15歲時,拓跋濬將馮氏冊封為了中宮皇后。與此同時,在馮氏被冊立為皇后的第二個月,拓跋濬送給了馮氏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就是後來被馮氏殺死的獻文帝拓拔弘。

    這是怎麼回事呢?拓跋濬為什麼會送給馮氏一個兒子呢?

    原來,拓拔弘是拓跋濬和李貴人所生,同時也是拓跋濬的長子,他在出生半年之後便被立為了太子。

    然而,北魏時期,北魏歷代君主為了防止外戚專權,竟然仿效漢武帝立子殺母。因此,當拓拔弘被立為太子後,拓跋濬果斷殺了李貴人,然後將長子拓拔弘交給了馮氏撫養。

    撫育養子拓拔弘

    拓拔弘雖然不是馮氏所生,但馮氏卻對拓拔弘竭盡慈愛,使他得到了不亞於親生母親一樣的關懷,這也讓拓跋濬感到非常的欣慰。

    夫妻出雙入對、琴瑟和鳴,生活過得很是幸福,但快樂總是短暫的。到了公元465年,年僅25歲的拓跋濬突然病逝,這讓馮氏悲痛欲絕,她甚至想著輕生,在為拓跋濬焚燒生前用品時,她衝入了烈火之中,準備和拓跋濬共赴黃泉,幸虧被周圍的人強行救了回來。

    昏迷一段時間後,馮氏好像明白了很多事情,丈夫死了,年僅12歲的兒子成為了帝國的新任君主。如果自己在這時輕生,年幼的兒子是否能夠挑起大梁?

    想到這裡,成為太后的馮氏變得堅強了起來,成為了拓拔弘最有力的支持者。

    果然,面對孤兒寡母,權臣乙渾準備謀朝篡位。

    乙渾是北魏太原王、車騎大將軍,為人貪權而且狂妄,看到孤兒寡母,他聯合了很多人,迫不及待的準備篡位。

    此時,馮太后看穿了一切,知道了乙渾已經按捺不住篡位的慾望,於是果斷聯絡了忠於朝廷的大臣,將乙渾逮捕,並且夷滅其三族。

    平定乙渾之亂,馮太后又充分展現了強悍、果斷的政治手段,所以在朝堂之上立下了權威。接著,為了平定亂局,馮太后開始了她第一次臨朝稱制。

    母子生隙

    馮太后臨朝兩年之後,14歲的拓拔弘生育了一個兒子。此時馮太后喜得長孫,所以決定停止臨朝,入後宮撫育長孫,將所有權力交給拓拔弘。

    此事之後,拓拔弘親政,成為了帝國實際的領導人。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拓拔弘親政後,準備來一次改革,目的就是培養心腹。拓拔弘首先貶斥了很多馮太后寵臣男侍,也就是做了馮太后面首的官員,並提拔了很多馮太后不喜歡的能臣干將。

    一開始,馮太后並不介意,所以選擇了忍讓,於是拓拔弘膽子更大了。

    當時,由於馮太后耐不住寂寞,所以在深宮中也養了很多面首。其中有一個叫做李弈的人,儀表堂堂、善解人意,很得馮太后歡心。但拓拔弘認為馮太后過於淫亂,所以找了一個機會把李弈殺了。

    最心愛的小情人死了,馮太后表現出了強烈的不滿,所以動用殘存的勢力,逼迫拓拔弘退位。

    拓拔弘迫於壓力選擇退位,將帝位傳給了年僅5歲的兒子拓跋宏。

    殺死養子拓拔弘

    拓拔弘退位後,馮太后再度臨朝稱制。這一次,他的政治手段更加成熟,能夠輕鬆的駕馭所有國家機關。

    剛一上臺,馮太后便貶黜了很多拓拔弘提升的官員,但真正有才有德的人她並沒有貶黜,所以贏得了很高的聲望。

    之後,馮太后開始組建自己的政治班底。在這一過程中,她摒棄了民族之見,無論是鮮卑拓拔氏,還是漢族名士,她都一視同仁,既可以做朝廷大臣,也可以做內廷宦官。當然,也可以做她的面首。

    其中比較著名的人有太原王叡,他因為得到了馮太后的寵幸,很快就被任命為了散騎常侍、侍中、吏部尚書。還有隴西李衝,他因為相貌出眾,所以得到了馮太后青睞,經常得到朝廷的賞賜。

    這些面首雖然是靠著長相升官發財,但他們也絕不是武則天面首張氏兄弟那樣的貨色。他們也是能臣,為馮太后治國理政提供了很多幫助。看到這兒,對於馮太后的治國理政方式真是哭笑不得。

    此外,馮太后還非常信任宦官,大事小情經常委任太監去做。但所有的太監在她的手上根本沒有任何亂政的想法,每個人都各司其職。

    一系列的改革,讓拓跋濬非常不安,雖然他退位做了太上皇,但他的手上依然掌握很大一部分權力。所以他經常在京城的北郊舉行閱兵,意圖奪回權力。

    慢慢的,兩個人的矛盾已經達到了無法調和的地步。最終馮太后率先出擊,果斷髮動政變,將拓跋濬囚禁。

    公元476年,拓跋濬暴斃,很多人都認為是馮太后所殺,但始終沒有確切證據。然而因為馮太后對北魏的政績輝煌,所以這件事也就被人們選擇性的遺忘了。

  • 9 # AL世界觀

    馮太后是中國南北朝時北魏政權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一生共輔佐三代君主,即有與文成帝琴瑟和諧舉案齊眉的愛情,又有狠心殺死兒子獻文帝的惡毒,還有盡心培養孫子孝文帝的慈愛,馮太后能在征戰不休的北魏執政長達二十多年,把北魏改革成為一個文明的國度,靠的就是她高超的政治手段。

    婢女到皇后

    馮太后出身於北燕皇族,不過她出生的時候北燕已經滅亡幾年了,也因為她的北燕皇族的身份而沒入北魏宮中當了婢女,她的父親馮朗曾是北燕王子的身份遭到了橫禍,牽連進一樁大案被北魏太武帝下令誅殺了,年幼的馮氏就這樣入了宮成了一名婢女,幸運的是她的姑母是宮中的左昭儀,把她收養使她免去充當婢女或苦工的境遇。

    在她姑母諄諄教誨下,馮氏得以研讀儒家經典,並深入瞭解北魏後宮的宮規戒律,在她11歲那年以其才貌出眾被登基不久的文成帝選為貴人,並且深受文成帝的寵愛。

    馮氏14歲的時侯被冊封為皇后,這跟她深諳宮內諸多關節有關,北魏有個特殊傳統,冊立皇后需在嬪妃中挑選數人,讓她們鑄造金人,以能鑄成金人者為吉,馮氏在後宮時間長,可能早有準備,因此一舉成功,被立為皇后,從而母儀天下。

    北魏雖是鮮卑族,卻崇尚漢學,文成帝時期更是不拘民族成份,重用漢族大臣,這對於馮氏以後當政吸收漢法、重用漢人、推行漢化等措施有很大的影響。

    馮皇后與文成帝二人琴瑟和諧,馮後在文成帝那裡學到了很多東西,對文成帝即欽佩又愛慕,文成帝英年早逝,馮後悲傷不已,在焚燒文成帝生前御衣等器物時,悲哀不已的馮後竟然跳進火中想要殉夫,幸得邊上眾人相救及時,馮後才沒有被燒死。

    被殺的獻文帝是馮後的養子

    北魏有個殘忍的規矩,這可能是跟漢武帝學的,就是“立子殺母”,當年漢武帝在太子劉據被逼死後,為了嗣君問題大傷腦筋,最後想要立晚年所得的幼子劉弗陵,其時劉弗陵才五、六歲,害怕劉弗陵生母鉤弋夫人專權,於是就盟生了立子殺母的念頭,而這種規矩在北魏卻流行起來。

