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積木育兒
-
2 # 懶懶推文
不會消失,我覺得這種影響是很深遠的,我們的修養,氣質,內涵,底蘊,價值觀最初的形成,這些大多來自原生家庭。從我們出生開始,一直到我們成年,這麼多年時間,耳燻目染,真的很難消失。
我甚至覺得原生家庭都能影響終生。
所以我們長大成人後,一定要思索,對於後代而言,我們作為父母,就是一個方向標,既然我們不能擺脫我們的成長環境,就努力的給子女創造一個好的環境,要學會借鑑,好的繼續發揚,壞的也不能惡性迴圈。
有很多朋友都關心這個問題,要知道我們的父母是我們出生以後第一任的課題關係,那我們的父母和我們自己就構成了我們的原生家庭。那父母之間的態度和父母怎麼對待孩子,實際上對一個人的成長是有著客觀的非常真實的影響的。有些朋友非常幸運,他們生長在一個特別溫暖的家庭環境中,父母相親相愛,對他也是疼愛有加,也關心他的成長教育,和家庭的氛圍。然而,也有很多朋友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比如父母之間會有爭吵、爭執,甚至有很深的摩擦,感情不合。還有的父母對待子女也是特別的嚴苛,指責,批評。甚至也會對孩子拳打腳踢,那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他們內心多多少少會受到心靈的創傷,有的朋友甚至鼓起勇氣走進諮詢室尋找專業的諮詢師給他們提供幫助,讓他們走出童年的困惑與困境。讓他們更積極,更Sunny的生活。也有很多人說過,如果你想害一個人,就讓他去恨他的父母,有些孩子並不知道父母對自己造成了非常深遠的影響,但是他總感覺到不快樂,甚至當他長大成人,自己開始去選擇配偶,選擇物件的時候,他也發現他總怕對方拋棄他,甚至他不相信對方會全然的愛他。即便是對方說一些甜言蜜語,舉止呵護,但他仍然覺得這樣的美好時光會很快地逝去,總有一天對方會棄自己而不顧。
那我們在去看他的原生家庭,其實在他父母的那裡,他就沒有感受到愛,甚至父母有離異的現象,所有的這些家庭的變故,還有一些傷害,都會影響這個孩子長大成人以後對外界的看法。那像這樣的朋友就會感到很困惑和痛苦,經常會抱著這樣的問題,我恨我的父母,但是我不知道怎樣才能從困境中走出來,怎麼才能把父母的關係,原生家庭對我的影響減到最少。那我特別想對這樣的朋友們說一句,如果你是一個成年人,而你仍停留在批判父母的這個階段,說明你還沒有真正的成熟起來。說明你的心靈還沒有徹底的成年化,你還固執在童年的某一個創傷點上,你還在責備你的父母,真正成熟的人是跨越了這個情節的。我們每個人可以擁有一個情節,但是當一個情節或者一個情緒包圍了我們的時候,我們說那幾乎就是病態了,怎樣才能走出困境,原諒自己的父母對自己造成的傷害呢?我特別建議這些朋友如果有條件你可以去求助專業的諮詢師,如果沒有你也可以買一些心靈成長的書籍自己閱讀。最重要的是,我特別希望大家可以做一個家譜,甚至是畫一顆家庭樹,看清楚爸爸媽媽從小的生長環境,看清楚爸爸媽媽所處在那個年代,他們無論是從學歷,還是從經濟條件,還是從他們個體成長的原生家庭的背景,以及他們對待世界的看法,還有他們自己的成就感。
包括他們自己對自己的評價是否滿意?那所有的這些答案會讓你更瞭解你的父母,也會看到他們是在怎樣的心靈的艱難的選擇中間,自己克服了一些侷限和障礙,並且給予你了愛,把你撫養成人。我們說,每一個父母他們的品質還有非常積極美好的一面,比如說一個嚴厲苛責的媽媽,也可能她是一個特別勤儉、孝順的子女。也可能一個非常嚴厲甚至不苟言笑的爸爸,但是卻是非常有責任心,為家庭全然地付出。當我們越多瞭解你的父母所有的人格品質的時候,你才能夠正確和客觀的評價父母之間的溝通會有哪些問題產生,他們已經做到了哪些?已經給予了我們有哪些?當你看清楚了這一些,你才能夠心懷感恩,重新看待他們對你的傷害。要知道那些傷害真的不是出於他們的本意,我相信所有的父母,哪怕是一對離異的夫妻,他們也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他們已經試圖把對子女的傷害減輕到最低,但是由於很多的原因,是他們自己也沒有辦法走出去的困境。他們那個時候也可能沒有注意到自己的心靈的成長,也帶著他們的祖輩、父輩給他們身上落下的烙印,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世界觀在摩擦中彼此消耗了自己的耐心,而沒法維持下去。所以這些事情他們希望你能穿越,並且希望你的人生比他們更幸福更精彩。當你瞭解到這些以後,你就會重新評價父母給你帶來的那些傷害,你會穿越那些傷害,而看到他們背後真正愛你的那顆心。
我特別想對這些朋友說,心懷感恩,從現在開始,從今天開始。去感恩你的父母,真真切切地為父母做一件他們曾經為你做過的事情,從這種反哺中間你能夠感受到學習到體會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