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溯古思今

    首先,一個朝代的覆滅,無論是外族入侵,還是農名起義,亦或是被國內其他貴族階級推翻,最主要也最直接的原因還是統治集團內部自身的矛盾。

    我們先談秦朝,秦朝的興衰,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成也法制,敗也法制。

    商鞅變法

    自商鞅變法後,秦國開始以法家思想作為治國理念。國家體制逐漸完善,先進,社會公平,公正,這些都是軍隊強大的根本。但是,隨著秦國逐漸統一六國,法律的漏洞逐漸暴露出來。比如秦軍中以敵軍人頭算軍功,在後期是有副作用的,秦兵在沒有敵軍人口可拿的情況下,開始以百姓的人頭邀功,這只是軍中法律紕漏的冰山一角。社會上,法律同樣缺少對不可抗力因素的包容性,比如,徭役因自然天氣而耽誤,應當予以考慮減責,最起碼罪不至死。正是因為秦朝是第一個尊崇法家思想治國的王朝,對於秦律中的這些尖銳矛盾處理經驗不足,才導致秦朝的曇花一現。或許就連商鞅本人都沒有想到他自己會死於自己推崇的法制。

    大澤鄉揭竿而起

    西晉王朝的白駒過隙,則主要是統治階級的腐敗和內部自身的鬥爭(八王之亂)所至,加上外族入侵(五胡亂華:羌,鮮卑,匈奴,氐羯),殘敗不堪的西晉王朝自然迅速土崩瓦解。

    五胡亂華

    而隋朝的滅亡,在我看來是最值得惋惜的。估計很多人都以為隋朝的覆滅是因為隋煬帝楊廣的荒政淫逸。

    民夫拉龍船

    其實不然,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是科舉制度的改革觸及了那些世襲貴族階級的利益。我之所以認為值得惋惜是因為科舉制度在當時本身是種正確的選拔制度。

    科舉制度示意圖

    唐朝建立以後科舉制度一直沿用至封建時代最後一個朝代(清朝)的結束。甚至包括國家現在的公務員,選調生等人才的選拔,都還有科舉制度的影子,只是形式不同了而已。

  • 2 # 少帥的歷史世界

    在我看來,得民心者得天下。

    為什麼秦朝那麼短暫呢?

    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在很多方面上都有著很大的貢獻,但是秦朝的暴政卻讓百姓們苦不堪言。在秦二世上臺後,暴政比秦始皇還要黑暗!使百姓們的困苦到了極點,在這種情況下很快就爆發了起義,秦朝也在不斷的起義下滅亡了!

    為什麼西晉那麼短暫?

    西晉在統一三國後,統治集團迅速就腐朽了。無論是朝廷大臣還是地方官員,都喜歡炫富,甚至還因此“攀富”!為了得到更多的財富,朝廷大臣和地方官員瘋狂搜刮民脂民膏來獲取財富,以便在“攀富”中取得更高的地位。對於這種貪汙腐敗的現象,晉武帝不但不管,甚至還縱容他們貪汙腐敗。在晉武帝死後,很快爆發了八王之亂,再加上各個民族的起義,西晉很快就在戰爭中滅亡了。

    為什麼隋朝那麼短暫?

    隋朝的統一南北朝後,隋文帝還能勵精圖治,但是到隋煬帝時期就變了。其實隋煬帝前期還是比較不錯的,但是後來在三徵高句麗後隋朝的國力大幅度削減,幾乎是毀滅性的打擊!而且三徵高句麗造成了百姓民不聊生,再加上隋朝的橫徵暴斂,嚴重激發了階級矛盾,最終導致了農民起義大爆發,隋朝很快就因此滅亡了。

    總結

    關於三朝的滅亡,其中還有著很大的不同。秦朝是因為暴政而滅亡的;西晉是因為貪汙腐敗嚴重而滅亡的;隋朝是因為過度征討而滅亡的。

    但是三個朝代的滅亡歸根結底就是不得民心。俗話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這三個朝代的朝廷都沒有和百姓們建立良好的聯絡,瘋狂搜完民脂民膏,很快就因為百姓就爆發起義而滅亡了。

  • 3 # 爆笑影片系列

    兩個方面原因吧。

    第一是內部原因。統一天下以後對於整個國家的認識不夠。以秦朝來說,之前只有天下七分之一的地盤,很多政策都是相對於這些地區採取的措施。統一以後,再實施這些政策就很容易出問題了。比如說服勞役。以前秦國地區小,到了服勞役的時候,這些老百姓從家鄉趕到邊關服完勞役,然後回到家鄉還能繼續種地。等到統一全國以後,這個路程就太遠了。讓人徒步從北方去南方服勞役。在路上來回就得大半年,老百姓就無法種地。這樣很多家庭就無法生存。

    第二就是外部原因。既然中原統一了,對於草原民族來說就是麻煩來了。草原相對於中原來說,物質資源相對比較匱乏。比如鹽鐵這些就需要從中原來獲取。中原不統一的時候,他們可以透過貿易的方式獲得這些物資。同樣是秦帝國來說,以前是七個國家在爭鬥,如果不能在這裡獲得物資,可以從其他六國獲取。等到秦國統一天下,貿易物件就剩一個了。定價權就壟斷在人家手中。你愛買不買,關鍵時候,人家直接關閉貿易。草原民族處於這些問題就必須聯盟。所以國家統一以後,草原實力也會高度整合起來應對危機。

    所以這幾個王朝都是短期內無法處理這些問題,最後導致國家衰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腦無法開機,指示燈不亮故障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