    獻文帝拓跋弘在兩歲的時侯被立為太子,他的生母李氏因此而死,於是剛被封為皇后的馮氏就擔起了養育之責,對獻文帝也是視若己出,慈愛非常。

    文成帝英年早逝,駕崩時年僅26歲,在文成帝死後第二天,年僅12歲的拓跋弘即位,這時候大將軍乙渾坐不住了,欺負馮太后和獻文帝這對孤兒寡母,先是殺了尚書一干政要,接著自立為王,陰謀篡位。

    馮太后在這時候就展現了她高超的政治手腕,一邊示敵以弱一邊聯絡皇室成員和乙渾的眼中釘,任乙渾放縱,使朝野上下對乙渾怨聲一片,隨後以雷霆之勢捕殺了乙渾,夷滅三族,穩定局勢後宣佈自己臨朝稱制,掌控朝政大權。

    在掌控朝政一年半的時間裡,憑藉著非凡的膽識穩定了北魏動盪的政局,在獻文帝的夫人生下兒子後,馮太后宣佈停止臨朝,還政於14歲的獻文帝,自己則開始盡心撫養皇孫拓跋宏,獻文帝親政後也算頗有作為,只是獻文帝親政後,母子間的裂痕就開始出現了,馮太后雖然對文成帝情深意重,甚至還跳進火堆想要殉夫而去,只不過在她當政後,耐不住寂寞養了一些男寵,或許是看不慣母親的所作所為,獻文帝在親政後就開始跟馮太后對著幹,提拔一些馮太后不喜歡卻有才能的人,這些馮太后都忍了,但是後來發生的一件事讓馮太后忍無可忍。

    馮太后有一個男寵李弈,深得她的寵愛,李弈的哥哥李敷被相州刺史李欣告發,獻文帝藉機將李敷和李弈殺死,心頭肉李弈被殺,讓馮太后非常惱火,獻文帝還將李欣提拔為尚書,馮太后更加無法容忍,於是利用自己的聲威勢力逼迫獻文帝交出皇位,恰巧獻文帝喜好玄學,常與僧人高談玄理,朝中大臣覺得獻文帝這樣下去對國政不利,於是和馮太后一起逼迫獻文帝禪位。

    在強大的壓力下,年僅18歲的獻文帝傳位給年僅5歲的拓跋宏,自己當了太上皇,馮太后也變成了太皇太后。獻文帝交出皇位後沒有放棄手中的權力,依然掌握著北魏的政權,這使得馮太皇太后很不安,於是導演了一場宮變,召太上皇來晉見,隨後將他軟禁起來,沒多久獻文帝死於平城永安殿,明眼人都猜到是馮太后害死了獻文帝。

    殺了兒子的馮太后不被後人指責,有幾個原因

    一、獻文帝死後,馮太后又再次掌握朝綱,這時候的她已過而立之年,處理政治事務也更加成熟,先是殺了一批政敵和貪贓不法者,表彰一些為官清正廉潔者,樹立朝廷整頓吏治的良好形象。將認為有隱患的孝文帝外祖父李惠一支殺了幾百號人,對認為沒有政治野心的人卻大加安撫,就算是獻文帝的親信也得到嘉獎,馮太后嫻熟的使用著恩威並施的政治手段,讓那些心懷不滿的大臣也被她的舉動所感服。

    二、培植一些賢能之士做親信,也很好的發揮他們的才能,而這些效忠於她的領導核心有拓跋氏的貴族、有漢族名士、有朝廷大臣、也有宦官和她的男寵。說道男寵和宦官干政,往往讓人感覺都是些禍亂朝政的人,而馮太后所提拔的宦官和男寵不僅沒有出現專權的現象,對馮太后盡職盡責,對孝文帝也能竭忠盡事,這緣於馮太后不是盲目提拔,也對這些受寵的人絕不放縱自流,有錯就責罰,罰過之後仍待之如初,不會揪著小辮子不放,寬嚴相濟。

    三、馮太后對待孝文帝,也是親自悉心培養,孝文帝過於聰慧,還受到過馮太后的虐待,馮太后怕孝文帝長大後會對自己不利,曾經在寒冬把只穿單衣的孝文帝關在一間小屋裡三天沒給飯吃,幸虧馮太后的男寵李沖和拓跋丕等人勸阻,她才改變主意。後來有宦官說孝文帝的壞話,盛怒之下她又將孝文帝痛打了一頓,而孝文帝卻沒有絲毫的怨言和不滿,自此之後,馮太后對孝文帝再沒動過火氣,以慈愛之心悉心培養這位皇孫,孝文帝在她的親自教育下,對她產生了深深的敬佩和仰賴!

    四、馮太后在生活方面儘可能的節儉,對下人也仁慈和善,一次有個廚子端來一碗米粥,卻沒注意粥裡有一隻蟲子,馮太后舀起時才發現,孝文帝剛要發怒,馮太后卻笑著擺擺手,放過了那位廚子,這些都深深的影響著孝文帝。

    五、馮太后重用一批有改革思想的人,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頒行班祿制,整頓吏治;實行均田制,推行“三長制”;加速北魏漢化的程序,改變了鮮卑族落後局面,為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後的繁榮打下基礎!

    公元490年,49歲的馮太后死於平城皇宮的太和殿,孝文帝痛不欲生,五日內滴水未進,還違反馮太后的遺旨,堅持將馮太后的墳陵拓寬六十步,以帝王之禮安葬,還將自己百年之後的安身之地選在了馮太后陵墓邊上。

    馮太后以她獨特的人格魅力、敏銳的政治眼光,為北魏王朝的穩定和發展做出重大貢獻,這位殺子卻又不失母性,在宮裡為奴卻讓仇人愛上了她,包養的男寵還成了輔佐她的後繼人的重臣,培養的宦官都成了對朝廷有用的人,對於這位傑出的女性,人們又有什麼理由對她橫加指責了?

  • 10 # 你好唐仙僧

    馮太后是北魏文成皇帝拓跋濬的老婆,拓跋濬也被史書稱為北魏高宗。拓跋濬掛掉之後,因為兒子年齡還小就有馮太后掌控朝政。北魏獻文帝拓跋弘(也就是北魏顯祖)慢慢長大了,馮太后就把權利歸還於顯祖,漸漸的馮太后和顯祖不和,就把廢掉了毒死了。後來就由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也稱為北魏高祖),這是北魏歷史上最有為的君主,是馮太后培養了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促進民族融合都是偉大的功績。今天本文講述講一下馮太后與他兒子顯祖之間的故事。瞭解歷史,學習智慧,文章純屬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公元470年10月,當時北魏大臣李欣是相州刺史,這個傢伙在任上,大肆斂財收受賄賂,紙不包住火,後來被人告發了,而他的好友李敷掩蓋過他的過錯,最後被誅殺了。李欣本來自己該死,因為北魏對官員貪汙是非常痛恨,貪汙一點就要被砍頭。後來李欣沒有死,他的朋友李敷就是犯了一個包庇罪,卻被砍頭了,這是什麼原因呢?李敷的弟弟李奕受馮太后的寵愛,顯祖對其不滿,因為他們倆兄弟是馮太后的勢力,這樣顯祖有了想除掉他們兄弟的心思。我估計馮太后和李奕有不可告人的曖昧關係,就和呂后和審食其一樣私通。讓惠帝不滿,審食其被殺。顯祖想除掉李敷兄弟倆估計也是這個原因。顯祖命人暗地對李欣說,讓他蒐集李敷兄弟倆罪證,然後就放過他。有證據在,讓馮太后無言以對,不好插手,可以順利的除掉李敷兄弟倆,解除點馮太后對自己的權力威脅。當初李欣還顧及他和李敷的朋友關係,心理不想尋找李敷的罪證,還有太熟悉了找不到罪證,就想自殺,覺得沒機會免除死罪了。這時候李欣的女婿給李欣出了主意。說李欣可以去找李敷的仇人,他們一定知道李敷的罪證。果然找到了,羅列三十多條罪狀,顯祖把李敷兄弟倆給誅殺了,免了李欣的死罪,剃光了頭髮,發配到奴工營服役。不久之後就又認命命他為太倉尚書,兼管南部事務。瞭解你的人永遠是你的敵人,假若你不防著你的敵人,他隨時準備對你的弱點,進行致命一擊。換言之,你要想打擊某個人,就去尋找他的敵人與你合作,必然能對你的對手致命一擊。李欣不是個東西,貪汙腐敗,搞得民不聊生,之前是,之後也是。那麼為啥顯祖要放過他呢?顯祖很早就對他說過,你就沒好好的給我教東西,我至今不通儒學,你是有責任的。李欣可以說是顯祖的老師,是顯祖的親信,這是其一。其二是與馮太后鬥爭,需要自己人,所以就把他留著。其三這樣子的人,隨時都可以除掉,你需要他,便留著,不需要便殺掉,不會有太大禍患,因為他不得人心,沒有其他人支援他。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顯祖被馮太后毒死的可能性非常大。一則有可能為了情夫,更多的是為了權利。 史書記載:魏馮太后內行不正,以李奕之死怨顯祖,密行鴆毒,夏,六月,辛未,顯祖殂。壬申,大赦,改元承明。葬顯祖於金陵,諡曰獻文皇帝。

