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麵包財經

    根據今年2月份釋出的《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北部灣城市群包括桂粵瓊三省(區)的22座城市,其中,南寧市被定位為核心城市,將會建成特大城市和區域性國際城市,城市群內的產業發展將會有所側重。

    其總定位是:建設面向東盟、服務“三南”(西南中南華南)、宜居宜業的藍色海灣城市群。

    北部灣承載著中國企業與東盟進行外貿交易通道的作用。而中國已經是東盟主要的貿易國。貿易的增長勢必帶動北部灣城市群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北部灣作為與東盟交易的門戶,其經濟必須對東盟保持一定的優越,這樣才能體現出大國的風範。

    中國東盟貿易總額佔東盟10國GDP的五分之一

    商務部資料顯示,1991年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額僅為79.6億美元,到2015年雙邊貿易額達到4721.6億美元,年均增長18.5%。雙邊貿易額佔中國對外貿易額的比重由1991年的5.9%上升到2015年的11.9%。

    自2002年中國與東盟簽訂在2010年建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協議後,東盟越來越倚重中國雙邊貿易。根據海關總署統計資料顯示,2003年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總額為782.52億美元,世界銀行資料顯示東盟十國GDP總額為7297.72億美元,佔比僅為10.72%。此後幾年間,除2008年受經濟危機影響外,貿易額總量逐年穩步提升。2015年中國東盟雙邊貿易總額已為4726.02億美元,佔東盟十國GDP的比例已接近五分之一。

    2015年東盟中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等6國與中國的雙邊貿易額達到了4482.26億美元,佔中國與東盟貿易總額的95%。

    14%的中國出境遊客去了東盟

    國家旅遊局資料顯示,2005年中國與東盟國家雙方人員往來僅為650多萬人次,2015年雙方互訪人數達2364.57萬人次,較2005年增長了2.63倍。其中中國接待東盟國家旅遊人數655.17萬人次,約為來華旅遊入境人數的5%。中國公民首站赴東盟國家1709.40萬人次,約佔中國出境遊人數的14.25%。

    中國東盟雙向投資頻繁

    截至2016年5月底,中國與東盟雙向投資額累計超過1600億美元,東盟是中國企業在國外投資的主要目的地。

    此外,東盟也是中國重要的承包工程市場。商務部資料顯示,2016年1-5月,中國對東盟新籤承包工程專案合同額達到100億美元,佔同期中國新籤承包工程專案合同額的13.25%。這也為工程所在國帶去了大量的稅收與就業機會。

    隨著與東盟交流的加深,北部灣勢必會得到國家戰略的支援。

  • 2 # 全球化的和平與發展

    北部灣是南海西北部的一部分,位於中國的廣西、海南和越南國家之間。

    我個人猜測,由此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而來。廣西的南寧是北部灣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海南的海口是一個輔助城市。可以藉助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發展模式和先進經驗,實現合作共贏,共同進步。

  • 3 # 吃遍南寧
    《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南寧的核心城市地位:

    強化南寧核心輻射帶動,夯實湛江、海口的支撐作用,重點建設環灣濱海地區和南北欽防、湛茂陽城鎮發展軸,提升國土空間利用效率和開發品質,打造“一灣雙軸、一核兩極”的城市群框架。

    這預示著,北部灣地區將成為中國重要的經濟板塊,也是中國唯一的與東盟之間唯一既有陸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經濟板塊。規劃的批覆,將極大帶動該板塊的活躍度和經濟發展。

    什麼是“北部灣城市群”?

