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維宇宙觀
-
2 # 我糜糊蟲
說白了,就是趙國國力不如秦國,幾十萬大軍對峙,趙國糧食危機,廉頗堅守不出,趙國抗不住了,只能任用敢於突破速戰的趙括。如果趙國有足夠的糧食應對,肯定不會啟用趙括的。
-
3 # oX奔跑的小蝌蚪Xo
怎麼說呢!從書上說的歷史,好壞的字面上都有,客觀看法就是天賦比較高,實戰經驗不多,戰場臨時應變能力強,如果初期對比,他能和章邯不分上下,只是一個機會多,一個快滅亡才有機會,人力物資匱乏,所以是個失敗者。
-
4 # 天佑情樂
成王敗寇,他的悲劇只是因為他輸了而已,趙國耗不起是事實,廉頗的戰術就是拖,但是到最後誰被誰拖死還真不好說,歷史沒有如果,也沒有假如,都過去,戰略合不合理已經不重要
-
5 # 優己
從實際戰陣上來看,趙括是從代郡帥兵增援長平的。代郡多騎兵,擅長打野戰,不適合龜縮防守。因此,趙括拆除了廉頗修築的木障等物並沒有錯。包括其率軍全線出擊,與秦軍決戰也沒有錯,因為趙國糧草支撐不下去了,沒有糧草這場仗打不了。但是趙括在佈置戰陣的時候也犯下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全軍出擊往往只需戰鬥部隊出擊便可,輕兵方能遠襲,這帶著輜重部隊追擊秦軍既追不上又不能保持糧草供應的持續供給。所以,他在這裡就已經犯了錯誤了,一支帶著輜重還能追上的部隊肯定有其陰謀,他竟然沒發現。其次一旦輜重部隊留在後面,則秦軍包圍的將只不過是整支軍隊的一半人數,這一半軍隊與另外一半軍隊裡應外合,雖然慘敗但也不至於全軍覆沒,所以這部分犯錯趙括難辭其咎。總體上來看,趙括並非紙上談兵,他在闕與之戰獲勝首功,擅長打陣地戰硬仗,在長平突圍戰中沉著指揮也重創了秦軍。卻是將才非帥才,過分迷戀陣仗,而不會用謀。
-
6 # 風過山V5
說到底是趙國撐不住了,不上趙括換了其他人在趙王的催促下也不得不進攻,廉頗本意也是要找準時機反攻的,只是一直沒有好時機;換將後是兵不服將,不換的話是將不服帥,都是廉頗的老部下,自家老大被個兒子輩的人頂替了,他們會服氣?不親身經歷怎麼知道戰場情況,說不定趙括打算破釜沉舟一戰定勝負,要知道戰場瞬息萬變,當年明朝靖難李景隆帥旗不倒,就沒有永樂大帝了,當年格魯希的3萬多人沒有迷路及時趕到滑鐵盧助戰拿破崙,法國說不定就統一歐洲了。長平之戰,趙軍斷糧一個半月趙括還能組織突圍數次,最後也是力戰而死,而趙括死後趙軍立刻投降了,沒有一定能力大軍也早就潰散了。
-
7 # 公爵王
趙括總得軍事戰略是對的,但是他的戰場戰術就不知道變通,比較死板,所以他是個戰略家。而白起即是戰略家又是優秀的戰術家,所以趙括敗了
-
8 # 腳踏一枝梅
紙上談兵,與趙括歷史地聯結起來。趙括論起兵法戰策,滔滔不絕,眉飛色舞,唾沫橫飛,他名將老爸趙奢都是其口戰敗將。可眼高手低,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代廉頗.後,秦王立即啟用戰神白起為帥,白先佯敗讓趙括小勝兩戰,乘趙驕狂之際,誘趙軍主力入口袋陣,一陣狂砍濫殺,趙軍崩潰趙括戰死,四十萬趙兵降,隨即被白起坑殺。
-
9 # 三鋼59433
趙奢為將戰齊於麥丘,圍城半年有餘,齊軍與城中軍民眾志成誠,又有墨家弟子幫助守城,還有戰國遊俠兒組成敢死隊經常夜襲趙軍,城中雖已斷糧,但此時趙軍已成疲兵。當時趙括進言,請求善待齊軍降卒,並以投石車向麥丘投糧,齊軍因爭糧軍心潰散,亦因趙軍善待降卒而主動請降。趙奢因此功獲封上將,趙括無謀嗎?秦趙閼於之戰,趙王初問計於廉頗,廉頗認為道遠險陝,難以救之。又問計於樂乘,樂乘也認為難救。後問計於趙奢,趙括進言:閼於之戰秦趙兩軍猶如窄洞內兩隻老鼠互鬥,悍勇果決者可勝。這就是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典故。趙奢隨率軍戰於閼於,又採納軍士許歷進言,居高臨下,一舉擊潰秦軍。此戰趙奢被封為馬服君,許歷封為國士,趙括也被趙奢立為世子,所以軍中皆尊稱其為馬服子。長平之戰前趙括已是趙國名將,其在軍中素有威望。但其父趙奢認為:餘一生征戰,臨戰之際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唯恐有所閃失。趙括這小子臨戰之際想法天馬行空,隨心所欲,從不做萬全準備,久後為將必受其所累。趙括領軍征戰,將士用命無憂,只是其不夠謹慎。
-
10 # 曉木曰兮歷史系
馬服子趙括。這個人有點兒悲催,有一肚子的軍事理論,生在了一個軍事世家,有了個超級無敵的大將軍父親。正好,在位的皇帝,也正好和趙括對脾氣!可以說,趙括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戰國亂世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狗熊們特別的多,想成名的話,也就是把他們擊敗,順帶著把他們屬於的國家也給滅了!這就完事了,名聲就打出來了!