  • 11 # 史論縱橫

    北魏馮太后是中國古代史上為數不多的女性政治家,在封建時代,尤其是在北魏那樣的時代,能夠做出馮太后那樣的貢獻,的確應該銘記史冊,而不應該過多的吹毛求疵,雞蛋裡面挑骨頭。

    馮太后原本出身顯赫,其祖父是十六國時期北燕的國君,然而時代不好政局不穩,其祖父也是最後一代國君,到了他父親那一輩,已經淪為給北魏打工的大臣,雖然沒有祖父那一輩顯赫,但也是朝中重要的官員,然而馮太后的父親馮郎被捲入到一樁大案中,遭受株連,被太武帝誅殺,馮太后因此成了婢女,簡直就是從天上到地下的轉變。

    但是馮太后的人生並沒有終結,反而因此而堪稱傳奇,文成帝拓跋濬登基之後,年僅十一歲的馮太后被拓跋濬看中,選為貴人,僅僅三年過後,她就成為了皇后。

    馮太后與拓跋濬的感情十分好,據說拓跋濬去世的時候,馮太后曾經想要殉情,後來被人拉下來才得以活命。

    關於馮太后被立為皇后的過程,縱橫也始終不是太明白,北魏時期要立妃子為皇后,必須手鑄金人,只能鑄造成功,方能立為皇后,總給人一種感覺,沒有點手藝活還幹不了皇后,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啊!

    當然,這並不是北魏政治最值得吐槽的地方,北魏前期最大的政治特色,是有一項立子殺母的制度。

    馮太后殺死的並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在北魏時期,一旦立自己的兒子被立為太子,那麼她就無法擺脫被誅殺的命運。

    馮太后是深受拓跋濬的喜愛,卻沒有產生子嗣,如果以皇后的身份生下兒子,大機率是要被封為太后的,馮太后也就不可能成為馮太后。

    很難想象這是一個什麼鬼!

    北魏為什麼會立子殺母,按照主流歷史觀點,是因為鮮卑族在漢化的過程中,不知道怎麼進行傳承甚至是打壓外戚的勢力,於是向漢武帝取經,最終研發了立子殺母這項制度。

    現在很多歷史學者都認為漢武帝是立子殺母制度的始作俑者。

    其實,這是沒有根據的事情,漢武帝最早立劉據為太子也沒有殺了衛子夫啊!而是後來立年少的劉弗陵為太子的時候,鉤弋夫人太過年輕,漢武帝擔心“子少母壯”,所以賜死了鉤弋夫人。

    也就是說,漢武帝的“立子殺母”實際上是以“子少母壯”為前提,北魏不僅將立子殺母制度化了,而且擴大化,只要是立子,也不在乎是否是“子少母壯”。

    北魏時期的這項制度很可能是鮮卑族在漢化過程中走的一段彎路,鮮卑是遊牧民族,女性在社會生活中佔據很重要的地位,想要擺脫外戚擅權這個弊病,比傳統的中原政權更加苦難,因此手段就更為激烈。

    這個不是馮太后親生的兒子拓跋弘只有兩歲的時候就被拓跋濬立為太子,十年後,拓跋濬死後將皇位傳給了拓跋弘,尊她為皇太后。

    年僅12歲的拓跋弘與年僅24歲的馮太后,堪稱史上比較幼稚的皇帝和皇太后組合了。

    北魏時期的政權又沒有形成完全的制度化政治,大臣的權力很大,有一個叫乙渾就企圖禍亂朝政,然後取而代之,拓跋弘年紀輕輕自然啥也不懂,正是馮太后臨危不懼,設計誅殺了乙渾,穩定了政局,當然也得到了臨朝聽政的權力。

    北魏從開國時候就定下立子殺母的規矩,然而卻是太后垂簾聽政最頻繁的朝代,馮太后絕對不是北魏第一個干政的太后,也不是最後一個。

    在臨朝執政一年半後,拓跋弘的妃子生下兒子拓跋宏,也就是後來的孝文帝,馮太后十分高興,為了能夠撫養皇孫拓跋宏,宣佈歸政,由拓跋弘親政。

    這個時候,拓跋弘漸漸長大,不希望活在馮太后的陰影下,想要擺脫馮太后的控制,對馮太后曾經重用過的大臣加以打壓,馮太后當時歲數並不大,在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壓力的同時,也有身體上的放縱。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馮太后的私生活很混亂,這大概也和鮮卑文化有關係吧!

    馮太后最喜愛的一個人叫李奕,不僅風流倜儻,還多才多藝,馮太后讓其擔任都官尚書,拓跋弘在親政後卻殺了李奕,這讓母子倆產生了巨大的間隙。

    據《北史·后妃傳》載,獻文帝誅李弈,"太后不得意"。在《魏書·文成文明皇后列傳》中,馮太后是一個:“太后多智,猜忍,能行大事。殺戮賞罰,決之俄頃”的人,這樣的人不得意,那可是做起事來,要多狠就多狠。

    大家都知道清朝的順治信佛差點出家,其實順治最終並沒有出家,當時拓跋弘崇尚佛道之學,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十分迷信,相對於順治,那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當時的拓跋弘差點就要遁入空門了。

    馮太后藉此機會逼迫拓跋弘退位,最後拓跋弘將皇位讓給了僅僅五歲的太子拓跋宏。

    按理說,拓跋弘壓根就不是一個能遁入空門的人,丫的根本就閒不住,大概是史官不知道怎麼形容拓跋弘被逼退位,因此編造了這種說法吧!因為當上太上皇的拓跋弘並沒有放棄自己的權力。

    最難以置信的是,身為太上皇的拓跋弘比當皇帝的時候更勤政,朝廷大大小小的事物都要親自處理,完全不是那個厭倦國政,不熱衷於政治的皇帝了。

    甚至是帶兵打仗,南征北戰,打敗了北方柔然的進攻。

    公元476年,馮太后發動政變,拓跋弘被馮太后召到宮殿後被士兵擒住,不久死於平城永安殿,關於拓跋弘到底是怎麼死的,歷史沒有記載,但是當時的人都懷疑是馮太后所殺。

    從馮太后與拓跋弘的關係來看,馮太后應該是一個荒淫無道,濫殺無辜,心狠手辣的人物,但是從馮太后與孝文帝拓跋宏的關係來看,似乎上面對馮太后的指責純屬猜測,不像是馮太后做出來的事。

    在馮太后的培養下,孝文帝成為一個十分上進的皇帝,北魏孝文帝變法是歷史上很重要的一件事情,這些都是在馮太后的支援下完成的,可見馮太后的政治能力。

    馮太后去世的時候,更是上演了一處祖母與孫子之間的慈愛大戲。

    據說馮太后死後,拓跋宏痛不欲生,連續五天滴水未進,以超高的規格將下葬了馮太后,為了表達自己對馮太后的孝順,在馮太后的旁邊也為自己修建了一座陵墓,在自己死後埋入進去與祖母作伴。