    北部灣城市群又名“環北部灣”城市群,是以廣東湛江、廣西南寧和海南海口為核心的城市叢集。

    北部灣城市群規劃範圍包括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北海市、欽州市、防城港市、玉林市、崇左市,廣東省湛江市、茂名市、陽江市和海南省海口市、儋州市、東方市、澄邁縣、臨高縣、昌江縣,陸域面積 11.66 萬平方公里,海岸線 4234 公里,還包

    括相應海域。2015 年末常住人口 4141 萬人,地區生產總值 16295億元,分別佔全國的 3.01%和 2.25%。

    圍繞總體定位,加快在以下發展定位上實現突破:面向東盟國際大通道的重要紐;“三南”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全國重要綠色產業基地;陸海統籌發展示範區。

    培育發展北部灣城市群,發揮其東承西聯、沿海沿邊的獨特區位優勢,有利於深化中國—東盟戰略合作、促進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互動,有利於拓展區域發展新空間、促進東中西部地區協調發展,有利於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維護國家安全。

    發展目標

    中期目標。到 2020 年,基本建成生態環境優美、經濟充滿活力、生活品質優良的藍色海灣城市群框架。

    遠景展望。到 2030 年,城市群建設達到國際一流品質,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戰略高地全面建成,城鎮體系更加完善,城鎮人口總量和經濟密度顯著提升,綠色產業競爭力明顯提高,實現向國家級城市群的戰略性躍升。

    “一灣雙軸、一核兩極”

    彰顯灣區特色,強化南寧核心輻射帶動,夯實湛江、海口的支撐作用,重點建設環灣濱海地區和南北欽防、湛茂陽城鎮發展軸,提升國土空間利用效率和開發品質,打造“一灣雙軸、一核兩極”的城市群框架。

  • 4 # 啊九171198691

    不是媽媽不愛你,而是沒有爸爸不能留。南寧自身難保,那有能力發展北部灣,所以只能佔著茅廁不拉屎。如欽北防合併成直轄市,將是“南方之珠”

  • 5 # 廣西日報

    1月20日,國務院正式批覆《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

    今日(2月17日)上午,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東省、海南省三省(區)聯合在南寧召開《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新聞釋出會。

    規劃範圍內的廣西、廣東、海南三省區將面臨重大發展機遇。

    規劃如何實施?

    未來,北部灣城市群發展方向如何,會給廣西帶來哪些利好?

    國務院關於《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的批覆

    原文如下:

    國務院關於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的批覆

    國函〔2017〕6號

    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人民政府,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報送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送審稿)的請示》(發改規劃〔2016〕2633號)收悉。現批覆如下:

    一、原則同意《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請認真組織實施。

    二、《規劃》實施要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以及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拓展發展新空間,以共建共保潔淨海灣為前提,以打造面向東盟開放高地為重點,以構建環境友好型產業體系為基礎,發展美麗經濟,建設宜居城市和藍色海灣城市群,充分發揮對“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作用和對沿海沿邊開放互動、東中西部地區協調發展的獨特支撐作用。

    三、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區)人民政府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協作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制定實施方案,做好與相關專項規劃的銜接,確保各專案標任務落到實處。《規劃》實施中涉及的重大事項、重大政策和重大專案按規定程式報批。

    四、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研究制定支援北部灣城市群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在有關規劃編制、體制創新、重大專案建設、最佳化行政區劃設定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援。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要做好協調指導,加強對《規劃》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適時組織開展《規劃》實施情況督查評估,研究新情況,總結新經驗,解決新問題。重大問題及時向國務院報告。

                               國務院

                               2017年1月20日

    北部灣城市群規劃範圍有多大?

    北部灣城市群規劃範圍包括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北海市、欽州市、防城港市、玉林市、崇左市,廣東省湛江市、茂名市、陽江市和海南省海口市、儋州市、東方市、澄邁縣、臨高縣、昌江縣,陸域面積 11.66 萬平方公里,海岸線 4234 公里,還包括相應海域。

    2015 年末常住人口 4141 萬人,地區生產總值 16295億元,分別佔全國的 3.01%和 2.25%。

    北部灣城市群的定位和目標是?