如果 ,自己有足夠的能力,也有足夠的謀略,軍事指揮能力也夠資格的話,那就更好了。戰國七雄,說是七雄,實際上,有十多個國家。亂世梟雄就喜歡那些有才能的將軍。恰好,戰國,最不缺的就是超級英雄!
每個國家,每個時期,每個階段,都有屬於這個時代的將星!如果有水平的話,那就來一場轟轟烈烈,波瀾壯闊的正面對決。結束了一個國家一個將軍的一生,自己的招牌就立起來了!
當然了,作為將軍,國家,和國家的君主是非常重要的存在!戰國亂世和現在還不一樣!現在,動不動就來一個士為知己者死。良將當從一而終。不做二臣!戰國不說這個,只要自己有一顆拼搏進取的心,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隨隨便便,走到哪裡都是國家,不缺的就是平臺!這就是戰國。這就是戰國的局勢!
戰國這個時期預熱好了,曉木來說一下,馬服子,這個人物!
非英雄,卻有英雄志!非狗熊,卻無狗熊心!趙括,這個人物,有點兒奇葩!評價他,並不能以一概全!他有極其強烈的兩面性,用極端的好與壞無法全面客觀的評價他的歷史地位!
每個歷史人物都是歷史賦予了他特有的存在性質!
紙上談兵的成語,讓趙括永遠刻在了恥辱柱上面。趙括的父親趙奢就是趙軍的中興將軍,如果不是他,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心態。一戰蕩平 胡三十萬大軍。令天下人都為之如虎的大秦帝國。退兵而回。可以說趙括。給趙國的強盛和之後能與秦國。一絕高下奠定了一個基礎營造了一個平臺,
秦帝國銳士本來是戰國時期天下無敵的。至從人屠白起。作為大秦帝國的將軍領兵出征開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直到趙括的這一戰,消滅了秦國十萬主力軍。從此就可以看出趙括的。智勇,
趙括在年幼的時候努力的學習各家的兵法韜略,經常專門挑出那些毛病來與自己的父親討論,經常把自己的父親也說得對不上話了,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從戰略理論而言,趙括遠超於趙奢,很多人都說年幼無知而歷經這樣的事情。趙括還是有點自負了。但是這裡面有許多輕視的成份,
所有人自問不如趙括,在曉木年幼的時候,面對種種書籍,最開始是一味的填充,然後看到了百家之言,決定出比較正確的,有膽魄的人都是這樣,
趙括的確有不足之處,但他在還沒有任何軍事經歷的情況下,第一次出場就要和天下之間最強的一個軍事家。征戰無數,從來沒有失敗的戰神白起對決,當時的山東六國畏懼白起畏懼到如同看到了神靈一般,不用說與之決戰,敢和白起面對面對質就已經是打破神話了。
白起的閻王爺威名,讓天下人都都躲著他,遠遠的看見,就跟看見了閻王爺一般,他就是生命收割者的代名詞,
更何況是毫無經驗的趙括,如果讓那些已經成名的軍事家,第一次出戰就對決白起。也說不好會一定比趙括更優秀,最起碼而言,趙括的軍事指揮雖有出錯,但是他的臨戰指揮能力還是靠得住的。
他毫無真實軍事經驗與自幼熟讀兵書的優越感以及戰神白起的幾千年難得一見絕世軍事才華,
就這幾方面,再加上。秦國和趙國各自的國力差距,趙國必敗無疑。
長平之戰就像一面硬幣,一面是白起,一面是趙括,勝利的那一個,就一定是千古絕唱的人物。
那個人就一定會被天下人所傳頌,被吹噓的,如同神話故事一般,經過了廉頗三年的固守。趙國華人洶洶,並且趙國的國力已經不允許再也不打仗,消耗糧草,
趙國的各種力量一起併發,各種階級矛盾同時出現了崩潰,趙國的國王必須開展進攻,
趙括換走了廉頗,再說趙括的才能也是一流的,在廉頗三年固守的情況下,火速改變陣型。
要把所有的四十萬軍隊從固守的一方面改變成進攻的一方面形成進攻力,
最主要的是趙括雷霆手段帶來的強大的凝聚力,讓趙國重新燃起了戰鬥的心,
面對大秦的虎狼之師,更兼有白起殺神的赫赫威名。失敗的局面,可以說是已經確定,
在趙國需要的時候小困挺身而出,主戰派的他是戰國君主手中的棋子,
注意。趙國君主的身份在長平之戰中的分量不容小視,在已經山窮水盡的情況下趙括義無反顧的選擇了自盡,讓剩餘的全部的趙國軍投降,這一點我思考了很久,將軍戰死。選擇自己的死亡,讓自己的軍隊因為沒有了軍事首腦而投降也就決定了白起的坑降,遠比死戰秦軍要好,一個將軍如此也可以說是臨死之前的奮力一搏,坑殺所引起的六國畏懼讓秦國國王數次兵敗,而被歷史潮流掩埋的趙括或許在下令全軍投降的時候,白起才意識到趙括可以說是白起一生之中面對的最強的敵人,最優秀的對手,
他的死亡決定了大秦帝國從此背上了一個不爭的“暴政”名稱,趙國雖然失去了四十萬軍隊,但是秦君暴虐之氣也顯示的暴露無遺,秦國的迅速滅亡也跟這個有千絲萬縷的聯絡,趙括一個人的死亡,從而決定了大秦帝國整個國家日後的潛在失敗っ
白起,就是一個地獄修羅級別的人物!
他的名字,就是一封收命符。站在戰國這個平臺上面,沒有人敢於正面對抗他。趙括,有點兒膽肥兒,也有奇葩的成分!