    可以說,歷史上女性參政能夠達到馮太后這個水平,並且身後不被詆譭的,很少很少,以此來看馮太后的人性魅力光環還是在的。

  • 12 # 唯戀無名

    馮太后出生於官宦世家,其祖父是北燕的國君,後來家道中落,變成了一介草民。然,馮太后並沒有因為草民身份平凡。文成帝時期,十一歲的馮太后被文成帝拓跋濬看中,選為了妃子,三年之後,就封為了皇后。

    遺憾的是,三年以來,馮太后都沒有生育孩子。於是,拓跋濬就把不到兩歲的太子拓跋弘交給了馮太后養。

    當時的馮太后和拓跋濬很是恩愛,但,天有不測風雲,在一起還沒過幾年,文成帝拓跋濬就因病去世了。留下了太子和馮太后兩人。

    為了穩定自己的地位,馮太后從一個女人變成了一個政治家。文成帝拓跋濬死後,當時乙渾專權,自封太原王。

    面對這樣形勢,馮太后暗地裡找到手下大臣,然後趁乙渾不備之際,找人殺了他。乙渾一死,馮太后就開始了垂簾聽政。馮太后垂簾聽政本是不得已而為之。在聽政一年半後,就主動歸權給了太子拓跋弘,自己則當上了甩手掌櫃。

    拓跋弘繼位後第一天,就大肆打壓馮太后的親信。原來,馮太后當政期間,生活作風不好,任用了很多男寵為官。拓跋弘對母親這種行為很是不滿,於是就打壓他們。

    對於兒子這種行為,馮太后也是沒有太在意,一直到拓跋弘殺了馮太后最寵愛的一個男寵李弈,母子兩人的關係就開始的破裂。

    終於有一天,馮太后忍不住了,發動了政變,強行軟禁了拓跋弘,並且殺了他。之後朝政的大權就又一次回到她的手中。在她掌權期間,不僅直接帶動了當時經濟的發展,百姓們生活的十分富裕,還提高了當時所有漢人的地位,對於這些草原上的民族來說,一直都是誰有能力,誰就是王者,所以對於馮太后殺死自己兒子這種事情,在他們眼中覺得並不是什麼違背道德的事情,後人因此也就沒有指責和謾罵她。

  • 13 # 剛日讀史

    這題得先了解,馮太后是誰,她兒子又是誰?

    北魏獻文帝: (454年-476年;在位465年-471年)是南北朝時期北魏的皇帝。 系本文中馮太后殺的那個兒子。

    (獻文帝)

    馮太后: 馮氏(生卒年,公元442年—490年),美女,長樂信都(今河北冀縣)人,屬北燕皇族,五胡亂華後的北地漢人。

    (馮太后)

    14歲時,被選入宮侍奉文成帝,成為一名普通貴人,後被冊封為皇后。

    文成帝死後,馮氏晉級皇太后,趁繼位的兒子年幼,得以操弄政權。

    時光流逝,獻文帝拓拔弘,已經長到十六歲了,馮太后仍然垂簾聽政,不肯歸政。

    漸漸懂事的年輕皇帝,為此而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

    他們母子間的矛盾越發加深,後來更因為太后那點私事,私生活不檢點的行為,更加衝突起來。

    (小獻文帝和馮太后)

    太后呢,平時雖品德賢惠,生活節儉的。但偏偏就有一個癖好:垂涎“男色”。

      這也難怪,她年紀輕輕便守寡,自然寂寞難耐,她瞧上了朝臣中,有三個小鮮肉,甚合歡喜:吏部尚書王睿,南部尚書李衝,以及宿衛監李奕。

    遂,經常用協商政事為藉口,召他們入宮,輪流陪她組隊開黑。

    此三人,又正值熱血年輕,遂欣然同意共同服侍太后。

    (太后和三個男寵)

    此事搞得滿城風雨,外廷內朝人盡皆知,免不了起流言蜚語。

    這些流言在宮內傳播,獻文帝亦有所耳聞,此事令他面子大失,帝皇尊嚴蕩然無存。

    這三人又極其無恥,小白臉當得甚是得瑟,經常狐假虎威,絲毫不把年輕的皇帝瞧在眼裡,更引起其憤恨。

    一天,皇帝老丈人李惠,悄悄找到獻文帝,悄悄的提醒他: 李奕那夥小白臉,他們四處拉人頭,搞小團隊,圖謀不軌。 請皇帝儘快處理此事。

    (獻文帝憤恨劇照)

    皇帝應以此事為由,將小白臉黨一網打盡,趁機剪除毒瘤,令太后收心,同時逼其歸政。

    不久,在皇帝的安排下,有人上書,彈劾李奕,說他的黨羽李欣,貪贓枉法,希望皇帝處理。

    皇帝心喜,欣然應允,立馬派出李惠,找到李欣,要他告發李奕與他同謀,就可免去死罪。

    李惠辛勤四處跑腿,幫李欣收集資料。 過了幾天,獻文帝親審李欣,李欣趕忙按照約定,告發了李奕,及其黨羽的三十條罪狀,如納賄貪汙,買賣官爵,私納宮女為妾等。

    在皇帝的干預下,快速的定罪, 於是小白臉一黨的李奕,及其黨羽皆被斬殺菜市場。

    (干預)

    馮太后事前不知,待知道後又營救不及,遂對此事的參與者們懷恨在心。

    承明元年,馮太后在王睿、李衝等一干人的撥弄下,趁機毒死了獻文帝,並大開殺戒,四處捕殺帝黨,報了男寵被殺的舊仇。(小魚認為,這太后就像後世的慈禧,皇帝要跟她爭奪大權,所以被弄死了)

    獻文帝被害死後,馮太后清掃餘孽,數百隱藏的獻文帝嫡系被處死,並再次出來強勢臨朝聽政。 一直到其死亡。

    (再次臨朝)

    獻文帝歸天后,馮太后再無顧忌,大肆收羅小鮮肉,充進男寵團,夜夜笙歌日日醉,風流上癮。

    在她掌權期間,不僅直接帶動了當時經濟的發展,百姓們生活得亦還不錯,還提高了當時胡人統治區的漢人地位。

    而且國力也是蒸蒸日上。

    她在位期間,大刀闊斧進行改革,推廣先進的漢文化,使少數民族快速漢化。

    極大提高當時北魏境內漢人豪門世家的地位。

    (南北朝地圖)

    而掌握輿論和編寫北魏史的那群人都屬於這個階層,剛好屬於改革漢化後的既得利益人群,他們自然要為馮太后說好話。讓其青史美名。畢竟,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所以在史書上,對於馮太后,殺死自己兒子這種汙點事件,在他們眼中,發生在皇家並無不妥,後人因此也就沒有指責和謾罵她。

    歷史上皇家相殘的事情還少嗎?看李唐、看宋初。

    歪眼小史工作室 

  • 14 # 貓爺歷史觀

    馮太后出身於北燕皇族長樂馮氏,北燕滅亡後馮太后淪落為太武帝拓跋燾掖庭中的一名奴婢。

    這人生的苦和甜總是交錯出現的,太武帝遇害後,南安王拓跋餘被中常侍擁立即位。後來拓跋餘被殺,太武帝的長孫拓跋濬被擁立即位,是為文成帝。

    文成帝即位後,馮太后被選為貴人,四年後即被冊立為皇后。文成帝病逝後,其長子拓跋弘即位是為獻文帝。

    獻文帝的生母為李貴人,北魏規定,兒子貴母死。所以獻文帝被立為太子時,他的生母李貴人就被賜死了。馮太后只是獻文帝的嫡母。

    獻文帝這個人信佛而且對中原文道甚是推崇,再加上馮太后長期攝政,獻文帝有所不滿所以後來就打算把皇位讓給叔叔京兆王拓跋子推。但最終被群臣勸止。

    獻文帝的兒子便是北魏最有名也最有作為的皇帝孝文帝了,孝文帝還在襁褓中就被立為了太子,獻文帝沒死五歲的孝文帝就受禪登基了。

    獻文帝其實就是比較推崇中原文化,另外信佛,其實他還是比較有遊牧民族男兒的血性的,曾親征大敗柔然,逼迫柔然後撤幾千裡。

    可能因為和馮太后政見不同吧,476年獻文帝突然就去世了,因此被懷疑是馮太后下了手腳。其實這件事也沒有十足的證據留於史冊,而獻文帝也並非馮太后親生兒子。

    至於馮太后為什麼沒有因為這件事名聲受損,大抵還是因為她與孝文帝關係處理的不錯,並且馮太后本人對北魏也是有很大貢獻的。孝文帝也是馮太后一手帶大並培養出來的,或許也因為孝文帝的緣故,所以馮太后在後世的評價還不錯。

