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簡單點兒說,這個Amazon Go就是你可以進入這類無人超市,然後拿上你想要的東西直接走人,完全不用等。
4
回覆列表
  • 1 # 數聚聯

    方便快捷,不得不說是技術和生活交融的一個很大的改進,但是沒用過的人可能更多的會考慮到他的精確度及各種不確定因素,畢竟每一項新產品都有一定的適應期,但是對於那些沒有亞馬遜賬號的人來說真的是一段很苦惱的經歷。

  • 2 # Rockets

    目前亞馬遜還沒有公佈關於這個無人超市的技術細節。所以,亞馬遜所使用的計算機視覺以及深度學習系統的相關技術,咱們就只能靠猜的了。

    0:01 鮑勃掃描了他的手機。然後Amazon Go對鮑勃的身份資訊進行識別,同時記錄下他所取走的商品,然後該系統會向鮑勃預先設定的支付系統開付賬單,比如鮑勃在亞馬遜賬戶下所繫結的谷歌錢包或是信用卡之類的。

    在這裡有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提一下。那就是Amazon Go會透過店裡的監控攝像頭來確認鮑勃的身份。Amazon Go可能會透過多個攝像頭拍攝很多張鮑勃的影像,同時採用譬如Resnet、 GoogLeNet,或是VGG的深度學習演算法創建出他的特徵圖譜。至此,Amazon Go就能準確知道鮑勃的樣子了。

    其實,Amazon Go還可以追蹤到鮑勃在店裡的整個過程。但是,這種追蹤方法的成本比較高,所以,在此我們不予考慮。

    0:05鮑勃拿起商品。Amazon Go只需要從這一部分開始追蹤就可以了。在計算機視覺中,動作識別技術早已經被認可了。所以,拿起貨物的動作是很容易識別的,同時會自動觸發商品記錄。而後,商品記錄演算法將會與之前計算出來的鮑勃的特徵圖譜相匹配,以確定鮑勃是否拿走了商品。與此同時,攝像頭也可以進一步對被拿起來的貨物進行影象採集確認。

    0:48在這裡,商品記錄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不論商品離開貨架還是放回貨架,系統都會對其進行記錄分析。由於遮擋、放置混亂等問題,依靠貨架上方的攝像頭對商品進行計數顯然有些困難。而貨架後方的攝像頭和上方的攝像頭功能是一樣的,都可以對拿走或更換的商品數量進行清點。它也可以對愛麗絲拿走的商品進行識別,然後匹配到愛麗絲本人,並把該商品記錄到她的帳戶上。

    1:25 這時鮑勃走出了超市。此時,系統會再次將他的資訊與之前所計算出來的特徵圖譜進行匹配。

    也許除了攝像頭和計算機視覺技術,還有其他系統在發揮著作用。比如,貨架上可能會透過紅外感測器進行商品記錄。追蹤系統可能會利用手機的GPS定位,結合商店的攝像頭,以確認愛麗絲和鮑勃拿起商品的確切位置。該產品也可能有RFID標籤識別技術,當商品離開商店的時候會進行記錄。不管怎麼說啦,這個答案完全是從純粹的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的技術角度寫的。

    如果你想耍耍Amazon Go的話……先宣告我不贊成這麼幹哈:

    •如果我在商店正中央把外套脫了,這個行為會混淆Amazon Go對我的身份識別嗎?如果我對著貨架上的攝像頭做鬼臉或是帶個面具,又會怎麼樣呢?;)

    •如果我把商品放到其它貨架,Amazon Go會讓我付賬嗎?

    •還有個好玩兒的。如果我把一個空的果汁瓶帶到店裡,然後從貨架上拿走一瓶新果汁,再把空瓶子放上去。Amazon Go會作何反應?

    •系統能識別出盜竊或是欺騙等行為嗎?