我們站在後來者的角度上,不能帶著有色眼鏡來看待歷史人物。趙括是一個又爭議的人物。他的一生,是很短的,相比較於,其他曠世名將而言,趙括的軍事指揮能力,並沒有太多的時間來讓他發揮。也沒有足夠的戰役來分析他的指揮藝術。不得不說,這是很悲催的!我們看到了長平戰敗後,數百萬的累累白骨以後,心目中油然而生的就是對那些死去的趙國軍隊的同情與可惜!但是戰爭是殘酷的。血淋淋的戰爭不允許我們有太多的仁義慈愛,如果,趙括成功帶領著趙國軍隊踏碎了白起的武安君畢其一生毫無敗績的神話的話,那整個老秦人都會憤怒的絕地反殺!更多的殺戮,死亡,會發生在華夏大地上面。趙括的死亡,我們同情他年紀太小,第一次指揮戰爭,沒有太多的經驗,面對的對手太強悍,暴秦得歷來的不好的名聲!我們會更多的同情他,以至於有太多的人們,想洗白,也就是神話趙括。給趙括太多的很美好的回憶。滿足自己的意淫,這是無可厚非的,也是沒有公平的評價!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趙括奇人奇事化作一縷煙塵~
-
11 # 歷史風暴
趙括是一個非常悲劇的人物,他少年成名,在年紀輕輕的時候就已經被天下人所熟知。
(紙上談兵趙括)
可是他的父親趙奢卻認為他是一個誇誇其談的無能之輩,那麼趙括真的是無能之輩嗎?
其實,不管是貶低趙括還是抬高趙括的人都拿不出證據來正面趙括的能力。因為,趙括在長平之戰前並沒有任何實戰經驗來佐證別人的看法。
而他在長平所遇到的對手卻是當時的天下第一名將,擅長打殲滅戰的白起。
長平戰場上,白起統領著天下第一強軍的秦軍。而白起和趙括對決的時候還擁有著資訊上的不對稱性!天下人都知道趙括要來到長平指揮作戰,可是除了秦國的高層和長平前線的秦軍,沒有人知道白起已經代替了左處長王齕。
在這樣不利的條件下,趙括的失敗是必然的。
趙括這個人長於軍事理論,他對當時天下的將領也有所研究。我敢於這麼說,是因為發現趙括的軍事部署完全是用來對付王齕的。
首先,趙括在長平應戰,與秦軍大戰。
取勝後全軍追擊,因為王齕擅長正面對決,打仗不善於出奇兵,所以如果失敗了,那必然就是真敗了,趙軍可以放心追擊!
假如趙軍戰敗,趙括就築壘防守,和廉頗一樣的戰術。所以在被秦軍輕兵擊敗後,趙括能迅速修築壁壘,說明他有充分的準備。
趙括萬沒想到秦軍指揮官已經換上了白起,而且白起已經將趙軍退路封死,所以46天之後趙軍無力再戰只能投降!
(長平受降)
假如趙括知道秦軍統帥已經是白起,他一定會制定新的方案,我相信絕不會陷入秦軍包圍圈,即便戰敗也不會遭到全殲!
可惜,敵在暗,他在明,他所有對秦軍的判斷都是錯誤的,那麼他的失敗也是必然的了。
即便這樣,也不能認為趙括是無能之輩,因為他的對手是名將白起。
(白起)
請看白起的戰績:
秦昭王14年,白起攻打韓魏聯軍,斬首24萬!秦昭王34年,白起攻打魏國與三晉聯軍作戰,斬首13萬,水淹趙軍2萬!秦昭王43年,白起攻打南韓,斬首5萬!
白起以殲滅戰著稱,多年來未曾一敗,斬首三晉士兵50多萬,如果趙括是無能之輩,那說明所有的三晉將領更是無能之輩!因為而趙括在陣亡前,在極端不利的條件下也對秦軍給予了大量殺傷!
可惜趙括沒辦法證明自己,反而會被嘲諷數千年,所以我說趙括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
-
12 # 一輩子的偽君子
“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者必括也。”
我給大家翻譯一下趙奢的評價:“戰爭是關乎生死存亡的大事,而趙括說起來卻很隨便。如果趙國不啟用他為統帥也就罷了,而一旦啟用他為統帥,使趙軍滅亡的一定是他。”
思思讀來,不免讓人感慨不已!趙括的失敗,原來他的父親趙奢早有預料。而分析趙括就要結合趙奢的話與當時的風評和史實來作出一個合理的評價。
趙括自小熟讀兵法,連趙奢與他爭論兵法也說不過趙括,可見趙括是一名軍事理論很足的將領,兵書學得很好。
俗話說得好,“學以致用”,趙括做到了沒有呢?我認為一定程度做到了,長平之戰就是證明,也許大家會問長平之戰不是趙括失敗的證明嗎?確實也是他失敗的證明。
秦趙倆軍在長平相遇,趙軍主動出擊,連廉頗都要吃虧,且是在對方主帥還不是白起只是王陵的時候,廉頗只好選擇堅守不出,雙方對耗耗了三年,雙方損失都很大,秦國的反應是使反間計,而趙孝文王的反應竟然是想求和,秦國自然不答應。
秦國的反間計:找了一個名不副其實的將領——趙括,來為趙括大作宣傳:“秦國怕趙括怕得要死”。同時還偷偷換了前線主帥,把白起派上前線。
趙孝文王換上了趙括,趙括到長平後,全線出擊,中了白起的誘敵之計,趙括苦追秦軍,深入敵軍,而趙軍後面的步行部隊被拉開,出現一個口子,秦軍直接從口子中衝擊,將趙軍前後隔開,圍而不攻,趙軍斷糧四十六天,採用“自殺式”突圍,終以失敗告終。
先讓我們來解析一下秦國的反間計,秦國認為趙括名氣很大,大到可以壓過戰國四名將,可實力卻不如其名,也就是說趙括有其名而無其實,但從秦國偷偷地換上白起,記住,是偷偷!可見秦國還是不敢小看趙括的,不然把白起換上去未免有點大題小做了。
