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上帝拔草
-
2 # 彩虹微笑359
我會給她引導,讓她有正確的生死觀,告訴她,人都會死,死了就不存在了,讓她學會愛惜自己,珍愛生命。也會給她講些關於死亡的繪本書。
1、從家族故事或者親人離世來說,比如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的故事,告訴孩子真實的死亡原因,讓她理解和麵對死亡,不再有慌張、恐懼和放不下的悲慟。
2、拿寵物或者動物來說,買些魚,不好養,容易死,讓她接觸動物的死亡,以後能夠從容的面對。
3、用談論的方式解釋生死,就像聊天一樣,告訴她要好好的活著,開開心心的過每一天,生活中沒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但是每個人最後都會死。
關於生死的繪本故事有:
《爺爺變成了幽靈》
《再見了,艾瑪奶奶》
《我永遠愛你》
《當鴨子遇見死神》
《你害怕什麼?》
《給我的孩子講死亡》
-
3 # 米花爸爸
家長們最擔心孩子會問的問題,一個是性,另一個是死亡。前者讓家長羞於開口,後者讓家長無從開口。
家長的各種解釋他睡著了
這麼含糊其辭的解釋,不但會讓孩子更加不理解死亡的意義,還會對睡眠產生恐懼。試想一下,有個人告訴你死亡和睡覺是劃等號的,你能夠不害怕嗎?
去天上了
雖然聽上去很美好,也能暫時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但是一段時間後,會給孩子帶來更多的困擾,甚至影響他整個世界觀。
乾脆不解釋
“小孩管那麼多幹嘛!”變著花樣的解釋不行,那乾脆就不解釋了。這也是現在大部分家長的做法,這種避諱的做法會讓孩子在年幼時就對死亡產生恐懼心理。
應該怎樣解釋循序漸進
借喻
用樹木、小動物的死亡借喻人類的去世,這樣孩子比較好理解一點,同時心理也不會容易留下陰影。
不要刻意美化
死亡本就是一件讓人難過的事情,不要去刻意美化它,告訴孩子面對死亡,悲傷的情緒是正常的,否則孩子容易對死亡過於樂觀,甚至導致心理扭曲。
藉助故事
可以藉助一些圖書、繪本,幫助孩子從故事中自己體悟死亡的含義,而家長只需從旁疏導即可,這樣孩子的求知慾就會得到滿足。
其實,現在在很多國家地區都開始有“死亡教育”這一門課,所以說,讓孩子正確的認識死亡,是正確認識世界的第一步。
-
4 # Yugis揪揪媽媽
真實故事
我想借用我閨蜜的事情來回答你的問題。我閨蜜和她老公很相愛,25歲就結婚了,生了個女兒。28歲的時候她老公查出淋巴癌,並且已經有轉移。那時候就知道自己日子不多了。這個年輕的爸爸在幾次化療都沒有明顯效果的情況下,放棄了治療,回到家中。他給女兒買好了到18歲的生日禮物,給自己錄了很多錄影,每年生日都給女兒放一條錄影。並且最後那幾個月他們一家人去了北海海邊,滿足女兒想看海的願望,因為他病情實在太重,也沒法去更遠。他告訴女兒,人死了就是會變成天上的星星,每天晚上都會在天上看著自己的親人。這跟《獅子王》裡面的獅王跟辛巴講的一樣。
現在他們的女兒已經10歲了,她依然記得爸爸,每年生日依然收到爸爸事先準備的生日禮物,也能看到爸爸的影片。她堅信爸爸只是到了另一個世界,遲早有一天親人都能再相見。
怎樣讓小孩理解死亡作為爸爸媽媽其實很不希望跟小孩子講死亡的話題,畢竟太沉重了。但是呢,小孩子在長大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的疑問。也許是鄰居的老奶奶的這樣的熟人過世,也許是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樣的親人過世。總之小孩總有可能會面臨這種對死亡的疑惑或者恐懼。