  • 15 # 圍爐煮酒話春秋

    中國歷史上出了不少有能力的太后,她們證明了女人也是可以治理國家的,但這些太后身上大多數都有諸多爭議,北魏馮太后就是如此。

    馮太后就可以說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但她一生也做了不少“壞事”和“錯事”,比如說她豢養男寵,再比如說她殺掉兒子(非親生)獻文帝拓跋弘。

    至於說馮太后為何不被後人指責,這主要是因為她整個人生的功績過於顯著吧,以至於將殺子這件醜事給很好地掩飾過去了。

    馮太后是北燕皇室後裔,她出生的時候北燕已經滅亡,後來她的家人因為遭人誣陷相繼被北魏君主殺害,她也被送到宮中當了女婢。

    453年,十三歲的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繼位為帝,他看中了當時只有十二歲的馮氏,還封她為貴人。

    拓跋濬與馮氏的感情很好,因此到馮氏十五歲的時候,拓跋濬就有意立她為皇后。

    按照鮮卑族的習俗,妃子要被立為皇后,就必須親手鑄造一座金人,如果鑄造成功,就意味著大吉大利,如果鑄造不成功,就意味著妃子不適合成為皇后。

    這個習俗其實很奇特,而且對馮氏來說難度很大,但奇怪的是,馮氏最後竟然成功了,最終成功被立為皇后。

    這是怎麼回事呢,一個十五歲的未成年女性為何懂得鑄造技術呢?

    原來,馮氏雖然年紀小,但聰明懂事,很有政治頭腦,她在得知自己將被立為皇后,就提前準備好了一座金人,然後打通各個關節,說是自己親自鑄造的,最終被她給糊弄過去了。

    就在馮氏被立為皇后的第二個年,由於她沒有孩子,拓跋濬就立他與李夫人所生的兒子拓跋弘為太子,並且效仿漢武帝立子殺母的習俗,將李夫人給殺掉了,然後將拓跋弘交給馮氏撫養。

    馮氏自己沒有兒子,因此對拓跋弘非常好,將其視如己出,這讓拓跋濬感到非常欣慰,也更加寵愛馮氏了。

    然而好景不長,馮氏只與拓跋濬過了十二年幸福的夫妻生活,拓跋濬就於465年意外去世了,十一歲的拓跋弘繼位為帝,是為獻文帝,馮氏則成為皇太后。

    對於拓跋濬之死,馮太后表現出了極度悲傷,但在悲傷之後,她感受到更多的只是寂寞孤獨冷,因為她畢竟只有二十多歲啊,正是一個女人最需要男人呵護的年紀。

    不過,在馮太后過快活生活之前,她必須做一件事,那就是幫拓跋弘掃清障礙。

    原來,太原王乙渾一直有謀逆之心,拓跋濬死後,他就開始欺負馮太后和拓跋弘這對孤兒寡母。

    馮太后雖然是個柔弱的女性,但她內心十分剛強,而且在拓跋濬的影響下,成為了一個很有手腕的人。正當乙渾囂張跋扈,為非作歹的時候,馮太后秘密採取行動,透過拉攏其他大臣一舉將乙渾撲殺,還滅了他三族。

    乙渾被殺後,馮太后開始臨朝稱制,制定了很多有利於國家發展的政策。

    當然了,在處理朝政之餘,馮太后也沒有忘記豐富自己的私生活,她從外面找來了很多長相俊美強健的男子供她玩樂,生活十分愜意。

    467年,拓跋弘的妃子給他生下長子拓跋宏,喜得長孫的馮太后結束臨朝稱制,將政權交還給了只有十四歲的拓跋弘,開始一心養育心愛的孫兒。

    拓跋弘雖然年紀小,但頗有作為,很有成為一位偉大帝王的潛質。

    不過,拓跋弘對於馮太后豢養男寵這件事十分不滿,他一親政就驅逐或殺害了馮太后的好幾個男寵,讓馮太后很是惱火。

    特別是馮太后最喜歡的李弈,他儀表堂堂,風流倜儻,多才多藝,是馮太后最喜歡的一個男人,後來也被拓跋弘找了個藉口給殺掉了,馮太后為此非常傷心和憤怒,但為了維護拓跋弘的皇權,所以沒有發作。

    事實上,馮太后對拓跋弘這個皇帝還是很滿意的,因為拓跋弘十分勤於政事,將國家治理得很好,這也是馮太后選擇退讓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但是,等拓跋弘年紀稍長,他就開始痴迷於玄學了,頻繁跟士大夫和沙門中人一起高談闊論,並開始厭倦國事,不怎麼處理朝政了。

    馮太后及時察覺到了這一點,就時常勸導拓跋弘,但拓跋弘不聽,還說要將皇位傳給叔父拓跋子推,引起了馮太后和大臣們的反對,拓跋弘只好作罷。

    471年,馮太后對拓跋弘做了最後的努力,但沒有任何效果,她便逼迫拓跋弘將皇位傳給了年僅五歲的孫子拓跋宏,拓跋弘則當起了太上皇,此時他不過十八歲而已。

    但奇怪的是,拓跋弘當了太上皇之後,卻突然覺醒了,他就沒有放棄權力,而是經常以太上皇的身份處理國事,人事任命權力也被他牢牢把控在手中,甚至還多次親自帶兵南征北戰。

    這件事造成的結果就是,華人只知道太上皇拓跋弘,而不知道皇帝拓跋宏和馮太后,並且馮太后的權威受到了極大挑戰,她對此頗為忌憚。

    更過分的是,475年拓跋弘再次大勝還朝之後,他還以皇帝的禮儀在京城近郊舉行了隆重的閱兵儀式,天下為之震動。

    馮太后意識到,如果再放任拓跋弘繼續肆意妄為,那麼他就極有可能再次成皇帝,自己手中的權力也就不保了。

    不得不說,自從馮太后守寡之後,除了年紀和對男人的需求在增長之外,她的權力慾也在不斷增長,歷史上許多太后也都是如此。

    為了奪回權力,馮太后再度出山,她多方聯絡朝中親信,最終在拓跋弘去覲見她的時候將其逮捕並將其關押起來,沒過多久拓跋弘就死在了幽禁之所。

    這是一場關於權力爭奪的悲劇,但與中原男尊女卑思想不同的是,鮮卑族文化中有母系遺風的殘留,因此女性掌權在當時並不是不被人接受的,這也是馮太后之所以敢發動政變,並且在政變後沒有遭到群臣反對的重要原因。

    拓跋弘去世之後,馮太后再度臨朝稱制,此時她已經過了而立之年,無論是心態和政治經驗都更加成熟了,她也開始了一系列“太后改革”,對北魏的經濟文化做出了十分卓越的貢獻。

    就比如說,馮太后實施三長制度,加強了中央得以地方的控制;實施均田制,加強了農民的生產產出和國家稅收;大幅度提高官員的待遇,不但讓國家機構的執行效率大大提高,也減少了官員貪汙受賄的案發率。