所以,我的看法是:“趙括是有些實力的,不過過分狂妄自大,他肯定不願固守,可如果他知道對方是白起,恐怕就不會這麼隨便地用兵了,秦國也很聰明,沒有走漏風聲(趙軍根本不知道秦軍換上了白起為帥),而從趙括在斷糧四十多天的情況下還能穩住軍心分四路發起五次突圍來看,趙括是有些本事的,沒點本事是做不到,沒本事的將領根本控制不了這種場面。”
評價:趙括是一名戰國時期中上游水平的將領,有著頂尖名將的名聲,卻沒有頂尖的軍事實力,有著頂尖的軍事理論,卻沒有頂尖的實戰能力,且為人狂妄自大,這點是很致命的,因為“驕兵必敗”,正如趙奢所言,趙括太小看戰爭了,用兵太隨便了,以至於將整個趙軍主力隨隨便便就弄沒了,把士兵的生命隨隨便便地葬送,為將者,不重視士兵生命,怎能為將?趙括有兩點致命傷:1.狂妄自大 2.輕視士兵。敗在白起之下,也實在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
-
13 # 懷劍聽雨
趙括是一個天生的軍事家,出身名將世家,本身又熟讀兵書,對於各種兵法爛熟於心,小小年紀其軍事才能便展露無遺,在軍中也頗有威望,可以看出,趙括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趙括的失敗,是源於其性格的自高自大,少年成名,加上本身過人的軍事才能給了他無比的信心,這使得他對自己的能力,對戰爭的把握過於的自信。這恰恰成了一種缺陷。可是這樣的缺陷,除了父母,幾乎沒人發現,偏偏被秦華人抓住。於是秦人在用反間計使趙國撤下廉頗換上趙括的時候,便悄悄的換上白起,因為秦華人知道,對陣趙括這樣的天才,只有戰功赫赫從無敗績的白起才能保證萬無一失。這也從側面證明了趙括的能力,事實證明,白起佯裝潰敗,趙軍全線出擊被白起圍殲,最後著名的長平之戰以秦軍坑殺趙軍四十六萬降卒而勝出。秦軍雖勝,也是慘勝。能在雙方兵力相當,白起又是在暗處指揮的戰役中使秦軍慘勝,這樣的戰例,白起怕也沒有過吧。只能說,秦軍勝的僥倖,趙軍敗的可惜。
-
14 # 布樂什維克
有些傻瓜不知為什麼非要為趙括翻案,他親爹親自下的結論說他為將必定喪師辱國。有些不知道自己能吃幾斤乾飯的傻瓜卻非要憑自己的憶想以為自己比他爹還了解他。
-
15 # 拾壹shark
趙惠文王十九年(公元前280年),在樂毅破齊後,惠文王命趙奢為將,攻齊的麥丘(今山東商河西北)。此前,趙軍已多次進攻麥丘這個孤城,但由於麥丘糧草充足,守軍中有善於守城的墨家弟子相助,而沒能攻下。惠文王十分生氣,命令趙奢在一個月內拿下麥丘。 趙奢一到麥丘,就命令進攻。趙括認為,採用硬攻的方法,是很難在一個月內攻下麥丘的。從種種跡象來看,麥丘的糧食儘管還沒有完全吃光,但肯定是不多了。趙括希望父親先搞清楚情況,暫停進攻,避免硬攻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但一個月的時間太短了,趙奢沒有聽趙括的話,下令攻城。趙軍死了不少人也沒有攻下麥丘。趙括對趙奢說,守城者中有墨家弟子,對趙軍的進攻很有防禦辦法,使趙軍攻了幾年都無功而返。而此次的趙軍閼與以往的趙軍沒有什麼不同,不比他們更善戰,攻城的手段也並不比他們更多,如果像以前的趙軍一樣硬攻的話,必然也要付出像以前一樣的慘痛代價。而且城中的人經常在晚上出來偷襲趙軍。城外也有不少墨家遊俠組成的游擊隊對趙軍進行騷擾。如果繼續這種情況的話,一個月的時間很快就會過去。趙奢於是詢問抓到的俘虜,向他們瞭解城中的情況,可是俘虜不說。趙括每天給這些俘虜飯吃,對他們很客氣,還給他們糧食讓他們帶回城中給家裡人吃。於是,俘虜中有人悄悄地告訴趙括,城中的糧食不多,都被齊軍控制。百姓早已斷糧,已經開始吃人了。趙括問齊軍還能守多長時間。俘虜說還能守幾個月。於是趙奢聽從趙括的建議,停止進攻,把俘虜全部放了回去。俘虜回去後,說這支趙軍很客氣,沒有侮辱他們,還讓他們吃飽,讓他們帶糧食回來。城裡的百姓有的就想出來投降趙奢了。齊將見俘虜給城中帶來了騷動,便將他們都關了起來。士兵和百姓對此都有怨言。趙奢讓圍城的趙軍用拋石機把糧食拋入城中。趙軍每天把糧食拋入城中後,就回營休息,也不向城中說什麼。這樣過了幾天,守城的齊軍派代表把這些糧食送回來,對趙奢說趙軍要戰就來攻,不要再拋糧食了。趙奢讓他回城裡等著,但卻並不進攻,只是隔了幾天才繼續向城裡拋糧食。這樣又過了幾天,守城的齊將派代表來閼與趙奢擇日決戰,但趙奢聽從趙括的意見,拒絕與他見面。過了幾天,麥丘的人殺了守城的齊軍將領投降了。趙括的辦法奏效了,趙奢暗暗佩服這個兒子比自己強。惠文王對趙奢能夠在不到一個月就攻下麥丘而且傷亡很少的事蹟感到很好奇。趙奢就對他講了這是趙括的辦法,惠文王重賞了趙奢和趙括。
-
16 # 大阿爺3
紙上談兵!???誰說的,戰華人說的,還是西漢閹人(宮刑人)說的!在看看紙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在看看有幾個趙括!