  • 3 # 新零售智庫

    Amazon Go的秘密不在“無人”,而是“Just walk out”(拿了就走)。

    作者徐印州,廣東財經大學教授、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

    九月的西雅圖天氣宜人,我參觀了嚮往已久的亞馬遜總部和Amazon Go。

    之前根據網上看到的資料,我曾在一篇文章裡這樣介紹Amazon Go——

    “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於2016年12月已推出了 ‘新零售’的樣板,其Amazon Go線下便利店計劃的戰略意圖,直指在零售業中佔據龐大份額的美國便利店市場。亞馬遜的Amazon Go便利店採用新型的‘無人超市’經營模式,消費者能實現真正意義的自助購物,不用排隊結賬。

    它透過運用Just Walk Out專利技術,自動甄別消費者是將商品放回貨架上,還是取走,並透過Amazon Go APP上的虛擬購物車將資訊傳送給顧客,顧客取到所需要的商品後即刻就能夠離開商店。隨後,亞馬遜會透過Amazon Go APP將購物清單傳送給顧客,包括各種商品的價格和資訊,並透過APP與顧客完成結算。”

    對於Amazon Go這種“Just Walk Out(拿了就走)”的新業態,我一直想探探究竟。終於,趁著亞馬遜一年一度的“父母日”(編者注:Parents Day,讓員工父母參觀亞馬遜總部的活動,作者女兒在亞馬遜就職),我在參觀了亞馬遜總部之後,去到這家問世不到一年的Amazon Go。

    (作者徐印州在Amazon Go)

    並非拿了就走

    Amazon Go位於西雅圖市區七大道亞馬遜總部Day One的樓下,附近有十幾座屬於亞馬遜的寫字樓,約有1萬多員工。目前Amazon Go並不對社會上所有的人開放,僅面向亞馬遜員工開放試驗——即便你是亞馬遜的員工,也必須履行一個申請的程式才能下載Amazon Go App,在入口掃描手機裡的二維碼,確認通過後才能進店。如果沒有下載Amazon Go App,手機無法驗證,是不能隨便進來“拿了就走”的。

    (Amazon Go門外)

    Amazon Go的營業面積只有160多平米,這160多平米還包括一個30平米左右與賣場隔離的坐席間,供消費者“拿了”就來此處食用。商品幾乎全都是速食品、加工食品和飲料,還有極少量的快消日用品。從零售業態來判斷,Amazon Go與其說是一個小型超市,不如說是一間名副其實的便利店。

    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來此購物的人當中許多並沒有“拿了就走”,而是到隔壁的坐席間直接或經微波爐加熱後坐在那裡享用。情境與廣州天河商圈內任何一間“7—11”等便利店看到的情景相似,只不過這個坐席間雖然屬於Amazon Go,但與賣場完全是隔離的。這個發現提醒我思考——國內的“新零售”究竟應該從 “無人便利店”做起,還是熱衷於“無人超市”?究竟哪些消費者需要“拿了就走”?哪些商品值得“拿了就走”?

    先進的人工智慧應用

    Amazon Go最核心的價值,是其先進的人工智慧系統。大量感測器整合來識別顧客的動作、商品以及商品位置,店內各個角度都安裝有攝像頭,在使用者刷手機進店之後,根據影象識別移動軌跡跟蹤定位,並將其位置和姿勢的變換進行關聯,透過多維度姿態檢測,判斷顧客拿取商品的動作,確定其是否“拿了”。

    最後是視覺收銀,從而完成無人收銀的整個過程,顧客無需現場付款,可以拿著商品一走了之。Amazon Go強大的機器學習(Machine Leaning)系統,不斷提高其人工智慧的能力和水準,它的大資料運算能能力和識別能力日益增強。

    詢問了幾單商品的價格,都不算貴。因為“拿了就走”,所以顧客每次買的東西並不多。我瞭解不到這裡的“客單價”,就我在現場觀察那段時間,“拿了”走出來的幾單都只有一兩件商品,估計也就十幾美元。Amazon Go是亞馬遜向“新零售”邁進的一個試驗品,立足於人工智慧技術的高地,著眼於未來長久的發展。就目前而論,對比Amazon Go的高科技投入,再估計一下它的實際銷售額,恐怕暫時 “只賺吆喝不賺錢”。

    核心不在“無人”而是“Just walk out”

    還有,如果顧客拿起商品並不“拿走”,卻把貨架上的商品移位了,怎麼辦?會不會把賬算到雖然移動了商品,但是並沒有把它拿走的顧客戶頭上,如何識別?據說Amazon正在攻克這個難題,不久可望解決。目前還需要現場工作人員將商品放回原處,使沒有被拿走的商品正確回到“初始狀態”。

