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韋志中心理學網校

    首先,我們要對“陌生人”這個詞做一個界定。陌生人相對於三歲左右的孩子來講,周圍鄰居、親戚朋友、父母的同事是陌生人,但是這些人對父母來講是安全的,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接觸。一些特定行業的工作人員對孩子來說是陌生人,如飯店的服務員、旅館的前臺接待員、公交車司乘人員,這些人對父母來說也是陌生的,父母要在自己與這些人的接觸中引導孩子接觸、瞭解,也是相對安全的。孩子與這部分人的接觸是生存所需,可以說是瞭解和適應社會必須具備的能力,在與這部分人的接觸中還可以鍛鍊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做到,瞭解到,體驗到,悟到,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幫助的。

    從蟬的蛻變中看孩子的成長。蟬寄居在樹上,它在選擇寄居地點時是非常用心的,努力爬到成人伸手夠不到的地方才會停下來,開始自己破殼而出的旅程。在這之前,它把自己封閉起來,帶著堅硬的外殼經過漫長的鑽洞、爬行才到達安全區,這才開始了蛻變,這個過程是它積蓄能量的過程。它在背上首先裂開一條小縫,慢慢裂縫越來越大,它用盡全力終於在破曉前出殼了。如果有人在蟬蛻變的過程中去善意地幫助它出殼,就會把它弄傷。它將會帶著殘缺的身體生活,甚至死亡。這就像我們孩子的成長過程。

    孩子一出生就會對外界不斷地探索、溝通,他的動作越來越嫻熟,語言也不斷髮展。從咿呀咿呀到有意識的模仿,到語言的運用,是寶貝透過學習、體驗而悟到的。

    三歲左右的孩子,對外界充滿了好奇,是自我觀念的形成期,也是一個自尊自戀期,孩子有了存在感、價值觀,人際交往的練習是一定要有的。學會與他人相處,與他人互動,是社會化互動的過程,是體驗世界的能力。

  • 2 # 心很煩哪

    我家兒子兩歲,外甥女三歲半!孩子的心裡任何人事物都是美好的,如果你告訴他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他們是壞人,那會破壞他們心裡對美好事物的印象,讓他以後和外人相處的不和諧,他潛意識裡會想,陌生人都是壞人,不能理!所以要正確的引導,跟孩子說,在有親人陪伴的時候可以和陌生人說話,因為很多事寶貝還不懂,家長可以幫助你!。。。。。。

  • 3 # 蘇小眠

    可以,但可以的前提,在於有大人陪伴和引導。

    三歲的孩子,正處於探索自我、探索世界的時期,大人的鼓勵和引導,可以讓他的成長更完善。

    需要大人的陪伴很好理解,畢竟這個社會浮躁又複雜,家長得隨時保證孩子的安全。

    但是,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和陌生人說話的界限,這就是需要大人引導的了。

    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該和哪種陌生人說話?

    用什麼方式說話?

    這些都是值得家長去考慮、孩子達成共識的。

  • 4 # 老六哥

    沒什麼不可以吧?第一次接觸的人都算陌生人吧?我兒子的很多小朋友都是在外面玩自己認識的,而且還會向我們介紹其他小朋友和小朋友的家長。帶他在小區玩他比我認識的人還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婆特別反感弟弟的女友,作為大哥,怎麼處理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