細看歷史的人都知道,最後60萬猛禽(兇猛大秦)兵損失慘重敗回,中原各國得以狗活(苟延殘喘)
-
17 # 不凡海浪X
趙括這個人總的綜合平價還是有可取之處的,勇敢,軍事理論足,能言善變,也是一個有謀略的年青可陪養的明日之將。長平之戰一是趙國國力不如秦國。二是趙國沒有秦國在其它五國有威望,外交也不如秦國。三是趙括之父馬服君死後趙國也沒有像馬服君一樣的善功的之將。四是長平之戰拖的時間太長,拖得趙國只能功無法再守下去也是沒有得選。五是長平之戰前趙國就應合縱抗秦救韓,上黨落入秦時趙國更應合縱救上黨之名合縱抗秦而不是接收上黨,這點趙國犯了最大的錯誤。六是選將換將錯,趙括在長平之戰前沒有領軍戰史,這樣重大的一場戰爭用新人領軍換老將實為不智。綜合以上看趙國的長平之戰用誰都是不太可能勝
-
18 # 大海165259781
秦趙對峙,趙可以自保但是拖不起,趙軍實力是有能力和秦軍一戰的,但是大戰拼的是國力,趙國國力不如秦國,所以耗不過,廉頗防守有餘進取不足,這時趙王在光芒四射的軍二代趙括戰略分析中聽到了希望,決定一搏!這也是趙國的唯一的機會。在此之前秦軍統帥不是白起!後來偷偷的換上了白起,秦國也動用了全國之力,加上戰神高超的統帥戰術指揮,加上趙括的情報不足,沒有及時做出應對,中了白起的圈套,但是趙軍戰力也不可小覷同樣的重創秦軍。戰國四名將說實話,白起統帥大兵團,戰國時期還真沒誰能保證不輸,個人喜歡李牧,完美將領。廉頗老將戰功卓著爾~趙括已經做到他能做的最好了,差的也就是點經驗歷練~歷史煙雲誰又能真正的說清呢……
-
19 # 正直夢想da
作為統領一方的一員主帥,審時度勢是第一要務。廉頗發現與秦軍硬打趙軍無法取勝時採取守勢,以拖待變是當時對趙國最有利的戰略,而沒有領導過大規模戰爭的趙括對此怎麼會有深刻的認識?趙括兵書讀得熟,誇誇其談,但實戰中,一戰就讓趙國徹底喪失了與秦國爭鋒的能力,這不是紙上談兵是什麼?說什麼趙軍被秦軍包圍後趙括還能組織一定的反擊以證明趙括的能力,這不是笑話嗎?白起引誘趙括領導的趙軍進入秦軍的包圍圈後,切斷趙軍的糧道和與後方的聯絡,因趙軍當時實力還很強大,如秦軍強攻勢必造成自身的巨大損失,故採取圍而不打,任其自亂,然後一舉殲滅趙軍,這就是白起作為一個軍事家的高超水平。此戰,如果廉頗繼續擔當趙軍的主帥,可能趙國也會敗,但決不會敗得如此慘烈!
回覆列表
很多人覺得白起的能耐是因為秦國國力太強盛,軍隊太強大,那隻能說明你完全不瞭解當時的情況。
要注意,秦國國力和軍隊經過商鞅變法之後雖然實力居於七國之首,但並非不可戰勝,非但被趙奢之流狹路相逢勇者勝,還曾經被六國軍隊滅掉十萬大軍,一度壓縮於函谷關以後動彈不得,即便是坑殺四十萬趙軍以後依然連元氣大傷的趙國都拿不下。
但是這些事情只發生在白起統兵之前和身死以後,在他一生中大大小小七十餘戰從無敗績,獨創了中國最早殲滅戰法,據梁啟超先生考據,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白起所滅六國軍隊佔了一半還多,是秦國大一統最重要最關鍵的締造者。
白起的炫耀奪目,是那個時代所有名將的悲哀,也就在此時,趙括出現了,他以二十來歲的年齡統領四十餘萬趙軍,在秦國傾盡臨全國之力征兵六十萬,被最善於穿插分割的野戰之神白起包圍下竟然堅持了四十六天,並且擊退了白起潮水般的攻擊,使得精銳的秦軍損失慘重。
要注意,首先,這46天時間趙括統帥的可是45萬大軍,而不是45個人,想當年孫武在吳王宮殿指揮十幾個宮娥已經氣喘吁吁,不得不冒著冒犯領導的危險殺人立威。那時候可沒有什麼通訊手段,如果趙括是個庸才,在此窘況下不用說堅持一個多月,一天都撐不下來,但是我們看到,在被圍46天長期無糧甚至互殺而食的情況下,趙軍依然不亂,軍心穩定。
其次從具體戰果來說,即使在46天中陷入絕地的情況下,趙軍戰力依舊不減,還在不斷大量消耗秦軍,除去坑降的人數,死傷比幾乎是一比一。秦國不得不傾盡全力增兵增糧,對秦消耗極大。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趙括面對的是春秋戰國時期最偉大的戰術戰略大師,白起。強盛一時的魏武卒、不可一世的楚國、精銳彙集的多國聯軍,都在白起的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灰飛煙滅,沒有人能夠在白起手底下撐46天,而且這是野戰防守,比背靠壁壘堅守艱難百倍,而趙括面對的恰恰是白起最擅長的野戰,趙括沒有讓白起分割包圍蠶食吃掉已經是最大的勝利。