    不過,由於馮太后對於李弈之死耿耿於懷,她便將殺害李弈的兇手李欣給抓起來,然後滅了他全族。

    在此之後,馮太后就更加肆無忌憚了,許多健美強壯的男子成為她的新寵,但與之前不一樣的是,馮太后只讓這這些人中比較有才幹的人入朝為官,從而保證國家不會因為自己的私生活而受到影響。

    就比如說太原人王叡,他出身名門且姿貌偉麗,得到了馮太后的賞識,馮太后覺得他頗有政治頭腦,就提拔他為散騎常侍、侍中、吏部尚書,封太原公,他在任期間表現也十分不錯,還有一次嚇退猛虎,救了馮太后和拓跋宏的命。

    再比如說隴西人李衝,他因為器具碩大而受到馮太后喜歡,馮太后賞賜他大量財物,讓他家脫貧致富。後來馮太后又發現李衝頗有才幹,就讓他協助自己處理政事,還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馮太后透過自己的男寵建立了政治集團,在保證自己權力穩固的同時,也對國家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這件事情上,後來的武則天同樣是豢養男寵,但對國家的危害實在太大了,跟馮太后就比不了了。

    因此,一個奇怪的現象就產生了,拓跋宏長大之後,他明知道李沖和王叡等人是馮太后豢養的男寵,但他認為這些人都很有才幹,因此很倚重他們,“君臣之間,情義莫二”。

    有了皇帝的支援,馮太后跟男寵的關係就公開化了,大臣們心知肚明,但並不挑明。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馮太后並不偏重男寵,對於拓跋丕、遊明根和高閭等名士,她也能做到委以重任,在論功行賞的時候,馮太后也會將他們一同封賞,因此她的政治集團進一步擴大,地位越發穩固。

    除此之外,馮太后在使用宦官這件事上,也可以說是很有遠見的。

    馮太后為了把控政權,提拔了大量宦官,就比如說抱嶷、王遇、張祐和苻承祖等人,都是從底層直接提拔為馮太后親信的,其中甚至有人一夜之間成為王公,馮太后讓他們出入禁闈,參與中樞決策,逐漸形成了“中官用事”的局面。

    但是,馮太后對這些宦官的管理也十分嚴厲,不准許他們專權和欺壓官員,只要他們敢違背馮太后的意願,輕則挨板子,重則處死,效果非常顯著。

    (馮)太后性嚴明,對閹官雖假以恩信,待以親寵,決不放縱自流。左右之人雖有纖介之愆,便遭棰楚杖責,多者至百餘,少亦數十。

    由此可見,馮太后是非常有政治才華的一個女性,她在臨朝稱制期間,由於地位穩固,她可以放開手腳進行一系列的改革,特別是進行漢化改革,學習中原先進文化,可以說給北魏帶去了質的改變。

    正當馮太后縱橫捭闔地施展抱負的時候,她的孫子拓跋宏逐漸長大了,並且在旁聽朝政的過程中展示出了過人的政治智慧,引起了馮太后的高度關注。

    起初,馮太后覺得,拓跋宏過人聰慧,長大後會對自己造成威脅,於是有意廢掉他。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馮太后就故意讓拓跋宏在寒冷的冬天穿著單衣,住在一間漏風的破屋子裡,三天不讓他吃飯,他差點沒死掉,但一句怨言也沒有,因此沒讓馮太后找到廢掉他的藉口。

    後來,有宦官在馮太后身邊搬弄是非,說了很多拓跋宏的壞話,馮太后就派人將他毒打了一頓,但他依然保持沉默,沒有做任何申辯,也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滿,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做了錯事的孫子就應該被祖母懲罰一樣。

    也不知道拓跋宏捱了多少打罵,但他沒有過一次反抗,久而久之,他的行為逐漸感化了馮太后,馮太后的母性被他成功喚醒,她覺得自己太過分,應該心疼孫兒才對,就開始以慈祥祖母的姿態對拓跋宏悉心教導,還給與他無微不至的關懷。

    而拓跋宏也十分爭氣,開始越發刻苦讀書,諸子百家無不涉獵,逐漸成為了馮太后十分認可的事業繼承人。

    486年,馮太后開始著重培養拓跋宏的治國能力,開始逐漸讓他參與大事的決斷,並開始以他的名義下發詔書。

    這就意味著,馮太后有意慢慢將其權利交給拓跋宏,而拓跋宏也十分爭氣,在各方面的表現都很好。

    並且,拓跋宏還十分聰明,他所做的事情沒有超出馮太后的心理界限,“優遊恭己,玄覽獨得,著不自言”,他不過多發表意見,也不急著參與決斷,因此越發被馮太后所信任。

    由於馮太后及時改變了對拓跋宏的態度,所以祖孫之間的關係得以修復,史書上說拓跋宏對逐漸年老的馮太后十分孝順,兩人經常形影不離,被世人稱讚為天下人的典範。

    馮太后在生命最後幾年開始十分節儉,不鋪張奢侈,就連吃飯穿衣都十分簡單,這對拓跋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也使他後來成為一位偉大的帝王。

    490年,四十九歲的馮太后去世,縱觀她的一生,確實幹過不少錯事,但這些事很神奇地產生了很好的結果。

    就比如說,馮太后殺掉兒子拓跋弘,她得以臨朝稱制,為北魏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再比如說她豢養男寵,因為管理得當,最後也變成了一件利於國家的事情;還有他對孫子拓跋宏的“虐待”,硬生生逼出了一位偉大的帝王。

    因此,馮太后雖然做了很多錯事,甚至還殺掉了兒子,但因為沒有造成惡劣影響,並且在她的經營下,讓北魏變得強盛起來,所以沒有遭到後世之人的指責。

  • 16 # 藝術奇緣

    因為兒子將自己的情人殺了,馮太后才殺了兒子獻文帝。

    馮太后殺了當皇帝的兒子,是出於一己之私,本來是應該指責的;可是她當權之後對大臣比較寬容,做了不少有益於國家和百姓的事。

    而且她也沒有像慈禧那樣貪戀權力,最後還是把權力移交給了孫子,所以被稱為“千古賢后”。

    身為鮮卑人的馮太后,一生沒有呂后那樣波瀾壯闊,也沒有慈禧那樣一帆風順,而是像武則天那樣充滿曲折和坎坷。

    她的祖父是北燕國王馮跋的弟弟,後來繼承了北燕國王的位置,可是北燕不久便被滅亡了。

    她的父親馮朗原來是北燕的廣平公,後來投奔了北魏,被封為秦、雍二州刺史和西城郡公。

    馮氏出生的時候,“有神光之異”,按照史書的說法,預示著她以後的大富大貴,事實上她父親身為封疆大吏,她也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

    可是造化弄人,她不但沒有一個金色童年,反而淪為沒有父親的孤兒。

    因為父親曾經是北燕國王,父親馮朗為皇帝努力工作卻得不到信任,反而被找茬殺掉。

    身為罪臣女兒的馮氏,小小年紀就被帶到後宮,成為宮裡的婢女。

    這個可憐的女孩似乎註定要在深宮中,經歷磨難,把自己的青春埋葬在這裡,直到人老珠黃被趕出去。

    可是老天開眼,有一天,這個小女孩在宮裡遇到一個熟人,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姑母。

