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對社會的意義是什麼?
43
回覆列表
  • 1 # 通識文藝文化

    在目前實行通識教育的高校中,增加學生知識的廣度與深度,拓展學生視野,使學生兼備人文素養與科學素養,把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人”已經達成基本共識。中國在“十三五”教育發展規劃綱要中也提出,要提升大學創新人才培養能力,實行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的培養制度。

    通識教育的優點

    通識教育模式,旨在培養學生在智力、身心和品格各方面能協調而全面地發展。其中,有基礎性的語言、歷史、文化、科學等知識的傳授,有個性品質的訓練,有公民意識的陶冶;有有效思考能力、清晰溝通思想的能力、適當判斷的能力等能力的提升,有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增強,有生活的意義與價值的豐富等。倘若一所大學只教會學生一技之長而不能培養出掌握完整知識、具備較深見識的人,那麼大學就降為造就營造手工匠的作坊了。

    中國現代通識教育,致力貫徹博專結合、文理兼修,道德人格、知識智力、實踐能力平衡發展的素質教育理念,踐行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為建設“學習型社會、創新型社會”造就人才,致力培養具有健全人格、多識博聞、具有實踐創新能力,具有現代精神、國際精神,高素質、全面發展的學生人才。中國越來越多的大學採取了這種大學一年級或一二年級不分專業的“大類培養”模式。透過前面1—2年通識課程的學習,學生髮現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有效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同時也給學生一個認識學科、專業的機會。高校就是要實行多樣化的培養模式,儘量給學生充分選擇的權利。

    通識教育存在的問題

    大學的培養目標要和社會需求、學生需求、社會理想、學生理想相匹配。高等教育應該努力保持非專業教育與專業教育之間的平衡,做好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當前,中國高校在通識教育發展過程中,還是存在理念層面不清晰或不堅定,制度設計層面不完善,組織層面不通暢,執行層面不到位,結果不給力等問題情況,影響了通識教育實際推進的效果。

    1.理念層面不清晰或不堅定

    中國的通識教育在多數高校,通選課的特點是隻對學生提出在若干最基本的學科領域的學分要求,至於選什麼課,由學生根據興趣自主決定,目的在於“涉獵”、“拓寬知識面”。其隱含的理念是通識教育作為專業教育的補充,著重於瞭解而非作為核心課程學習。

    同時,在功利主義、實用主義、科學主義盛行的時代,專業教育較之通識教育具有強大的勢力。教師和學校的聲望都來自專業,學生求學的動機也為職業做準備。通識教育課程常被許多人視為廣博空疏,不切實際而受到貶低。

    此外,人類面臨的知識太浩瀚了,而且知識更新、增長太快了,呈現爆炸式更新、增長。區區四年的時間不能有效解決大學生“知識的寬度”問題。“方法論的教育大於知識的傳授”應該成為通識教育實施的共識、常識。通識教育更多的應是注重培養一個健全人格,培養學生具有科學精神、人文情懷、世界思維等方面的素質,它絕不是一個知識點、知識面的傳授,而應是方法論的傳授,是價值取向、思維模式、批判精神的傳授。

    2.制度設計層面不完善

    長期以來,我們大學基本上實行的是“專業決定課程”,即使加強了通識教育也難以改變“課程隸屬於專業”的這一尷尬境況。由此,開設課程方面,許多學校對課程缺乏科學的有效的“頂層設計”,遷就學校現有條件進行拼湊,以致這類課程總體上顯得紛亂無章,像個“大雜燴”。在一些學校,往往是課少的老師、年輕的老師、新來的老師去講通識課程,“湊個數”,完成學校交給的任務就行。所以雖然開設了不少通識素質課程,卻難以達到預想的教育目標。哈佛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的成功在於“核心課程制度”的設計與推行。要求所有本科生必須用一學年的時間學習六類基礎課程。

    還有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現在的學生們學習條件很好,但對很多古書、人文社科類經典名著讀不進去,覺得比較陌生、提不起興趣。中國一些著名大學都不理想,普通院校便更等而下之了。在“經典閱讀與鑑賞”這一方面,中國高校學生與國外一些大學的學生很有差距。在貫通中西、古今、人文與社會科學之間怎麼調配,顯然需要通盤的考慮。

    3.組織層面不通暢、執行層面不到位。

    通識教育的推行要求大學在全校範圍內重新整合與配置資源。而現行的大學院系設定是分裂的。院系制度既是一級行政機構,也是將某一類學科、專業連線起來的機構,故存在著學科壁壘。有些學校實施了改革,建立了校級層面的通識教育中心之類的機構,來統籌安排通識教育,協調安排院系的教學資源。但在實施過程中,通識教育中心無權無勢、不好統籌協調的尷尬並非個別現象。這種狀況迫切需要改變。

    4.師資是個大問題,“水課”大量存在。

    目前國內大學在推行通識教育過程中,普遍面臨師資力量不足的難題,結果導致課程短缺而不得不因人設課。復旦大學副教授吳新文指出:目前很多大學都在搞通識教育,開出了一些新課,做出了不少有益的嘗試。但總體而言,形勢不容樂觀。絕大多數通識教育模式,還停留在平面的、單向度的和機械的通識教育階段。平面的,指通識教育方案主要侷限於導論類和原典類課程,它們以知識類,理論類課程為主,學生透過這些課程,得到了很多知識和資訊,但缺乏與實踐的銜接和貫通,對培養學生的見識和境界,幫助不大。單向度的,指通識教育仍然是以填鴨式教學為主,對學生情況瞭解不夠。一些大學實行大班教學和小班討論,但是相當多的討論課流於形式。上課老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有效交流。大班教學成為上課教師的“獨白”,小班討論成為學生的“各說各話”,難以產生交集。機械的,指通識教育的課程模組之間的關係是機械的,對學生每個模組修讀學分的要求也是機械的。各個模組條塊分割,機械相加,不能給學生提供通識教肓所應達到的大視野;每個模組限制學生修讀學分,搞一刀切,又只能讓學生浮於表面,難於深入學習。復旦大學教授丁耘談道:“現在最大問題是好課太少,好課變成稀缺資源。”當前許多學校的通識教育供給側出了問題,好課不夠“水課”湊,學生也知道什麼是“水課”,卻沒有好辦法來改變這種現狀,這是問題所在。

    北京大學原常務副校長王義遒先生指出,學校能不能按照理想的通識課程設計開設足夠多的課程,達到預期的質量,決定於教師。教師的專業分佈、學養和對通識教育的理解都對最後的結果帶來很大的影響。課程體系“大雜燴”,教學內容與方法的不得當,在很大程度上與缺乏足夠數量與質量的教師有關。在現有高校人事體制的框架下要解決這個問題是很難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找到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