最後的結論很明顯,幾百年以來,大家一致都在說趙括不懂變通,趙括笨蛋一個,為何從來沒有人說過是因為白起太強?說白了,在那個時代沒有人能夠在戰場上戰勝白起,誰上都一樣,只不過時間長短而已。
每次說到這裡,總有人會拿廉頗來說事,大意是如果廉頗繼續堅守,就算是白起也無能為力。也許是這樣,當然歷史不允許假設,我們也想看看白起和李牧打一仗到底是如何。問題在於,趙國廟堂並不是傻子,廉頗的問題就在於他只是一個善於防守的將軍,卻沒有為將者的大局觀,趙國不是曹魏,可以攜中原物資之豐盈對抗犯邊的蜀軍,兩者的位置恰恰顛倒了,自商鞅以來,秦國國力比趙國強盛幾多,秦國耗不起,趙國更耗不起。換將是必然的,無論有沒有范雎的反間計,否則破產的就是趙王和趙國了。
趙括的悲劇在於,首先,遇到了一個不靠譜的老爹,既然兒子如此喜歡兵書,應該及早讓其去行伍鍛鍊,使其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學以致用,也或者可以知難而退。趙奢是一個戰爭的天才,可惜他們父子之間論兵就像是一個鋼琴大師只是和兒子交流樂理,卻打死也不讓他碰樂器一樣。 如果趙括能有一個經歷沙場的過程,斷不至此。
其次,遇到了不靠譜的廟堂。當然,也不能說不靠譜,只能說能力不濟,既不能合縱連橫,和其他幾國乘此良機夾擊秦國,也沒有再次征伐軍隊的魄力,竟然就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部隊在包圍圈裡等死。
最後,我不得不扼腕嘆息,他遇到了一個太靠譜的對手。面對白起,趙括實在是沒有多少機會。
那麼,在這46天裡,趙括到底在等什麼,他面對的真的就是一個死局嗎?你錯了,實際上趙括也在佈一個很大的局,用我們抗日戰爭時期的說法叫做:中心爆破多點開花。
即便是秦國徵召了近60萬軍隊,但是對於45萬趙軍的包圍依然是分散的,趙軍任何對其薄弱環節的攻其一點都是致命的,如果此時其他五國軍隊可以審時度勢,從外部攻擊秦國本土或者直接攻擊家門口的秦軍,一旦內外夾擊,裡應外合,秦軍就成被包了餃子,秦國危矣。
可惜此時藺相如已死,平原君趙勝一風流公子爾,在外交上完全不是范雎的對手,趙國再無張儀蘇秦之臣,再加上其他五國已經被秦國嚇破了膽,竟然不懂唇亡齒寒的道理,致使錯過了消滅秦軍主力最好的機會。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趙括的戰略部署,可以看一下我的原創小說講述了這一段歷史:正當嘉儀準備走向山谷腹地養養精神之時,她眼光一瞥處驀然發現從要塞唯一的入口,行軍總管白勝帶著一名風塵僕僕的斥候向大帳疾步走來,嘉儀心中一動,這要塞極度機密,除了蒙驁,王齕,王陵,司馬梗,桓齕五人之外,僅有白起的親隨才能出入,此時斥候竟然由白勝親自帶入,必然帶來了不尋常的軍情。
她收回了在營中瞎轉的念頭,而是藉著白勝在外面稟報的機會鑽入了營帳,就在這一瞬間,她突然發現剛才還在瞎鬧辯論著,吵鬧著的六個大男人突然就端莊整齊,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莊重的各司其位了,大猴子們終於又人模狗樣了,她拼命地忍住笑,悄然站在了已經戴上鬼頭面具,端坐將臺上的白起身側。
這名斥候顯然是長途奔襲,累得氣喘吁吁,雖然大帳裡大官他幾乎都不認識,但他卻被賬內這種迫人的肅殺氣場所帶來沉重壓力束縛的喘不過去來,他拜服在地,張了幾次嘴竟然沒有說出話來,白起抬頭看了呂姬一眼,她端了一盞茶下去塞到斥候手中的同時輕聲說道,“別怕,喝點水慢慢說。”
斥候這才感激的擠出了一個字,“是”。說罷咕咚咚的將水一飲而盡,這才說道,“稟報各位將軍,果然不出左庶長預料,趙軍大勝之後並未停止,朝我中軍大營而來,馬上就要進入我們設的口袋陣裡,只是,只是.....”