    而且姑母身份不一般,是皇帝的昭儀。

    從此,她的命運發生改變,開始逆轉。

    姑母為了讓她出人頭地,對她進行基礎培訓;而她也非常懂事,勤奮好學。

    幾年之後,馮氏已經出落為一個亭亭玉立、光彩照人、魅力無限的絕色美人,把北魏皇孫拓跋浚的心緊緊抓住,兩人開始親密接觸。

    拓跋浚繼位後,把自己喜歡的女孩,14歲的馮氏選為貴人。

    選為貴人之後,馮氏不滿足於已經取得的成果,她要向皇后進軍。

    除了緊緊繼續讓文成帝痴迷自己,馮貴人還要掌握一門技術,那就是“手鑄金人”。

    只有掌握這門技巧,才有資格被立為皇后。

    馮貴人勤學苦練,拜師學藝,終於熟練掌握了“手鑄金人”的技術。

    功夫不負有心人,4年之後,18歲的馮氏從一個婢女,成功逆襲為皇后。

    從此之後,馮皇后跟文成帝拓跋浚如膠似漆,相濡以沫、陶醉愛河,過上神仙日子。

    可是命運再次捉弄這個美麗而善良的女人,北魏和平六年,26歲的文成帝突然患病,醫治無效,撒手人寰,丟下情深似海的嬌妻。

    突如其來的打擊讓馮皇后痛不欲生,在皇帝的追悼會上,她一頭扎進熊熊烈火之中,要隨文成帝而去。

    幸虧在場的人反應及時,把她從烈火中抱了出來。

    文成帝駕崩後,其子拓跋弘繼位成為皇帝,新皇帝的生母是李氏。

    按說馮皇后從今以後就要退出歷史舞臺了,但是事實上她不但沒有銷聲匿跡,反而從此走到前臺。

    因為當時有個規矩,立為太子的人生母必須死掉,這是為了防止外戚專權,母親干政。

    李氏被賜死後,馮後便成為太子的母親,擔當撫養的責任,母子建立了深厚感情。

    馮後順理成章成為皇太后,開始執掌大權。

    馮太后也憑著自己的政治才幹,樹立了自己的威信,受到大臣擁護。

    不久後,她順水推舟,宣佈臨朝稱制,將朝政大權掌控在手。

    可是隻有短短的18個月,馮太后就移交政權、退居二線。

    可是這個兒子畢竟不是皇太后親生,不理解母親的苦衷,上臺不久便向馮太后開刀,母子矛盾激化。

    原來老公文成帝去世的時候,馮太后年僅25歲,漫漫長夜她輾轉反側、度日如年。

    她急需有人疼,有人寵,給自己力量,陪伴自己走過漫漫人生路。

    因此,馮太后就選了一些年輕帥氣,健壯的男子進宮,做自己的男朋友。

    除此之外,也讓這些男人參加工作,處理政務。

    可是獻文帝不理解母親的苦衷,掌權之後就開始排斥打擊這些美男,剝奪了他們的權力。

    儘管如此,為了安定團結,馮太后還是忍了。

    可是獻文帝得寸進尺,加大了打擊力度,將母親的朋友李弈及其兄長。尚書李敷打入死牢,秋後問斬。

    獻文帝誅李弈,"太后不得意"。——《北史·后妃傳》。

    不僅如此,獻文帝還把打小報告迫害馮太后男友李弈的小人李欣提拔為尚書。

    這真是欺人太甚,馮太后忍無可忍了。

    薑還是老的辣,跟養母馮太后鬥法,獻文帝顯然嫩了點。

    皇興五年(471年)八月,18歲的獻文帝不得不低頭認輸,移居崇光宮,將皇位禪讓給不滿5歲的兒子拓跋宏。

    —"上迫於太后,傳位太子。《魏書·天象志三》

    但是獻文帝並不甘心失敗,並沒有放棄手中的權力,他退而不休,繼續任免官員,發號施令,甚至多次親自率兵南征北戰,取得大勝。

    延興二年(公元472年)二月,太上皇獻文帝戎裝出京,在北郊帶著將領們擊退柔然的進攻;十一月,獻文帝騎上戰馬,征討柔然,一直殺到漠南,逼柔然後撤幾千裡。

    獻文帝還頒佈詔令,讓工商雜伎一律務農,禁止濫殺牲畜,保護農業生產,對那些克己奉公的牧守加以提拔,對那些貪婪殘暴的官員嚴懲不貸。

    延興五年(475年)冬十月,身為太上皇的獻文帝在平城北郊舉行了盛大閱兵式,聲震四海。

    這一切讓馮太后寢食難安,心驚膽戰;如果任其下去,自己遲早有一天會身首異處,死得很慘。

    就這樣,一場陰謀開始醞釀。

    承明元年(476年)六月的一天,北魏首都平城(山西大同)上空陰雲密佈,皇宮內外戒備森嚴,大街上不見行人,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

    種種跡象表明,一場大事即將發生。

    太上皇一大早就接到了馮太后的通知,說要一起聚餐,他沒有多想就隻身前往。

    他的一條腿剛邁進太后寢宮,便被埋伏在門後的特種兵擒獲,被摁在地上,捆了個結結實實。

    不久,23歲的北魏獻文帝離奇死於平城永安殿,死因不明。

    中國歷史上最年輕、最有作為的太上皇,就這樣不明不白死去。

    如果他荒淫無恥、殘暴不仁也就罷了,那是咎由自取;可獻文帝明明是個合格皇帝。

    這說明馮太后殺他,不是為了正義,純粹是為了個人恩怨。

    但是,卻很少有人因此指責馮太后,這是為何?

    但是馮太后沒有像朱元璋那樣,搞擴大化,沒有去濫殺無辜。

    對那些順從自己的人,不但安撫籠絡,還加以重用;哪怕是如獻文帝的親信。

    獻文帝的親信婁提,當時擔任內三郎,此人對獻文帝忠心耿耿,在太上皇被害的時候差點拔刀自刎。

    馮太后不僅不怪罪他,反而下詔嘉獎他,說他是個好官員。

    大權在握,馮太后當然要放開手腳找男朋友。她的男友個個身強力壯,威猛無比。

    來自太原的王睿,地道的猛男,曾在太后與孝文帝出行的時候,親手阻擊老虎,保證了他們的安全。

    而孝文帝對奶奶的行為表示理解,對奶奶的朋友非常敬重,從不說三道四。

    馮太后掌權的時候,重用了不少宦官,可是她非常英明,沒有發生宦官干政的事。

    《魏書·皇后列傳》載:"太后性嚴明,對閹官雖假以恩信,待以親寵,決不放縱自流。左右之人雖有纖介之愆,便遭棰楚杖責,多者至百餘,少亦數十。不過太后生性寬豁仁裕,不計前嫌,事後仍待之如初,有的還因此更加富貴。正因如此,人人懷於利慾,至死而不思退。"

    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六月,在馮太后的主持下,進行了一系列政治經濟改革,取得了良好收效,史稱“太和之治”。

    這些重大改革措施,對於促進北魏由鮮卑族落後的生產方式向漢族先進的封建生產方式的過渡,即封建化,起到了積極作用。

    此外,為了使鮮卑族逐漸適應漢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禮儀制度,馮太后大興教育,尊崇儒法,加快了鮮卑族的漢化過程。

    最難能可貴的是,馮太后在獨攬大權的時候,並沒有像慈禧那樣死摟住權力不放,結果導致在她死後,大清沒有合格接班人而轟然倒塌。

    馮太后在享受權力帶來的快樂的時候,沒有忘記培養接班人,大小事務都讓孝文帝參與,鍛鍊他的執政能力。

  • 17 # 讀書悟道

    李世民射殺自己的親哥哥,武則天謀害了自己的兩個兒子,他們也都沒有受到後人多少指責,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對後世的功大於過,馮太后也是大抵如此。

    對於馮太后殺子之說,實際上她無兒無女,所謂的兒子只是擔著一個名份。這是怎麼回事兒呢?先從她的出生說起。

    馮氏家族是北燕國主的後裔,公元442年,馮氏出生,此時北燕滅國已經六七年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完成了中國北方的統一,與南朝形成對峙之勢。

    馮氏父母因一樁大案被株連賜死,此後馮氏跟隨姑姑馮昭儀生活。馮昭儀原也是北燕國的公主,後成為北魏太武帝的寵妃。

    原以為姑姑可以護她周全,不料天有不測風雲。公元452年,北魏發生了宮廷政變,太武帝被殺,其孫拓跋濬被擁立為帝,即文成帝。

    拓跋濬登帝后,為穩定自己的統治,又誅殺了不少宗室和大臣。經歷如此重大變故後,太武帝的妃嬪馮昭儀也感受了重重的生存壓力。

    為了緩解壓力,她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讓自己的侄女嫁給新皇帝拓跋濬。這樣一來,不僅對自己有利,對侄女也算是一個好的出路。