    (Amazon Go購物袋及產品包裝)

    總之,真正做到絕對的“無人”尚需技術上的更大突破。美國的勞動成本非常之高,發展人工智慧的一個重要的動因是為了降低人工成本。Amazon Go所代表的“新零售”其本質是人工智慧,其專利是“Just walk out”,而不是“無人”。如果單純追求“無人”,無人售貨機這一零售業態早就有了,而且已經相當成熟。“新零售”必需建立在人工智慧的基礎上來發展,Amazon Go的人工智慧使購物更加快捷和方便,免受排隊付款之勞,確實值得學習和趕超。Amazon Go客觀上引領了“新零售”的潮流,主觀還是在試驗人工智慧在零售商業的應用。

    新零售業態最終是更好地滿足消費體驗

    步Amazon Go的後塵,國內“新零售”浪潮來勢洶洶,模仿、借鑑、超越,出現了很多新業態。最熱門的“無人超市”,引起業內外人士廣泛關注和爭論。

    我認為,以Amazon Go為代表的“新零售”業態,對於特定的消費群體、特定的商品、特定的區位是適宜的,但不可能涵蓋和取代所有的零售業態。如何更好地滿足消費體驗,如何覆蓋更廣泛的消費領域和更多的商品品類,如何更加拓寬營銷渠道,需要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技術創新領先,腳踏實地探索。

    一個新的零售業態能否在競爭中成長,還取決於供應鏈是否健全和穩固。目前國內絕大多數無人超市、無人商店的商品價格並沒有因為減少人工而降價,反而由於前期實驗性的高額技術投入和技術支撐不穩定等原因使商品價格更高。儘管人工智慧在商業中的運用和發展是大勢所趨,但也不能操之過急。國內包括“無人超市”在內的“新零售”究竟前景如何,最終還是由市場說了算。

  • 4 # 愛範兒

    在 2016 年末,知名電商品牌亞馬遜提出了名為 Amazon Go 的「無人超市」概念,目的是讓亞馬遜出售的商品不再侷限於線上,而是透過另一種新穎便捷的方式進行實體零售,希望透過「無人」的概念來重塑實體店的零售方式。

    在亞馬遜雄心勃勃地提出這個概念不久後,首家 Amazon Go 的示範店便在美國華盛頓州的西雅圖開始測試。「無人超市」一時間也讓 Amazon Go 這個概念成為了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這家超市沒有一個員工,貨架佈置了多種感測器(攝像頭、重力感測器、紅外感測器、藍芽發射模組等),付款則全靠顧客自己動手,直接透過手機在線上確認支付就能夠完成交易。

    字面上看,Amazon Go 這個概念聽上去確實很完美。對於 Amazon Go 這個概念,亞馬遜還專門做了一個影片廣告。從影片看,Amazon Go 商店的確能給到一種「進門刷卡(相當於登入)、選購商品(感應器透過商品上的標籤自動記錄你所選商品)、出門付款(透過線上支付)」三步方便又瀟灑購物過程。

    但是,這段話的第一句為什麼會加上「概念」兩個字呢?因為,它在目前真的只存在於「概念」這個階段。

    “當商店內人數超過 20 人或「過快」拿起部分商品時,Amazon Go 商店內的跟蹤裝置將不能跟蹤消費者與商品。”

    換而言之,實現 Amazon Go 的「無人」概念前提需要依賴大量的感測器支援,而且一環扣一環的資訊傳輸環節要有著 99.99% 的準確率,否則這會給商店或消費者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今年 3 月的這次測試失敗後,亞馬遜將 Amazon Go 商店從「公測」轉為「內測」,在亞馬遜總部辦公樓一層開設了僅對員工開放的 Amazon Go 商店。商店規模與現在的便利店大小相似,主營小吃、飲料等商品,員工可直接刷卡進入,購買後透過手機應用程式進行支付,即可完成交易。

    經過 7 個月的除錯和改良後,Amazon Go 的檢測能力已經得到了顯著提升。據 彭博社 在 11 月 15 日釋出新聞稱,某一天有三位亞馬遜的員工身穿皮卡丘的衣服在 Amazon Go 內拿了幾份三文治、飲料和小吃以測試系統的檢測效能。但最後即便是他們身穿著皮卡丘的服裝,系統也能準確地判斷出他們的身份,並要求透過亞馬遜賬戶付款。

    Amazon Go 這次的進步讓大家看到了「無人超市」將要到來的希望。與此同時,從今年中旬亞馬遜在歐盟、英國透過 Amazon Go 超市商標結果看,亞馬遜的戰略版圖將不止於北美地區。

    說起「無人商店」,不禁讓我想起一個話題:

    「無人商店」在未來能否替代傳統的「有人商店」地位成為主流?