    《規劃》對北部灣城市群的總定位是:建設面向東盟、服務“三南”(西南中南華南)、宜居宜業的藍色海灣城市群。到2030年,爭取實現向國家級城市群的戰略性躍升。

    《規劃》提出北部灣城市群建設要彰顯灣區特色,堅持生態優先,控制開發強度,提升國土空間利用效率和開發品質,打造“一灣雙軸、一核兩極”的城市群框架:

    “一灣”即以北海、湛江、海口等城市為支撐的環北部灣沿海地區;

    “雙軸”即北欽防湛茂陽城鎮發展軸;

    “一核”即以南寧為核心城市;南寧將會建成特大城市和區域性國際城市。以加快建設南寧特大城市和區域性國際城市為目標,推進要素集聚,強化國際合作、金融服務、資訊交流、商貿物流、創業創新等核心功能,建設現代產業集聚區,規劃建設五象新區等對外開放合作平臺,構建“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門戶樞紐城市和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帶動吳圩—扶綏、伶俐—六景、賓陽—黎塘等城鎮組團一體化發展,打造引領北部灣、面向東盟的現代化大都市區。

    特大城市

    據悉,根據國務院釋出的城市規模劃分標準,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為特大城市,是僅次於超大城市的第二類城市。目前符合這一標準的城市有10個,分別為武漢、成都、南京、佛山、東莞、西安、瀋陽、杭州、哈爾濱、香港

    “兩極”即以海口湛江為中心的兩個增長極。

    北部灣城市群的潛力有多大?

    無論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比較成熟的城市群相比,還是與成渝、長江中游這些中西部地區相對成型的城市群比,北部灣城市群仍處於培育發展階段,總體體量不夠大,經濟發展水平也還不很高,2015年末常住人口4141萬人,地區生產總值16295億元,分別佔全國的3.01%和2.25%,無論經濟總量還是發展水平都還有很大潛力。所以,深化對該城市群的規劃引導和培育建設非常有必要。

    北部灣城市群能讓哪些市縣受益?

    《規劃》提出最佳化提升城市規模結構。做大做強南寧、海口、湛江等中心城市,做強做優北海、欽州、防城港、玉林、崇左、茂名、陽江、儋州等重要節點城市,做多做精中小城市和特色鎮,提升城市建設品質,塑造城市特色風貌,推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

    做強做優重要節點城市。強化重要節點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合理確定城鎮發展規模,完善市政設施,加快產業和人口集聚,提高要素集聚、科技創新、文化引領和綜合服務功能。強化北海、防城港、欽州、儋州(洋浦)對藍色宜居灣區建設的支撐作用,強化茂名、陽江與珠三角城市群的聯絡,強化玉林帶動粵桂交界地區發展和崇左帶動沿邊城鎮開發開放的能力。

    做多做精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鎮。最佳化提升北流、廉江、雷州、高州、陽春等中小城市。以橫縣、賓陽、靈山、合浦、容縣、博白、陸川、昌江、臨高、澄邁等縣為重點,以黎塘、六景、官渡等特大鎮為補充,加快培育發展一批經濟基礎較好、人口規模較大、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的中小城市。推動小城鎮建設與特色資源開發相結合,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改善人居環境,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能力,努力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產城融合、充滿魅力的小城鎮。

    加快陸路邊境口岸城鎮發展。支援東興、憑祥依託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和邊境經濟合作區等平臺,完善交通、金融、貿易和跨境旅遊等綜合功能,大力發展口岸經濟和特色文化旅遊。提升友誼關、愛店、水口、碩龍等沿邊城鎮的基礎設施水平,發展邊境貿易,打造中越開放合作的邊境口岸城鎮。加快提升口岸城鎮功能,落實好人員往來、加工物流、旅遊等方面的差別化政策,提高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和人流物流便利化程度。

    哪些產業將得到發展?

    普通民眾能享受到什麼好處?

    目前,在北部灣城市群的廣西各城市和廣東湛江之間,多條鐵路、高速公路正在修建或剛剛開通,城市的紐帶已經連結,加上眾多產業專案的落地實施,北部灣城市群的發展空間已經開啟。未來,隨著北部灣城市群建設不斷深化,城市規模結構不斷提升,民眾在交通、資訊等基礎設施上,生活環境等方方面面都能享受實實在在的便利和實惠。

    交通福利——

    農業福利——

    生態福利——

    這麼多重大利好的專案!廣西、廣東、海南三省區人民攜手起來,加油幹吧!