    於是,年僅十一歲的馮氏便嫁給了拓跋濬,被封為了貴人。馮氏從小經歷家庭變故,跟隨姑姑又遭遇了宮廷變故,小小年紀便對政治鬥爭有著不同凡人的感受。

    所以,當她成為貴人後便極力討好文成帝,兩人感情和睦,沒過多久,她便被立為中宮之主,成為皇后的她,那時也只是個十四歲的少女。

    別看她年紀輕,為人處事深諳世事。對後宮諸事,她盡心盡責為皇帝解憂。同時還關注國事,對於文成帝重用漢人,吸收漢法,推行漢化之舉,她深感欽佩。或許受此影響,在她掌握政權後,也沿襲了文成帝的這一政策。

    馮皇后與文成帝相處時間並不長,一來文成帝好戰,時常出征;二來英年早逝,年僅二十六歲便駕崩了。

    這樣,二十四歲的馮皇后便成了皇太后,繼位者則是獻文帝拓跋弘。兩人並沒有血緣關係,拓跋弘的生母李氏,在他被立儲後便被賜死了,因為北魏為了防止外戚擅權,有明文規定,“後宮產子將為儲,其母皆賜死”。

    新帝年幼,馮太后又太年輕,這一幕與蕭太后當年是多麼的相似。可是蕭太后有韓德讓護著,而馮太后身邊並沒有護花使者。

    於是,便有人犯上作亂了,此人就是車騎大將軍乙渾。他盜用獻文帝的詔令,在朝中誅殺異己,直接威脅到皇帝之位。

    馮太后雖然從兒時便經歷了不少變故,但與自身利益如此密切相關的境況還是第一次遇到。她感到了恐懼,但恐懼之後她鎮靜下來。

    為了安撫乙渾,她滿足了他的要求,先封他為太尉,之後又獲封丞相。種種舉措都顯示出自己的無可奈何,就在乙渾對她放鬆警惕,準備發動政變奪取帝位時,馮太后下手了。

    她心中明白,對於此類權慾薰心的人,退讓是沒有用的,唯一的辦法就是置他於死地。於是,在某一天,她派人秘密前往乙渾府中,一舉將其誅殺。這是馮太后在政治鬥爭中第一次展現自己的非凡膽識,此舉也為自己贏得了威望。

    在此後的一年多時間裡,她穩定了朝政,在管理上取得了成績。而就在這時,獻文帝拓跋弘的兒子出生了,沒錯,這孩子就是北魏著名的孝文帝,他奶奶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馮太后。

    隨著獻文帝的成年,馮太后不得不還政於獻文帝,去撫養孫子拓跋宏。但是與慈禧一樣,熱衷於權力,怎麼可能甘心做“奶媽”,時不時地對獻文帝指手劃腳,朝政之中遍佈著她的眼線。

    這樣一來,兩者的關係與慈禧和光緒的關係也差不多,孩子大了,翅膀硬了,總想擺脫束縛,飛得更高,但前提是你得有足夠的實力。可惜,拓跋宏沒有,光緒也沒有。

    馮太后早年守寡,在男女之事上難免放縱,獻文帝對此很是看不慣,再加上他的執政能力有限,母子矛盾一觸即發。

    公元471年,《魏書》載,“上迫於太后,傳位太子。”,拓跋弘不敵馮太后,被迫禪位給自己的兒子拓跋宏,自己只能當起了太上皇。

    但是,獻文帝心有不甘,他還沒乾隆那麼老,皇帝也沒當過癮,所以他還是時常尋找存在感。比如親自帶兵出去打仗,南下搞視察工作,私自為一些官員恢復職位。

    這些“不良”行為都被馮太后視為挑釁,所以,馮太后心想,獻文帝不死,她就不能安心執政,一場宮廷政變很快上演了。

    公元476年六月的某一天,馮太后又使出了誅殺大將軍乙渾那一招,乘著兒子獻文帝來拜謁,讓提前安排好的伏兵將其擒拿,先是軟禁,之後又被鴆殺於平城永安殿。這一幕與光緒又是多麼的相似!

    當然,如果馮太后僅憑這樣一些下三濫的手段,她也不會走得更遠。除了權謀,她還是為北魏的發展做了不少貢獻。

    獻文帝死後,馮太后被尊為“太皇太后”,再度臨朝聽政,成為北魏的政治核心人物。此時的她也不過而立之年,但無論才識還是氣度,亦或政治經驗,都不像一個三十歲的女人。

    如何鞏固自己的勢力,不論男女,幾乎都是從殺戮開始的,但是必須除了趙匡胤。老趙的“杯酒釋兵權”,個人認為,實在是典範。

    馮太后透過殺戮剷除異己之後,正式開啟了屬於自己的改革模式。第一條舉賢任能,讓這些人成為自己的親信,從而形成一個效忠於她的勢力範圍。

    在啟用人才方面,馮太后還是很大度的。獻文帝死後,有個名叫婁提的人為此憤然要自刎,馮太后知道後,下詔褒獎他,說他忠心又忠義。這一操作俘獲的不只是婁提,還孵化了一些原本對她心懷不滿的大臣

    第二條值得一提的就是,她繼承了文成帝的用人之道,不分種族,既重用拓跋氏的貴族,也重用漢族名士。而且在這些重臣當中,除了外庭官員,還有內庭之人。

    馮太后私生活不檢點,與武則天一樣,被她寵幸的美男子,如王睿、李衝,除了在後宮伺候馮太后,還在宮外兼職,而且還是委以重任,都是她執政的得力幫手和股肱之臣。

    除此之外,她也重用宦官,利用他們出入禁闈的便利,從中獲取她想要的情報,形成“中官用事”的局面。但北魏並未像明朝一樣發生宦官專權的局面,這是因為她在放權的同時,也對他們進行了嚴格的限制,關健也不縱容。

    《魏書·皇后列傳》中有載,左右之人雖有纖介之愆,便遭棰楚杖責,多者至百餘,少亦數十。

    馮太后在治理貪汙方面也有著大膽的嘗試。北魏統治階層屬於鮮卑族,原是遊牧民族。在馮太后政權成立初期,各級官吏沒有工資,主要以貪汙、掠奪和犒賞為生。

    但是隨著北魏政權在中原統治地位的逐步確立,透過戰爭向外掠奪的機會越來越少,於是,各級官吏為了自己的私慾,便開始盤剝、搜刮百姓,從而導致了北魏社會民與官的激烈衝突。

    馮太后意識到,長此以往,拓跋氏的統治也快見底了。於是在公元484年,在馮太后的主持下,北魏效仿兩漢魏晉下達了“班俸祿”的詔書。

    詔書一出,朝堂之上大臣們吵成了一鍋粥,以淮南王為代表的鮮卑貴族請求立即停行班祿,而一批有遠見的高官則支援馮太后。

    馮太后面對爭議,沒有退縮,為了確保俸祿制度的有效推行,她還派出了使者去各地巡視。推行一段時間後,北魏的吏治便得到了改觀,貪贓受賄者不敢再過分囂張。

    此外,在土改方面,她還頒佈了“均田令”,此令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民有其田的問題,農民有田可種了,也就安定了,北魏也開始向較為先進的封建制度邁進。

    在治理地方基層組織方面,她聽取大臣李衝的提議,推行了“三長制”。規定五家為一鄰,五鄰為一里,五里為一黨,鄰、裡、黨各設一長,合謂三長。

    她還大力推動漢化,尊崇儒法,大興教育。在改革的路上,馮太后面對眾議,通常是大手一揮,一意孤行,手段強硬。但也正是基於她的堅定,這些改革為北魏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這麼說來,北魏孝文帝之所以如此出名,不只是他厲害,他奶奶更牛,猶如孝莊與康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進擊的巨人,為什麼艾倫不願意變巨人去殺雅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