動畫片所描繪的死後亡靈的世界非常美麗,孩子看了這樣的動畫片,對死亡也就沒有那麼恐懼了,並且也更懂得愛和親情,對成年人和對孩子都是一次很好的死亡教育。
-
5 # 陽媽育兒大作戰
正確的給孩子解釋死亡,可以避免“死亡”給孩子帶來恐懼感,讓孩子坦然面對還不要給孩子帶來心理陰影。
紐澤西學院的心理學博士 James Graham 說,孩子對死亡的理解取決於兩大因素——生活經驗與發展水平。
5歲之前的孩子,大多認為死亡只是臨時的,就像是在睡覺。在他們的想象中,死去的人或動物可以藉助藥水或者魔法、念一串咒語,死而復生。據研究統計,只有約10%的3歲左右兒童能理解死亡的不可逆。
5-9歲的孩子,開始相信他們所看到的,所有的生物都會死亡。會把骷髏和死亡聯絡起來,有時會做噩夢……這時,他們傾向於不把死亡和自己聯絡起來,認為自己可以逃脫。
9歲-青春期,他們開始明白地認識到,死是不可逆,是所有功能的衰竭,並且他們也會死於未來的某一天……
在孩子詢問死亡時,我們不要一味地迴避,也不要告訴他“爺爺睡著了”,“他去更好的地方了”,給他一個可以接受的坦誠的答案,教會孩子面對挫折和痛苦的能力,讓孩子明白死亡是一件我們能力範圍不能避開的事,坦然的面對生死。
佛蒙特大學醫學院博士David Fassler表示對學齡前孩子說“他睡著了”,“我們永遠失去了他”這樣的話會讓孩子產生困惑,甚至不敢晚上一個人睡覺(怕自己也一覺不醒)。
關於孩子對死亡的疑問,可以參考以下建議來回答孩子的問題:
1、藉助身邊的植物或動物來給孩子解釋。
春天小草發芽到秋天小草枯了就是一個生命週期,狗狗的出生到死亡也是一個生命週期,人也有自己的生命週期。
美國順勢療法臨床治療師Judith Simon Prager博士認為,父母可以帶孩子看花園裡死去的蝴蝶,腐爛的水果,這些都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理解死亡。甚至可以用破裂的泡泡來生動形象的解釋生命的終結。
父母都想要保護孩子,讓孩子遠離痛苦和悲傷,但是如果孩子已經對這個事情產生好奇或者詢問,那如何解除孩子的疑惑,讓孩子正向的看待這個問題才是父母應該做的,而不是一味的逃避,或者拒絕和孩子談起死亡這件事。
3歲左右的孩子只能從表象上掌握這些概念,如果你說的比較抽象或者委婉,比如“爺爺去了很遠的地方”,可能會讓孩子更加疑惑。
專家認為,孩子對死亡好奇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為了保護孩子對死亡避而不談並不是一項最可取的方式。
父母需要根據不同年齡孩子的特點,對“死亡”做出正確的解釋,同時又不會造成孩子的恐懼和害怕,這其中需要每個父母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拿捏其中的度。
3、對於0-4歲的孩子,可以結合現象和比喻來解釋
如果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問及了死亡,注意是他們主動問起,而不是我們刻意去教授,可以先從現象講起。
比如說,植物枯萎後,就不會再生長;蝴蝶死亡後,就不會再偏偏起舞;小花貓死亡後,就不會再“喵喵喵”,也不會抓老鼠了。
點到為止,這個時期的小朋友有一個粗淺的認識就好,不要過於深的描述,以免引起孩子過多的好奇心而產生副作用。
同時也不要過多的給孩子們描述天堂,阿肯色州兒童醫院的醫生Greg Adams 說,“天堂對很多人來講是一個重要的安慰,但不要太早和孩子描繪天堂這樣的地方,因為5歲之前,他們很難理解為何肉體消亡精神還能永存”。
4、 針對4-8歲的孩子,進行生命和安全教育
給孩子講解“死亡”,還有一個正向意義就是可以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教會他們珍愛生命,珍惜時光。