  • 6 # 鐵廬農莊

    北部灣城市群前景如何?這個問題不是我們回答得了的!首先要看自身有無長處,其次要看自己能否發揮長處,再者要看政策是否支援。

  • 7 # 鐵血AAAAA

    北部灣城市群是國務院於2017年1月20日批覆同意建設的國家級城市群,規劃覆蓋範圍包括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北海市、欽州市、防城港市、玉林市、崇左市,廣東省湛江市、茂名市、陽江市和海南省海口市、儋州市、東方市、澄邁縣、臨高縣、昌江縣。城市群規劃陸域面積11.66萬平方公里,海岸線4234公里,還包括相應海域。2015年末常住人口4141萬人,地區生產總值16295億元,分別佔全國的3.01%和2.25%。根據規劃,北部灣城市群的總體定位是:發揮地緣優勢,挖掘區域特質,建設面向東盟、服務“三南”(西南中南華南)、宜居宜業的藍色海灣城市群。

    《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指出,北部灣城市群將強化南寧核心輻射帶動,打造“一灣雙軸、一核兩極”的城市群框架:“一灣雙軸”即以北海、湛江、海口等城市為支撐的環北部灣沿海地區,以北欽防和湛茂陽城鎮發展軸;“一核兩極”則是以南寧為核心城市,以海口和湛江為中心的兩個增長極。

    北部灣城市群背靠祖國大西南、毗鄰粵港澳、面向東南亞,位於全國“兩橫三縱”城鎮化戰略格局中沿海縱軸最南端,是中國沿海沿邊開放的交匯地區,在中國與東盟開放合作的大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2017年1月20日,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獲得國務院批覆同意。[1]規劃期為2017~2020年,展望到2030年。

    城市群是城市發展到成熟階段的最高結構組織形式,是在地域上以大城市為中心分佈的若干城市集聚而成的龐大的、多核心、多層次城市叢集,是大都市區的聯合體。城市群具有將各種生產要素流動匯聚與擴散的功能,已成為今天和今後經濟發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潛力的地區,是生產力佈局的增長極。廣西北部灣城市群包括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玉林、崇左6市。[2]

    北部灣城市群

    北部灣城市群的總體定位是:發揮地緣優勢,挖掘區域特質,建設面向東盟、服務“三南”(西南中南華南)、宜居宜業的藍色海灣城市群。圍繞總體定位,加快在以下發展定位上實現突破:

    面向東盟國際大通道的重要樞紐。充分發揮與東盟國家海陸相連優勢,強化中國—中南半島陸上國際大通道建設,完善以北部灣港口群為起點的海上運輸大通道,構建中國—東盟國際資訊通道,打造與東盟國家便捷聯絡的國際大通道樞紐。

    “三南”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充分發揮作為“三南”地區重要出海口的作用,暢通與成渝、黔中、滇中、長江中游等城市群間的快速多向連線,推動內陸省份全面深化與東盟的交流合作。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珠江—西江經濟帶聯動發展,最佳化區域合作機制,加快形成東中西部地區協調互動、優勢互補的發展8新格局。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依託獨特區位優勢,貫通中國西部地區與中南半島的南北陸路新通道,強化北部灣港口群國內國外交通連線作用,推動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交匯對接、銜接互動。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快打造國際產能合作先行基地、重要服務平臺、人文交流紐帶。

    全國重要綠色產業基地。按照存量綠色化改造、增量高階化發展的要求,以提供綠色農海產品、高附加值製成品、生態旅遊產品為重點,淘汰轉移一批不符合城市群總體定位的產業,加快建設一批特色農業基地、迴圈產業示範區、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實現臨港工業綠色智慧發展,構建適應灣區環境要求的產業體系。

    陸海統籌發展示範區。統籌推進陸域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和城鎮佈局、人口分佈等與自然岸線利用、海洋環境保護,統籌入海河流治理與近岸海域保護,統籌近海開發與遠海資源利用,促進陸域經濟和海洋經濟良性互動發展,建設南海開發利用服務保障基地,探索陸海協調、人海和諧的發展新模式。

    彰顯灣區特色,強化南寧核心輻射帶動,夯實湛江、海口的支撐作用,重點建設環灣濱海地區和南北欽防、湛茂陽城鎮發展軸,提升國土空間利用效率和開發品質,打造“一灣雙軸、一核兩極”的城市群框架。