左庶長王齕聽到訊息非常興奮,見斥候突然停住話頭大是不耐,“只是如何,有話便說,何必吞吞吐吐。”
斥候長出了一口氣這才繼續說道,“只是,只是此次誘敵我軍損失慘重,三萬餘英魂血灑疆場,若非我有軍務在身,必不肯隻身而回,哪怕,哪怕殺幾個趙人呢.....”說到後來,斥候話中已有了哭腔。
王陵大驚道,“什麼?我秦國銳士竟然傷亡了三萬餘人?”他難以置信的看著王齕,他對自己的這位兒時夥伴最是瞭解,他人雖憨直,卻是七國中少有的以穩健聞名的將才,如果說他王陵作為騎兵主將善攻,那他這個夥伴則擅守,配合著合理的陣法,他麾下的秦軍銳士甚至可以正面抵擋五倍以上的敵軍,但卻怎麼會有如此慘敗?王齕此時已經是滿色慘白,晃了一晃,竟然有些站不住了,他心痛啊,此次為了誘敵成功,他可是將自己手下的精銳派出,為的就是能夠死戰之時減少損失,及時退卻,還讓對手看不出破綻來,沒有想到.......在座幾乎所有人都顯出了驚異悲痛之色,嘉儀緊緊捂住險些驚叫出的嘴,趕緊瞄了左下方端坐的白起一眼,卻發現帶著鬼面的白起的眼神依然是波瀾不驚,淡然如古井一般。
王齕撲到斥候面前緊緊抓住他的肩膀顫聲說道,“怎麼回事,這麼會傷亡如此多的軍士?”王陵趕緊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用眼神示意他還有上將軍白起在場,怎可如此失態,王齕這才警覺,默然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斥候也意識到此時並非感情用事的時候,他趕緊答道:“各位將軍,當時我軍列陣待敵,對方也是以重盾甲兵迎敵,我方射出一輪弩箭,卻未對趙國前軍造成太大損傷,正待接陣之際,從我軍兩側突然出現兩股輕騎兵,一支著黃衣,一支著藍衣,出其不意殺入陣中,並且他們的進攻路徑非常奇特,並非按照方陣方位呈直線衝擊,兩支騎兵殺入陣中後突然向各自反方向環形衝擊,這與我們平時訓練驅除陣內敵人的情況完全不同,所以很快我們的步兵方陣就崩潰了,隨後趙國前軍步兵從中間分開,一隻重甲騎兵突然衝出正面迎向我軍方隊,前後夾擊,才導致我們大敗.......”
蒙驁突然打斷了斥候的話問道,“你說他們在陣內反方向環形衝擊?兩隊是互相交叉還是各自為戰?”
斥候想了半晌道,“當時局勢太亂,屬下看得並不太清楚,幸虧騎兵所著的衣飾顏色醒目,所以感覺彷彿一開始是各自為戰,後來又出現了交叉.......”
蒙驁臉色一變,他目視著騎兵主將王陵,從他眼中也看到了同樣驚異的神色。他兩人都是步騎戰法的大家,不過是各有偏重而已,蒙驁深知,騎兵的優勢在於機動力,步兵的優勢在於防禦力,秦軍銳士配備重鎧長戈,如果是從外部衝擊,弓步相結合,防禦的滴水不漏的大秦銳士步兵方陣正是騎兵部隊的天然剋星,這種方陣的薄弱之處恰巧就在側翼,因此在白起的建議下,他和王陵又結合各自的經驗創造出了騎兵突入步兵方陣內部的應急之法,此時只消稍稍變陣即可將進入陣內的部隊絞殺,但前提是,闖入陣中的部隊必須是直線進攻,他做夢也沒有想到竟然會有環形進攻的騎兵。更讓他震驚的則是,須知交叉進攻比起各自為戰來對於部隊的訓練和技戰術水平有著更高的要求,可以說完全不在一個檔次,如若這兩隻騎兵部隊真的可以交叉進攻,那這兩隻部隊的統帥就太可怕了,其駕馭騎兵的能力決不在王陵之下。
王陵此時的大腦裡卻在模擬著另一個景象,如果一旦他的騎兵部隊和這兩隻騎兵部隊相遇,事先若是不知道世間竟然還有這種環形戰法的情況下,自己的部隊下場會是如何......他越想越是驚悚,竟然想不出破解之法,頭上慢慢浮現出了豆大的汗珠。
一時間,眾人各懷心事,大帳之內出現了令人尷尬的靜默。
靜默並沒有維持太久就被白起打破了。
他衝著站在帳門前的白勝揮了揮手,白勝會意,扶起跪地的斥候走出大營,白起卻並未摘下覆在臉上臉上的鬼面面具,眾人心中皆是奇怪,只有呂姬心中明白,白起不摘面具不過是不想讓自己溢於言表的興奮之情被別人看到,百戰沙場從無敵手,他太寂寞了,他太需要一個像樣的敵人刺激一下自己多年來無趣到近乎麻木的戰爭了。
白起依然是用波瀾不興,不緩不急的語氣問道,“諸位,敵軍已經進入我們的包圍圈了,既定的戰略目標已經實現,現在問題是,我們該如何招待這些遠來的貴客呢?”
如何招待,也就是如何處理,這可是擁有60萬精銳之師的趙國大軍啊。
其實從清晨開始他們就一直在討論這個問題,按照秦國對待六國的慣常戰法,一般是使用驅狼逐鹿戰術將敵軍分割包圍,隨後分而殲之,之前的戰法演練也一直是圍繞著這個戰術進行的,只待趙軍進入包圍圈之後就可以大張旗鼓的實施了,然而此時上將軍白起再次提出瞭如何“招待”的問題,顯然是面對如此詭異的對手和恐怖的戰法,再使用對待普通六國軍隊的招數已經是不靈了,弄不好反而被對手瞅準機會,分批吃掉,那才真是成了大笑話。
此時,桓齕突然說道,“上將軍,既然強攻易折,把握不大,那我們隔絕歸路,斷其糧草,分兵圍之,層層拒之如何。”
王齕眼前一亮說道,“不錯,趙軍胡服騎射以來講求的就是速度,因此大軍後勤也進行了改革,輕輜重而重機動,如果能夠斷其後援糧草,困其數月,趙國大軍不戰自潰也。”
白起馬上跟著問道:“然而我們目前兵力本就不如敵方,就算我王河內徵兵成功,我軍軍力也不會超過敵軍太多,若分兵而圍,長平谷地方圓數百里,若對方出其不意攻其一點,我們某個點的單薄防線如何能夠擋住六十萬大軍的衝擊?”