對於已經有了一些是非觀、稍微年長一點的孩子來說,如果父母不知道如何開口給孩子解釋這個問題,也可以藉助繪本或者動畫電影。
關於這個題材的繪本有很多,《當鴨子遇見死神》、《奶奶的護身符》、《爺爺的天使》、《爺爺變成了幽靈》等,這些繪本里有溫和坦然的語言、畫面,教小朋友們面對親人、同伴、寵物的離開,不畏懼離別的黑暗。
也有像《生命之書》這樣的動畫電影,這個電影主要是基於墨西哥人對生死的見解,也是迄今為止,和孩子談論死亡最完整、最有愛的方式——“只要我們記住,他們就永遠在我們身邊”(As long as we remember them, they are with us)。
“死亡教育”可以讓孩子更能夠經受挫折,在遇到困難和打擊時,能夠直麵人生,正視痛苦和挑戰。
回覆列表
幾歲孩子如果無緣無故地問這些問題,一部分是出於對衰老和死亡的好奇,一部分是出於對衰老和死亡的恐懼。因此,作為家長,最巧妙的迴應方式是,加強她的好奇,淡化她的恐懼。你可以趁機給孩子上一堂自然科學課,第一步讓孩子猜猜不同動物、植物、微生物的壽命,然後講幾個趣味故事,比如蚯蚓,就算遭到斬斷也能從斷開出分別再生出新的身體;渦蟲更誇張,身體被切斷為10節,每一節都會發育成一個完整的身體;對於微生物來說,壽命的概念對它們來說已經很不明顯了,它們會不斷分裂出數以億計的身體。這兩步做完,孩子就會發現,壽命的界限其實很模糊,從而淡化了恐懼。可以告訴孩子一些未來科技的發展方向,尤其是治療癌症的新方法、減少事故的人工智慧,往醫學和計算機科學方面轉移他的注意力,引起他對其他方面話題的興趣。大部分孩子不會執著在一個負面情緒上很久,馬上就會被機器人,人工智慧等等話題吸引住。如果孩子對衰老和死亡話題中某一個名詞非常感興趣,想深入瞭解,你又不清楚,不要一帶而過,可以和孩子一起藉機探索一下,做一次“科學分享會”,比如現實上網搜尋、去圖書館查資料、一起問問親戚朋友中某個專家,把這件事兒搞明白,然後製作ppt,用演講的形式講給全家人聽,或者分享給幼兒園的同學,他會對這件事兒的成就感念念不忘的。仔細想一下,孩子身邊最近半個月都發生了哪些事,其中有沒有與死亡相關的事件,比如親人的離世、寵物的離世、朋友或朋友家人的去世、親眼目睹車禍等,如果有的話,孩子很可能並不是一時好奇才提問的,而是放不下這些事。如果確認孩子是因為身邊發生的事件,才向你提問,詳細地陳述客觀事實,解釋發生了什麼事,不要怕孩子聽不懂,你實話實說的樣子就能減輕一半壓力了。比如,孩子目睹了一場車禍,看到被撞的人當場死亡,你可以告訴她:“因為汽車撞到了那個人,對他的身體造成了很大的傷害,醫生沒有辦法治好他,所以他離開了這個世界,去了一個我們暫時沒法去的地方。如果行人過馬路的時候注意四下看看、不闖紅燈、走斑馬線,如果開車的司機注意避讓行人、減速慢行,這樣的事一般是不會發生的。”在孩子的睡前故事中,穿插入一兩個偉人的故事,尤其是去世很久的偉人,留下了哪些當世依然奉為瑰寶的傳世之作。這樣孩子就會認識到,生命的意義可以超出生物部分,一些偉人雖然早已去世,但思想永流傳。不要如臨大敵,要“輕描淡寫”,像孩子只是在問“明天早餐吃什麼”一樣。你可以先笑笑,摸摸孩子的頭,問她,為什麼問這個問題呀?然後先看一下孩子反饋。不要做過激反應,比如說,立刻陷入沉思、表現得慌張或不知所措、拼命想繞開話題等,這些表現會讓孩子對這件事變得非常在意,認為死亡是一個禁忌話題而更加敬畏。其實即便是成年人也很少有人能坦然面對死亡。而且,科學在這方面能給出的幫助極為有限,唯一可能有改變的就是透過技術接近“永生”。即便“永生”實現了,避免了死亡,但也很難說這種技術對人類不是一件比死亡更恐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