    首先,「無人商店」在未來或許是個趨勢,但現在不會普及。

    實際上,國內有不少「無人便利店」在營業,所用的是較早期的 RFID (無線射頻)識別方案。即,使用微信掃碼進入商店、選購帶有識別標籤的商品後、站在出口的指定位置給識別系統批次掃描商品,然後支付離店。缺點也很明顯,它是透過標籤來識別價格的,除了每個標籤都需要商家額外花費外(每個標籤成本約 0.5 元),也容易會被不法分子所攢改、損毀。

    Amazon Go 的多感測器方案要比 RFID 要更加周全,同時也能給亞馬遜提供大量的使用者消費資訊收集,瞭解消費者的喜好去改良營銷策略,但實施成本也會更高。同時,這套方案為亞馬遜獨家使用,短期內不會在全球普及。「無人超市」無論在商家或消費者角度看都需要花費較大的成本,短期內「無人」並不會取代或影響到傳統超市的經營模式。

    其次,識別系統仍有改良的空間。無論是 RFID 還是 Amazon Go 都有著明顯的缺點,防盜、成本控制問題侷限了「無人超市」僅適用於容易人工後臺管理的「便利店式」鋪面,所售商品的價值也受到了盜竊風險的限制。傳統商店的優勢在於商品能得到及時的整理和售後處理,以及帶來必要的導購指引。

  • 5 # 矽釋出

    亞馬遜被譽為未來的便利店亞馬遜Go可能看起來像是一個瘋狂的實驗,不過據說亞馬遜計劃今年再開啟多達六個這樣的店面, 有訊息人士表示一些新的高科技商店可能會在亞馬遜的家鄉西雅圖以及洛杉磯開設,目前尚不清楚亞馬遜今年是否會在其他城市開設Go商店。在洛杉磯,亞馬遜與億萬富翁開發商Rick Caruso進行了嚴肅的會談,談論如何將Go商店帶到The Grove,他的600,000平方英尺的戶外購物中心麥加,在西雅圖,去年亞馬遜已經確定至少有三個位置用於額外的Go商店。

    第一家Amazon Go商店在一個月前開張了很多粉絲,經過12個多月的炒作之後,這家公司推遲了一年的公開開幕時間。

    亞馬遜花費了四年的時間製作了一個名為Just Walk Out Technology的系統,該系統允許購物者在入場時掃描手機,從貨架上抓取所需物品,並在退出後自動收取適量的費用,而無需停靠收銀臺工資。 (這是第一個Amazon Go商店的照片。)

    亞馬遜希望透過增加便利店旅行的速度,這將提高實體店購物的門檻,就像亞馬遜總理在網上購物和送貨上所採用的方式一樣。如果成功,這一舉措將幫助亞馬遜在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更加根深蒂固,並搶佔仍然主要生活在實體店內的巨大食品和飲料行業。也有人猜測,亞馬遜可以將它的攝像頭和感測器組成的Amazon Go系統新增到Whole Foods商店,因為它擁有食品連鎖店,但這將是一項巨大的任務,並且是一項巨大的技術挑戰。

    如果亞馬遜確實在洛杉磯開設了amazon go,那麼它將標誌著亞馬遜將該城市作為新產品和服務的早期試驗場的最新例子。洛杉磯是亞馬遜第一個將其亞馬遜新鮮食品雜貨遞送服務擴充套件至西雅圖超過五年的城市。最近,亞馬遜被說成在洛杉磯準備了一項新的運輸服務,以應對大型工業運營商UPS和聯邦快遞。

    Amazon Go概念計劃擴充套件的訊息肯定會引發對亞馬遜正在發明的自動化型別帶來的重大社會挑戰的新擔憂。由於亞馬遜Go模式不涉及顧客退房,所以商店裡沒有收銀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豬拉稀糞便不成形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