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名字各種被佔用
-
2 # 董狐筆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舉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你只要過了這一關,就能夠一飛沖天,成為天子門生,完全改變自己乃至幾代人的命運。即便你一輩子考不上進士,只考中個秀才舉人,在鄉間也已經算是出人投地,不用交各種苛捐雜稅,不用跪拜地方官,遇有各種禮儀之事都離不開你,倍受鄉黨尊敬。
讀書人有了秀才身份的,可以稱“士”,士農工商,再窮逼計程車,也比當地首富有面子,別看電視劇裡秀才總是受委屈,那是騙人的。
以古代社會最後一個聖人曾國藩為例,他爸考了一輩子只中了個秀才,可砸鍋賣鐵也要讓他兄弟們繼續考,原本天資並不高的曾國藩,在考場超水平發揮,高中進士(雖然名次不高),後來以此為基礎,才有後來的一番功績。曾家也因此揚眉吐氣,成為近代湖南第一家。
還有王陽明,他爸是狀元,但他起初卻熱衷各種雜學,對科舉不感興趣,好在及時醒悟,也中了一個進士,領到了最上流社會的入場券。
宋朝以後,武人備受歧視,岳飛,戚繼光今天看來都是民族英雄,可因為沒有科舉出身,在當時就不得不受文官的氣,再有能力也不可能進入國家最高決策機構,稍有差錯就萬劫不復。
清末一代名臣左宗棠,功高蓋世,可因為沒有高中過,一輩子耿耿於懷,以至於晚年還要辭去總督職務,進考場科舉,逼得慈禧太后封他個同進士出身。
像小李飛刀李尋歡那樣的家族,一門七進士,父子三探花,那可以吹18輩子了。
再說,幹什麼也會上癮的,讀20年書,讓你再幹別的,啥也不會幹,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了。
-
3 # 平沙趣說歷史
為什麼不願意?
即便是現在,高考不能代表一切,高考失敗仍然有其他出路,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每年都是舉國矚目的大事。
有些考生以後還會考研,甚至繼而攻讀博士,有的是為了理想知識,有的人是為了能夠找到更好的工作,讓自己和家人過得更好。這兩點,同樣適用於古人。
古代的讀書人,不論是想參與治國理政、實現心中抱負,還是想過上更好的生活,除了背景,科舉考試幾乎是唯一的路,讀書人要麼苦讀參考,成功了出人頭地;要麼種田(讀書人體弱,往往不會種田)、教私塾、當師爺,沒有其他更多的選擇。
而且科舉考試的福利也多的很,最低階的童生基本沒福利,高一級的秀才,就已被承認是知識分子,可以免掉差役、可以到縣衙說事、不用下跪、受人尊敬,遇有各種禮儀之事都離不開。
秀才再升一級就是舉人,這是能夠做官的,雖然低階,但卻徹底脫離了平民的身份,進入了特權階層。
舉人經過會試、殿試成功的成為進士,那就可以在翰林院或者中央六部任職,併為以後進一步鳳凰騰達做好鋪墊,那可是能夠一舉改變家族面貌的大事件。
在等級森嚴的帝制社會,考試等級對應著不同的等級,也決定著社會地位,如果你是進士,你兒子也是進士,那可是能吹八輩子的事情,這事還真有,在我故鄉,到現在還立著三百多年前的一對父子進士牌坊。
回覆列表
古時候讀書是很高雅的事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讀書人目空一切 他們是要從小就讀書 不幹活 古時重農抑商 他們科考不中 更不會去從商 而讀書人目空一切 更不會去種田勞作 會被認為有辱斯文 所以只有一直努力科考 別無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