王齕傻眼了,桓齕眼珠子亂轉,卻也沒想出一個所以然來。
蒙驁沉吟半晌說道,“長平雖然平坦,卻三面環山,腹地多是零零散散的山地、丘陵與河流,若能善而用之,不啻於數十萬大軍,當然,事有兩面,若完全是平原作戰倒是好打了,多變的地形也給予了趙軍同樣的機會。從近期我軍與趙軍幾場交鋒來看,剛剛換上的趙軍主將其把握戰機和手段並不在我們五人之下,與其正面交戰並無勝算,因此正如桓齕所說,還是圍困戰贏面大一點。至於兵力分散的問題,倒是可以依託環山地形,趙軍鐵騎精於野戰,卻不善攻堅,再加上大軍被圍,士氣易竭,也許那時反而有機可乘。”
嘉儀此時瞥見白起難得的點了點頭,心道,難怪父王常說蒙驁急智不及桓齕,勇猛不及王齕,奇計不及王陵,縝密不及司馬梗,卻依然是五柱石之首,蓋因其有其他四人之長,卻無四人之短,穩健之極又能見別人未見之事,所以才會被白起所倚重。
白起繼續說道,“諸位卻知我王最愛棋道,那年闕與之戰大勝歸朝,慶功宴過後,王上將我拉至後堂,非要和我對弈一局,我羞慚的滿臉通紅,只能告罪從未學過。王上哈哈大笑,手把手的教我何為氣,何為劫,如何提子,如何佈局,實在讓我大開眼界,不過那晚讓我受益最多的還是王上轉述商君的一段關於棋道的論述。”
嘉儀聽到提到了自己父王,不由加了仔細,此時不由得脫口而出,“什麼論述。”話一出口才驚覺不合規矩,忙忙施禮告罪。
白起卻搖搖頭示意無須多禮,之後彷彿陷入了一段回憶之中,良久之後才說道,“王上說,
此棋以圍為名,正合天地萬物之法則。商君曾言,世間萬物,皆環環相圍而生。民被官圍,官被君圍,君被國圍,國被天下圍,天下被宇宙圍,宇宙被造物圍,造物最終又被芸芸眾生圍。此為棋道,亦是天道人道。這段話讓我醍醐灌頂,細細品味,竟有頓悟之感。”
此時他環顧底下眾人加重語氣說道,“諸位皆以為我們在圍趙軍,殊不知趙軍也在圍我們呢。”
這幾人面面相覷,一時間竟鬧不清楚白起在打什麼機鋒。
過了一會還是蒙驁突然大驚失色道,“上將軍是說,其他五國之兵........”
王陵此時也反應過來失聲說道,“若我們圍困趙軍之時,五國出兵,與趙軍裡應外合......”
司馬梗重重的吐出了一口氣接著說道,“那我們可真成了風箱裡的老鼠,進不得退不得,而且分兵防守兵力薄弱,必然會被各個擊破。”
桓齕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只有王齕莫名其妙來回看著幾個人,頗有點傻傻分不清楚的意思。
白起說道,“諸位也許還不知道,據可靠訊息,楚魏已經秘密出兵。”說完了不經意的還看了一側的嘉儀一眼,嘉儀目光閃動,不知道她在想些什麼。
底下五人幾乎同時從座位上蹦了起來,有些驚恐的看著白起。
他沉聲說道,“不謀全域性者,不足謀一域,為將之道,首察兵勢,然兵勢若水,時時變化,如若不能順勢而動,必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境地。諸位難道忘記此戰之肇始?這太行邊的上黨本屬南韓,為何我大秦要不惜孤軍深入,數次血戰的代價拿下,而上黨太守馮亭竟不惜叛國獻城與趙,說白了,就是這上黨乃是太行山的出口,韓趙魏的咽喉,也是我大秦出函谷定中原的終南捷徑。秦得上黨割裂三晉,首當其衝的就是韓魏,韓魏亡則趙國孤懸,再無鼎足掎角之勢,燕國與之世仇必然束手,齊楚遠水難救近火,趙國必亡,那馮亭也真是人傑,已然看出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強趙已是抗衡我大秦最後的希望,而其國又身處五國中央,竟能想出這種驅虎吞狼,禍水東引的毒計。小小的一座上黨便輕鬆的將三晉連成了利益共同體,此時如有張儀蘇秦之士,憑三寸不爛之舌,陳說利害,輔以利誘,鼓動齊楚燕出兵,那趙國大軍居於內翻江倒海,其他五國伏兵居於外趁亂突襲,此勢若成,縱使孫武重生,吳起現世,恐怕也是無計可施了吧。
說到此處,底下的司馬梗已是滿頭大汗,王齕手指嵌進了桌椅,青筋暴起,而王陵、桓齕微微的喘著粗氣,顯見心中十分激動,蒙驁則是眉頭緊皺,身體卻在微微顫抖。
站在白起身邊的嘉儀聽到白起這樣透徹的戰場分析才知道,看起來無敵的秦軍此時竟然已經站在懸崖邊上,可謂是危如累卵。她非常清楚,如今在長平戰場上的秦軍幾乎是大秦的全部精銳,一旦有失,之前的戰果如夢幻泡影蕩然無存不說,就怕再次激起其他五國蠢蠢欲動之心,又有了一再打破秦軍無敵神話的趙國作為樞紐與主心骨,大秦被六國再次鎖入函谷關之內也不是不可能的,這種絕望彷彿像夢魘般攫住了在場每個人的心。此時嘉儀心中也是翻江倒海,只有當她看到白起的時候心中才會微微的放鬆,這個平靜的有時讓人害怕的男人卻總會給她某種安定和安全感,她心中默默的祈禱 著,“沒關係,只要有他在,無論遇到多麼危險的局面,他一定可以幫助大秦贏得這次戰爭的。”
同時,她也在其他人臉上看到了他們仰視著白起時的眼神,那是和她一樣從冰冷的絕望轉換為熾熱的希望火焰。