    “一灣”,指以北海、湛江、海口等城市為支撐的環北部灣沿海地區,並延伸至近海海域。堅持生態優先,控制開發強度,瞄準世界一流品質,統籌岸線開發、港口建設、產業發展和城鎮佈局,提升基礎設施現代化水平,著力實現特色城鎮串珠分佈、開發岸線有序鑲嵌,打造環北部灣沿海經濟帶,建設藍色宜居宜業海灣。

    “雙軸”,指南北欽防、湛茂陽城鎮發展軸。南北欽防城鎮發展軸依託南寧—北海綜合運輸通道,以南寧、北海等為重點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先進製造業,推動欽州和防城港深度同城化發展,強化面向東盟開放合作平臺建設。湛茂陽城鎮發展軸依託沿海綜合運輸通道,推動湛茂一體化發展,輻射帶動陽江等地區加快發展,提升臨港產業綠色發展水平,建設珠三角連線東盟、北部灣城市群連線港澳的陸路大通道。

    北部灣城市群

    “一核”,指南寧核心城市。以加快建設南寧特大城市和區域性國際城市為目標,推進要素集聚,強化國際合作、金融服務、資訊交流、商貿物流、創業創新等核心功能,建設現代產業集聚區,規劃建設五象新區等對外開放合作平臺,構建“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門戶樞紐城市和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帶動吳圩—扶綏、伶俐—六景、賓陽—黎塘等城鎮組團一體化發展,打造引領北部灣、面向東盟的現代化大都市區。

     共6張

    北部灣城市

    “兩極”,指以海口和湛江為中心的兩個增長極。以共同打造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城市為方向,充分發揮海口綜合政策優勢,推動集約集聚發展,推進海澄文一體化,加快建設海島及南海海洋研發和綜合產業開發基地;充分發揮湛江南方大港優勢,加快構建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先進製造業基地和科教創新中心,建設全國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市、生態型海灣城市。

    發展目標

    近期目標

    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區)人民政府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協作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制定實施方案,做好與相關專項規劃的銜接,確保各專案標任務落到實處。《規劃》實施中涉及的重大事項、重大政策和重大專案按規定程式報批。[1]

    北部灣城市群

    中期目標

    到2020年,基本建成生態環境優美、經濟充滿活力、生活品質優良的藍色海灣城市群框架。

    北部灣城市群

    藍色海灣生態格局基本確立。以主體功能區為基礎的國土開9發格局基本形成,集約緊湊式開發模式成為主導,綠色產業體系初具雛形,海陸生態環境資源得到有效保護,整體環境質量保持在全國前列。陸地生態空間佔比穩定在 43%以上,自然岸線保有率穩步提高,近岸海域水質整體達到二類標準以上。

    對內對外開放新格局有效構建。面向東盟的立體化國際大通道基本建成,開放合作新機制和平臺更加完善,“一帶一路”有機銜接重要門戶作用初步顯現,開放型經濟向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邁進,國際競爭新優勢初步形成。與珠江三角洲、成渝、長江中游等城市群聯絡更加緊密。

    北部灣城市群

    城鎮體系和基礎設施支撐體系初步健全。南寧、海口、湛江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節點城市、口岸城市、新興城市不斷髮展壯大,城市間分工聯絡更加密切。內暢外通、便捷高效的城市群交通運輸網路骨架基本形成,能源、水利設施保障能力明顯提升,面向東盟的資訊樞紐作用更加突出。

    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基本建立。阻礙要素自由流動的行政壁壘和體制機制障礙基本消除,區域市場一體化步伐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基本公共服務均等享有、生態環境聯防聯治的機制初步建立,毗鄰地區合作發展取得成效。[1]

    遠期展望

    到 2030 年,城市群建設達到國際一流品質,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戰略高地全面建成,城鎮體系更加完善,城鎮人口總量和經濟密度顯著提升,綠色產業競爭力明顯提高,實現向國家級城市群的戰略性躍升。[1]

    北部灣城市群

    戰略優勢

    北部灣城市群成為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全新“介面”

    目前,北部灣經濟區城市群正在從比較原始的“前港後廠”框架向“港區和物流園區一體化”框架過渡,臨海型經濟發展模式產生的效益逐漸顯現。

    為了提高沿海港口的綜合競爭力,正在籌建的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將建立新的運營機制、引進新的戰略投資者,目標是用5年時間把防城港、欽州、北海建設成為超億噸的現代化組合港。

    北部灣港口擴大與東盟的合作具有極高的價值,而推進廣西沿海三個港口一體化、形成配套發展的現代化港口經濟方能增強競爭力。

    成功引進和建設重大產業專案為北部灣(廣西)經濟區構建了對接東盟市場的具體載體。目前,東盟國家進入廣西開展投資與合作的企業超過400家,東盟已經成為廣西第二大外資來源地。其中,不久前剛剛落戶北部灣城市群的印尼金光集團林漿紙一體化專案、天昌煤炭調配基地等專案合作尤為引人注目。

    印尼金光集團投資380多億元的林漿紙一體化專案將使欽州成為亞洲最大的紙業基地,中國民營企業天盛公司與越南、印尼企業合作的2000萬噸煤炭調配基地將使欽州成為中國最大的煤炭進口港。

    發展定位

    建設面向東盟、服務“三南”(西南中南華南)、宜居宜業的藍色海灣城市群。

    在最佳化提升城市規模結構上,恢復梅菉市(民國初期經濟特區)管轄湛茂陽北,創一線城市制高點;做大做強南寧、海口兩省會城市;做強做優北海、欽州、防城港、玉林、崇左、儋州等重要節點城市,做多做精中小城市和特色鎮。

    做強做優重要節點城市,將強化北海、防城港、欽州、儋州(洋浦)對藍色宜居灣區建設的支撐作用,強化茂名、陽江與珠三角城市群的聯絡,強化玉林帶動粵桂交界地區發展和崇左帶動沿邊城鎮開發開放的能力。[3]

    發展建設

    城市群內將擁有快速交通網路。以南寧、海口、湛江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為支點,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普通鐵路等多層次軌道交通和高等級公路為骨幹,構建“兩橫兩縱一環”綜合交通網路。

    北部灣城市群

    具體而言,就是打通防城港-欽州-湛江-陽江沿海高速鐵路通道,推進南寧-崇左城際鐵路和南寧-浦北-雲浮高速公路建設,構建“兩橫”骨幹通道;提升南寧-北欽防高速鐵路城際服務功能,規劃貴港-玉林城際鐵路,開展湛江-海口跨海通道前期論證,構建“兩縱”骨幹通道,力爭實現主要城市間兩小時通達、鄰近城市間一小時通達;另外,貫通廣西濱海公路、海南環島旅遊公路,形成“環灣”交通通道。

    城市群內促進勞動力自由流動。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放寬南寧、海口落戶限制,全面放開其他城市戶籍遷移限制。推進人口服務同城化建設,實現身份證換領補領、戶口遷移網上審批、出入境管理、車輛管理等事項異地辦理。建立北部灣人才市場,共享就業資訊和人才資訊,推行各類職業資格、專業標準的城市間統一認證認可。

    推進社會保障管理服務一體化,逐步實現城市群內社保“一卡通”。建立和完善社保關係跨地區轉移接續機制。探索建立跨省異地就醫結算機制,逐步實現城市群內參保人員資訊互聯共享、定點醫療機構互認和異地就醫直接結算。[4]

    北部灣城市群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推動北部灣城市群規劃建設,為廣東尤其是粵西地區振興發展指明瞭方向、創造了機遇。廣東省將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在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的指導下,加強與廣西、海南兩省(區)的協調配合,認真落實《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把打造面向東盟開放高地、發展美麗經濟、建設藍色海灣城市群和共建共保潔淨海灣作為首要任務,建立健全城市群協調發展機制,依託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基礎,推動建立一體化市場體系、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務體系以及成本共擔和利益共享機制,加快粵西地區振興發展,共同推動北部灣城市群協同發展取得新成效。主要的考慮有以下六個方面:

    1、按照構建適應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空間格局要求,推進形成城鎮、農業、生態三類空間開發基底。粵西地區有11個縣(市)劃入重點開發區域,7個縣(市)劃入國家級農產品主產區,1個縣級市劃入國家級重點生態功能區。在開發管制上堅決貫徹主體功能區制度,按照國家和廣東省主體功能區規劃對粵西三市各縣(市)的主體功能定位,構建陸海統籌的主體功能分割槽格局。

    2、按照打造“一灣雙軸、一核兩極”城市群框架的要求,著力建設湛茂陽城鎮發展軸。結合省委省政府加快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戰略,大力支援湛江建設北部灣區域中心城市,不斷提升輻射帶動能力,加快構建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成為先進製造業基地和科教創新中心、全國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市、現代港口城市以及生態型海灣城市。推動茂名拓展中心城區發展空間,進一步增強城市集聚力和輻射力,建設粵西次中心城市、重要交通樞紐、現代化港口城市。推進陽江市城區擴容提質,建設成為國家新能源基地、沿海臨港工業城市和休閒旅遊度假勝地。依託沿海綜合運輸通道,推動湛茂一體化發展,輻射帶動陽江地區加快發展,形成粵西沿海城市帶,打造成為珠三角連線東盟、北部灣城市群連線港澳的陸路大通道。

    3、按照打造環境友好型現代產業體系的要求,推動建設功能清晰、綠色發展的粵西臨港經濟帶。推進臨港工業綠色化改造,建設綠色、安全、高效的國家級重化產業叢集和全省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加快戰略性平臺建設,將湛江打造成鋼鐵石化造紙基地,茂名打造成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陽江打造成不鏽鋼產業基地。培育發展新興產業,推動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聯合北部灣其他城市共建國際旅遊休閒目的地。加強承接產業轉移,打造“珠三角地區-大西南”和“中國-東盟”產業轉移平臺。

    4、按照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要求,加快建設外通內連的現代基礎設施體系。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深茂鐵路、合湛鐵路建設,推進黎湛鐵路電氣化改造,貫通兩廣沿海高速鐵路通道;加快玉湛高速公路、汕湛高速公路、雲茂高速公路、瀋海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建設;推進粵西國際機場建設工作,積極發展通用航空;突出湛江港貨運樞紐港功能和茂名港貨運功能,推進湛江東海島鐵路、博賀港疏港鐵路的建設;打造以湛江為樞紐、聯絡珠三角和北部灣其他地區的粵西城鎮群快速城際交通網。推進區域間資訊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建設湛江綜合資料服務中心,提升資訊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完善區域水利基礎設施,共同推進跨區域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水安全保障工程,加強水資源保護合作。穩步提高能源清潔安全保障水平,以核電、天然氣、風電、太陽能為重點,發展綠色低碳能源,安全推進陽江核電建設,穩步推動南海油氣資源開發利用。

    5、按照共建藍色生態灣區的要求,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快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推動雲開大山和雲霧山生態功能區的保護和修復,構築粵西生態屏障;建設水系生態廊道,構建以九洲江、鑑江、漠陽江為主體的河流綠色生態廊道;最佳化近岸海域空間佈局,加強海岸線保護與管控,推動海岸線管理的省際協作;加強海洋生態系統建設和保護,開展紅樹林等受損的沿海生態系統修復,實施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和海洋保護區建設工程,推動形成陸海一體的生態安全格局。推動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以水、大氣、土壤汙染為治理重點,共同推進區域環境的聯防聯治。建立統一的環境監測體系以及環境汙染聯合防治協調機制、環境聯合執法監督機制,密切評估生態環境變化,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

    6、按照深化海陸雙向開放合作的要求,構建開放型經濟新格局。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國家通訊、公路、橋樑、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共同構建國際航運服務體系,建成連線東盟和泛珠省區的國際大通道。拓展與東盟國家的全面合作,強化國際產能合作,重點加強制造業、資源能源、農業漁業等方面的對接合作;開拓經貿合作領域,積極搭建合作平臺,有序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加強人文交流,加強教育、醫療、體育、旅遊、文化、科技等領域的交流。加強國內區域合作,發揮區位優勢,加快推進珠江—西江經濟帶建設,重點對接珠三角城市群,強化粵西地區與珠三角地區尤其是珠江口西岸各市的經濟合作。

  • 8 # 樸易國學易學

    北部灣才是中國走向海洋的重心,北部灣城市群的發展不僅帶動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更加會對整個國家的對外貿易,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是海上通往東盟國家,南亞,非洲,歐洲等地的水上戰略要地。對內而言是整個大西南甚至西北腹地的物質前哨站,通往環北部灣轉至內陸的物資對當地經濟發展,改善當地生活水平都是有極大促進作用的。相信下一步會成為一個國際化的頂級灣區。

  • 9 # Leo1980街頭攝影

    關鍵還是看區位優勢,從大勢來看,北部灣是未來重要的節點。

    1、中國與世界的溝通,近年來重點在於海運。中國成為世界製造中心,有賴於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聚集,而重要的環節便是原材料和產成品的運輸——海運。當然,有人說如今金融的往來,比海運更重要,更有影響力,但世界金融中心在歷史看來,大部分都是因海運發展,逐步衍生出來金融服務,慢慢穩定下來世界金融中心的位置。

    2、中國重要的世界海運通道,主要兩大——中國-美國(東西海岸、主要的消費地)重點是產品輸出、中國-中東(石油產地)-歐洲(消費地)(途徑蘇伊士運河、馬六甲海峽)重點是能源輸入(石油)。由此帶來東部沿海地區的經濟繁榮。

    3、北部灣地區在中國-美國航運上不佔優勢、在中國-中東-歐洲上略有優勢。但北部灣由於自身經濟水平不發達,需求不強,能源運輸也沒有將此作為重要的節點。

    4、隨著改革開放的繼續、“一帶一路”的建設,以下幾點可能成為北部灣獨特的優勢:

    4.1中國-東盟的合作。東盟雖然不是發達地區,並不是中中國產品主要出口區域。一方面中中國產業也在升級,不再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另一方面東盟的發展,也不斷產生與中國的貿易往來。城市的繁榮更多的依賴這些“流動”——資金、產品、人等等。中國與東盟的合作越來越密切,中馬有“兩國雙園”,有東海岸高鐵等。北部灣是中國融入東盟大經濟圈的重要節點。

    4.2解開馬六甲困局。馬六甲是中國-中東能源通道的咽喉,牽扯到國家安危的生命線。所以中國始終想解開馬六甲困局。如今方案有很多,一方面加強對馬六甲局勢的控制能力,一方面從巴基斯坦、緬甸等國陸路繞開馬六甲,還有一方面例如泰國克拉運河繞開馬六甲,這些都將北部灣推到更重要的區位。

    4.3南海、環南海的發展。中國近年來越來越重視南海問題,不斷增加力量。填島和軍事的能力其實有限,能夠真正的經濟發展,人員密切往來,那才是區域穩定的根本。所以環南海的經濟發展同樣非常重要。北部灣同樣處於環南海經濟的重要節點,必然會加強北部灣、越南、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的經濟聯絡。部分大型企業也已經開始布點。

  • 10 # 賦哥2

    北部灣城市群的一灣雙軸,一核兩極的構想,是行得通的,這對於整個北部灣城市群的前景是美好的,透過這二十二城市的優勢互補,沿海湛江海口北海欽州防城港的港口連線,更能發揮面向大陸,東盟,中東,非洲,歐洲國家的雙邊貿易,這樣北部灣形成一個大灣區,更能更快的吸引的投資商來投資,國際化的出海大通道得以形成,這樣二十二個城市都同時得到發展,不出五年國際化的大灣區很快就會實現!

  • 11 # 浪漫兔兒騎

    南寧定位是廣西未來唯一特大城市和東盟國際區域中心,東盟貿易橋頭堡北部灣經濟圈核心城市,而且南寧城市城建和配套非常好,空氣和氣候也很好,市民素質很高,是個很宜居的沿海省會城市,廣西唯一的二線城市,未來投資首選南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宅男如何進化成成為情場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